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聪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邓聪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得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2009年被德国考古研究院选为通讯院士,成为中原地区第十二位获此殊荣的专家。邓聪教授专攻东亚考古学,尤其在玉石科学技术史领域有着重要学术影响。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东亚玉器》《牙璋与国家起源》《哈民玉器研究》《澳门黑沙玉石作坊》《金沙玉工1》等。
个人经历
邓聪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他的主要社会兼职还包括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历史(考古)顾问、中国文物学会理事、吉林大学客座教授、海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顾问教授等。邓聪教授是中国玉器研究的代表人物,曾在法国日本越南、中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等地参加或主持考古工作。至今为止,他已出版了十多部专著和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及评论。
研究方向
邓聪教授的研究方向涵盖东亚玉器的起源、早期玉器的制作技术与工艺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项目包括世界最早玉石之路探索、夏商玉器与王权诞生、世界绿松石饰源流、旧、新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等。
主要成就
石器方面
邓聪教授致力于史前石器研究,提倡以技术类型学取代国内流行形态类型学的方法。2018年邓聪教授发表《雕刻器情牵万里》,涵盖在中国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考察的成果,展示三万年前东北亚最早文化圈的形成。
玉器方面
在中国、俄罗斯西伯利亚、越南日本法国等地,邓聪教授曾长期进行田野考察、考古发掘与整理资料。2007年起邓聪教授受社科院考古所委托,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持计划,担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玉器课题组负责人。从技术类型学角度探索中原地区史前玉器的体系。
树皮布石拍与古南岛语研究
1996年邓聪教授与社科院考古所在南丫岛发现6000-7000年前世界最古老树皮布石拍制作工具。其后据此专题多次获得香港研究局的经费资助。迄今20多年间,邓聪教授在南中国台湾以至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对树皮布石拍展开深入研究。邓聪教授所确认珠江三角洲树皮布文化,在世界树皮布研究的英法专著中,被公认是世界最古老的代表。
港澳考古的新发现
1985年邓聪教授从日本回国后最初20年间,在港澳地区发掘了多处遗址,发现7000年前的聚落铜铲时代大量墓葬及居住遗址。在澳门黑沙海滩两次发掘环作坊,从方法论上奠定玉作坊研究的基础。
主要论著
专刊
1.《哈民玉器研究》(与吉平合编),中华书局,2018年
2.《牙璋与国家起源──牙璋图录及论集》(主编),科学出版社,2018年
3.《树皮衣》《玉器之乡》(编导),《香江怀古》DVD光盘第二、三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策划及出版,2017年
4.《金沙玉工I》(与王毅合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
5.《盱古衡今》(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17年
6.《东亚牙璋图展》(邓聪、顾万发合编),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6年
7.《良渚玉工──良渚玉器工艺源流论集》(与曹锦炎合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15年
8.《澳门黑沙史前轮轴机械国际会议论文集》(主编),澳门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2014年
9.《凤龙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13年
10.《澳门黑沙玉石作坊》,澳门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2013年
11.《衣服的起源与树皮衣展览图录──珠海史前树皮布文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12年
12.《玉根国脉(一)──2011“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刘国祥、邓聪合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
13.《东南考古研究》第四辑(邓聪、吴春明合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玉器起源探索》(杨虎、刘国祥、邓聪合著),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
15.《桃李成蹊集》(邓聪、陈星灿合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4年
16.《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邓聪、吴春明合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珠海文物集萃》(李世源、邓聪合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0年
18.《东南考古研究》第二辑(邓聪、吴春明合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东亚玉器》(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
20.《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邓聪、区家发合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
论文
1. The Neolithic jade revolution in northeast China,In Elizabeth Childs-Johnson (Ed.), The 牛津布 Handbook of Earl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in press
2. The spread of Erlitou yazhang (VM3:4) to South China: Origin and dispersal of early political states and order in early China, In Elizabeth Childs-Johnson (Ed.), The 牛津布 Handbook of Earl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in press.
3.Double-Shouldered Barkcloth Beaters and Prehistoric Seafaring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Chunming Wu and Barry Rolett (Eds.), Prehistoric Maritime Culture and Seafaring in the East Asia. 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2019,in press.
4.良渚文化玉器向南界限初探——珠江三角洲考古新发现的琮、镯、,《南方文物》,2019年02期
5.第3节东北地区亚洲からみた桑野遗迹出土の玉玦,《桑野遗迹あわら市埋蔵文化财调査报告》,2019,207-211
6.“Raznyetsveta nefrita” (Different colours of jade), Science first hand, 2019, 2 (89), 53-69 (in 俄语)
7.中原地区最早石制轴承的功能实验考古试论——查海遗址轴承形态分析,庆祝郭大顺先生八秩华诞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131—141
8.Yazhang and the Origin of Political World Order in Ancient China (in Russian with English summary), Vestnik of NSU: Series: History and 语文学, 2018,17(4):114-120
9.史前玉器大型钻孔技术实验研究,中原文物,2018,2:51-58
10.牙璋在中国西北的扩散──甘肃省牙璋,华夏文明,2017,12:16-22
11.新石器时代东北亚玉玦的传播──从俄罗斯滨海边疆地区鬼门洞遗址个案分析谈起〉,北方文物,2017,3:17-23
12.Comparative Study of Neolithic Jade Technologies: from Chertovy Vorota to Northeast Asia,“Bark-cloth”(in English and Indonesian), Beaten Bark: Hidden Treasure Fuya, Tapa, Daluang, Museum Tekstil Jarkata,2016: 23-25
13.怀念宋文熏先生旧石器缘份,人类学视界──宋文熏先生纪念特辑,2016,19:16-19
14.Nephrite Cultures in Prehistoric Northeast Asia , Vestnik NGU, Series: History, 语文学, 2016,15(4):9-14
15.旧石器破裂面图像学的历史剖析,南方民族考古,2015,第十一辑:1-33
16.二里头遗址牙璋(VM3:4)在南方地区的波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5:6-22
17.考古学操作链与玉器研究,玉器考古通讯,2014,1:74-80
18.东亚最早的牙璋──山东龙山式牙璋初论,玉润东方:大汶口遗址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51-62
19.沙中线考古的危机与机遇,《明报》世纪版,2014
20.序,《百色革新桥》(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5
21.云南树皮布民族学调查的启示,南方民族考古(第六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3-134
22.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玉器因素举例,《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71-175
23.玉器考古学研究方法与举例,(邓聪、刘国祥、叶晓红合著),名家论玉(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74-300
24.“Observations on the Earliest Slit Rings in North China”,芹长介先生追悼考古.民族.历史学论丛(日本:六一书房),2008,265-275
25.二里头文化玉工艺相关问题试释(邓聪、许宏杜金鹏合著),《科技考古》(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20-132
26.东南中原地区树皮布石拍使用痕试释──后山遗址石拍的功能,揭阳市考古(2003-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9-251
27.线切割vs.砣切割──凌家滩遗址水晶耳珰凹槽的制作实验,故宫学术季刊(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2005,23(1):35-51
28.以今鉴古——玉石切割实验考古〉(吕红亮、陈玮合著),故宫文物月刊,2005,264:76-89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研究方向
主要成就
石器方面
玉器方面
树皮布石拍与古南岛语研究
港澳考古的新发现
主要论著
专刊
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