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退出军界回陕,入
易俗社从事
秦腔编剧及研究工作。 1948年秋,他以明代农民起义为背景,编写了以李岩起义为主题的《金光玉》一剧。 1961年,王被聘为
陕西省之史研究馆员。
王绍(1883~1971)名
黄钟英。陕西富平人。
辛亥革命前毕业于陕西巡警学堂,加入
中国同盟会,联络民党、刀客,参加富平反正。民国建立后,加入渭北民团和
陕西靖国军,参加讨袁护国和
护法运动。后在
国民军、国民军联军和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供职,一直在外带兵打仗。1932年退出军界回陕,入
易俗社从事
秦腔编剧及研究工作。
王自幼喜爱秦腔,常随自乐班演唱,从唱腔、板眼上都谙熟其知识与技巧,参加易俗社后,对丰富秦腔剧目卓有贡献。创作和改编了大小40余个剧本,如《
铡美案》《新忠义侠》(即《
周仁回府》)《新紫霞宫》《解甲封王》《
法门寺》《
蛟龙驹》《拷红娘》《双愚记》等。1948年秋,他以明代农民起义为背景,编写了以李岩起义为主题的《金光玉》一剧。由于该剧倾吐了被压迫人民的心声,每演必获广大观众的叫好,但却受到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查封、训斥,被定为“鼓吹反叛”、影射“当局”剧目。幸有在省府社会处任总务的邵滋甫承担盖了“审讫”印章的责任,王才未遭大难。
王除编写出多种剧本以“省愚迪世”外,对
秦腔艺术的研究更值得称道。秦腔虽然历史悠久,被尊为
梆子戏的鼻祖,在
西北尤其在
陕西省有很大的影响,但史籍文献中却很少有记载和论述。王绍猷决心填补这一空白。他首先遍访省城内外的老艺人,向他们学唱腔,学乐器;接着又夜以继日遍查历史典籍,学习戏剧、
乐理,了解了秦腔的源流和秦腔与国内各大剧种的关系。后来,他更不避酷暑严寒,到京、津、沪、汉和甘、川、宁等省、市调查寻访搜集资料,终于对秦腔的源渊、发展和特点,秦腔的乐曲、板式和板眼,秦腔著名演员、琴鼓师的技艺特长等,有了系统的掌握。他决心把秦腔这个“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隋,完整于唐,传播于明,盛行于清”的古老艺术发扬光大,遂伏案埋头,写成《秦腔记闻》一书,于1949年在
易俗社和
高培支、
李约祉的资助下出版,了却了他的一大心愿。
新中国成立时,王仍在陕西易俗社工作,1952年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1955年5月改为
陕西省戏曲剧院,即今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和编创工作。他重新修订《秦腔记闻》,增补了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164名青年秦腔新秀的介绍;他修改的《
周仁回府》剧本,由
任哲中演出,盛况空前。1961年,王被聘为陕西省之史研究馆员。1971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