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
徐州市八大古寺之一,北方成实学派的重镇,(
北魏)
拓跋宏曾驾幸于此。
鸠摩罗什的弟子
僧嵩住持徐州彭城白塔寺,大力倡导《成实》,形成江北的彭城系统,但其法系影响则遍及南北各地,门徒有
僧渊、昙度、道登、慧纪、慧球等。由僧嵩建立的彭城系
成实师受到北魏朝廷的十分尊崇,与僧导的南方寿春系并称“成实学派的南北两大系统”。
基本介绍
白塔寺位于江苏铜山(今徐州市
铜山区)。鸠摩罗什之门徒僧嵩曾住此寺,宣讲成实之学,后有僧渊、道登等人继之弘扬。北魏孝文帝好成实,尝临幸此寺,睹僧渊、僧嵩之道迹。
历史地位
白塔寺,位于
徐州市伊庄镇白塔村,在吕梁脉系东北一带。据徐州地方志载,白塔寨(即白塔村)在城东南75里,
清代曾数次重修。其有1700多年历史的白塔寺鲜为人知。那时寺院为塔寺形式,是中国寺院最初建筑形式,白塔寺即以塔为主体建筑结构的一所大型寺院。
南北朝北魏时期,
拓跋宏拓跋宏曾亲自驾临行道听讲的,
吕梁市千年古刹——白塔寺。当时应具宏大规模与气势。其晋宋时期白塔寺,为汉地介于西土与汉地风格交融,早期塔寺型
佛教寺院,其建筑模式或形制或言与法显有关。
公元五世纪初叶,第一任白塔寺
住持僧嵩,乃北方佛教领袖、一代禅师
鸠摩罗什门下著名弟子之一,曾被后秦主
姚兴请入宫内供养讲学。在罗什禅师圆寂后,僧嵩遂自
长安东趋彭城。彭城,获水泗水在此交汇,为东趋南下必经之地,也是西来陆路、海路东还的古印度东渐佛教主要传播中心,佛教的民间历史基础较深,故高僧云集,如一代禅师鸠摩罗什著名第子僧嵩、道僧,道融、及嵩传人道登、慧嵩等,咸曾在彭城或此寺注经讲学,如高僧僧嵩、道融等在徐办佛学讲座时,“信徒数以千记”。至
僧嵩弟子
僧渊主持白塔寺时,有在寺院附近隐居的彭城望族刘因之,诚服其论,遂捐其所居山林,以供白塔寺修精舍安居义学之用。此时白塔寺规模又进一步得到扩大完善。
白塔寺以《成实》学北方基地,彭城教派也随之名振大江南北,遂使白塔寺名望大增显赫当时,因白塔寺自有相当规模。根据中国早期塔寺状况,白塔是其寺中心主要标志建筑,白塔寺白塔应为方型基座,塔身也呈方、圆之形,其上金盘灵刹,褶褶生辉,若鲜掌凌虚于
土山之上。又殿阁周环、精舍叠起、僧房罗列;钟声谷徊,
竹柏掩映其间,十分秀丽壮观,好一修行之所世外之桃源也。
南北朝北魏魏主
拓跋宏拓拔宏,也谓元宏。是年轻有为一代帝王,而又十分信佛的君主。力排众议主张迁都洛阳政策,力行汉化政策,禁胡语胡服,重用
汉族、改鲜卑为
汉姓,与汉人婚配等一系列汉化主张。
拓跋姓宏对佛教论著《成实论〉可谓独有情衷。据史料显示,魏主拓跋元宏慕徐州白塔寺主道登研习《
成实论》之盛名,尝招道登至魏都平城(今
大同市)、
洛阳市(南迁之魏都)禁内恒侍讲经,甚至同塌共梦。其实,以成实北方基地彭城系的盛行,与北魏孝文帝对钟情于《成实》,并以身力行是不无关系的。
公元494年底,
拓跋宏携道登南伐期间,还同白塔寺主持道登“踞鞍不忘讲道”(晋宋时
道同佛)。495年拓拔元宏南伐返,还徐,由一同南伐的三尚公主的大将军
刘昶、由彭城长使新任
河南省刺史王肃等陪同,即送道登法师回吕梁白塔寺,魏帝拓拔宏回顾左右曰:“此寺先有名僧僧嵩法师,受《
成实论》与
鸠摩罗什,在此流通,后授(僧)渊法师,渊法师继传授(道登、(惠)纪二法师。朕每玩《成实论》可以释染情(排除心中烦恼),故登此寺焉”。
史料记载
十九年四月,帝幸徐州白塔寺。顾谓诸王及侍官曰:「此寺近有名僧嵩法师,受成实论於罗什,在此流通。后授渊法师,渊法师授登、纪二法师。朕每玩成实论,可以释人染情,故至此寺焉。」时沙门道登,雅有义业,为高祖眷赏,恒侍讲论。曾於禁内与帝夜谈,同见一鬼。二十年卒,高祖甚悼惜之,诏施帛一千匹。又设一切僧斋,并命京城七日行道。又诏:「朕师登法师奄至背,痛摧恸,不能已已。比药治慎丧,未容即赴,便准师义,哭诸门外。」缁素荣之。
毗昙慧学对法命家。虽晚见于翻传。而敏成于智母。畴初稽考越措疏文。唯成实一宗最多法相。北则
鸠摩罗什删略付授嵩法师。故后魏主大和十年。幸徐州白塔寺。诏曰。此寺近有名僧嵩法师。受成实论于什公。后授渊法师。又授登纪二法师。朕每览成实云。道登尝传论
于禁中。此
北朝之始也。又僧道禅经律论一皆精博。
姚兴同还宫。着成实三论义疏。此又在先矣。
益都闻之不及甲,率州署夜直兵三百,由黄楼而南,力战御敌。乱定,迁赏有差。由是军势稍振,复夺张盆渡,取
萧县,破白塔,战于
土山,救被俘老幼五千还徐。
《州志》
白塔寺。魏书释老志:太和十九年四月,帝幸徐州白塔寺,今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