西进运动
美国的西部领土扩张和移民到西部开拓的活动
西进运动(英文名:Westward Movement),美国历史上大规模向西部地区迁徙、拓殖和开发,直至将领土扩张至太平洋沿岸,最终使美国变成横跨两洋的世界强国的运动。
1784年—1787年,美国政府制定了《西北准州地区条例》等联邦“公共土地”政策,鼓励民众向西迁移。1803年,美国乘法国兵败海地之机,从拿破仑·波拿巴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州。1819年,美国从日渐颓弱的西班牙手中夺走佛罗里达州。同时期,美国使用诱骗、强迫订约购买和武力等手段强占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的印第安人土地。1830年5月,美国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以军队押送方式把印第安人驱赶到密西西比州河以西地区,在此过程中,印第安人被掠夺、驱赶和杀戮。19世纪30—40年代,美国鼓动得克萨斯州墨西哥独立,将其并入美国。1846年,美国以战争威胁,从英国人手里夺下俄勒冈地区。1848年,在美墨战争中获胜的美国夺取了墨西哥近半领土。1867年,美国从俄罗斯购买了阿拉斯加州,1894年,美国在火奴鲁鲁策动推翻夏威夷国王,并于四年后兼并该地区。到内战爆发前,美国领土面积已经达到777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大陆的面积,而美国星条旗上的五角星从独立时的13颗增加到33颗,一跃成为世界性大国。在土地扩张的过程中,美国人民跨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在西部扎根,在西部地区种植小麦、棉花,养殖肉牛,发展工矿业,使得美国成为农业大国和世界工业中心。但西进运动中约有100万印第安人被杀害。
学者邓俊娥等人认为,西进运动不仅推动美国成为一个地理和经济上的大国,还在文化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美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养分。获得了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6年)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奖项的电影《荒野猎人》正是以西进运动为背景而拍摄的。卡尔·马克思评价西进运动的作用时说:“在英国需要数百年才能完成的那些变化,在美国只有几年就发生了。”中国学者刘宜照、张翔评价指出:“美国西进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移民拓殖运动,是美国人对西部的开发过程,也是美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更是美利坚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它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和经济活力,塑造美利坚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美国学者爱德华·佩森(Edward Pessen)、格雷戈里·希恩(Gregory P.Shine)等认为:“西进运动固然促进了美国的发展与进步,但美洲印第安人却因此付出了惨痛的军事和政治代价。”
运动背景
历史背景
16世纪之前,广袤的北美大陆只居住着美洲原住民。继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到达美洲𩽾𩾌后,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纷纷前往南美洲,探宝寻金、掠夺资源、开展贸易、定居移民。16世纪前半叶,西班牙探险者首先踏上新大陆,在佛罗里达半岛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定居,开始殖民生涯。16世纪30年代,法国人在圣劳伦斯湾流域建立起殖民地。1618年,荷兰在今天的纽约地区和哈德逊河周围建立起新阿姆斯特丹,其后,德国瑞典等国家也纷至沓来。17世纪初至18世纪30年代,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开始大批向北美移民,在大西洋沿岸建立起十三个殖民地。1763年,英王乔治三世宣布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为王室财产,禁止北美殖民地人民向西迁移。尽管如此,到了1780年,仍有约55000人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进入到肯塔基州田纳西州。这种殖民活动一直连绵不绝,此即后世兴起的“西进运动”滥觞。
政治背景
美国独立时,只拥有宾夕法尼亚、纽约新泽西州等北美十三州。国土是西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临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缺乏战略纵深。美国作为美洲殖民地第一个独立的国家,虽然已经独立,实际仍被欧洲殖民势力包围,北方有英属殖民地加拿大,南方有西属殖民地佛罗里达州。西边则是法属路易斯安那(1800年以前属于西班牙)。而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到太平洋东岸之间广袤荒远地区并没有强大的主权国家,那里居住着落后的美洲原住民,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们对这块土地充满了贪婪和渴求。1783年,根据《巴黎和约》,英国同意美国占领北美十三州之外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地域。虽然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它仍继续控制西北地区的皮毛贸易,拒绝撤出奥斯威戈、尼亚加拉、底特律等军事据点。1806年,英国暗中支持柏尔策划的将“路易斯安那州”从美国分裂出去的阴谋活动。
社会背景
皮货贸易
殖民地人自踏上美洲大陆后,就与印第安人进行皮货贸易,这种贸易在各殖民地的整个发展过程,都曾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皮货的供应大约在17世纪末已经开始枯竭,捕兽者和皮货商不得不把眼光投向更远的西部,先是进入阿巴拉契亚山脉山区,其后又直接侵入俄亥俄河上游。18世纪初,殖民地的英国商人就渗透到俄亥俄州河中游,在女王陛下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到1730年其活动范围已远至沃巴什河流域,即现在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的交界处,并大获其利。
土地投机
土地投机商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这个自然屏障,争夺俄亥俄河及其支流流域,采取非个人的大规模形式,成立了许多土地投机公司,并从殖民地当局手中获得大量土地授予权。这些最初的土地投机活动,得到了英王的支持。随着七年战争的结束,英王关于西部土地的政策发生了变化,1763年颁发“宣告令”: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全部土地将保留给美洲原住民,严禁各殖民地人在该地区“购地和定居”。这个“宣告令”直接违背了他曾许下的诺言:以西部土地作为对参加对法作战官兵的奖励。当时许多土地投机家包括战后退伍的军官们都抱着一种愿望:在打败法国后能获得更多的西部土地。“宣告令”的颁发激怒了官兵的情绪,击破了土地投机家的希望,于是,他们不顾英王的禁令而自行其是,成立了更多的土地投机公司。这样,关于西部土地的投机活动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重新开始了。
破产者
由于封建剥削的加强,许多小农(包括一些较大的农场主)的生活状况显著恶化。七年战争前后,在殖民地土地问题上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新发展:一方面,随着土地投机活动的扩展,土地集中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使许多新到达的移民难以得到土地,而且使当地的小农也丧失原有的土地,结果产生了一个破产者阶层;另一方面,农民的租税负担普遍加重,在1774年殖民当局制定的土地法令中,代役租由每100英亩2先令提高到4先令2便士。于是,在18世纪中叶以后掀起了一个抗租抗税和争取“自由土地”的高潮,如1763年宾夕法尼亚西北部农民起义、1765年纽约菲利普斯“平等派”起义等。虽然这些斗争最终都失败了,但客观上推动了农民向西部地区迁徙的进程,一些地方的农民组成了“拓荒者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开始向西部进发。
运动过程
西进运动既是领土扩张的运动,也是人口迁移的运动。
土地政策
独立时,美国只据有大西洋沿岸的一个狭长地带,加上英美《巴黎和约》中约定划归美国的那部分领土,美国的领土面积总共只有82.8万平方英里。而且按《巴黎条约》的规定,已划归美国所有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之间的领土,也还不在美国的有效管辖之下,而是在印第安人(甚至英国人)的掌握之中。英国人占据的一些西北要塞,如奥斯威戈、尼亚加拉、底特律和麦基诺,阻挡着美国人西进的道路。1784年一1787年,美国政府制定了《西北准州地区条例》等联邦“公共土地”政策。它宣布将所有已经和将要获得的西部土地纳入美国土地储备,允许土地获得者将土地拍卖;鼓励移民,这些新获得的土地不得有奴隶和强制劳动;在居民数量不足6万的条件下,美国联邦政府在这些西部土地上设立“临时政府”,领地政府是美国的一部分,在民众数量超过6万时,该领地可以成立永久宪法和州政府,它被接纳为美国联邦政府的正式成员。
1802年一183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多个《救济法》,使贫苦农民能够获得土地。1832年,美国政府允许农民以最低售价购买他们已经耕种和改良了的土地,还逐步减低了公共土地的价格,由每英亩1.25美元降到0.5美元进行拍卖。
第一次移民潮
在西部,不只有有广阔的土地,还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在利益的驱使下,毛皮商人最先到达西部并且在那里攫取利益,他们在西进运动中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毛皮商人所到之处就被称为“毛皮边疆”,也就是“商人边疆”,随着毛皮贸易不断向西扩展,通向“西部”的大门便向美国移民打开了。
1781年,独立战争使美国的疆界跨过了阿巴拉契亚山,而《西北土地法令》又确定了西部土地国有化的原则。这两件事情是推动大批移民西进的必要前提。最早跨过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移民是沿着拓荒者先驱的足迹,从俄亥俄州南部进入肯塔基州田纳西州的。他们大多数是被沿海大农场主和种植园主挤走的自耕农和无地农民。1787年的土地法令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移民向西部涌进的热潮,俄亥俄州公司首当其冲,1787年—1788年冬天,他们的先遣队从麻萨诸塞和康涅狄格出发,向着西部迁移。据1790年的人口调查,移殖肯塔基的人达到7万多,移殖田纳西的人超过了3.5万。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轧棉机的发明提高了工作效率,种植园主们需要更广阔的的土地,于是他们带着奴仆和奴隶跨过了阿巴拉契亚山。同时,手工业者也加入到了移民者的行列。群众性的大规模的西进运动蓬勃发展,移民主要来自北美十三州的新英格兰、中部州和南部州,仅在1790年—1800年的短短的十年内,马里兰州的13个县和弗吉尼亚的26个县的居民全部是外来移民。
购买路易斯安那
1801年,法国征伐海地失败,军事势力受损。又由于英国的牵制,法国对北美的影响力大幅减弱。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803年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邦,这片土地位于北美洲的心脏地带,包括现在的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密苏里州堪萨斯州州、俄克拉何马州内布拉斯加州州和达科他州,还包括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河口和航运。这次交易的成功,使美国找到了成为一个大国的重心,不仅使美国的领土增加了一倍,还把西部边疆延伸到落基山脉脚下,使密西西比河成为了美国内河。
侵占佛罗里达
1810年,拉丁美洲爆发了殖民地独立革命运动。美国政府在拉丁美洲独立革命运动的整个时期中,一直玩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中立政策,两面取利。在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美洲殖民地日趋瓦解的形势下,利用欧洲忙于拿破仑战争的时机,利用自己“近水楼台”的地利,抢先夺取邻近美国的土地。1810年一1811年,美国乘西班牙及其美洲殖民地同时发生革命的时机,侵占了西佛罗里达。1812年一1814年,美英矛盾激化并发生了第二次对英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美国国内统治阶级中的扩张主义情绪高涨,以至连加拿大、东佛罗里达、得克萨斯州等全被视为美国“合并”的对象。对于那些暂时还无力抢夺的对象如古巴等地,就通过外交声明或国会决议来防止它们落到其他欧洲列强手中,甚至企图阻挠这些殖民地的人民自己起来进行独立革命。1819年,美国正式侵吞了东佛罗里达州
第二次移民潮
1815年以后,特别是20年代以后,由于土地改革的放宽,西进运动逐渐演变为真正的群众运动,两股移民朝着两个方向移动。一股是来自沿海地带和德国的移民,他们会合起来,逐步开拓了俄亥俄河以北的整个地区,建立了美国谷物生产和牧畜业的基地。另一股是来自东南部的移民,他们进入了濒临墨西哥湾介于佐治亚州南部与路易斯安那州之间的平原地区。在这个地区,逐渐建立以生产和销售棉花为主的大种植园,从而扩大了南部奴隶制经济。据美国史学家研究,1790年—1820年从东部移往西部的人数约为250万。
门罗宣言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阐明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史称“詹姆斯·门罗宣言”。在咨文中,门罗宣布不准再向美洲殖民的原则。今后欧洲任何国家均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获得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门罗也提出了美洲体系原则,宣称欧洲国家实行的政治制度和美国是基本不同的。欧洲列强方面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张到西半球的企图,对于美国的和平和安全都会产生危害。门罗还强调了美欧两洲互不干涉原则,声称美国对于欧洲列强的现存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不予干涉,将来也不会干涉。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已被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欧洲国家以压迫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控制它们的命运而进行的干涉,都被认为是对美国不友好的态度的表现。门罗宣言发表后,引起了各种反响,英国表示决不屈从于美国总统的宣言,决不使英国被排斥在美洲之外。神圣同盟诸国对门罗宣言持否定态度。而拉丁美洲新独立的国家最初是支持门罗宣言的,认为它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有利。到了19世纪40年代,随着美国实力的壮大,门罗宣言成为门罗主义,成了美国向拉丁美洲扩张的工具。
印第安人的迁移
独立战争结束时,西北印第安人的边界线本来划定在俄亥俄河和宾夕法尼亚西部边界交接处。当年12月,国会的一个委员会突然宣布把边界线向西推移到伊利湖以西,并且宣称,这是“公正的和必要的”。1784年,印第安人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被迫签订《斯坦韦克斯要塞条约》,有6个印第安人的部落被迫从边界线以西的土地上撤走。同年,印第安土地的边界线又退缩到休伦湖和辛辛那提以西。根据1785年《麦克讷诺西要塞条约》,又有4个美洲原住民的部落从边界线以东和西南部土地上被赶走。在这以后的几年中,印第安人不断地被迫向西迁移。
1830年,时任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促使国会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让居住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迁移到密西西比州河以西、落基山脉脉以西的北美大平原地区,迫使印第安人居住在美国政府为其划出的领地上。这些印第安人世代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以东,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但在美国政府连哄带骗手段的诱惑下,印第安各部落酋长最终签下了这个条约。可是,美洲原住民不承认这些欺骗性的条约,为争取留居故土的权利而进行了斗争(如文尼伯哥族,苏族、索克族、福克斯族及其他许多部落的战争)。美国政府派了正规军去对付印第安人,烧毁村庄,践踏庄稼,然后把他们整个部落押送到密西西比河以西去。东方各部落就是这样在武力威胁下移居到指定给他们的地区去。美国政府在条约中向印第安人保证说,这一次他们的新土地再不会受到任何侵犯了。Choctaw部落是第一批迁移的印第安人,他们于1833年被美国军队武装押送到了印第安领地,接着是东部的Delaware部落、Ottawa部落、Miami部落等。1838年佐治亚州的Cherokee人是最后迁移的美洲原住民。塞米诺尔人始终不同意迁移,这导致了美国与塞米诺尔人之间发生战争。最终,塞米诺尔人被强制迁移。几年时间里,有9万的印第安人被迫迁移到了美国西部贫瘠的土地上生存,并且有很多的人都死在路上。印第安人在迁移过程中所走的路线,被称为美国西部开发史上著名的“血泪之路”。
基础建设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重视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在铁路修建上美国政府采取了“多修铁路多得益”的政策。铁路公司每修1英里的铁路,可以得到铁路沿线一定面积的土地;同时,规定铁路公司可以根据修筑铁路的长度和地形的不同,从政府那里获得不等的贷款。铁路的修建大大地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在公路的建设上,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政策是鼓励私人投资。为了解决公路建设资金的不足,收费公路成为美国最早优先发展的事业。从1792年—1794年修建第一条公路开始,到1830年修筑公路总里程长达6400公里。而随着蒸汽机船的发明与使用,美国政府又加强了对水运的建设。1817年—1828年由纽约州资助修筑长达350英里的伊尔运河,把东部的哈得逊运河和西部的大湖区联系在一起。这一时期美国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大发展,为当时的西进运动提供了便利。
占据俄勒冈
1830年之后,美国通过外交推行推行基于“天定命运论”的扩张政策,即美国人注定要将其国家扩展到整个美洲大陆的意识形态
俄勒冈曾经是欧洲列强之间谈判的问题,西班牙俄罗斯英国都宣称其拥有主权,美国也不甘落后。美国人约翰·阿斯特组织了美国皮货公司,于1811年在哥伦比亚河口附近建立了阿斯托里亚堡。开始的时候,英国人在俄勒冈地区占据上风,但随着美国移民的不断加入,英国人的地位开始受到威胁。为解决关于边境地区的争论,美英两国在1818年签订条约,规定双方共同占领和管理包括俄勒冈在内的有争议地区。随着移民的增加,美国人在俄勒冈建立起美国式社会,以社会契约实行自治和自卫,并在1843年拟订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方案。
国家属性的不同,让俄勒冈地区的英国人和美国人矛盾重重,从争论发展到冲突。1845年12月27日,美国人奥沙利文本人为《纽约早晨新闻》撰写的社论中,使用“天定命运”这个名词说明俄勒冈的大部分土地应当归属美国。1846年时,俄勒冈拓荒的美国人已超过1万,他们要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政府保障自己的地位。秉持扩张主义政策的时任美国总统詹姆斯·波尔克与奥沙利文有着相同的见解,他提出了对俄勒冈地区的领土分割要求,并对英国发出了战争威胁。1846年6月,美国和英国签订协议,以北纬49°为界限,以南的俄勒冈地区归美国所有。1859年,这个地区作为美国的第32个州加入联邦,称俄勒冈州
第三次移民潮
1845年,美国吞并德克萨斯,又在之后的美墨战争中,夺取墨西哥一半领土。1848年,美国从英国手里取得俄勒冈大片土地,这两方面的扩张在加利福尼亚州会合,完成对整个大西部的占领。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激起涌向西部采掘黄金的移民浪潮。后来,一部分淘金人转而务农或开设店铺成为加利福尼亚州的永久定居者;另一部分则从加州前往西北部地区勘查矿藏。
美国史学家研究,1820年—1850年西迁人数达400万。19世纪50年代,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迁移他州。西进运动第一个高潮发生在19世纪40—50年代。每年西进的人数有几万人,移民人数众多的1850年,西进移民曾经达到36万余人。
墨西哥战争
19世纪初期,刚独立的墨西哥政局紊乱,军阀混战。美国的扩张分子趁虚而入,侵蚀墨西哥领土。美国人奥斯汀从墨西哥政府取得了得克萨斯州土地,大批美国移民随之而来。1835年,德克萨斯共和国的美国移民数量大大超过了当地的墨西哥居民,他们组成民团和自己的管理机构,不再服从墨西哥官员的管理,后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发动叛乱。1836年3月,叛乱者宣布德克萨斯“独立”,成立了“孤星共和国”。墨西哥当政者讨伐叛乱失败,被迫承认孤星共和国。1845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吞并德克萨斯,宣布其为美国的第28州。
美国政府吞并得克萨斯州的举动激起墨西哥政府反对,认为美国吞并德克萨斯就意味着对墨西哥的宣战。美国的扩张主义者借此机会发动了美墨战争。该战从1846年3月开始至1848年2月结束,以墨西哥失败而告终。在墨西哥战争中,美国夺取了墨西哥近一半的领土,合计约230万平方公里。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州、内华达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大部分,以及科罗拉多州州和怀俄明州州的一部分,把太平洋沿岸的大片地区纳入美国版图。
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
19世纪5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引起了矿山开发热。随着阿巴拉契亚山地区石油和烟煤矿产资源以及苏必利尔矿山的优良铁矿资源的发现,大湖平原地区的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又将这一地区建成美国新的石油工业、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基地。为了促进西部开发和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美国政府颁布了许多区域性经济管理政策,从而对美国西部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内战以后,第二次产业革命迅速兴起,美国开始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因此,这一时期的西进运动,是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为了更好地促进西进运动,美国采取了开放的政策,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如1878年美国颁布《木材石料法》,准许任何公民和已提出申请加人美国国籍的侨民,按1英亩2.5美元的价格购买160英亩不宜种植而其主要价值在于木材和石料的地段,这对当时美国修建铁路大规模需求木材和石料而言,增加了对外来移民的吸引力;同时,美国政府专门设立土地管理局和移民局,其宣传机构活动于欧洲大陆,他们以信贷优先、票价优惠、农业耕作指导等优惠政策招徕移民。
印第安人被杀戮
当保留地内发现金属或煤油的贮藏时,印第安人被从他们所定居的地区赶走,迁移到新的土地上去。1850年时,加利福尼亚州约有十万印第安人,经历了屠杀和迫害之后,到60年代,他们的数目已减少至3万人左右。在那里,采集和狩猎(印第安人的主要职业)是养活不了他们的。在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狂热的年代里,印第安人被整个村落地歼灭掉。在加利福尼亚对印第安人的屠杀,一直继续到19世纪70年代。在1871年,美国人还用猎犬来追逐美洲原住民,把他们赶进洞去,在那里把他们不分成人和儿童一并枪毙。
在1860年,有三十多万印第安人散居在西部的广大地区。为了夺取他们的土地,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实行残酷的劫掠政策,强迫收买他们的土地,把他们赶到狭小的保留地内。从1862年起,美国政府为了彻底征服各印第安人部落,开始了长期的血腥讨伐。1864年,加罗拉多州南部的印第安兴内族人被从他们的保留地驱逐出来,并被强迫移居到该州的沙漠地带。但是,美国军队在这里仍继续对和平的美洲原住民作挑衅性的行动。加罗拉多总督要求他们集中到他所指定的地方去,才答应停止军事行动。约有500个印第安人,相信他的保证,集中到里昂要塞。结果,他们被齐温顿将军所统率的军队包围起来,男人被迫害成残废,女人被枪杀。这次屠杀激起了南兴内族和阿拉巴荷族的反抗。经过继续了一年的围剿,双方才于1865年签订和约。该约规定,印第安人可以得到年租,但应迁移到美国总统指定的地方去。其它的部落也遭到同样的攻击,其中许多被迫迁移到保留地去,他们被抛弃在那里,得不到必需的供应。
在山区,美洲原住民也受到同样的迫害。蒙大拿州的克罗族和黑足族被从久居之地赶走。在加罗拉多,印第安人的广大土地被没收来开放给移民居住。在西南,美国当局的掠夺措施使阿巴施族归于灭亡。在爱达荷州,内柏赛族为保卫自己的土地斗争了15年。到1877年,他们被迫走到东部去。该部落的遗留部分,则被俘虏着遣送到南部去。1879年,新墨西哥州的一个阿巴施族部落,由于遭到野蛮的待遇,他们离开保留地而举族迁移。渡过格兰得河后,阿巴施族部落被美国军队被全部歼灭。契利加一阿巴族部落,因“抗拒”而受到惩罚,被从新墨西哥州遣送到佛罗里达州,以后又被遣送到俄克拉何马州。从1886年至1914年,阿巴施族居留在集中营内,随后美国政府便把他们分散到几个小的保留地去。纳凡和族的美洲原住民,曾被禁闭在索里纳要塞达六年之久。
在疯狂的屠杀和残酷的迫害下,印第安人人口迅速减少。到了19世纪80年代,所有印第安人部落都被安置到指定的保留地了。但不久美国人又需要这些土地。1887年,美国通过了道威士法案,它的主旨是取消保留地内的部落制度和土地公有制,规定把土地分配给各个印第安人使用,但印第安人要经过25年后才取得该地的所有权和美国公民权。经这样重新分配后所余下的土地,可以由政府购买来转卖给移民。这一法案使得美洲原住民的新土地又有被夺去的可能。由于实行这一法案的结果,美国印第安人便丧失了他们的优良土地。仅就俄克拉何马州而言,克里克,塞密诺尔、绰克托、芝加索、彻洛基等部落原有土地648万公顷,在20年中,竟丧失了587万公顷。在1887年至1933年这段时期内,美国全国的印第安人共被剥夺了3650万公顷的土地。在西进运动中,约有100万印第安人被杀害,到了19世纪末,美国的印第安人仅剩20万人。
内战后移民潮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从次年起,只要付十美元的费用,就有权取得160英亩或160英亩以下的土地,耕种五年后,土地就归个人所有。总之,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土地政策,为农民取得土地和进行农业开发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由于宅地法的颁布和横贯大陆铁路的陆续竣工,西进的人流迅速壮大。19世纪60年代由于战争的直接影响,西进人流增大的速度还不显著,但从7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新的高潮。1870年以后的20年间,移民人数总共达800万。大批移民涌向西部,使那里的居民人数急剧增加。爱达荷州蒙大拿州怀俄明州内布拉斯加州等新州的人口增加了5倍到10倍。南北达科他增加了39倍。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的人口总数从687万余人增加到1677万余人,翻了一番还多。
重视教育
根据1785年的土地法令,西部地区建立的每个州都可为兴办一所公共学院获得一片土地,当时杰斐逊总统还设计和制定了包括初级、中级学校直至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育制度。于是州立大学先后在南部和西部各州建立,并且开展免费教育。186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莫里尔法》,决定由政府把部分公地永久赠予每个州的有关院校。在19世纪60年代,根据《莫里尔法》,美国建立了一批农学院和工学院,如著名的伊利诺伊州大学、马塞里工学院、康奈尔大学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这些学校为美国西部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同时,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影响下,美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在1860年以前,美国共发布了3.6万项专利,对美国西部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购买阿拉斯加、吞并夏威夷
阿拉斯加地广人稀,面积为得克萨斯州两倍,人口仅2万人,多为爱斯基摩人及美洲原住民,属俄罗斯所有。因地处边陲,俄国无法阿拉斯加对有效治理。1867年俄国驻美大使通知时任美国国务卿西沃德,沙皇有意出售阿拉斯加。西沃德获悉后认为机不可失,立即安排缔约,美国以720万美元购得阿拉斯加。
1894年,美国在火奴鲁鲁策动推翻夏威夷国王,并于4年后兼并夏威夷群岛
突破最后疆界
以衣阿华西北部,明尼苏达州西部,经过堪萨斯州东部再沿着阿肯色西部边界向西凸出,以及得克萨斯州的一部分为分界线的西部土地范围,是美国历史上所谓的“最后疆界”。1860年到1870年的十年间,西进移民跨过这片土地,到达大草原边缘地区。不少人在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和达科他等地定居下来。还有少数人继续西进穿越北美大平原,在西部山区建立了新的移民点。到80年代科罗拉多州的人口也有巨大增长,并作为一个新州加入联邦。此后,大平原地区的农业移民越来越多。大约到1890年,所有的良好可耕地几乎全部被人占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宣告结束。在这个辽阔的地区,陆续建立起一些新州。从19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初,由东向密西西比河以西流动的人口共计1366万,每10年约300多万人。
运动结果
国家版图扩大
1776年独立时,美国的领土面积为83万平方公里。在西进运动中,美国于1803年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州,把西部边疆延伸到落基山脉脚下,使美国的领土增加了一倍。1810年,美国了侵占西佛罗里达州,1818年,向西班牙购买了东佛罗里达;1846年美国迫使英国放弃了俄勒冈地区,把美国的版图扩展到太平洋沿岸;紧接着美国发动了1846年—1848年美墨战争,吞并了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把太平洋沿岸的大片地区归入美国版图。此外,美国还于1867年向俄罗斯购买了阿拉斯加州。到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领土面积已经达到777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大陆的面积。美国星条旗上的五角星从独立时的13颗增加到33颗。
人口增长
随着领土的扩张和土地的增加,美国政府开放移民政策,吸引大量外来移民进入美国,其中欧洲移民数量最多。移民的涌入使得美国的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1790年—1820年从东部移往西部的人数约为250万,1820年—1850年西迁人数达400万。这些移民的到来,不但加快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还使美国变成了一个多元的移民国家。19世纪中期,密西西比河成为新的东西部的分界线。新西部所接受的东部移民,和1810年相比,1850年西部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由13.3%上升到32.5 %,而东北部则由同期的54.6%下降到40.3%;到1860年,美国的西部人口已超过东部人口,全国人口总量从独立时的300万激增到1860年的3100万。
民主政治建立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确立的联邦共和政体仅仅适用于东部十三州。随着西进运动的展开,又有二十九个州陆续加入美利坚合众国。新成员的加入也引发一系列利益冲突,并逐渐形成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三个区域性政治利益集团。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部和西北部的利益诉求逐渐趋于一致,最终两大集团实现合并。南北方的利益差异却导致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这也是引发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南北战争中,西部拥有雄厚的兵员优势和物质基础,对战争的形势起到关键作用。最终,北方获胜,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西进运动不仅扩大美国民主政治体制的适用范围,也丰富其内容。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许多西部地区加入美国,使得整个国家都适用于以联邦共和政体为核心的民主政治体制。在西进运动初期,政府并没有直接介入西部事务,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行动是通过协商共同决策的方式进行的。这为新的民主实践提供机会,并丰富美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内容。在妇女权益方面,西部地区也走在全国前列,怀俄明州是美国最早承认妇女选举权的州。此外,西部还有其他12个州在承认妇女选举权方面比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920年)的规定要早。西进运动扩大美国民主政治体制的范围,深化其内容。
西进运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确立。在美国,两党制被视为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两党制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内容与西进运动密切相关。美国共和党美国民主党的对抗以及南北战争后的轮流执政,标志着美国两党制度的最终确立。西部力量在两党制的形成与确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国民族精神形成
西进运动是美利坚民族大融合的过程,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塑造了美利坚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
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在西进运动中,个人主义思想被充分发展。西进运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移民者与险恶的自然生存条件作斗争的过程,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激励着移民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在此过程中,西部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也得到了发展。边疆居民认为每个独立自主的个人只要努力都能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失败者只能埋怨自己没有很好地把握上帝赋予的平等机会。他们直面生活的挑战,每个家庭都必须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他们自己修建房屋,缝制衣服,种植庄稼,自己充当医生给家里人看病。艰苦的生活把每个家庭成员都训练成了一个多面手,如边疆的妇女既是家里的劳动者、孩子的母亲,同时还得充当教师、医生和裁缝等不同角色。每个家庭里,孩子们也早早被要求参加家里的劳动。年长的孩子除了是父母劳作的助手,还得兼职看护年幼弟妹。没有过多的政治和法律束缚,许多边疆移民都能凭着不懈的个人奋斗而改变他们的地位和命运。边疆移民的自力更生、个人奋斗的成功先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去实现他们的美国梦。
实用主义哲学
西进运动中的特定环境孕育了美利坚民族的实用主义哲学,即“立足现实,积极行动;注重目的,讲求实效;崇尚进取,重在开拓”。西部的自然环境恶劣,资源丰富,机会均等,因此,西行的移民的首要问题是生存。生存的巨大挑战要求拓荒者的生存与发展的概念必须着眼于现实基础,使自身利益服从现实的要求。因此,着眼于自然与社会的现实基础,服从现实,努力摆脱原有的观念和理论的束缚,以生存为首要目的,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以经验为依据来适应和控制现实。摆脱了原有制度禁的拓荒者们由于没有现成的生活模式,他们不得不摸索前进,同时他们不屈从于任何权威,认为现实的经验要优先于先哲的理论和原则。西部拓荒者的奋斗史证明,观念、信仰或主张的意义在于它在实际运用中所带来的实际效用。西部政治经济学制度的建立,西部社会文化观念的产生,西部法律的制定,无不体现了美国人的实用主义精神。美国在不断向西扩展的过程中,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务实、奋斗和注重实效成为整个美国国家的精神。
相关影响
积极影响
经济
在国民生产方面,19世纪上半期美国国民生产收入有了较大增长。1819年为15.65亿美元,人均167美元。1859年总量为89.7亿美元,人均292美元。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当时美国的人均生活水准已经较高。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已达18.85亿美元,仅次于英国。19世纪末,美国经济力量超过多数欧洲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在城市化方面,1810年平均城市化水平仅为7.3%,1880年增加到35.1%,到1920年则超过50%。西部城市化逐步超过全国平均水准,例如落基山脉以西地区在1850年城市化水平仅为6.4%,但1890年已提高到37%。美国在农业和工业生产方面逐步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1870年,英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为32%,美国还只有23%;到1885年,英国的比重降至27%,而美国的比重则升至29%。
农业
美国中部北美大平原(Great Plains)原是贫瘠之地,被称为“美国大沙漠”,西进运动让此地变成了美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西进运动开始后,大批移民涌入中部大平原,科技被应用于农业种植,他们选择了适宜当地气候的小麦作物,并采取了工业垄断组织,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体化。小麦在西部的种植面积从1839年的2.1百万英亩增长到1899年的40.6百万英亩,增长了将近20倍。移民发现密西西比河下游,适宜种植棉花、烟草等作物,由此开始了棉花种植。1820年,阿尔巴马和密西西比的棉花产量占全美国总产量的一半。到1836年,棉花的出口总值占美国出口商品总值的三分之二。此外,西部运动也使养殖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广阔的西部草原是一块天然的牧场,饲料上的成本优势使得畜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1866年到1895年,约有千万头牛从西部的田纳西州运输到东部区域,使西部成为最重要的肉牛市场。截止到2019年,诸如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南达科他州俄克拉何马州科罗拉多州等中西部地区都是美国肉牛产业的中心。在西部开发的促进下,美国农业的总产值从1800年的3.62亿美元增长到1850年的15.36亿美元,扩大了近三倍,再到1900年的58.37亿美元。
工业
西进运动推动了美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西进运动为美国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垦殖西部使美国耕地面积大大增加,西部的“小麦王国”“棉花王国”和“畜牧王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原料;拓荒者垦殖西部时需要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这为东部工业提供了发展机遇。西进运动掀起的移民热潮不仅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还通过技术工匠引进并不断改进生产机器,使美国工业技术不断变革创新。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加利福尼亚州金矿、苏必利尔湖的煤矿和铁矿以及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油矿等矿藏也为东部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矿产资源,并逐渐使得美国的工业重心逐渐从东部转移到西部。西进运动结束时,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业中心。
采矿业
在第一次淘金热兴起时,伦敦为在加利福尼亚淘金就设立了5个贸易和采矿公司。随着远西部采矿业的深化发展,资本开始介入其中。1874年黑山金矿的发现,标志着采矿业正式大规模进入资本主义时期。由于采矿所需的资本和技术远非“淘金热”时期个人浅层采矿能力所及。因此,大量的商业、银行资本组建或参股的采矿企业纷纷进入西部,并逐渐控制了整个远西部的采矿业。外国资本在西部采矿业资本化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股票交易为媒介,外国资本和东部资本源源不断流入西部矿区,仅1962年就高达1000万美元。
交通
在西进运动的的影响下,美国的交通运输业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革。把汽船首先运用在水面上的是东部地区,但由于西部有以密西西比河为主干的内河航运体系,以及巨大的淡水湖泊,又受着迅速扩大的移民潮刺激,使汽船业在西部水城“真正兴盛起来”。据记载,“西部水域使用的汽船大部分是就地建造的,仅1811年以后的十年中俄亥俄各船厂就造了近100艘,截止1827年已建造了330艘。随着蒸汽船的发明,水上交通的运输效率大大提高。为了方便城市之间的运输,大量的运河开始修建,1816年美国国内的运河总里程只有100英里,这个数字在之后的20年里增长了几十倍。1816年新建的伊利运河就跨越了363英里,将纽约和东部的哈德逊河、西部的五大湖地区连在一起,一直延伸到俄亥俄州地区。在1815—1840年间,美国各州投资1.25亿美元,建造了3000英里的运河,使美国当时成为世界上运河最发达的国家。
在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支持下,美国的铁路有了空前的发展,在西部相继修筑了联合太平洋铁路、圣菲铁路、北太平洋铁路、南太平洋铁路和大北铁路等五大铁路干线。连同原有的陆路和水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从1828年开始修筑铁路,到1860年美国铁路里程已经长达3万英里,其中大部分修建在西部地区。这一时期铁路的修建,大大地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也正是西进运动的刺激,美国的交通才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形成了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
文化艺术
西进运动为美国的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养分,对美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给美国人民丰厚的文化遗产,塑造了美国精神文化的实质内容。
小说
美国西部广阔壮丽的山河、惊心动魄的拓荒生活、白人殖民者与美洲原住民的血腥斗争等题材和背景,激发了美国作家的创作灵感,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784年,约翰·菲尔森的著作《肯塔基的发现、定居和现状》,让美国人民第一次了解到最早向西移居的英雄———丹尼尔·布恩。被称为美国第一个“自己的小说家”的詹姆斯·库柏,是第一个以文学形式描写美国本土主题的作家,他以西部边疆生活为题材,创作了“皮裹腿”系列小说。马克·吐温的第一部短篇故事《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就是根据矿工们口述的一个幽默故事所编。美国的西部小说主要分为西部牛仔小说和西部历史小说两大类。以欧文·威斯特、安迪·亚当斯、赞恩·格雷和拉里·麦克默特里为代表的牛仔小说家的作品《弗吉尼亚人》《一个牛仔的日记》《牛仔的罗曼史》和《孤独的鸽子》,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书写了美国牛仔的传奇、美国人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所历经的艰辛以及美国西部牧业开发的历史。二战后,西部牛仔小说逐渐演变为西部历史小说,西部历史小说以牛仔或以牛仔式的硬汉为男主人公,描述西部英雄同歹徒的种种暴力冲突,其中不乏枪战故事和情意绵绵的恋爱经历,如杰克·谢弗的《沙恩》和拉里·麦克默特里的《孤独的鸽子》。
影视
西部也为美国的影视市场提供了丰富素材。极具特色的西部小镇、辽阔的西部荒原、漂泊的大篷车队等是西部影片中常见的背景;土著居民、牛仔、歹徒、矿工、淘金者等是西部中常见的人物。美洲原住民与白人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歹徒与警长之间的冲突、拓荒者之间土地的冲突、行侠仗义的牛仔之间的合作与争斗、英雄救美的浪漫等构成西部片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恒久的魅力。约翰·福特1938年拍摄的《关山飞渡》,是关于征服西部的故事。詹姆斯·克鲁兹的《篷车》把西部壮观的自然风光搬上银幕,约翰·福特的《铁骑》则描写了在兴建铁路时资本家与印地安人的战斗。1952年,弗雷德·齐纳曼导演的《正午》开创了“心理西部片”的先河。1963年米高梅拍摄了描写西部历史的巨片《西部开拓史》。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的西部史诗巨片《与狼共舞》在银幕上为印地安人正名,以一种正确的态度面对过去的那段西进殖民历史。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影片《荒野猎人》真实地再现了西部皮毛商人的复仇经历。
消极影响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美国人认为西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大规模向西迁移、开拓,对资源保护缺乏足够重视,导致自然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美国西部在开发过程中,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和联邦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漠不关心造成大规模的生态破坏,森林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等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
美国西部开发初期,掠夺性开发占主导地位,这种开发方式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肥沃土地开始退化和沙化,从而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野生动物资源也遭受严重破坏。在1865年国共内战结束时,大草原上有大约1500万头野牛,随着联合太平洋铁路的修建,野牛遭到大规模的捕杀,到1878年,南部野牛几近灭绝。
印第安人遭受迫害
印第安人曾是美洲𩽾𩾌大陆的主人,但在西进运动中,他们遭受了无情的屠杀和迫害。弗雷德里克·特纳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认为边疆是“文明”的象征,将边疆视为“野蛮与文明的交汇处”,并把边疆的“流动”解释为“文明”的扩张,印第安人则被视为落后和愚昧的象征,而西进运动被白人视为对落后印第安人的拯救。但特纳所提“边疆论”嗣后受到众多历史学家的批评和拒绝,他们认为西进运动的展开,使得原本生活那些所谓“自由土地”上的美洲原住民、讲西班牙语的人口以及来自亚洲的新移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印第安人,无力抵抗美国人及整个白人的进攻,不得不被迫放弃自己世代生息的家园,甚至处于濒临种族灭绝的边缘。美洲原有两三千万印第安人,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经历了“西进运动”的浩劫后,美国的印第安人到19世纪末仅剩20万人。
相关评价
卡尔·马克思评价西进运动的作用:在英国需要数百年才能完成的那些变化,在美国只有几年就发生了。
美国学者约翰·M·布鲁姆评价西进运动:“美国西部“在造成经济成长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方面,虽然不是唯一的, 但却也是主要因素。
学者刘宜照、张翔评价西进运动:美国西进运动是美国国内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拓殖运动,是美国人对西部的开发过程,也是美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更是美利坚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它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和经济活力,塑造美利坚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
学者江乐兴评价西进运动:西进运动,就美国的发展而言绝对算得上是一场具有改变整个国家面貌的特殊运动,可以说没有西进运动,就不会有如今的美国。这场运动为美国日后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这场运动,意气风发、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挑战的新一代美国人逐渐成长起来,并且对于美国整个民族的精神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就美国单方面而论,这是美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运动不过,西进运动对于美洲原住民来讲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美国学者格雷戈里·希恩(Gregory P.Shine)评价西进运动:西进运动固然促进了美国的发展与进步,但美洲印第安人却因此付出了惨痛的军事和政治代价。
美国学者爱德华·佩森(Edward Pessen)评价西进运动:西进运动显然是以牺牲美洲印第安人为代价的,“年轻的美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剥夺美洲原住民提供了新的理由,而联邦权力的扩大正为此提供了执行这一行动的行政机制,蓬勃发展的经济则更加刺激了将原住民手中的“处女地”带入“文明”轨道的需求。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西进运动:“西进”和“边疆”这两个词汇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西部的垦殖和开发是一种对外领土扩张的事实。美国人自认为他们将文明带入了西部的蛮荒之地,不过,这种看法更多是一种文化偏见的产物,并不能将美洲原住民受到的毁灭性打击一笔勾销。美国移民与本土印第安人之间是一种生存资源之争,面对拥有现代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西进移民,印第安人似乎也无法期待更好的遭遇。
后世纪念
西进之门
为了纪念西进运动,美国人于1965年在圣路易斯建造了“西进之门”,意指通向无边无垠的美国西部的大门。该建筑为不锈钢拱形结构,高192米,是美国三大纪念碑之一。
美国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
美国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广场,于2004年9月21日对公众开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历史、艺术、文学等。
纪念硬币
美国肯塔基州发行的纪念西进运动起点坎伯兰隘口的硬币,上面写的是“通往西部的第一扇门”。
相关游戏
《荒野大镖客》系列
以美国西部拓荒运动为背景,R星开发了《荒野大镖客》系列女神异闻录 恶魔幸存者,这是一款自由度很高的游戏,玩家可以自己来选择成为一个被通缉的坏蛋还是成为一个罗宾汉式的侠盗。
暗邪西部
由Flying Wild Hog 开发的《暗邪西部》采用了美国西部的背景,身着牛仔装束的吸血鬼猎人执行猎杀任务,保护人类。
《赏金奇兵》系列
由Mimimi工作室开发得潜行RTT的游戏《赏金奇兵》,背景设定为19世纪的美国西部。
参考资料
西进运动.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31
westward movement.britannica.2024-01-09
荒野猎人 The Revenant (2015).豆瓣电影.2023-12-28
The War and Westward Expansion.National Park Service.2024-01-09
United States.britannica.2024-01-09
荒野猎人.豆瓣电影.2023-12-27
西部风云 Into the West (2005).豆瓣电影.2023-12-27
西部开拓史.豆瓣电影.2023-12-27
What is Westward Expansion?.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2024-01-09
目录
概述
运动背景
历史背景
政治背景
社会背景
皮货贸易
土地投机
破产者
运动过程
土地政策
第一次移民潮
购买路易斯安那
侵占佛罗里达
第二次移民潮
门罗宣言
印第安人的迁移
基础建设
占据俄勒冈
第三次移民潮
墨西哥战争
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
印第安人被杀戮
内战后移民潮
重视教育
购买阿拉斯加、吞并夏威夷
突破最后疆界
运动结果
国家版图扩大
人口增长
民主政治建立
美国民族精神形成
个人主义
实用主义哲学
相关影响
积极影响
经济
农业
工业
采矿业
交通
文化艺术
小说
影视
消极影响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印第安人遭受迫害
相关评价
后世纪念
西进之门
美国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
纪念硬币
相关游戏
《荒野大镖客》系列
暗邪西部
《赏金奇兵》系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