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寿(1929年1月4日-2020年10月9日),出生于北京市大栅栏大外廊营。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京剧)代表性
传承人,
北京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国家
一级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门第五代嫡传、谭派艺术掌门人。
谭元寿是著名京剧大师谭富英的长子,
谭小培之孙,
谭鑫培的曾孙,出身梨园世家。5岁第一次登台演出,
程砚秋和谭富英带着他唱了一出《
汾河湾》。10岁进入富连成科班学习,1945年出科,1949年自行挑班。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京剧团后,随团赴
朝鲜慰问志愿军。1954年加入
北京京剧团。1979年北京京剧院成立,谭元寿扛起了传承弘扬谭派艺术之大旗。谭元寿对于谭门本派的经典剧目《
定军山》《
南阳关》《
战太平》《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问樵闹府·打棍出箱》《
桑园寄子》等驾轻就熟,还擅长《打金砖》《野猪林》《
连环套》等亦文亦武极见功夫的剧目。其在革命现代
京剧《沙家浜》中饰演的郭建光这一角色被全国广大观众所熟知。1971年,他还主演了电影《沙家浜》,饰演郭建光。随着这部电影在全国的热播,他也成为那个年代最有名气的电影明星之一。
2006年11月8日,谭元寿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表演艺术成就奖。2011年1月11日,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全国政协京昆室和北京市振兴京剧昆曲协会为谭元寿颁发终身成就奖。2013年06月08日,谭元寿获得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薪传奖。2020年10月9日,谭元寿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谭元寿生于京剧世家,
曾祖父谭鑫培创立谭派,父亲
谭富英更是将谭派发扬光大。幼年时,谭元寿经常观看京剧大师
杨小楼的表演,高大英武的身影,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杨小楼成了谭元寿一生中的第一个崇拜者,童年时,谭元寿就随父亲常去
余叔岩家学戏,余叔岩向他父亲传授的余派唱腔和动作要领,使得幼年的谭元寿梦里、记忆里都是余派唱腔,甚至影响了他的艺术人生。5岁便随父亲谭富英去上海黄金戏院演出,由大名鼎鼎的“
四大名旦”之一的
程砚秋先生和谭富英带着他唱了一出《
汾河湾》里的娃娃生。这是谭元寿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登台与观众见面。
1938年,10岁的他进入富连成科班,师从
雷喜福、张连福、
刘盛通学老生,师从
王连平、
茹富兰学武生。他在富连成七年里,学演了近百出戏,打下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元字科学生的优秀代表。父亲
谭富英对他要求一直很严格,有一次谭元寿在富连成科班学戏时被打了30板,屁股都被打烂了,血肉粘到了裤子上,谭富英看了却说:“你这叫挨打啊?还不到我的三分之一呢。”
演艺经历
初出茅庐
1945年,谭元寿从富连成科班毕业就开始与很多名家合作,首先
叶盛兰先生邀请他到育华社担任二排老生,使得谭元寿有了艺术实践的机会。对于叶盛兰先生的知遇之恩,谭元寿也是感激不尽的。同时,“
四大名旦”之一的
荀慧生先生也邀请他参加到自己的剧团,并且为荀先生配演二牌老生。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是难得的好机会。1947年,十九岁的谭元寿和初登舞台的
杜近芳,在北京长安戏院,首次合演《
红鬃烈马》,获得好评。1948年,在谭元寿20岁那年,
梅兰芳先生专门打电话给他,让他到北京,陪
梅葆玖先生唱出了他人生的第一场戏。
展露头角
1949年,曾自行挑班。
新中国成立后,谭元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京剧团,1952年,他在上海为
抗美援朝战争募捐义演,连演了15场《野猪林》,这期间
周信芳大师专程来看戏,提点他如何运用眼神和身段,并鼓励他向老祖宗学习,文武兼备。使得谭元寿的技艺更进一步,受益匪浅。随后与父亲
谭富英随团去
朝鲜慰问解放军。此时其祖父
谭小培已病重,但仍鼓励谭富英和谭元寿去朝鲜前线慰问。待谭元寿和父亲归来时,祖父已经离开人世,他也因此体会到忠孝不能两全。50年代初,谭元寿跟随父亲参加了北京市的第一个国营京剧团-
北京京剧团,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文艺工作者。也开始被
马连良、谭富英、
张君秋、
裘盛戎、
赵燕侠长时间提携和栽培。使其迅速成长为了一名技艺精湛的文武老生。马连良亲自给他说戏,张君秋也非常器重他,从演韩琪到
杨延昭直到后来跟他同演《
龙凤呈祥》中的
刘备,裘盛戎主动邀请他一起演全部《将相和》和《
连环套》。
艺术巅峰
1958年,谭元寿开始尝试演现代京剧。陆续演出过《
智取威虎山》《党的女儿》《草原烽火》《青春之歌》《秋瑾》等现代戏,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1963年,
北京京剧团决定将上海沪剧团创作的现代戏《芦荡火种》改编移植成现代京剧,最初定名为《地下联络员》,演员有
赵燕侠扮演阿庆嫂,
高宝贤扮演郭建光。但后来经过调整,郭建光改由谭元寿扮演,并将剧名改回《芦荡火种》,于1964年进行正式公演。现代
京剧《芦荡火种》上演后很受欢迎,后又经过反复修改,最终成为了我们所看到的现代京剧《沙家浜》版本。1971年,谭元寿在
长春市拍摄电影《沙家浜》,随着这部电影在全国的热播,谭元寿也凭借其富有韵味的唱腔,英俊的扮相,和别出心裁的表演,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他由此成为那个年代最有名气的电影明星之一。而他所演唱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等唱段,也一度成为了最流行的唱段之一。谭元寿的《沙家浜》是以电影为媒介弘扬谭派艺术的里程碑。《沙家浜》在全国演出了近10年,观众上亿,其演播时间之长、传播受众之广,绝对可以创造世界纪录。1972年,谭元寿受到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邀请,参加了欢迎和欢送尼克松总统的盛大宴会,这是他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984年和1990年,先后受邀参加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
京剧《定军山》。
改革开放后,传统戏的演出得到恢复,迎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高峰期。同时也为京剧事业发展,培养出了更多年轻的人才。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谭元寿在香港新光戏院演出《大登殿》。
2006年11月8日,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表演艺术成就奖。2011年1月11日,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全国政协京昆室和北京市振兴京剧昆曲协会在京为谭元寿颁发终身成就奖。2012年,85岁的谭元寿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定军山》。2013年06月08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薪传奖颁奖仪式”举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谭元寿获得了“薪传奖”。
传承推广
作为谭派艺术的传承人,多年来,谭元寿始终坚持自己带学生,青研班办了6届二十年,每届都有他的学生。他经常会主动给徒弟、学生们打电话,希望他们来家中,给他们多说说戏。谭老常坦言:“我有多少能力,就恢复多少;我知道多少,就教给你们多少。希望你们学会唱熟之后,还能继续传给下一代。”上世纪80年代,他致力于恢复传统戏,主演了大量
京剧骨子老戏,并先后为
谭鑫培、
谭小培、
谭富英、
余叔岩、
李少春等五位大师的近50部老戏录音进行了音配像工作,一直到90多岁还在登台唱戏。
人生落幕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谭元寿将曾经演过的《红岩》改编为《许云峰》,并由孙子
谭正岩来担当主演。他的想法和提议在得到剧团领导的同意后,疫情期间与剧团的演职人员赶排出了这部反映革命先烈事迹的作品。2020年6月,《许云峰》线上首演便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许云峰》正式现场演出,定在10月11日和12日。
2020年10月9日,谭元寿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10月15日,谭元寿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主要作品
京剧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参演电影
以上参考资料:
个人传记
创作特点
谭元寿作为一位文武兼备的京剧老生艺术家,其创作特色鲜明,集中体现在嗓音运用、功底展示、角色塑造及艺术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他天赋异禀,嗓音高亢激越,唱腔处理既有谭派的醇厚韵味,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荣誉奖项
社会活动
2003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期间70多岁的谭元寿接受了党和国家给予的光荣任务,赶排了京剧《非常家庭》。并带着儿子
谭孝曾、儿媳
阎桂祥、孙子
谭正岩一起,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到各大医院义演,慰问医务人员。
2010年10月,83岁高龄的谭元寿,出席了
中原地区天津市“
南开区文化发展论坛”暨
谭鑫培京剧艺术研讨活动。
2014年12月20日,纪念
叶盛兰诞辰100周年演唱会,年近86岁的谭元寿与谭孝曾、谭正岩,三代谭派传人同台演绎经典《定军山》。
2015年6月23日,谭元寿先生舞台生活8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座谈会,并会见谭元寿先生及其亲属。
2019年5月26日,时年91岁的谭元寿与
谭孝曾、
谭正岩一道登上
首都剧场的舞台,参加了由北京青年报和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手举办的“谈艺说戏话北京”戏曲文化分享会,
梨园行绝无仅有的“谭门三代”为现场近千位观众分享了谭家100多年的风雨故事。那天,谭元寿兴致很高,与老友
蓝天野合影攀谈,并上台讲话,还与儿孙及一众弟子和再传弟子合唱了《定军山》。
情感生活
家庭生活
高祖父谭志道,湖北江夏人。非科班出身,由业余爱好戏曲(汉戏)而转为职业演员。应工老旦,但亦能演老生。因声狭音亢,犹如鸟叫,鹨鸟俗称“叫天子”(有说即云雀),遂得“叫天’之艺号。1853年,因太平天国武装革命,武昌变为战场,谭志道偕妻及子鑫培,由水路乘船先至
天津市一带“跑帘外”(即农村乡镇之草台戏),后辗转进入北京。来京后,改唱
京剧。搭
程长庚主持之三庆班。
曾祖父谭鑫培,谭志道的独生子。从故乡湖北闯荡京华,凭借天赋和努力创造了京剧的第一个流派谭门。他确立了谭派唱腔艺术的特点,规范了戏曲舞台。为京剧老生行当整理和改编了近百出剧目流传至今,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祖父
谭小培,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门第三代嫡传人。继承了谭派的全部家学,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谭小培不满足于现状,时常教导谭家子弟做艺要精、做人要德、为国要尽忠。更培养了儿子
谭富英。
父亲谭富英,谭门第四代嫡传人,发展创新了“谭派”,被誉为“四大须生”之一。完整继承了
谭鑫培、
余叔岩先生的艺术体系,成为正宗老生的标杆,其“要学会吃亏、让人,对别人厚才有自己的道,才有后代子孙的道”,成为谭家的立身之本。
儿子
谭孝曾,曾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
王少楼、
杨菊芬学
老生,又从
诸连顺、
徐元珊习武生。毕业后曾受到
李少春、
王金璐的指教,又得到祖父谭富英、父亲谭元寿的亲传,谭门第六代嫡传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名家。
北京京剧院国家
一级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孙子
谭正岩,身为“
京剧第一世家”谭门的七代嫡传,肩负着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本着守正创新的道路,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用更好的方式推广和传播出去。2020年6月,由谭正岩主演的北京京剧院新剧《
许云峰》在网络直播平台首演,这出戏是根据谭元寿1984年创演的京剧《红岩》整理改编。
个人情感
妻子王振荣,谭元寿一直忙于京剧事业,没有太多精力照顾祖父、父母及儿女。是王振荣承担起家庭重任,让谭元寿得以安心发展事业。谭元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直感激自己的妻子。
人物评价
老爷子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不太会表达,只有行动。虽然不说什么,但是每次正岩一到家,他眼里就放光:“呀,正岩来了!”如果正岩不在,他每次都问:“正岩干啥去了?”他经常跟我说,刚刚表扬正岩的话别跟他说,怕他骄傲。如果碰上正岩演砸了的时候,他又会亲口鼓励他。我觉得老爷子这种方法特别好,不像我劈头盖脸一顿骂,特别不讲情面,有时候还会当着全团的人骂他,我也挺后悔的。”(京剧青衣演员阎桂祥评)
“谭先生的去世,是
北京京剧院的重大损失,也是
京剧的重大损失。”(北京京剧院院长
刘侗评)
“谭元寿先生家学渊源,功底扎实。他的最大特点是文武全才、新老兼备。”(著名戏剧理论家
龚和德评)
参考资料
阎桂祥评.thepaper..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