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渡村
安徽黄山市歙县下辖村
潭渡村地处安徽省黄山南麓,距徽州城西七里之遥的丰乐河畔。现有人口1049人,9个村民小组,347户,耕地面积1200余亩,其中水田1000余亩,全村以种植水稻和甘蔗为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生产用水以鲍南灌区和当家塘蓄水为主。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潭渡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渊源
潭渡建村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湖北江厦(现云梦县黄乡,属皇帝后代)黄氏第九代孙黄积就任新安知府。东晋三年(公元三百二十年),积死于新安任上,墓葬于篁墩。其子黄寻守墓,定居于篁墩,寻第二十一世孙黄璋正式迁入黄潭源,璋第四世孙黄芮之父死后安葬于潭渡庐墓所。芮守墓三年,因来回要过丰乐河,坐渡船十分不便,加之潭渡地势平坦,开阔,前有丰乐河,后有大片荒山,中间有大片荒地无人开垦,可以改成大片良田。因而芮决定将其子孙由黄潭源全部迁入潭渡村。
随着黄氏的繁荣昌盛,文人墨客和官僚巨贾的增多,在宋元时期,就开始大规模村容村貌的建设,
可惜整个前后许村,到解放初只剩下一户人家;上聂氏宗祠成百上千房屋倒塌、荒芜人烟。潭渡村不足一千人口了。
潭渡黄氏自唐宋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历朝历代都出许多进士举人,达官显贵、盐商巨贾不胜枚举,直到近代就有著名的国画大师黄宾虹(三十七世祖),黄家驹(三十八世祖)-是清朝举人,做过知县,民国初年任安徽省议长,黄昂清(即黄高镇三十九世祖,中过举人,是两江师院的第一期毕业生,潭渡文会主事)。黄潭源还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乡,因而潭渡人办学积极性向来高涨。全部黄氏子孙都要进学堂(私塾)进行教育。清朝末期,潭渡就有两所私塾学堂:承德堂一座,由黄理卿执教;孝子堂一座由黄志祥执教。1902年,清光绪帝诏颁学堂章程,“废科举、兴学校”的新思想很快风靡全国。潭渡小学(起始名叫白山两等小学堂)就在此大好形势下,创办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了。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黄宾虹(三十七世祖)荣归故里,由于辈分高,又有文化,被黄氏推举为“文会”主事、兼黄氏族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黄宾虹牵头,经“文会”和其他知名人事、社会贤达一致同意,创办了潭渡小学。黄氏子弟在该校任教并担任校长的有:黄宾虹(任期从1905至1908年),黄仲芳(任期从1908年至1911年),黄昂清(任期从1911年至1930年),黄菊生(三十八世、武汉大学毕业、1927年返潭渡,在小学任教。从1930年至1945年任校长),黄高华(三十九世,任期从1951年1956年、在他手上于1953年,经教育局批准,把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门厅拆掉,后移五十米,改建成的校舍。据不完全统计,从潭渡小学毕业后考取大学本科和专科的,潭渡小学的学生就有76人,其中博士后6人,出国留学5人,研究生7人)。
七大风景
1、屏山列翠:丰乐河南边的屏风山,鲤鱼山,是潭渡的领土。种了许多松、杉,翠柏,一年四季翠绿长青,风景十分宜人。
2、练水拖蓝:
3、中洲放牧:4.土岭耕耘:
4、斜山踏雪:
5、后坞听泉:
6、芳坞出樵:
7、潭湖钓月:村北东埠头处的小河边,有一口大回水塘,面积足有十几亩。塘边栽了许多参天大树,对着斜山上的灵金尼寺(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有和尚,尼姑同住一寺,倒也是今古奇观),每晚对灯诵经,声音远播。常有文人墨客,趁着天上明月,身穿蓑衣(用棕榈书的棕毛穿成,可以挡雨防寒)或坐或站在湖边钓鱼,又赏明月,又听经声,自是乐趣十足。
发展
潭渡自古自成一乡,管辖范围很广。后划分区级行政机构时,才以潭渡桥为界,把潭渡村一分为二:桥下归城关区,徽城镇管辖,桥上归岩寺区管辖,后又划归郑村人民公社、郑村乡、郑村镇管辖。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潭渡属岩寺人民公社郑村管理区潭渡民兵营(即生产大队)。这时逢新安江兴修水电站,歙南乡夏村(凌姓为主),漳潭(张姓为主)大量迁入潭渡村,至此潭渡黄姓人口不足一半了。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黄柏龙组织了农村红卫兵组织,并成立了潭渡村文革委员会,被选为文革主任兼红卫兵总司令。统管潭渡一切事务。在修建电灌站和加工厂的房屋、水具、引水道、灌溉渠时,因没有石脚砌电灌站和引水道,就拆掉八角亭后边的两个牌坊(即黄元宝牌楼和百岁坊)。一九六七年把整个潭渡村的电灯安装完毕。这在当时,整个歙县算是先例了。
文化古村
“潭渡黄家好名声,七个聂氏宗祠八个厅”。黄氏潭渡村,地处黄山南麓,距徽州城西七里之遥的丰乐河畔。之所以称为潭渡,因为村东面上游的丰乐河有将军潭,在没有潭渡桥之前,人们要到河对面就必需乘船渡过深深的潭水。
早在东晋时期,湖北江厦(现云梦县黄乡,属皇帝后代)黄氏第九代孙黄积就了新安知府。东晋三年(公元三百二十年),积死于新安任上,墓葬于篁墩。其子黄寻守墓,并定居于篁墩。此事发生在唐朝建中元年(公元七百八十年),历四十余世,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了。
芮便成了潭渡黄氏的开派四世祖,后辈尊称他为“唐孝子公”,(奉璋为一世祖、亮为二世祖、光为三世祖、芮为四世祖开派)。
一、侧门厅---黄氏第一坐宗祠
唐孝子公芮生三子,长子文华公和次子文炳公(五世祖)留守潭渡,三子文公迁往村定居,后又有一支迁往七里弯定居。长子文华公传至十一是世祖(宋朝初年)又分两支,长子从吉公(十一世祖),修建了黄氏第一个聂氏宗祠,叫思养堂(又叫侧门厅)。传至十七世祖,人丁大发,次子孝则(德安公)曾任宋朝大将军,生四子分四支,儿子们帮其父德安公做了一座“功德牌坊”叫“鸣风坊”两脚跨路,全白麻石筑成,坐落在上横路中段,距孝子祠约六十米处。可惜,一九五七年被拆毁。
二、三门厅的兴衰
德安功传至二十一世,又分两支,次子建存诚堂,长子福佑公是三门共祖,他生了三个儿子,于元朝后期,修建了三个祠堂连成一排,因而又称“三门厅”。三门厅共开间五十米,深四十余米,分三进。三个大门上都雕刻,彩绘门神像,门前均有上马石。前有二丈余宽的石板大道,大道前边挖有一口长方形深水塘,砌有石栏杆,用于防火。水塘还在,但栏杆已经不知去向。塘边上有三个旗杆石磴,庄源青石凿成,外表是六棱形,内里是圆形,内插三丈六尺高的大旗杆,磴高1.6米,直径1.2米,也杳无音信。
每逢过年过节,黄氏都要悬挂巨型旗,敲锣打鼓,点燃烟花爆竹,聚会庆祝,十分热闹,因而有“潭渡旗,虬村幡,大锣大鼓七里弯,笙萧管笛古城关,冰锅冷灶张家山”之说。
三门厅由于建筑时间早,在元朝中、后期就建好了,雕梁画栋,十分气派,因而解放初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挂牌保护。可惜的是人们文物价值观念太淡薄,1953年,经歙县教育局批准,三门厅被黄氏子孙拆掉,后移五十米,改建成的潭渡小学。
三、孝子公宗祠今昔
明朝初期,潭渡黄氏开始昌盛,除人口猛增外,许多人都入朝为官,更多的人外出经商,可谓是财源滚滚,人丁兴旺。于是,明正德年间建起了四世祖孝子公宗祠,宗祠共分六大间,一分为二,左边三间为孝子祠,供奉唐孝子公芮像和牌位,作为黄氏宗祠;右边三间为礼堂大社,供族人聚会议事用,同时兼作黄氏的公证处。明弘治年间,又在宗祠前做了一座孝子坊,四柱两层麻石结构,上刻有皇帝亲笔:“恩光、旌孝坊、明弘治六年旌表”。此牌坊是潭渡村唯一保留至今的一座牌楼。
四、八角亭的消失
明正德年间,黄氏又在村前大路边(即潭渡前街)正中,上横路笔直出来的交汇处,修建了一座四方形八角亭,坐西朝东,长、宽各有三丈,高三丈六尺,取六六大顺之意,亭分两层,每层均有四个大翘角。
八角亭边上建有钟楼,房子屋脊非常考究,建有许多石凋动物,如麒麟、养、马等,同如今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的屋脊。该钟楼曾作为第二生产队仓库,可惜,1970年左右被拆毁。
明朝开国初期,潭渡黄氏还在村西一个叫乌鸦扑地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四脚二层麻石大牌坊。因字刻在反面,所以就叫“倒牌楼”。这倒牌楼也永远倒下拉。
五、潭渡中学男、女宗祠遗址
明朝嘉靖年间,潭渡黄氏更加兴旺发达,达官巨贾更多,讲究排场气派,嫌原来的孝子宗祠和三厅门太小了,因而决定兴建男祠(即大宗祠,又名黄惠宗祠)。男祠坐落在潭渡桥上游百余米处,潭渡中学东边老屋,由黄氏三十三世祖少先公发起,全族人募捐集资数十万两的白银修建。
男祠自明正德一十六年开始兴建,历时四十八足年,经明朝三代皇帝,终于于明万历元年竣工。整个聂氏宗祠占地面积十六亩,一万多平方米,马头墙拔地而起,十分雄伟,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祠堂坐北朝南,大门两边的砖雕,石刻,鸟兽虫鱼,栩栩如生,狮子滚球全部是镂空的。东西宽四十余米,南北长二百余米。一律用庄源青石做墙脚和现柱,每根石柱都有二丈余高,二尺见方。祠堂五开间五进:前两进为厢房、中进为大礼堂,内有一个大戏台,可容纳百余人;下面大厅可容纳一千五六百人的大礼堂,供黄氏子孙看戏,集会,祭祖之用。后两进存放祖宗牌位。所有房梁屋柱,都是千年的松、柏、银杏苗木。房梁都有一米对心粗,是道地的“冬瓜梁”;屋柱都是两人合抱不住的大圆柱,足有二丈余高。从第三进开始,地面到屋脊就有三丈六尺高,后面两进还要高过一进,第五进的地面就比外面的地面高八尺,以防涨洪水。男祠的气派之大,规模之宏,这在当时整个徽州府乃至整个江南,也是少见的了。
男祠落成之后,于明朝万历元年举行了开祠大典,把黄氏八门的历代祖宗的牌位,全部请进男祠。并规定八门的族长为门长,统一归族董和“文会”领导。
1971年左右,潭渡大队为上海市一些企业生产草包,于是几百人的草包厂就建在宗祠的大礼堂内,光线很暗,白天进去似乎也看不到人,使人感到阴森可怕。1972年,为了改善潭渡中学的校舍,将其折毁,在原地兴建两层教学大楼及大楼东面的学生宿舍。
明嘉靖年间,黄氏三十四世祖尔正公还经皇帝“恩荣”,独资做了一座进村的牌坊,也是四柱两层,青石做成,(跟棠越牌坊规格一样,只是雕工更精细),坐落在水碓头东边两百米处。(后于一九六七年被拆去修了潭渡桥)。
到了清朝开国,潭渡黄氏进入鼎盛时期。乾隆初年,上门厅二十二世祖添童公的后代第三十五世祖有兄弟四人(号称四大元宝,全部是盐商巨子,家财万贯,有时连爱新觉罗·弘历也要向他们筹供军饷(有借无还)。为了能使自己的祖母,母亲的牌位有存放的地方,就开始兴建了黄氏女祠,位于男祠以西两百米处,与男祠并排,遥遥相对,故名望夫祠。女祠建筑面积也有十五亩,规格式样同男祠一样,只是稍低稍矮一些罢了。但是用料更好,全部是县青做石脚现柱,银杏苗木做柱,树做梁,也都是两人合抱不住的千年古树做成。整个女祠用工都是建男祠工艺人的后代。只用了十年就落成了,耗资也是几十万两白银。解放后,女祠也被改建为潭渡中学,逐年被拆毁了。
男女聂氏宗祠到底有多大呢?
据我外婆说:“民国时期,中国国民党的一个师曾经住在里面生活几个月,我们家存放千斤稻子的木桶也被拿去做承饭桶了。”
六、青石板路
女祠做好后,四元宝继续大力做善事,把潭渡村内所有巷路,全用庄源青石板铺成。以公修了孝子牌坊,堂弟以坐公做了庐墓所大厅,两进与黄山楼隔壁,是黄氏祖坟芮公墓地。后因松树冬瓜梁生白蚁,倒塌了,由修吉公重建,一律改用银杏苗木做梁、柱,所以又叫白果厅。土名叫“后林”。(与“陵”同音,地位仅次于皇帝陵),这也是明代的事情了。
四元宝还经爱新觉罗·弘历恩准,做八角亭后五十米处,上横路边做了一座四脚两层牌坊,上书“清吏部员外郎黄元”。青石,规格也跟棠牌坊群一样,只是雕工更精细了。以公还把从潭渡到湖北江厦黄乡黄氏发源地沿路的所有黄氏祖坟都修缮一新,一律用查源石板做墓碑。上刻“潭滨黄氏”四个大字作横头。
七、潭渡桥
三元宝晓峰公(讳以冕),在扬州市出生,长大后也是盐商巨子,于乾隆已未年回家祭祖,与母亲徐氏同行。在潭渡桥头看到当时的潭渡桥只有几个石桥磴,上面用厚木板铺成,给黄氏子孙过河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母亲责备,晓峰公心中有愧,立即答应拿出白银七千两,共计一万四千两,用了四年的时间建好潭渡桥。(从乾隆庚申年开工。到癸未年竣工。桥有八磴七洞,长三十三丈,宽一丈六尺。桥拱用红紫石砌成,桥磴、桥尖、桥墙全部用庄源青石砌成,桥面用青石板铺就。桥栏杆高1.2米,也是用青条石砌成。桥南头还建了一座宾虹亭。供过桥人避雨、休息用。我的外公曾经在宾虹亭内煮大碗茶,是免费给路过的人随意饮用的,茶是我外公亲自采摘的野生茶,外婆说:“野茶味道好”。因为外公喜欢做善事,所以,人们叫我外婆“映安娘”,很少有人知道我外婆的名字。大画家黄质也非常思念这坐亭,后来改名为黄宾虹
为防止子孙后代无力修桥。晓峰公又筹资一万四千两白银换成一座金如来佛祖像,装在宾虹亭边的一根六菱形如来佛石柱内,用黑漆漆遍。柱上雕刻有“桥倒佛来修”五字箴语。可惜,后来被一个用瓷碗盘换金银锡箔纸灰的江西老表识破偷走了。
晓峰公还在潭渡桥北头,还建造了一座三观殿,殿分三进,分别供奉如来、观世音弥勒佛三佛像。像高一丈二尺,还雕塑了一百单八尊罗汉。一律用金粉彩绘。金碧辉煌。十分雄伟。大殿前边的千斤大铁香炉顶上。晓峰公主又筹资一万四千余两白银。还铸成一个金球奖。又留箴言一句:“炉内一金球”,也是给子孙后代修桥用的。可惜,三观殿毁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一年发生了三桩大事:风吹掉岩寺塔千斤锡顶。洪水推倒古关的古虹桥。火烧潭渡的三观殿。金球也不知落于谁家。
八、潭渡黄氏辈分排布
黄氏二十一世祖福佑公是三门共祖,传至三十一世时。各堂取观辈如下(一律从三十一世开始,五组五个字,各有三组,排到四十五世):
中门厅(春晖堂)泰、玉、修、其、德、森、茂、映、高、怀、传、道、斯、达、本、已传到“斯”字辈(四十三世)。实际上,并非所有人完全按照辈份取名,如“十里四翰林”(1871年,即同治十年)考中进士的潭渡人黄崇惺。另外,有时在外经商,或许只知道发音,于是取了同音字,如21世纪中国的书画大师黄宾虹,原名懋(同“茂”音)质,因生于农历元旦,又取名元吉,又因讳十世祖元吉名,改名质,字朴存。他们两位都是中门厅黄氏后代。当然绝大多数,尤其是在潭渡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是按照辈取名的,我的外公是黄映安,母亲与黄宾虹的孙女则按照高字辈取名。因为,进入该门厅有个中扇门,后来生活在这个门厅的人都称中扇门人。
上门厅(菉堂)民、延、先、个、已、衡、咸、卒、晋、荫,长、传、继、世、泽。已传至“泽”字辈(四十五世)。
下门厅(思诚堂):文、景、钟、×、 ×,家、庆、增、民、辉,修、经、芳、善、余;已发至“经”字辈(四十二世)。
九、消失的潭渡八大景点
随着黄氏的繁荣昌盛,文人墨客和官僚巨贾的增多,在宋元时期,就开始村容村貌的建设,到明朝前期就已逐步形成了八大风景区域,供黄氏子孙闲时游玩、享乐。此八大风景为:
1.屏山列翠
丰乐河南边的屏风山,鲤鱼山,是潭渡的领土。种了许多松、杉,翠柏,一年四季翠绿长青,风景十分宜人。
2.练水拖蓝
丰乐河两岸,上自砂博亭、下到古关,也属潭渡领土,沿岸载种了许多矮雷竹、杨柳、栎属毛白杨都有两人抱粗细。中间有两个深水潭,一是古溪村后的将军潭,一是潭渡桥潭,水深都有一丈五六。养鱼许多。有的重达十余斤。妇女们在两岸各个埠头上洗衣、洗菜时,常有鱼儿游来吻脚、嬉戏。丰乐河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
3.中洲放牧
女祠以西,直到下横路之下,一马平川,有丰富的草地上百亩,供黄氏子孙放牛牧马之用。放牧时,有红(黄牛)、黑(水牛)、白(马和羊)、点缀其间,与绿草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
4.土岭耕耘
下横路之上至上横路之下,有两座小土坡,周围有良田几百亩,村边有私塾。田边有牛车。学生读书之余,依窗远眺,有牛耕田,车水,咿咿呀呀,又是一番风情。
5.斜山踏雪
在村后的斜山之上,(即黎明村一组)。有四百多亩、一律是大碗口粗细、两人高的蜡梅树林,中间有少数罗汉松点缀其间。里面做了许多亭台楼阁,丈高石塔。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曲径通幽。下雪时节,腊梅树盛开,黄氏子孙,拖男带女,穿插其间,踏雪观梅,游玩享乐,又是一番天地。
6.后坞听泉
为灌溉潭渡村后的几百亩良田,黄氏在后坞山凹里修了两口大水塘,砌了拦水大坝。平时有泉水叮当,又看不见泉水的出处,声音悦耳动听。
7.芳坞出樵
潭渡、郑村一带,平时烧柴,全靠黄山脚下的东山,灵山等地樵夫叫卖。每天清晨,一帮帮,一队队,迎着朝阳从上芳村区一路走来,倒也十分壮观。
8.潭湖钓月
黄氏三十五世祖。湘成公(讳以公,即大元宝)曾在清代初年任全国盐务总督,家有万贯家财。爱新觉罗·弘历二次打准噶尔汗国,平定新疆,都向他“借”钱(有借无还)平定新疆后,乾隆帝大悦,赐予湘成公(以正)牌坊一座(即黄元宝牌楼)湘成公就在乾隆避雨过夜处,修了一座亭子,叫“紫微落地”。前面照墙正中,雕塑了乾隆亲笔写的“福”字以示荣耀。据说处地晚上无蚊子。后来也被太平军烧毁。真可惜,潭渡大部分古迹建筑,包括许多古居民房,均遭太平天国战乱,被太平军(失败时)放火烧毁,人也惨遭太平军屠杀,人口急剧减少,加之后来的日本血吸虫流行,潭渡村开始走向衰败。整个前后村,到解放初只剩下一户人家,上聂氏宗祠成百上千房屋倒塌、荒芜人烟。承德堂还有部分残留在中横路边,解放后,第四生产队的农民几乎全住在里面,通过现在残留部分也可以看到昔日的辉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七大风景
发展
文化古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