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山
位于湖北黄石太子镇的山峰
父子山是阳新富河以北一条东西走向山脉的主峰。它东望犀牛山,与九顶山并肩,西邻牛头山与姜祥山相依。从太子庙向山北坡上眺望,只见山峰叠翠、轻烟挂树,一条条山峦犹如蜿蜒的长蛇,争相向山下爬去,变幻出无数图画。
简介
关于父子山名字的来历,还得从那个探头眺望的妇人说起。
相传很早以前,山脚下住着一对以打柴为生的夫妇。中年得子,夫妇俩喜出望外,取名贵儿。
转眼间,贵儿到了十七八岁的年纪,眉清目秀,腰圆脖粗。老两口想抱孙子,暗地里与贵儿说媒提亲。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两老暗中操持之时,老妇人得了一种怪病,先是双脚浮肿,紧接着偏瘫,卧床不起。
不到一年功夫,家中所有积蓄,为老妇人治病消耗一空。现在,别说给贵儿提亲,就算能揭开锅盖,也是一件乐事了。
不论是土法,还是便方,该试的都试了,老妇人的病还是无一丝好转。老头儿暗地里以泪洗面,贵儿成日忧心忡忡。
就在老头儿失去信心时,一游医来至山脚,看了老妇人的病后,胸有成竹地说:“治好此病不难,但有一味药难求。”游医把话说到半中间就打住了,用神秘的眼光打量了老头儿后,说:“现在,就看你有治病的决心没有?”老头抢过游医的话说:“只要能治好老伴的病,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在所不惜!”“有这个决心,就不怕病治不好了!”游医笑着说。游医说的这味药,叫幽深草,长在深洞里,终年不见阳光。据游医判断,只有对面山顶的一个深山洞里才有此草。只要采来幽深草,妇人的病就有救了。游医还说,他来这里多日了,就是想从洞内采出幽深草。怎奈山洞奇深莫测,无从下去,才暂时作罢。
在这里落户已有好几代人,老头儿可从未听说有人进入山洞过。大暑天在山顶上打柴,歇息在山洞边,只觉有一股凉气从洞内袭来,不稍一刻,人身上的汗立马就没了。有人曾往洞内扔石头,只听到一串串响声连绵不断地从洞内传出,就是没个底儿。但只要有一线希望,老头儿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谢了游医,吃罢午饭,老头儿就动身了,贵儿死活跟着去了,说是有个照应。
一路辛苦,自不必说。临到洞口,贵儿要下去,这次,老头儿说什么也不让,吩咐贵儿说:“爹这一去可能性命难保,如果起不来了,你就速转身回去,好生待养娘。”贵儿含泪点头。老头儿腰系柴刀,布护双膝,手戴套子,身轻如燕般地下了洞口。开始,老头儿手攀洞壁,脚蹬孔眼,很顺利地往下去。可后来,贵儿在上面再也听不到洞内发出声响了。无论贵儿嘶声裂肺地呼喊,就是听不到老头儿的回应之声。
救爹心切,贵儿忘了爹刚下洞时的忠告,竟擅自下了洞口,想救出老爹,不料,这一下就再也没有上来。
天已渐黑,老妇人不见父子俩归来,喊来邻里。邻里来至洞口,果真看出沿洞口的四壁有人留过的痕迹。怎奈洞口幽深,邻里在声声哀叹中,只好无果而返。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日之间,痛失两位亲人,妇人受不了如此打击,待邻里散去,滚下床来,使出平生的力气,手脚并用向对面山顶爬去。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瘫痪的病人是凭借什么力量爬上山顶的。可能是过分的悲痛,对着深不可测的洞口,老妇人只喊了一句“我的夫啊,我的儿!”就气绝身亡了。几日后,邻里寻来的时候,老妇人已化作山形,立于山顶之中,蓬头垢面,向南张望,(南与男谐音)意在盼男(指儿子和丈夫)早归。
为救父,儿子不顾个人的安危,舍身亡命,儿子的孝行感动了当地人。当地人为了让尊老孝亲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就把这座最高的山取名父子山。
景观
天坑
提起天坑,人们就会想到重庆市的武隆天坑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乐业天坑,其实在距离武汉仅100公里的阳新父子山,就有一个“深藏不露”、深不可测的天坑。据称,流入天坑的雨水经过山下的贵妃洞,可通达十几里外的大冶湖
前不久,武汉11名驴友结伴到阳新县游玩,从父子山主峰东北方向往下望去,一处与周围的黄草甸明显区别的绿草丛引起队员们的注意。走近跟前,眼前的场景让队员们大为惊叹:在周围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草丛掩映之中,一座巨型天坑现身,“其漏斗状的坑口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
据驴友“空空”介绍,有队员解开50米的攀援绳,下到洞口10多米深,仍不见底,为了安全起见,只好作罢。
据带路的向导介绍,该天坑垂直深度估计有几百米,曾有好事者在雨天向坑内投放了大量染色的麦麸,结果几天以后从几里外的山涧中流了出来,通达十几里外的大冶湖。中国博物馆学会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徐世球教授分析认为,该天坑可能存在特殊生物,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溶洞
下山的途中我们就发现这个洞,当地人把这种洞称为汽洞,汽洞很深,我把一快大石头扔下去的,10几秒后大家还可以听到它在里面发出的“咚”“咚”“咚”的声音!
旁边还有一个几米宽的汽洞,只是从来就没有人下去过。如果这样大的汽洞生在欧洲,那肯定会有人下去探险。
贵妃洞
“贵妃洞”传说
“贵妃洞”从何而来呢?据介绍,三国孙吴黄龙元年,孙权即帝位,得知武昌郡阳新县县境内洪水泛滥,饿遍野,便携太子孙登到阳新赈灾。当地乡绅为感恩戴德,决定选一位美女送与孙权为妃,最后选定了父子山下破石村美丽漂亮的王桂花姑娘。王桂花不仅花容月貌,而且还贤淑聪慧,孙权一见,龙颜大悦,当即封王姑娘为贵嫔,将“破石堍”改名为“益昌”,取永世受益、世代昌盛之意。第二年,王贵嫔产下一子,取名孙和,孙权一高兴,写一纸诏书,封王贵嫔为王贵妃,还将益昌村后面的一座父子山赠与她的家人,并明令任何人不得进山砍柴、狩猎,故当地百姓奉之为“官山”。
赤乌三年(公元240年),王贵妃的家乡一带发生瘟疫,人人腹泄不止,身生恶疮。孙权派太子孙登带人亲临疫区施药赈灾,没想到太子也染上此病。消息传到吴宫,大臣太医一筹莫展,王贵妃听说后,速回故里,命人将太子带进益昌村后父子山上的石印洞中,每日以地方豆腐为主食,饮洞内泉水,身上涂抹洞内淤泥,不几日,太子腹泄停止了,恶疮消失了。太子大喜,即命成千上万灾民进洞饮水抹泥吃豆腐,不出一月,全都大好。“太子豆腐”及石印洞从此声名远播。
赤乌十三年,因受其他六位夫人的妒忌和排斥,王贵妃心灰意冷,便回到家乡益昌故里,并住进石印洞削发为尼,终日与青灯为伴,念经颂佛。永安七年(公元242年),王贵妃的孙子孙皓登上了孙吴第四代君主的帝位,想起祖母,便派出宫中大队人马,簇拥着凤前来益昌村迎接祖母王贵妃回宫。由于孙皓在位期间,专横残暴,奢侈荒淫无道,不得民心,让王贵妃十分失望,不愿与孙为伍,拒不回宫。于是,王贵妃深藏洞里,不见宫中人马。无奈,宫中人马下到洞中寻找,殊不知大队兵士拿着火把进洞找寻三日三夜,看到的只是石佛、石人、石桌、石床、石盆等,不见王贵妃的踪影。有人说王贵妃已成仙升天,有人说王贵妃石化成佛。王贵妃到底到哪里去了,谁也说不清楚,尽管这些兵士找了三日三夜,但他们根本就没法找遍所有的石洞,因为洞太大,洞中有洞,没有尽头。
公元280年,司马炎出兵六路攻打孙吴,王浚水师到建业时,孙皓仿照刘禅先例,投降称臣,司马炎封他为归命侯,令他在洛阳市居住。当了16年皇帝的孙皓于283年在洛阳病死后,王贵妃家乡的人为了怀念王贵妃,就将“石印洞”改为“贵妃洞”,“贵妃洞”由此而得名。
沉睡千年“贵妃”何时醒?
老支书王贤达讲,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和吃苦精神,甭想把“贵妃洞”探个究竟,她到底有多深多长,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因为,贵妃洞洞中套洞,洞里藏河。有人就问,那洞中终年川流不息的水流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了呢?于是,有人就说,贵妃洞上通父子山顶,下通韦源湖,深不可测。
记者虽然没有办法走完“贵妃洞”全程,但已经体验到了“贵妃洞”的魅力。她集“雄、玄、奇、险、绝”于一身,洞内有洞,洞洞相连,洞内雄壮浑成,玄机迭出,险象环生,奇妙无比。所到之处,举目成趣,移步皆景。据村民讲,洞内绵延数十公里没有尽头,有数十层之多。洞内景观幻化无穷。
走出“贵妃洞”,山边又有一处小石林,小石林的石头十分奇丽,一座座玲珑峻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还有一处突兀的小峰,似情人接吻,走近它,原来是天然生成。侧耳聆听,到处莺歌燕舞,父子山一片苍翠。沿石板小径缓缓而上,凭山远眺,在洞口不远处,乃官山水库,一汪碧绿,与两岸青山相映成趣。随行的一位高中教师兴奋地说:“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啊!”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山青水秀、溶洞奇谲的地方,却藏在“深闺”无人识,我们就想,在此沉睡了千余年的“贵妃”何时才能“醒”来笑迎天下“臣民”呢?
桂峰洞
桂峰洞在父子山下王益昌水库边的桂峰山下。抗日时期是这一带群众“躲反”的地方。桂峰洞现在人迹可至之处是五重洞天。
其实桂峰洞的奇不在这神仙牛马,而在于这洞中套洞,洞里有河。那终年不息的河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真的上通父子山顶,下通氵韦源湖吗?我们不得而知,我也不得而知。
历史
父子山位于太子与白沙两镇交界处,主峰海拔791米,仅次于七峰山南岩峰(867.7米)和黄坪山区太婆尖(840米)。远远望去,整座山就像一只扑食的苍鹰
太子镇文化站站长舒桂香介绍:父子山原名吴家山。相传,三国时期,东吴浔阳郡有一个叫邵文通的铁匠,自幼熟读《孝经》,对上人非常孝敬。有一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医生说只有千年天然野生灵芝才能医治。为了治好母亲的病,邵文通带着儿子邵传孝到处寻找千年野生灵芝。有一天,父子俩来到武昌郡(阳新县当年归属武昌郡)吴家山上的真仙庵,一位道姑告诉他们,此山有一个双蟒崖,峭壁上生长着一株千年灵芝,不过有两条巨蟒看护,无法采摘。
邵文通救母心切,顾不得危险,带着儿子从后山攀上了双蟒崖。
从崖顶向下眺望,峭壁深不见底,父子二人惊喜地发现一株千年灵芝就生长在峭壁上。邵文通倒吸一口冷气,用一根绳子系在腰间,让儿子将他沿峭壁往下放,眼看就要够着灵芝了,突然,一条巨蟒从洞中窜了出来,惊慌之中,他抽出砍刀一气乱砍,没想到因用力过猛,没砍着巨蟒却砍断身上的绳子。只听一声惨叫,邵文通坠入崖底,气绝身亡。
崖上的邵传孝见父亲摔下谷底,立即把绳子一头系在腰上,一头系在石头上,滑下悬崖。当他刚刚触摸到千年野生灵芝时,另一条巨蟒张开血盆大口扑了过来。邵传孝抽出砍刀向巨蟒猛劈去,巨蟒受伤,昂首一摆腰身,顿时,搅得山摇石动,邵传孝身上的绳子也被打断了,可怜这位年轻后生也与父亲一样,坠下悬崖,粉身碎骨。
那年,吴国太子孙登来吴家山一带赈灾,听说这个凄惨的故事后深为感叹,建议当地将此山更名“父子山”。从此“父子山”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黄石市最高山峰之一
11月12日,我与几位户外朋友再次来到父子山,本想深入主峰做一次探险,但上山后,突然飘起了细雨,加上山路被漫山遍野的荆棘挡住,我们只得选择在半山腰一个峭壁处安营扎寨。
站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向山下远眺,农田、村舍、大冶湖尽收眼底。突然,乌云滚滚而来,瞬间将眼前的景色淹没在一片迷雾之中。此情此景,正如古人所云: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我告诉同行一位朋友,山下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当地人称之为"贵妃洞"。2006年,我曾三次探访"贵妃洞",洞前一座水库碧水银波,洞内景观幻化无穷,置身其中,不由令人心旷神怡。
次日,天气转晴,我们登上真仙庵。放眼山林,一片片翠竹,一簇簇野花,五彩缤纷释放出一种灵光瑞气,让人如临仙境。
不远处,“父子山”主峰如同一只锋利扑食的苍鹰,峭壁宛如颈项的胸脯,两边起伏的山体就象振飞的翅膀,直冲云霄。我不禁感叹道:“后海云深不见山,天涯何处觅人间。一峰如笋冲霄汉,夫子当年几度攀”。
民风民俗
二十年前我登临父子山,在父子山主峰之上,发现一垂直空洞,深不见底。从山上抛下石头,只会听到乒乓乒乓的撞击声,且渐远渐弱。听说这洞一直通到暗河,过去有人挑上几担谷糠从山顶洞口倒下,而后在十几里外的氵韦源湖边的大泉塘上飘出谷糠来。我一直对这一流传的说法揣着好奇的心理。
今年我的朋友费上来先生应太子镇领导的邀请,到父子山下的桂峰洞探奇,并拍摄了不少漂亮的照片,令我勾起了对过去父子山洞穴的回想。
桂峰洞在父子山下王益昌水库边的桂峰山下。抗日时期是这一带群众“躲反”的地方。前些年有人进洞觅奇只是对前洞的石笋好奇、动心。而对这个神奇的山洞作较全面的探究,则是在今年暑期,太子镇党委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寻求突破口,大做山水资源文章,于是引发了桂峰洞探奇的事情。
桂峰洞现在人迹可至之处是五重洞天。第一重洞高20余米,洞宽约8米,不规则的洞壁为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所聚集,或似犀牛,或如金鸡,或似欲飞之雄鹰,或如盘旋之蝙蝠……第二重洞体忽然变窄,只见一处白色钟乳石自天而下,恰如飞瀑千丈落,让人直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狭小的洞体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立石如柱,顶天立地,给人一种曲径通幽之朦胧美的感觉。穿过“一线天”式的石逢,便进入第三重,只见洞厅忽然开阔,洞内有一厅室如同人工砌成,整齐有致,而厅内一具石像犹如美女卧,其质如脂,其色如生。第四重的景象,教人如入佛堂,观世音罗汉造型维妙维肖,人们进入此境心头自然会生出一种肃穆的感觉来。第五重的世界别具景致,层层梯田,波光倒影;龙戏珍珠,神气十足;狮子盘球,拙态可笑;牡丹欲绽,风韵天成;天马行空,呼啸生风;中华犬望月,眉目传神;还有黑叶观音莲上坐,鲤鱼跳龙门……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下通氵韦源湖吗?我的朋友不得而知,我也不得而知。但愿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的同时,能够带来更多的思考。
太子接太王
阳新县太子镇传统的大型民俗活动“接大王”不仅吸引了太子镇、大王镇、氵湋源口镇周边等地村民观看,也吸引了湖北省群艺馆副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部主任、《文艺指导》杂志主编朱林飞,黄石群艺馆和黄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负责人等一行数人专程来太子镇对“接大王”民俗活动进行了为期4天的现场考察。
奇特的习俗
据有关史料记载,太子镇是三国时期孙吴孙权政权初建,如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太子镇李、徐、黄、费、何五姓数万人,共同敬奉一个神灵偶像“大(音代)王”,他们按照自然村情况分设8个供奉场所,称作“八案”,轮流供奉这位“大王”一年,平日香火不断,春节期间隆重祭祀,有的大姓还要唱几天大戏。“接大王”活动每年从农历十月十二开始,送的一方要请道士做3天功德道场,接的一方于农历十月十五组织本村族姓队伍,掣三角大王旗骑马列队,“大王”乘的是十六抬大轿,“皇帝”、“皇后”前方开道,后随100多匹马,马上乘坐着古妆打扮浓妆艳抹的少男少女们。所到之处,沿途鞭炮声不断,锣鼓开道,人山人海,形同皇帝出宫,绵延数公里,浩浩荡荡,十分热闹,吸引无数村民驻足围观。
为考察这种地域特色明显、内容丰富而独特的大型民俗活动,11月11日晚,记者也专程赶到阳新太子镇。据村民介绍,在当地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800多年前,生活在太子镇一带的李、徐、黄、费、何五姓一些人乘船去缴税粮,因大雪封冻,以致误了期限,而且税粮也被大家吃出了亏空,情势紧急。此时随船漂动一段木头,上面写有“石敬瑭”3个字。于是大家便以手击船祷告说:“石敬啊石敬瑭,请您帮助交皇粮;要是交粮能过关,子子孙孙敬大王。”结果霎时河水解冻,亏空补齐。人们便把那一段木头雕成神像,尊之敬之,相沿成习,千百年来,年年相袭,世代传承至今。
“接大王”之谜
石敬瑭何许人也?
翻开中国历史,原来石敬瑭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独一份的“儿皇帝”,其祖先为中亚人,原为后唐驸马,后举兵叛变。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便向辽朝求援。石敬瑭灭后唐后,建立后晋,割幽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每年纳岁绢三十万匹,并向比他小10岁的耶律德光契丹主耶律德光称自己为“儿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当时“朝野咸以为耻”,直到现代还有史家斥之为“丑恶无以复加”。
故此,后世史家一般认为石敬瑭是汉奸,为宋朝因不能守长城而积弱,以至日后亡国负责。不过,也有史学家指出,石氏不可被称为汉奸,原因是他本来就是胡人(沙陀人,突厥族的一个支系),石敬瑭行儿皇帝之礼亦是游牧民族之习惯。
如此名声狼籍的“儿皇帝”,如何成为当地备受礼敬的“大王”呢?
对此,有学者和民俗专家认为,石敬瑭在位仅6年便一命呜呼了,而且他的实际辖区只限于黄河流域,南边基本未过淮河,所以不管是就空间或时间来说,影响都非常有限。
也有专家认为,“接大王”是富河北岸的太子、大王、氵韦源口、三溪、富水等地流传的一种祭祀地方自然神的大型祈活动。相传有十几位兴国县人,将一船救荒的粮食从圻州运过长江重返兴国时,船至江心被浪掀翻,危急中,船上人向天祈祷说:“请江神保佑兴国饥民救命粮,您若显灵救苦难,我们奉您为大王永世坐金轿,打马游街唱逍遥。”巧的是,祷告一会,忽从上流江中漂来一根大杉木王,足有八丈长,三丈宽,内装一大堆粮食,并靠拢落水者,让他们一个个爬进杉木仓内。当他们上岸后,发现粮食一斤也没少,不过,神奇的是这根杉木靠岸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鹅卵石。他们将鹅卵石带回家,作为救命之神供奉在一姓的宗堂上。消息传开,这带百姓无论什么姓族,都争着供奉这块石头。因此,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都要举行“接大王”活动,并依村(土+弯)排序轮流供奉。
那么,“接大王”与石敬瑭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它怎么只影响到太子一带呢?五姓中为何没有石姓呢?他们又怎么会接受如此厚重的礼敬呢?特别是在“接大王”中,为什么会有100多匹马组成一个庞大的马队呢?这在江南地区民俗活动中是十分少见的。
石敬瑭后裔?
太子镇大屋李村礼拜现场,记者发现,“接大王”活动,先由一个姓族欢送,另一个姓族接迎;“大王”的偶像取用木雕的神像,用红色绸布包藏,严禁“世人眼”,后置神轿内,按姓族轮换供奉,并与家神享有同等的“人间烟”待遇。同时按各村族姓轮流分工接送,接送之时,倾族出动,通宵达旦,尽娱尽飨。村民争相靠近“大王”,有的点香祈福,有的手执红色绸带以沾吉气。
为了弄清“接大王”的历史渊源,记者现场采访了很多村民,对于为什么供奉石敬瑭,村民都无法说出其中的原委,记者想起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韩致中的一篇文章《积极引导,移风易俗》。他认为,太子镇属鄂东地区,为稻作区,通常都以水牛耕种,不养骡马。可是“接大王”时,却以马队为重要角色,而且骑马者包括女性。另外,太子一带只要是红喜事大都是离不开马的,以致在婚俗中仍有新娘进洞房要过马鞍,这显然是游牧民族的遗风,有游牧民族特征。而石敬瑭为沙陀人,正是半游牧民族。他推断,这一地区可能有迁移而来的石敬瑭后裔。
文章还介绍,后晋亡后,石敬瑭的后裔大都被俘,押送至辽朝后方软禁。其中,有一子两孙“不知其所终”。然而,石姓并非在“接大王”的五姓之中,而这五姓家谱上也都记载得很明白,他们都是在明代初年才从江西省迁来的;而且各有聂氏宗祠敬其始祖,怎么能容忍“大王”“鸠占鹊巢”,硬充自家的祖先呢?那么,石敬瑭的后裔居住于何处呢﹖ 他大胆推测,在南距太子镇不远的大箕铺镇、白沙镇一带,居住着共约五六万人口的石姓人家。其中的石应高村为其中心,曾建有石敬瑭庙,当为石氏族裔。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仔细推敲,其中还有不少疑点,并无证据表明石氏族裔迁移至此,如果真的像韩先生说的那样,为什么五姓中唯独没有石姓呢?难道其中还有其他的隐情?
能否申请“非遗”?
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黄石阳新一县就有采茶戏、布贴两项入选。那么影响最大的“接大王”是否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阳新县文化馆李祥斌介绍,他们正在积极将“接大王”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柯小杰为记者提供了一份资料:今年8月,在湖北省举办了“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会上有很多民俗专家和学者针对太子“接大王”民俗活动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专家与学者认为敬奉石敬瑭不应该,因为他是大卖国贼,是民俗中的“糟粕”,没什么价值,但可作为研究对象。
但也有学者与专家持有不同的见解,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宪认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只作档案式的保留和研究,就不必作价值判断,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点就是活态传承,这就不能不有所选择,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时代精神契合,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与糟粕的判断要慎重。他说:“我们要保留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以单一的价值去评判,要经过细致和具体的研究。现在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可以先保留下来以后做甄别。”对于“接大王”风俗,他认为应当首先依据参与该活动的行为主体的感受,搞清楚这个活动究竟为他们带来了什么,不能只凭一点历史知识就下判断。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俗专家乌丙安认为,“接大王”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果要进入“非遗”名录,则必须要经过选择。对于“大王”石敬瑭的不光彩历史而引起的异议,乌丙安表示,这类评判的价值标准是关键,不能以简单的“正面”“反面”为标准。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不会在专家的争论中得出,应该征求广大群众、传承人的意见。
“接大王”这种地域特色明显、内容丰富的大型民俗活动是否能申请“非遗”,我们拭目以待。
美食和古建筑
在美丽的阳新县,有着这样的一个镇——太子镇。
传说父子山有一对父子。想知道这个故事就顶我。。。。。...
想知道这个故事就顶我。。。。。... 太子镇距黄石东南约30公里,据有关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孙吴孙权在此建镇,如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悠长的岁月,太子镇名称一直没有改变,漫步在千年古镇的街道上,仍能窥见古镇古朴的历史印痕,在当地人口中,仍能听到很多美丽的传说。
太子豆腐救太子  相传: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立孙登为太子不久,得知当时为武昌郡的阳新县境内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此地变成一片泽国,成千上万的灾民房淹粮毁、哀号遍野,拖儿带女、走投无路。孙权忙携孙登亲赴灾区,赈济灾民。孙登一进入灾区,就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先是在此地的父子山腰搭建简易帐篷,给无家可归的灾民一个避风挡雨的落脚之地;再就是调集粮食发给各家各户。雨停水退后,孙登又马上组织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公元240年,此地又流行一种“瘟疫”,一批一批的人腹泄不止、身生恶疮,无法诊治。太子孙登再次来到疫区施药救治。由于日夜走东家串西家,直接接触病人,结果自己也染上此病。家住此镇益昌村的娘家人王贵妃得知后,立即派人赶回家乡,在王贵妃的指点下,每天吃当地地下水制作的豆腐,抹当地一个大溶洞内的淤泥,才战胜病魔,于是在疫区推行王贵妃传授的方法,病人痊愈平安。
太子连续两次赈灾,当地灾民深受感动,纷纷称他为“活菩萨”。公元242年,孙登病逝。噩耗传来,当地百姓悲痛万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此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寺庙,取名“太子庙”。孙权也因痛失爱子,悲伤不己,为感激此地百姓重情重义,诏令在此建镇,名曰:太子镇。
如今,“太子庙”依然耸立在太子镇中心。千百年来,“太子庙”历经沧桑,不知道经受过多少次的摧毁后重建。但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延绵千年至今。太子豆腐也是千年不衰。
据介绍,全镇现有数百个家庭延续了这一手工制作做豆腐的古老行当。做出来的太子豆腐,放在水里漂上一个星期即使是在高温期也不会散不会坏,无论是切、烤、煎或煮、焖、炸、冻、拌、腐,太子豆腐都不会散或碎,入口甘甜,回味无穷。所以,外地人到太子镇,不是吃野味,而是要吃“豆腐宴”,酱油、豆锅巴、豆渣样样是宝,让人爱不释口。每年年底,从武汉等地到太子镇求购豆腐的市民络驿不绝,集镇上常常出现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的场面。精美的太子布贴服饰 布贴画陪嫁王贵妃  今年80岁的罗秋菊老人是太子镇上出了名的布贴画行家,老人耳不聋眼不花,每天还埋头在家做布贴画,堪称太子一绝。据介绍,老人很小的时候就随母亲学会了做布贴画。几十年过去了,老人依然沉醉在民间工艺上,常常接到一些“订单”,为一些民间收藏爱好者制作精美的布贴画。老人讲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国时期,灾区百姓为了感恩孙权赈灾,将当地的一名知书达理、花容月貌16岁的王桂花姑娘送给孙权为妃,孙权龙颜大悦。可灾区百姓还是觉得不够表达感激之情,于是纷纷送上各色花布给王桂花姑娘作嫁妆。王桂花知道乡亲们刚刚遭受洪涝灾害家中贫困,就别出心裁地想出一个办法,从乡亲们送来的花布中,剪下一个布角,绘制出各色图案:如双龙戏珠、鸾凤和鸣,观音下凡、麒麟送子,狮子盘绣球科鲤鱼跳龙门等图案,然后根据这些图案,搭配不同颜色的布色,粘贴成画,又在布与布的粘贴边缘,盘上金丝或银丝线,缝制成屏风、门帘、帐帘、飘带、枕头、马褂、荷包、香囊等饰物。这些嫁妆随王姑娘进入吴宫后,孙权爱不释手,赞叹为“太子布贴、中原地区一绝”。从此,这一由王贵妃发明创作的民间工艺,在当地世代流传。久而久之,“布贴画”演变成了农村老百姓驱病镇邪的圣物。据太子镇原文化站陈站长介绍,太子布贴画,以其精湛的手工艺、逼真的图案、独特的制作斐声中外。上世纪90年代初,太子民间艺人制作的《麒麟送子》等作品送西欧巡回展出,有10件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李氏宗祠李隆基赐姓  在太子镇中心,有一片老宅,至今保存完好,走进老宅,建筑宏大,气势非凡,宅中有不少老人和小孩在玩耍,安然自得,老人们告诉记者,这就是有名的李氏宗祠。听老人们讲,三国时期,“太子庙”建成后,方圆数百里的香客纷纷前来烧香拜佛。“太子庙”终日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为了方便远方香客的饮食起居,也为了怀念太子孙登的英年早逝,孙权拨重金在“太子庙”旁建一座大型驿馆。该驿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似宫殿,又似庙堂。正堂一进三幢,雕梁画栋,蔚为壮观,亭台楼阁,美轮美奂,壁画石刻,栩栩如生;外观一波三折,飞檐如鹰,冲天欲飞,拱顶似月,喷薄欲出,廊柱门楼,虎踞龙盘,九九八十一间偏房,
传说李隆基李隆基有一年路过此地,游历了“太子庙”后,来此驿馆休息,对此处建筑的雄伟、布局的精美大加赞赏。当驿馆负责人请他御赐墨宝时,他不假思索地在第一幢的大门上写下一个“十”字,第二幢的廊柱上写一个“八”字,第三幢的屏风上写下一个“子”字。众皆不明其意,面面相觑。这时,唐明皇身边的宦官高士掸帚一甩,高声宣曰:“圣旨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庙旁驿馆,大有皇家建筑风范,为便于加强保护,使之不受侵害,特赐该驿馆为李姓。钦此。”众人恍然大悟,纷纷跪伏谢恩。自此以后,这座庞大的建筑就逐步衍变成为太子镇附近一带李姓公有的“李氏宗祠”。为了保护好该宗祠,李氏家族成立了专人管理,共同出资对该宗祠进行理和修缮。
交通
王官山村位于父子山正山脚下,三面环山,通过到达王官山村来攀登此山是最佳的选择路线。这里有以前开山的时候走过的道路,村上有熟悉此山的村民可以帮你们走最捷径的道路。
如果通过其他村庄来攀岩的话很容易进入迷宫般的山中,再就是此山从2005年起就开始封山,任何人等都不许上山砍柴和砍树木,所以现在为止此山树木茂密,很容易找不到上山的道路和下山的道路。
自驾车路线:驾车到达湖北省黄石经济开发区太子镇官路村--高头屋村--王官山村;
坐长途汽车路线:武汉-太子 长途汽车,每天下午1点左右有一趟到达太子,经 过官路村的时候可以下来,乘坐麻木或者摩托车到达王官山村;
黄石-太子 长途汽车,到达太子,乘坐麻木或者摩托车到达王官山村;
大冶-太子 长途汽车,经过官路村的时候可以下来,乘坐麻木或者摩托车到达王官山村;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景观
天坑
溶洞
贵妃洞
桂峰洞
历史
民风民俗
太子接太王
美食和古建筑
交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