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九中学
1737年建于辽宁的公办中学
沈阳市第九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前身为满清皇学,始建于1737年。学校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一万四千平方米。2012年,学校被评为沈阳市标准化高中,2013年晋升为省级重点高中录取批次。学校新建综合楼建筑面积六千五百余平方米,内设师生食堂、图书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报告厅、排练厅、篮球馆、羽毛球馆等,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先后获得市、区级“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简介
学校恪守“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面向全体,提高素质”,“让教育成为一种关怀,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育合格人才,办特色学校”的办学宗旨,走教科研兴校之路,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而使沈阳九中成为闻名省市的育人天地、成才摇篮。
多年来,学校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成熟的育人经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思想明确,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在市级重点中学中始终保持领先水平。
学校先后获得市,区级“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沈阳九中正以崭新的姿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向更新、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进。
公交线路
学校地址:沈河区彩塔街5号,乘273、246、222、257、134、214、244、207、256、263、151、297、223路等公交车和地铁二号线(青年公园站)均可到达九中。
发展历史
沈阳市第九中学前身是是满清皇学,距今277年。
清代李世民皇太极五年(1631年)皇太极颁布《读书令》(即《劝学令》)下诏要求诸贝勒大臣子弟就学读书,“使之习于学问,讲明义理,忠君亲上”。此诏一颁,促成了就学热潮,此为满洲贵族宗室子弟教育的开始。
崇德元年(1636年),盛京满族教育规模有所扩大,建立学校,考取儒生,凡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子弟皆入学。为盛京八旗官学之始。
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式设立盛京官学,在盛京城八旗驻防左右翼各设一学。到雍正十年(1732年),每翼官学又增加盛京内务府学生30名。康熙帝来东北祭祀三陵,驻沈阳市(沈阳),召见了官学的学董、学监和有功名的教习,并亲书“天潢维城”大字匾额赐给八旗官学。维城二字取自《诗经·大雅》中的“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天潢”取自曹植文中的“分支若水,疏派天潢”。用“天潢”代表皇族,“天潢维成”代表皇族无论远门近支都是国家的屏障。
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盛京宗室觉罗(从太祖努尔哈赤父亲爱新觉罗·塔克世辈份开始算起,然后按嫡旁亲疏,分做“宗室”和“觉罗”两大类。凡属塔克世本支,即努尔哈赤及嫡亲兄弟以下子孙,统统归入宗室”;塔克世叔伯兄弟支系的以下子孙,统称觉罗”。)由于皇族子弟不断增加,于是,于天佑门外(今小南门外,五爱服装城)设立宗室觉罗官学,因入学学生均为皇族,又简称宗学(群众称之为皇学),宗室觉罗共为一学,凡20岁以下,10岁以上愿入学者,分清、汉书肄业,兼习骑射,不限额数。后改设宗室学一所,觉罗学一所,二学共用房42间。每学额设学生10名肄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因兵事宗室觉罗皇学停办。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请清廷在其地改办学堂,清廷诏准,并取康熙“天潢维城”匾额“维城“二字命名,定名为官立维城两等小学堂,九月十六日开学,招高初等学生共四个班,全为皇族子弟,供给颇优,堂内规律及其严整,称为诸校之冠。
民国元年(1912年)清政府灭亡,作为清朝皇族子弟读书的官立维城两等小学堂,被改为奉天省公立筹边学校。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颁布《七项教育宗旨》,提倡尊孔读经沈阳市各校恢复中小学读经一科,这期间,官立维城两等小学堂也由筹边学校正式改为奉天省立第四中学。
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在北平市爆发,奉天地区师生和爱国人士及市民奋起声援,奉天省立第四中学的部分师生也加入这一爱国行动行列当中。这一行为,引起政府的极大不满,并遭到镇压。同年九月,奉天省立第四中学被迁至大东门外甲等农业学校旧址,并改名为高师附中,十二月被迫停办。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沈阳市,继而占领东北地区,建立伪政权。
康德元年(1934年)八月十四日,由部分爱新觉罗氏人士发起,伪满皇帝溥仪,大臣熙洽吉兴等以个人名义捐资,在原盛京宗室觉罗学校舍恢复奉天维城学校,董事长爱新觉罗·溥杰,副董事长爱新觉罗·宝熙和吉兴,校长庆厚。
伪康德八年(1941年)十二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奉天第七国民高等学校、维城学校和大同实业学院等学校的一些教员,因有“反满抗日”思想而被捕。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初,日本帝国主义者推行“教育一体化”,维城学校奉命改为维城国民高等学校,不久又强行将奉天维城学校与南邻大同学院(系日本人办的私立学校)合并,成为伪省立第十二国民高等学校。至此维城学校结束。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
1949年3月在沈阳小南门外维城中学的校址成立沈阳市第九中学,学生有满族汉族以及其他民族,在此之前,上溯到清代初年,这里一直是满族学校,学生都是满族人。
1951年晋为初、高中两级中学,1962年沈阳市第九中学迁出。于1984年更名为沈阳市第九初级中学。1993年首批被沈阳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重点高中,成立九中交响乐团。2011年成立沈阳第九中学教育集团,2012年被评为沈阳市标准化高中,2013年晋升省级重点高中录取批次。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526人,教职工132人,有中级教师54名,高级教师39名,省、市、区级优秀教师36名,市区骨干教师13名,20名教师参加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为学科带头人。
学校教学设施齐备,配有双套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满足了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校领导班子廉洁、实干、高效、更新理念,科学管理,依法治校,锐意改革。教职员工实施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竞聘上岗,优化组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发展。
办学宗旨
校训:拼搏成就未来
办学理念: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学校发展、师生共进
办学目标:创建中心城区精品省级示范性高中
办学策略:安全为前提、德育为灵魂、教学为中心、艺术为品牌、管理为保障
校风:知书明理、和谐向上
教风:育人为本、效率为先
学风:砺志有为、勤学致远
录取条件
沈阳九中历史分数线
2007年公费生594择校生529
2008年公费生645择校生611
2009年公费生666择校生636
2010年公费生655择校生618
2011年公费生677择校生651
2012年公费生662择校生684
2013年公费生646择校生664
2014年公费生638择校生662
教育集团
“沈阳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是在2011年9月1日由“沈阳市第九中学”和“沈阳市共青团实验中学”组成的公办教育集团。
现在“沈阳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共有教职员工274人,学生2056人。其中高级教师90人,各级骨干教师33人。集团秉承提升集团品牌质量及特色,实现集团成员学校间资源共享的办学宗旨,以系统研究集团学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形成适合集团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特色及行为养成教育的育人管理特色为目标,以集团成员学校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为办学理念,加强学习交流促进集团内学校团结一致,和谐共进,注重集团特色发展,争创沈阳市特色的优质教育集团。
近年成绩
一本上线率文科达百分之五,理科达百分之十,普通二三本居多。
学生三大乐团在全国比赛中摘金夺银,艺术特优生纷纷被著名高校录取,是音乐艺术生的不二之选;在沈阳市数十所市级重点高中中,沈阳九中已牢牢确立领头雁的地位,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省重点的末位,市重点的首席。沈阳市艺术特色学校,学校艺术氛围浓郁,民乐团、交响乐团在国内学生大赛中屡屡获奖。
艺术特色:民乐团,交响乐团,校园剧等。
获得荣誉
2004年全国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
2004年区先进学校
2003年区绿化先进单位
2003年省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优秀单位
2003年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2003年省首届中小学艺术表演活动特别奖
2002年全国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男子、女子单打及团体第二名
2002年全国第八届中学生活动会优秀组织奖
2002年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汇演组织一等奖
2002年市科技创新模范学校
2002年市家长培训学校先进单位
2001年区德育示范学校
2001年区老干部工作先进党支部
2000年市科技创新模范学校
2000年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2000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2000年全国初中学生生存能力大赛国家二等奖
1999年市、区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1999年市第五届生物与环境科学活动先进学校
1999年市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进学校
1999年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优秀节目三等奖
1999年区先进团委
1999年区高中会考工作优秀单位
1998年区理论学习先进党支部
1998年全国教育竞赛(沈阳市赛区)一等奖
1998年区文明单位
1998年市A级规范化优秀考点
1998年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一等奖
1998年省生物学奥运会选拔赛优秀奖
1998年区电化教育优秀单位
1997年省普通高中艺术节大赛特等奖
1997年沈阳市艺术节器乐组比赛一等奖
1997年省普通高中艺术节器乐组比赛一等奖
参考资料
沈阳市第九中学.阳光高考.2024-03-05
目录
概述
简介
公交线路
发展历史
师资力量
办学宗旨
录取条件
教育集团
近年成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