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水(1893年4月11日-1988年5月10日),名,字子水,后以字行世。江山
石门镇清漾村人,清漾毛氏第五十六世后裔。当代国学大师,
北京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台湾大学教授。
1906年,毛子水考取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在校学习5年,1913年,毛子水考取北京大学理预科。1919年,毛子水与
傅斯年、
罗家伦等北大学生发起成立
新潮社,编发《新潮》月刊,宣扬新文学,提倡新思潮,1922年秋,公费留学德国。1929年,毛子水鉴于当初系北大母校
公派留学之情况,便决定离德回国。1930年春,毛子水回到北大,任史学系教授。1938年春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赴
昆明市,任西南联大史学系教授。1945年8月抗战胜利,毛子水重返
北京大学,任北大史学系教授兼任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1949年2月,毛子水应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聘请,任台大中文系教授,直到退休。毛子水在台大任教达37年之久,主要教授国文、论语等课程。1988年5月10日夜11时40分,毛子水病逝于
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享年96岁。
毛子水生前被台湾学术界尊称为“通人”“通儒”,获中国台湾最高学术奖“行政院”文化奖。代表著作《论语今注今译》。有《毛子水全集》五卷传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毛子水1893年4月11日出生。毛子水6岁入村塾,习三字经、千字文;8岁时父亲辞石门塾馆教职,返回本村教书,毛子水遂从父学,诵习《
四书》《
诗经》《
尚书》《左传》等,从而奠定坚实的国学基础。1906年,毛子水考取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在校学习5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1913年,毛子水考取
北京大学理预科。在入学北大之前,曾购买了金陵书局刻的《
几何原本》和《则古昔齐算学》二书,通过这两本书的学习,增进了他对算学的兴趣。1917年毛子水北大理预科毕业后,顺利升入北大本科数学门(后改为系)学习。1919年,毛子水与
傅斯年、
罗家伦等北大学生发起成立
新潮社,编发《新潮》月刊,宣扬新文学,提倡新思潮,得到
胡适、陈独秀等
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大力支持。毛子水先后在《新潮》一卷5号、二卷1号发表了《国故和科学的精神》《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订误》,率先提出了“整理国故”口号。
后续经历
1920年夏,毛子水自北大数学系毕业,除留校任北大理预科国文教员外,同时在
孔德中学、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授《中国语法》课。1922年秋毛子水被选中到德国留学,1923年2月抵德国柏林,入
柏林洪堡大学学习地理学,1924年入柏林大学理科研究院研修数学、物理,继而专攻科学史。1924年4月,
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赴
德国出席纪念
伊曼努尔·康德诞生200周年学术会议,毛子水偕
姚从吾等陪同其参观柏林大学、美术学院等地。1925年,因国内政局动荡,公费中断。为维持生活继续求学,由
俞大维介绍,任驻德公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书记一职,以薪水维持读书生活。
1929年,
北平市各国立学校恢复秩序,北大史学系要求毛子水回校任教,毛子水鉴于当初系北大母校
公派留学之情况,便决定离德回国。1930年春,毛子水回到北大,任史学系教授,讲授《科学史》、《文化史》等课程。1931年春,由时任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
傅斯年推荐,兼任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1937年11月3日毛子水随
陈寅恪、
袁复礼教授离开北平,辗转
天津市、
郑州市、汉口等地,11月20日抵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
国民政府又命令临时大学迁往
昆明市,改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毛子水押着部分北大图书馆珍贵
善本,从
长沙市经
桂林市到香港。1938年春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赴昆明,任西南联大史学系教授,讲授科学史、左传等课程,著有《汤誓讲义》《啧有烦言解》。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毛子水重返
北京大学,任北大史学系教授,仍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1946年起,应邀兼任大公报《文史周刊》主编。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
蒋介石着手制定与共产党争夺人才的“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胡适、毛子水等列入其中。次年1月,毛子水偕女儿毛季订(毛玲之)与
钱思亮一家飞抵南京,又专程返回江山清漾老家。2月,蒋介石用专机将胡适、钱思亮、毛子水等国学大师送往台湾,同年2月,毛子水应台湾大学校长
傅斯年聘请,任台大中文系教授,直到退休。毛子水在台大任教达37年之久,主要教授国文、论语、中国语法、说文解字、说文研究、尔雅、翻译文学、科学史、国学专题讨论、论孟荀新解讨论等课程。在台大中文研究所讲授中文修辞讨论、古籍训解讨论、孟荀训讨论等课程。
1973年8月,81岁高龄的毛子水从台大中国文学系退休,但仍为台大中文研究所兼任教授。同月,被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聘为
讲座教授,讲授文学专题、国学专题讨论、中国修辞学讨论、左传专题讨论等课程。1986年8月,94岁高龄的毛子水辞去台大中文研究所兼任教授和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讲座教授,完全退休在家。11月,台湾大学授予毛子水为名誉教授。次年荣获中国台湾“行政院”第七届文化奖。1988年5月10日夜11时40分,毛子水病逝于
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人物生活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
人物追忆
1988年5月10日夜11时40分,毛子水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96岁。逝时,有夫人张菊英、女毛玲之随侍在侧,后移灵台北市民权东路市立第一殡仪馆。毛子水病逝后,台湾当局组成了以薛岳为首,孔德成、毛彦文、吴大猷、俞大维、孙震为副的治丧委员会。5月31日9点—10点30分,治丧委员会在台北市第一殡仪馆景行厅举行公祭仪式,严家淦、李登辉送了花圈。之后随即发引安葬于台北花园公墓。毛子水逝世后,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原台湾“故宫博物馆”馆长蒋复璁等台湾学界知名人士以及姜良仁等同乡纷纷发表悼念文章,褒扬毛子水学术成就和为人品行。
人物作品
书籍作品
学术论文
参考资料
学术著作
参考资料
社论
参考资料
杂文
参考资料
传记作品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人物轶事
藏书成痴
中学期间,毛子水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
张之洞的《輶轩语》,获治国学门径;熟习其父藏书
江藩的《
经解入门》,增进对国学兴趣;并喜读
梁启超、
章太炎等大师之作。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毕业,毛子水居家自修一年。因为知道书籍对于做学问的重要,毛子水渐渐养成购书、藏书的爱好,一有钱便买书。中学前后,毛子水购买了《中国白话史》、《20世纪中外大型地图》木刻版、石印版,《
古经解汇函》、《
几何原本》等书籍,从此一发不可收,藏书成为毛子水终生嗜好。
德国留学七年期间,毛子水好书之癖,益加浓厚,平时最爱逛旧书店。甚至假期到
奥地利的
维也纳、
意大利的
米兰旅行时,还专门到维也纳的出版书店购买Blume所选注的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诗篇,到米兰购买Peano著的算术游戏书籍。
与胡适相知
1919年,毛子水与傅斯年、罗家伦等北大学生发起成立新潮社,得到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大力支持。毛子水率先提出了“整理国故”口号。之后,胡适在《新青年》第七卷第1号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正式打出“整理国故”的旗帜,掀起了轰动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一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毛子水也由此得到胡适激赏,与傅斯年、顾颉刚成为胡适门下的“三剑客”。之后毛子水和胡适一生相识相知,毛尊称胡为导师,执礼至重;胡誉毛为“东南图书馆”,赞赏有加。两人师生之谊特厚,为世人所知。1933年胡适为毛子水老家清漾毛氏祖宅题写的“清漾祖宅”额匾,至今仍悬门楣。胡适逝后,毛子水亲撰碑文和10多篇纪念文章。碑文内容为: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旁听爱因斯坦讲课
在
柏林洪堡大学时,爱因斯坦正在柏林大学讲授“科学原理”。毛子水为一睹科学大师风采,先后三次去旁听爱因斯坦讲课。他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爱因斯坦讲课的确精采极了。尤其难得的是他说话比著书还要浅近,学生都容易接受。是个能言善道,又能舞文弄墨的科学天才。”此外,毛子水在柏林大学还旁听了爱因斯坦的老师潘克及璞朗克劳霭等科学家的讲演。在
德国留学期间,毛子水曾翻译了《
几何原本》前九卷。
驳斥“台独”理论
1961年4月毛子水在《新时代》撰写
社论《两个世界和两个中国》中指出:“和‘两个中国’有点关系的事情,是所谓‘台湾独立’的问题……我们固不论台湾的成为中国人的居住地已有千年的历史;即
郑成功赶走荷兰人而使台湾复归于华夏的版图,亦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稍能思想的人,都知道台湾是决没有脱离祖国而独立的理由的。”严厉驳斥了“台独”言论。
捐赠资金
1997年,祖籍
宁波市的毛子水夫人张菊英遵照毛子水生前遗愿,将变卖家产所得的12万美元悉数捐赠给
宁波大学,设立“毛子水先生清寒优秀奖学金”,成为宁波大学自1986年创办以来捐赠额最大的一项奖学金,旨在帮助经济贫寒的优秀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每年授奖名额视基金利息而定,每名资助人民币2000元。在同等条件下,江山、宁波籍学生优先。此外,张菊英女士还向
宁波大学图书馆赠送《毛子水全集》。
人物评价
“有人称他为我国国学家中的知科学最深者,科学家中的国学造诣最深者,毛公毫不以为。我以为毛公乃罕有的读书读“通”了的人,有广博的视野,有深而公允的见解。而在他目中,我是一个虽仅中上之资但忠诚致力求学的青年;在对学术的态度,对事物的看法,二人大都所见略同……毛公的国学,非我所能窥,但他晚年所编《论语今注今译》,则我常参阅的……毛公博学,每多新见,但慎于执笔。”(
吴大猷在《怀念子水毛公》中评)
“凡是认识毛子水先生的都尊称他为毛公,为的他是通人,而毛公并不以通人自居;也并不是道貌岸然,无法接近的……他一面治国学,一面治科学,一直到晚年,空暇的时候,以做
算学习题来作消遣,并不是从事数学的研究,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为一般人所不能及的……一代通人,竟不治而去,可痛也夫!我挽以一联说:‘博学通儒,一部论语前席献,耆年硕德,终身算经后生惊。’”(
蒋复璁在《敬悼毛子水先生》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