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聪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得日本
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2009年被德国考古研究院选为通讯院士,成为
中原地区第十二位获此殊荣的专家。邓聪教授专攻东亚
考古学,尤其在
玉石科学技术史领域有着重要学术影响。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
东亚玉器》《牙璋与国家起源》《
哈民玉器研究》《澳门黑沙玉石作坊》《金沙玉工1》等。
个人经历
邓聪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他的主要社会兼职还包括
香港历史博物馆及
香港文化博物馆历史(考古)顾问、
中国文物学会理事、
吉林大学客座教授、
海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顾问教授等。邓聪教授是中国玉器研究的代表人物,曾在
法国、
日本、
越南、中国内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等地参加或主持考古工作。至今为止,他已出版了十多部专著和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及评论。
研究方向
邓聪教授的研究方向涵盖东亚玉器的起源、早期玉器的制作技术与工艺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项目包括世界最早玉石之路探索、夏商玉器与王权诞生、世界
绿松石饰源流、旧、
新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等。
主要成就
石器方面
邓聪教授致力于史前石器研究,提倡以技术类型学取代国内流行形态类型学的方法。2018年邓聪教授发表《雕刻器情牵万里》,涵盖在中国北部、
俄罗斯西伯利亚、
朝鲜半岛及
日本列岛考察的成果,展示三万年前
东北亚最早
文化圈的形成。
玉器方面
在中国、俄罗斯西伯利亚、
越南、
日本、
法国等地,邓聪教授曾长期进行田野考察、考古发掘与整理资料。2007年起邓聪教授受社科院考古所委托,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持计划,担任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玉器课题组负责人。从技术类型学角度探索
中原地区史前玉器的体系。
树皮布石拍与古南岛语研究
1996年邓聪教授与社科院考古所在
南丫岛发现6000-7000年前世界最古老树皮布石拍制作工具。其后据此专题多次获得香港研究局的经费资助。迄今20多年间,邓聪教授在南中国台湾以至
越南、
老挝、
印度尼西亚、
泰国、
菲律宾等地,对树皮布石拍展开深入研究。邓聪教授所确认珠江三角洲树皮布文化,在世界树皮布研究的英法专著中,被公认是世界最古老的代表。
港澳考古的新发现
1985年邓聪教授从
日本回国后最初20年间,在港澳地区发掘了多处遗址,发现7000年前的
聚落、
铜铲时代大量墓葬及居住遗址。在澳门
黑沙海滩两次发掘环作坊,从
方法论上奠定玉作坊研究的基础。
主要论著
专刊
1.《
哈民玉器研究》(与吉平合编),中华书局,2018年
2.《牙璋与国家起源──牙璋图录及论集》(主编),科学出版社,2018年
3.《树皮衣》《玉器之乡》(编导),《香江怀古》DVD光盘第二、三集,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策划及出版,2017年
4.《金沙玉工I》(与王毅合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
5.《盱古衡今》(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17年
6.《东亚牙璋图展》(邓聪、
顾万发合编),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6年
7.《良渚玉工──良渚玉器工艺源流论集》(与
曹锦炎合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15年
8.《澳门黑沙史前轮轴机械国际会议论文集》(主编),澳门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2014年
9.《凤龙翔》,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13年
10.《澳门黑沙玉石作坊》,澳门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2013年
11.《衣服的起源与树皮衣展览图录──珠海史前树皮布文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12年
12.《玉根国脉(一)──2011“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刘国祥、邓聪合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
13.《
东南考古研究》第四辑(邓聪、
吴春明合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玉器起源探索》(杨虎、刘国祥、邓聪合著),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
15.《桃李成蹊集》(邓聪、
陈星灿合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4年
16.《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邓聪、吴春明合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珠海文物集萃》(李世源、邓聪合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0年
18.《
东南考古研究》第二辑(邓聪、
吴春明合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
东亚玉器》(编),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
20.《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邓聪、
区家发合编),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
论文
1. The Neolithic jade revolution in northeast China,In Elizabeth Childs-Johnson (Ed.), The
牛津布 Handbook of Earl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in press
2. The spread of Erlitou yazhang (VM3:4) to South China:
Origin and dispersal of early political states and order in early China, In Elizabeth Childs-Johnson (Ed.), The
牛津布 Handbook of Earl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in press.
3.Double-Shouldered Barkcloth Beaters and Prehistoric Seafaring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Chunming Wu and Barry Rolett (Eds.), Prehistoric Maritime Culture and Seafaring in the East Asia. 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2019,in press.
4.
良渚文化玉器向南界限初探——
珠江三角洲考古新发现的琮、镯、,《南方文物》,2019年02期
5.第3节
东北地区亚洲からみた桑野遗迹出土の玉玦,《桑野遗迹あわら市埋蔵文化财调査报告》,2019,207-211
6.“Raznyetsveta nefrita” (Different colours of jade), Science first hand, 2019, 2 (89), 53-69 (in
俄语)
7.
中原地区最早石制轴承的功能实验考古试论——
查海遗址轴承形态分析,庆祝
郭大顺先生八秩华诞论文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8,131—141
8.Yazhang and the Origin of Political World Order in Ancient China (in Russian with English summary), Vestnik of NSU: Series: History and
语文学, 2018,17(4):114-120
9.史前玉器大型钻孔技术实验研究,中原文物,2018,2:51-58
10.牙璋在中国
西北的扩散──
甘肃省牙璋,
华夏文明,2017,12:16-22
11.
新石器时代东北亚玉玦的传播──从
俄罗斯滨海边疆地区鬼门洞遗址个案分析谈起〉,北方文物,2017,3:17-23
12.Comparative Study of Neolithic Jade Technologies: from Chertovy Vorota to Northeast Asia,“Bark-cloth”(in English and Indonesian), Beaten Bark: Hidden
Treasure Fuya, Tapa, Daluang, Museum Tekstil Jarkata,2016: 23-25
13.怀念宋文熏先生旧石器缘份,人类学
视界──宋文熏先生纪念特辑,2016,19:16-19
14.Nephrite Cultures in Prehistoric Northeast Asia , Vestnik NGU, Series: History,
语文学, 2016,15(4):9-14
15.旧石器破裂面图像学的历史剖析,南方民族考古,2015,第十一辑:1-33
16.
二里头遗址牙璋(VM3:4)在
南方地区的波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5:6-22
17.
考古学操作链与玉器研究,玉器考古通讯,2014,1:74-80
18.东亚最早的牙璋──山东龙山式牙璋初论,玉润东方:
大汶口遗址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4:51-62
19.沙中线考古的危机与机遇,《
明报》世纪版,2014
20.序,《百色革新桥》(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5
21.云南树皮布
民族学调查的启示,南方民族考古(第六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3-134
22.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玉器因素举例,《
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71-175
23.玉器考古学研究方法与举例,(邓聪、刘国祥、叶晓红合著),名家论玉(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74-300
24.“Observations on the Earliest Slit Rings in North China”,芹长介先生追悼考古.民族.
历史学论丛(
日本:六一书房),2008,265-275
25.二里头文化玉工艺相关问题试释(邓聪、
许宏、
杜金鹏合著),《科技考古》(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20-132
26.东南
中原地区树皮布石拍使用痕试释──
后山遗址石拍的功能,
揭阳市考古(2003-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9-251
27.线切割vs.砣切割──
凌家滩遗址水晶耳珰凹槽的制作实验,
故宫学术季刊(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2005,23(1):35-51
28.以今鉴古——
玉石切割实验考古〉(
吕红亮、陈玮合著),
故宫文物月刊,2005,264: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