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是由
闫东、
华越、赵勇、张宝平执导,曲青山、杨胜群等参演,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联合制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于2023年12月26日在中国大陆首播。
《重庆谈判》全片分为《关键抉择》《拨开云雾》《边谈边打》《坚守底线》《
峰回路转》《还看今朝》,共6集,每集30分钟。从多角度、全方位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初,毛泽东、周恩来、
王若飞组成的中共代表团赴
重庆市,与
中国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全过程。
2024年9月11日,第28届电视文艺“
星光奖”入围作品名单公布,《重庆谈判》入围电视纪录片。
剧情简介
《重庆谈判》全片共6集,每集30分钟。《重庆谈判》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初,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组成的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全过程,反映了在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抉择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敢于斗争、坚守底线,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取得了谈判的胜利。
关键抉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27日下午,
美国驻华大使
帕特里克·赫尔利、
中国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乘专机来
延安市,他们迎接中共谈判代表团毛泽东等人。随后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就和平建国等问题,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43天的谈判。
拨开云雾
在重庆,
蒋介石十天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的事情传遍大街小巷。蒋介石还开会讨论毛泽东来
重庆市后的应对方针。但从谈判的第一天开始,毛泽东就广泛进行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还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中共方面提交的“十一项提要”表明了中共代表团对此次谈判的立场和态度。
边谈边打
边谈边打是抗战胜利初期国共斗争的一个特点,重庆谈判也是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的。从1945年9月4日起,重庆谈判进入第二阶段,双方就实质性的问题进行谈判。同年9月12日,
蒋介石直接与毛泽东会谈,毛泽东表示中共愿意做出进一步让步。但中共的让步蒋介石并不满意。同一天
中国国民党胡宗南、
孙连仲的部队在
河南省集中20万人沿平汉线进攻
解放区。
坚守底线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代表就中共提出的“十一项提要”进行商谈,因国民党方面提不出任何方案,谈判中断三天。1945年9月8日,国民党政府代表根据蒋介石拟定的谈判要点对中共提出的“十一项提要”作书面答复,表示接受中共代表提出的和平建国,承认党派合法平等,对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问也表示基本同意。但对于解放区政权作为合法地方政府却坚决不同意,还对军队编组问题做了限制。
蒋介石就是要把人民的胜利果实重新变回自己的独裁统治,中共代表不得不中断了同
中国国民党代表的谈判,即使在谈判桌上国民党代表一味施加高压也法使中国共产党屈服。
峰回路转
国共双方经过8次会谈,无法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国民党方面否定中共方案。在红岩村,毛泽东与三名美国驻华航空兵交流,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蒋介石迫于无奈不得已只好提出重开谈判。在此后的会谈中,双方就《会谈纪要》达成协议。
还看今朝
1945年10月11日上午9时许,毛泽东在张治中、周恩来和
王若飞陪同下从林园前往机场。同日下午1点30分,飞机在
延安市机场降落,等候在机场的两万多延安军民欢迎毛泽东归来。1945年的重庆谈判,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给人们留下的财富。
角色介绍
参考来源:
纪录片制作
创作团队
制作过程
搜集资料
在《重庆谈判》摄制过程中,摄制组从中央档案馆拍到部分原始文献,还从党史展览馆、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
重庆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电影资料馆、美国国家档案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档案机构收集到许多重庆谈判相关文资料。如公布了
蒋介石对毛泽东发出的邀请电内容和谈判前后蒋介石的日记原文,还首次披露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抵达
九龙坡区机场的初剪样片等。
采访人物
《重庆谈判》还采访了多位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重要人物,以
口述历史解析事件。如先后采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陈晋、美国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斯蒂芬·麦金农等,还采访了张澜、朱德、李克农等重庆谈判相关人物的后代。摄制组还开展了实地调查。通过走访摄制组采访到十多位
重庆市“百岁老人”。
创作方法
《重庆谈判》的创作团队首次对重庆谈判相关联的旧址进行了4K影像拍摄,特别是创作团队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还拍摄到了不对外开放的重庆谈判旧址群中的德安里101号、103号。从陕西延安到重庆、
长治市(上党地区),耗时2个月,实地素材拍摄量超过4000多分钟。
幕后花絮
除了史实,《重庆谈判》中还穿插了艺术家
尹瘦石为毛主席创作写生肖像、时任《
新民晚报》副刊主编
吴祖光谈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雪》的经过等故事。摄制组采访了中国台湾地区的历史作家以及
俄罗斯、
美国的学者。导演们还从总台音像资料馆中找到了30年前拍摄的部分历史当事人的采访素材,如陈锡联将军讲述
上党战役细节等内容。
纪录片特色
《重庆谈判》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详实档案加
口述历史,让历史事件精准重现。二是布局严整加层次分明,让大党智慧清晰呈现。三是细节捕捉加生动刻画,让伟人风范可感可触。四是创新叙事加今昔对照,让历史焕发时代温度。
所获奖项
作品影响
《重庆谈判》编导着力叙述重庆谈判的国际国内背景,把这一重大事件摆到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加以阐释。此片开篇就以密苏里号军舰举行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场面,展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东方主战场的胜利;在中国内,从中国共产党“七大”与
中国国民党“六大”入手,鲜明对比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与
蒋介石《
中国之命运》,说明了蒋介石连续3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缘由,深刻反映出在中国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机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使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人了解重庆谈判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增强历史感和领悟力。
播出与收视
播出时间
收视情况
截至2024年1月1日,《重庆谈判》全媒体累计触达1.06亿人次,受众3776万人,其中年轻人占比40.57%。
作品评价
《重庆谈判》首次以文献电视片的形式,对重庆谈判这段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大视野、多角度表现了毛泽东的雄才伟略、大智大勇,填补了重庆谈判题材在电视纪录片创作领域的空白。——(《
中国电视报》评)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年度重点节目,专家们认为:《重庆谈判》史料丰富,故事生动,视角独特,结构严谨、表述流畅,片子做得大气磅礴,是一部优秀的文献历史片。——(
中原地区专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