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美丽的
蒙古族姑娘金花是内蒙草原上的一朵鲜花。性情豪爽的蒙族青年迪鲁瓦深深地爱着金花。
汉族青年丁世雄祖籍
辽宁省,从小即随贩马为生的父亲旅居蒙族地区。丁世雄和金花的哥哥郎桑是好朋友,所以经常到他们家做客。日久天长,金花一往情深地爱上了世雄。某晚,郎桑家举行家庭晚会。世雄父子、迪鲁瓦父子以及王爷府保安队长柳德三都被邀来做客。席间,迪鲁瓦见金花和世雄一直在亲昵地交谈,不由得妒火中烧挥刀向世雄砍去,迪父见状急忙上前将刀挡下。不久,迪鲁瓦的姐姐罗尔姬娜被王爷府征去服役。抗日战争爆发,潜伏在蒙古草原近二十年的
日本特务长开始活动了。他操纵了糊涂软弱的王爷,将特务机关设在了王爷府里。他化名济克扬,假扮成喇嘛,利用谣言扰乱人心,大肆进行破坏活动。济克扬得知迪鲁瓦与丁世雄心存芥蒂,便趁机在迪鲁瓦那里竭力挑拨离间,想借此挑起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矛盾。鲁莽的迪鲁瓦果然中计,几次要对世雄动武。郎桑觉察到了其中的阴谋,将迪鲁瓦阻止了。济克扬恼羞成怒,派特务将郎桑绑架,并藉此再一次挑起蒙汉两族间的矛盾。服役于王爷府的罗尔姬娜暗中侦察,发现了济克扬的真实身份以及他所策划的这一绑架阴谋,并摸清了关押郎桑的地点。与此同时,罗尔姬娜以蒙汉两族团结抗日的大义,争取了王爷府保安队的反正。罗尔姬娜将这一切都如实地告诉了迪鲁瓦,劝他不要再糊涂下去了。迪鲁瓦猛醒了,主动与
丁世雄言归于好。二人消除了芥蒂,联手动员蒙汉两族人民团结起来,围攻王爷府合力营救郎桑。特务长见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狗急跳墙,企图占据王爷府进行最后的抵抗。不料王爷府的保安队早已反正,与迪鲁瓦、世雄带领的蒙汉两族人民里应外合,击毙了特务长,摧毁了
日本特务机关。然而金花却在激战中不幸中弹。她望着尽释前嫌并肩作战的迪鲁瓦和丁世雄,含笑逝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剧作家
阳翰笙根据画家
沈逸千的出塞经历编写出电影剧本《塞上风云》,但因为“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没有来得及拍摄成电影。不久,阳翰笙应
赵丹的请求,将电影剧本改编成同名四幕话剧剧本,由赵丹、
叶露茜夫妇主演。直到阳翰笙在重庆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属的
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时候,《塞上风云》一片的拍摄才得以重新摆上议事日程,决定由
应云卫担任影片导演。
因片中有大量外景,应云卫组织西北摄影队,1940年1月启程到
内蒙古自治区实地拍摄。经中共地下党安排,摄影队取道
延安市前往内蒙,以便有机会在延安参观学习。
中国国民党地方官员为阻止摄影队进入延安,挑拔摄影队内部关系,几乎引起工作人员之间的殴斗,后来应云卫说服受欺骗而动摇的队员们,才使得队伍继续前进。
《塞上风云》剧组到达
鄂尔多斯市的扎萨克旗拍摄外景时,却遭到当地人的冷遇。原来,在剧组到达前,蒙奸就散布谣言说剧组是来剪
蒙古族妇女辫子的,所以当地人对剧组怀有戒心。为了消除障碍,女主角
黎莉莉带头扎起辫子,戴上蒙古姑娘的头冠,陈天国、
舒绣文等人也想方设法在装束和生活习惯上与蒙古族同胞看齐,终于逐渐获得了当地人的信任并增进了感情。
因为内蒙缺水,没有条件洗印胶片,剧组把在外景地拍好的样片送回
重庆市冲洗。但适逢
皖南事变发生,剧组寄回重庆的样片被烧毁。剧组怀疑是
中国国民党当局搞的鬼。为了使样片免于受破坏,摄影师
王士珍用药棉和纱布搭在脸盆沿上滤水,克服缺乏清水的困难,在内蒙当地把样片冲洗出来。
剧组回重庆拍内景时,国民党当局以缺胶片、摄影棚没有空、电力不足等理由阻挠拍摄,剧组往往一等到有一点胶片就连夜开拍,因为只有晚上才能用电,他们常常通宵工作,终于在1942年完成影片。
《塞上风云》是一部表现民族团结抗日的优秀影片,故事曲折动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当时较好的水平。影片所表现的加强民族团结、共同抗日的思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发挥了动员各民族团结抗战的作用,也揭示了争取民族解放与反对阶级压迫斗争的一致性,继承与发展了20世纪30年代爱国主义电影的传统。它通过爱情纠葛、民族矛盾、敌我斗争的有机揉合与交错发展,塑造了一批爱国的蒙汉两族青年形象。影片的主题歌对深化主题起了很好的作用。导演成功地体现了剧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影片故事情节展开得自然,真实,结构也相当完整。对于一些生活场景的描写,表现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对战斗场面的表现,创造了气势磅礴、激动人心的情境。影片结尾蒙汉民族团结对敌,分三路进攻公爷府的戏,运用了交叉蒙太奇,以短镜头相接,使影片的节奏由慢到快,气氛由弛到张,并注意从各种角度拍摄马队奔驰的情景,可谓场面壮观,气势宏伟,将全片推向高潮,给观众情绪以振奋和鼓舞。(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封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