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兵谏是历史上有影响的反清事件。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27日,驻守
滦州的新军第二十镇统制
张绍曾(直隶大城、今
大城县人)联络一批将领,向清朝廷提出在年内召开国会、起草宪法、选举责任内阁等12条政纲,应援南方革命党的行动。朝廷惊慌失措,皇帝下“罪己诏”,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张绍曾等商定首先在滦州举事,
吴禄贞等分头响应,会师北京;但吴禄贞遇刺,张绍曾被夺军权,兵谏失败。
兵谏背景
1911年10月10日,。10月29日,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收到天津兵给司令部副官、同盟会秘密会员
彭家珍急电,要张在
滦州扣留由彭负责押运的军火。张见电即刻行事,共截获枪5000支,子弹500万发。
之后,张联名第三十九协协统
伍祥祯、四十协协统
潘矩楹、第二混成协协统
蓝天蔚、第三镇第五协协统
卢永祥等,在直隶滦州通电,向清政府提出类似最后通牒的“十二条政纲”:
1.大清皇帝万世一系。
2.于本年内召集国会。
3.宪法由国会起草,以皇帝之名义宣布之,但皇帝不得加以修正或否认。
4..缔结条约及讲和,由国会取决,以皇帝之名义行之。
5.皇帝统率海陆军,但对国内用兵时,必经国会议决。
6.不得以命令施行“就地正法,格杀勿论”之事。
7.特赦国事犯。
8.组织责任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后,以皇帝敕任之,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荐任之。皇族不得为国务大臣。
9.国会有修改宪法之提议权。
10.本年度预算未经国务议决,不得适用前年度之预算支出。
11.增重人民之负担,须由国会议决。
12.宪法及国会法之制定,军人有参与权。
滦州兵谏的同日,
山西省宣布独立,东西呼应,给清廷以极大威胁。清廷急忙将
滦州以西的火车车皮全部集中于京,以防滦军乘车西进。11月1日,清廷授
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1月3日清廷参考十二条政纲,制定并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1月6日,
爱新觉罗·溥仪下罪己诏,释放革命党刺客
汪精卫、
黄复生。11月7日,任命张绍曾为“
长江宣抚大臣”,调离滦州,削去兵权。
张绍曾交出兵权,避居天津英租界。同时朝廷提拔
潘矩楹为第二十镇统制。将七十七标移至
锦州市,七十八标调往关外,第七十九标团部及三营驻扎在滦州车沾,一、二营驻扎在滦州北关“直隶第三师范学校”院内,第八十标开到临榆(抚宁)。这样把二十镇分散调开,化整为零。将第三镇由东北调至
廊坊市,切断了第二十镇与第六镇会合的可能;调第六镇统制
吴禄贞署理
山西省巡抚,削去兵权。至此滦州兵谏平息。
兵谏领导
张绍曾、吴禄贞、
蓝天蔚三人在日本留学时深相结纳,成绩突出,志趣不凡,被誉为“士官三杰”。他们虽然在那里受到
孙中山思想的影响,与湖北籍的革命者像刘成禹等人来往,然而不管怎么说,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革命者,更不是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那样的职业革命家。他们作为清政府官费选送的军事留学人员,他们对朝廷依然有着无比期待和基本忠诚,他们后来之所以挺身而出进行兵谏,与其说是对
武昌起义的响应,不如说是对武昌起义的回应,因为他们兵谏的政治诉求并不和湖北军政府以及独立各省的要求相一致,而是要求朝廷遵守君主立宪的政治承诺,加快立宪步伐,早日进入完全立宪的时代。
人物简介
张绍曾生于1879年,时年三十二,河北大城人,原为
天津武备学堂学生,后被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期炮科,毕业时名列第一,回国后任北洋第三镇炮兵标统。1905年入直隶督练公所教练处任总监督。1910年随贝勒载涛出洋考察欧美陆军,归国后转任陆军贵胄学堂监督。少年权贵
爱新觉罗·载涛、
爱新觉罗·载洵等算张绍曾的学生,这也是张绍曾在朝廷层面的重要人事资源。1911年,张绍曾调任新军第二十镇师统制,驻守
沈阳市、
新民市一线。
武昌起义发生后,奉命入关,驻扎
滦州。
蓝天蔚生于1878年,时年三十三,湖北黄陂人。初就学于湖北武备学堂,1899年以优异成绩被
张之洞选派送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并在那里与
张绍曾、
吴禄贞结识。1903年,蓝天蔚奉命回国,任将弁学堂教习,因与吴禄贞等人过从甚密,遂被军方高层怀疑,蓝天蔚愤而辞职。旋经吴禄贞推荐,再度赴日考察军事,并从
新建陆军中挑选五十名优等生随行。
日俄战争后,蓝天蔚甚为愤慨,出面组织中国学生成立义勇队,任队长,帮助
日本抵抗
俄罗斯。
与张绍曾、吴禄贞的情形一样,由于中国处在政治发展的十字路口,好学深思的
蓝天蔚对于各种思想学说都有浓厚兴趣,他与湖北籍的刘成禹、李书城等人组织同乡会,并创办留日学生第一个以省份命名的进步刊物《
湖北学生界》,以输入东西洋各国进步学说唤起国民精神为己任。回国后出任第二混成协统领,驻守
沈阳市。
吴禄贞生于1880年,时年三十一,
云梦县人,经历与蓝天蔚相似,1896年从军,1898年被
张之洞选派送赴
日本学习军事。据说,吴禄贞也受
孙中山思想的影响,秘密加入同盟会,以推翻清廷为己任。这个说法的可信性其实还值得讨论。
吴禄贞留学归国后,在军界的发展一帆风顺,先任中央练兵处训练科监督,后随东三省总督
徐世昌赴奉天,任军事参议,旋任
延吉市边务帮办,后升任延吉边务督办、陆军协
都统。1910年奉调回京,出任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前往
德国、
法国考察军事。回国后调任陆军第六镇统制。
从个人性格品行上说,
吴禄贞又与
蔡锷有着相似之处,只是吴禄贞个头瘦小,但其谈吐不凡,做事专断,性格豪迈,不愿被别人领导,有着很强的领袖欲。广结天下英雄豪杰,花钱如流水,风光无限,喜欢美女,纳娼为妾。或许因为这个爱好,吴禄贞与蔡被一些雅士文人讥为“南蔡北吴”。
滦州起义
第二十镇七十九标一营管带
王金铭、二营管带
施从云曾建议
张绍曾,趁此时机与吴禄贞、
蓝天蔚联合起义,但张犹豫不决。后吴禄贞被
袁世凯派刺客暗杀,蓝天蔚逃亡到
上海市,此事未果。张绍曾被王金铭派人送到天津租界避居。
此后,王金铭、施从云和第二十镇第八十标三营管带
冯玉祥等人和
天津市的革命党组织——北方共和会(会长为
白毓昆)取得联系,秘密筹饷并策动起义。1912年1月,王、施等接受同盟会指示发动起义,1月3日宣布
滦州独立,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推
王金铭为
大都督、
施从云为总司令、冯玉祥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通电全国。
清代通永镇总兵
王怀庆率部于1月10日镇压了
滦州起义。王、施等率部西进,在
雷庄镇与清军遭遇,王、施被诱至清军营地谈判,被伏兵逮捕后遭枪决,白雅雨等兵败突围被俘,押至通永镇总兵驻防地唐山开平,被王怀庆砍头杀害。
冯玉祥逃脱。
纪念园
1936年,冯玉祥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而建,次年建成。1981年,适逢
辛亥革命70周年,北京市政府进行了全面修复。纪念园坐北朝南,园门刻“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北向有纪念碑,刻“辛亥滦州革命诸先烈纪念碑”。山腰处有八棱石幢,刻“辛亥滦州革命先烈
衣冠冢”。山顶为纪念塔,塔为八角七层密檐式,冯玉祥题“精神不死”、“浩气长存”于南北两侧。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