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旭东,1968年2月生。1986.9-1996.7就读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
人物经历
1996.8-2008.5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其间与同事发起组织“
历史学沙龙”,10年间举办学术讨论会近70次。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受
哈佛燕京学社邀请赴美国
哈佛大学访问,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2005.10-),2006年6月在台湾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做访问学人,并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2008年5月调入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任历史系教授。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客座教授(2009.2-6)。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0.4-2014.3)。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兼及
秦汉。先后从事
东晋南梁经济史、
北朝民众佛教信仰与乡村社会研究。近年关注简,尤其是新出土的湖南长沙三国吴简的整理与研究,并致力于探索汉魏六朝的国家统治机制与形态。
主要贡献
专著作品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439页
《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书评作品
《
中华读书报》2006年10月11日第10版,方晓(黄敏兰)
《
南方周末》2006年10月26日第30版,胡宝国
《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1期,
陶新华,页28-30
(
日本)《中国——社会と文化》第22号(2007年6月),佐川英治,页290-299《
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
陆敏珍,页166-173
(台湾)《汉学研究》第25卷第2期(2007年12月),
仇鹿鸣,页453-459
《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378页;再版,
高雄市: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法藏文库45,2001年8月,345页;增订版,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
《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
何德章,页172-174
《中国学术》2000年第4辑,陈涌清,页335-338
(台湾)《新史学》13卷1期(2002年3月),蔡宗宪,页207-215
论文集作品
《近观中古史:侯旭东自选集》,
上海市:中西书局,2015年4月,7+1+343页
执行主编
《
唐研究》第13卷“从汉魏到隋唐:变迁与延续”专号,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编辑作品
AsiaMajor.Thethirdseries.Vol.XXIII.Part1(2010),withHowardGoodmanandLiuShufen
论文介绍
62.“LocalSociety.”CambridgeHistoryofChina,vol.2.Cambridge:
剑桥大学出版社,2016,forthcoming.
61.《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
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页177-203
60.《皇帝的无奈:西汉末年的传置开支与制度变迁》,《文史》2015年第2辑(总111辑),页1-66
59.《西汉御史大夫寺位置的变迁:兼论御史大夫的职掌》,《
中华文史论丛》2015年第1期,页167-197
58.《丞相、皇帝与郡国计吏:两汉上计制度变迁探微》,《
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4期,页99-120
57.《西汉张掖郡肩水候系年初编:兼论候行塞时的人事安排与用印》,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简牍博物馆编《
简牍学研究》第5辑,
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页180-198
56.《湖南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J1③:264-294考释》,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田余庆先生九十华诞颂寿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页113-119
55.《西北所出汉代簿籍册书简的排列与复原——从东汉永元兵物簿说起》,《
史学集刊》2014年第1期,页58-7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K21)2014年第4期,页72-89转载;收入《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
兰州市:
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页10-28
54.《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邢义田、刘增贵主编《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代庶民社会》,台北:研究院,2013年,页103-147
53.《後汉「乙瑛碑」における卒史の增置に见える政务処理について—「请」·「须报」·「可许」·「书到言」を中心に—》,收入
藤田胜久编《东アジアの资料学と情报达》,东京:汲古书院,2013年,页235-271;提要先收入《东汉〈乙瑛碑〉增置卒史事所见君臣关系:以“请”“须报”“可许”“书到言”为中心》,收入《资料学の方法を探る》(11),
日本爱媛大学「资料学」研究会,2012年3月,页29-36;改名《东汉〈乙瑛碑〉增置卒史事所见政务处理:以“请”“须报”“可许”“书到言”为中心》,收入《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1月,页43-69
52.《长沙东牌楼东汉简〈光和六年诤田自相和从书〉考释》,收入黎明钊主编《汉帝国的制度与社会秩序》,
香港特别行政区: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页247-275
51.《秦汉六朝的生日记忆与生日称庆》,《
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4期(总第104期),
上海市: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11年12月,页127-164
50.《从朝宿之舍到商铺——汉代郡国邸与六朝邸店考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页32-4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F7)2012年第1期转载,页3-13、《先秦秦汉史》(K21)2012年第2期,页52-62;《「朝宿の」から「商舗」へ─汉代の郡国邸と六朝の邸店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收入《中村圭尔教授退官纪念论文集》,东京:汲古书院,2015年6月,页
49.《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给吏与吏子弟——从汉代的给事说起》,《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页19-43
48.《东汉洛阳南郊刑徒墓的性质与法律依据——从〈明钞本天圣令·狱官令〉所附一则唐令说起》,第82本1分,2011年,页1-42
47.《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页4-2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11年第1期转载,页55-72
46.《汉代律令与传舍管理》,《
简帛研究2007》,
桂林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151-164
45.“RethinkingChineseKinshipintheHanandtheSixDynasties:APreliminaryObservation,”AsiaMajor.Thethirdseries.Vol.XXIII.Part1(2010),pp.29-63.
44.“TheBuddhistPantheon,”EarlyChineseReligionPartTwo:ThePeriodofDivision(220-589AD),ed.JohnLagerweyandLüPengzhi,Boston,Leiden:Brill.2010,pp.1095-1168.《六朝佛、菩萨信仰述论》,收入
余欣主编《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
上海市: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12年6月,页19-71
43.《北京大葆台汉墓竹简释义——汉代聚落自名的新证据》,《
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5期(总第82期),页62-66;收入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编:《西汉“黄肠题凑”葬制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3月,页443-447
42.《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
黄宽重主编:《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分册》,
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页127-182
41.《朝廷视野中的“民众”——北朝的观念与实践》,收入
孙家洲、
刘后滨主编:《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334-356
40.《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
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总第93期),
上海市: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9年3月,页57-93
39.“OnHamlets(cun村)intheNorthernDynasties,”EarlyMedievalChina13-14,part1(2007),pp.99-142.
38.《北魏申洪之墓志考释》,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编:《“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页207-223
37.《西汉长安“孝文庙”位置考》,《
简帛研究2006》,
桂林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206-209
36.《〈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所见史事考》,《纪念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周年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页262-278
35.《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
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页168-18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第1期,页3-15,收入
陈苏镇主编《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11月,页96-120
34.《西北汉简所见“传信”与“传”——兼论汉代君臣日常政务的分工与诏书、律令的作用》,《文史》2008年第3辑(总第84辑),页5-53
33.《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页4-28,人大复印资料《
历史学》2008年第11期,页57-77
32.《传舍使用与汉帝国的日常统治》,《
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页61-82,收入
陈苏镇主编《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11月,页40-71
31.《长沙走马楼吴简“里”“丘”关系再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2006年12月,页14-26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礼乐教化述论》,
张金龙主编:《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1月,页453-469
29.《长沙三国吴简三州仓吏“入米簿”复原的初步研究》,
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
吴简研究》第二辑,武汉:崇文书局,2006年9月,页1-13
28.《走马楼竹简的限米与田亩记录——从“田”的类型与纳“米”类型的关系说起》,同上,页157-175
27.《吴简所见“折咸米”补释——兼论仓米的转运与吏的职务行为过失补偿》,同上,页176-191
26.《长沙走马楼吴简“肿足”别解》,同上,页214-220
25.《朝廷、州县与村里: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
上海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页213-247
24.《中国古代人名的使用及其意义——尊卑、统属与责任》,《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页3-21
23.《北朝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安鹿交村的个案研究》,《史林》2005年第1期,页10-20;亦见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
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
成都市:
巴蜀书社,2006年,页117-136
22.《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从魏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页53-80
21.《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从北朝百姓的聚居状况说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年,页205-235
20.《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乡”与“乡吏”》,北京吴简研讨班编《
吴简研究》第一辑,武汉:崇文书局,2004年,页87-113
19.《三国吴简中的“鋘钱”》,同上,页230-235
18.《长沙吴简所见盐米初探》,同上,页249-260
17.《造像记所见民众的国家认同与国家观念——北朝村里社会研究之一》,
郑振满、陈春声主编《
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
福州市: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10-41;收入刘永华主编《
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页3-29
16.《北朝“三长制”四题》,《
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页33-46
15.《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页16-29;修订稿收入佐藤智水主持:《4~6世纪における华北石刻史料の调查·研究》(平成13年度~平成16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基盤研究(B)(1)研究成果报告书,课题番号13571028),页37-53
14.《北朝村落考》,《庆祝何兹全先生九十岁论文集》,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161-182
13.《长沙三国吴简所见“私学”考——兼论孙吴的占募与领客制》,《简帛研究2001》,
桂林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514-522
12.《北朝的“市”:制度、行为与观念--兼论研究中国古史的方法》,《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页282-306
11.《三国吴简两文书初探》,《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页172-174
10.《东晋南北朝佛教天堂地狱观念的传播与影响——以游冥间传闻为中心的考察》,《
佛学研究》1999年刊,页247-255
9.《当代中国史学如何规范?如何发展?》,《
中华读书报》1999年4月21日,第9版
8.《十六国北朝时期战乱与佛教发展关系新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页55-61
7.《〈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庄严敬福经〉的整理与考释》,《
藏外佛教文献》第4辑,1998年11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页373-393
6.《东晋南北朝“释氏辅教之书”性质及作用新探》,《何兹全先生八十五华诞纪念文集》,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页273-288
5.《十六国北朝时期僧人游方及其作用述略》,《佳木斯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页28-34
4.《论南北朝时期造像风气产生的原因》,《
文史哲》1997年第5期,页60-64
3.《〈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北朝造像部分补正》,《
北朝研究》1997年第2期,页38-41
2.《东晋南朝小农经济补充形式初探》,《
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页18-27
1.《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封山占水再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页97-106
书评内容
14.《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评介》,《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二卷,中华书局,2011年9月,页245-254
13.《读〈从平城到洛阳〉》,《
南方周末》2007年3月1日第21版
12.《评田余庆〈拓跋史探〉》,《中国学术》2005年第1辑,总第21辑,页248-251;英译本收入CASSJournalofHumanities(《中国人文学术》).Vol.1.Beijing:CommercialPress,2008,pp.321-325.
11.《别出心裁的断代经济史——评何德章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
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2期,页28-32
10.《〈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评介》,《
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页162-167
9.《一点遗憾》,《
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9月10日,第7版
8.《评谷川道雄著〈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
唐研究》第9卷,2003年,页534-542
7.《阎步克著〈乐师与史官〉读后》(与
许兆昌合著),《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页149-168;收入沈志华主编《史学新书评2000-2003》,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页28-52
6.《气贺泽保规教授〈复刻本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简介》,《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11期,页30-31
5.《传统中国城市的多彩画面——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
二十四书品》2001年第5期,页52-55
4.《节日:社会的透镜——〈中国中世纪的鬼节〉评介》,《
国际汉学》第六辑,页508-516
3.《读汪桂海著〈汉代官文书制度〉》,《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8期,页27-29
2.《误译丛生的一部书——〈佛教征服中国〉中译本琐议》,《
中华读书报》1998年8月19日,第11版
1.《一部成功的中国史学史教材——评〈中国史学史简明教程〉》,《
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6期,页90-92
札记短论
22.《从方法角度看中国古代专制说的论争》,《中华读书报》2010年5月26日第9版
21.“RecentResearchinChinaonWei-JinNanbeichaoHistory,”AsiaMajorThethirdseries.Vol.XXIII.Part1(2010),pp.1-17.
20.《关于近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页9-16,收入
邴正、
邵汉明主编《中国学术三十年:1978-200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页517-535;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第3期,页45-52;复收入《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页54-68
19.《卷首语》,《唐研究》第13卷,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12月,页1-13
18.《喜撰史书与弃置档案:我国史学传统中历史意识的偏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5月10日第3版
17.《三国魏(两)晋南北朝史研究》,
陈高华、张彤主编:《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
广州市: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69-74
16.《西汉初律令中的母、妻——母方亲属地位的新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29日,第3版
15.《〈文馆词林〉载“隋文帝令山东四州刺史举人敕”考》,《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页144
14.《〈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勘误一则》,《
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页88
13.《美国中国史研究动向》,《
学习时报》2003年3月3日第8版
12.《〈魏书〉〈通鉴·梁纪〉勘误各一则》,《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页10(署名东波)
11.《〈隋书〉标点勘误及校勘补遗五则》,《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页92
10.《〈隋书〉标点勘误及校勘补遗四则》,《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页66
9.《跨学科交流:中国史学发展的战略构想》,《社会科学管理》2001年第3期,页50-52
8.《北朝民间佛事活动与民众佛教信仰》,《文史知识》2000年第8期,页15-22
7.《魏晋南北朝研究50年成果斐然》,《
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7日,第9版
6.《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释文补正》,《
中国文物报》1999年7月21日,第3版
5.《造像记与北朝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期,页2-8
4.《20年历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中国教育报》1998年12月29日,第8版
3.《八十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军事制度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期,页6-14
2.《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2期,页20-25
1.《利用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5期,页1-8
其他作品
5.《简牍研究的引路人:追忆谢桂华先生》,《
历史学家茶座》2015年,待刊
4.《哲人其萎,教泽永存》,《
文汇报》2015年1月9日第T07版
3.《中国古史三十年:成绩与挑战》,《当代学术状况与中国思想的未来》,
上海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68-70
2.《从北大红楼到师大小红楼:追忆何兹全先生》,《
中华读书报》2011年3月16日第7版
1.《何兹全》,《财经》2011年第5期(总284期),2011年2月28日出版,页124
译著作品
余英时(Ying-shihYü)著,侯旭东等译:《
东汉生死观》(ViewsofLifeandDeathinLaterHanChinaA.D.25-220),上海: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5年9月;繁体字版,
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6月
StephenF.Teiser著,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TheGhostFestivalinMedievalChina,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8),
杭州市: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修订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AnnWaltner著,曹南来译,侯旭东校:《烟火接续——明清的收继与亲族关系》(GettinganHeir:AdoptionandtheConstructionofKinshipinLateImperialChina,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90),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科研项目
曾主持完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以及日本、
法国和中国台湾科研课题多项。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