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37战防炮即PaK-35/36型37毫米战防炮,是20纪30年代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开发的步兵用战防炮。
PAK-37战防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德国陆军的标准
反坦克炮。最初的设计工作于1924年开始,但最终版本直到1934年定型并投入使用。PAK-37战防炮在
西班牙内战期间首次使用。1936年交付德国陆军。PAK-37战防炮炮管长1.66米,炮宽1.65米,炮高1.17米,行军重量只有450
千克。该炮射速为13发/分钟,炮口初速762米/秒,有效射程300-600米。对付坦克时,它主要发射37毫米
被帽穿甲弹,100米距离上能穿透34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500米距离的穿甲能力为29毫米。PAK-37战防炮被销往
意大利、
土耳其、
荷兰、
日本和
苏联。中国向
德国购买PaK-35/36战防炮的时间大约是1934年。至1938年中国从德国进口的PAK-37战防炮约为500门,炮弹55万发。
1941年PAK-37战防炮停产时,已生产了超过20000门。1942年以后,该炮被PaK38 50mm和PaK40 75mm战防炮所取代。PAK-37战防炮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
德国陆军使用外,还在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期间被中国军队广泛使用,主要通过直接瞄准方式打击坦克装甲车辆。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德国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遭遇坦克,在饱受痛创后,被迫使用77毫米
野战炮与之对抗,却使野战炮兵们遭致火顶之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受《
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仅能保持10万人的国防军,但其一直在暗中不断地研发新武器,特别寄望于反装甲武器。而在1927年以前,德国受条件所限并没有装备
反坦克炮,只是暗中将77或105毫米野战榴弹炮作为反坦克炮的替代品。
发展历程
研制历程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于1924年开始设计一种3.7cm的马拉反坦克炮(命名为3.7cm PakL/45),并于1928年开始生产第一批火炮。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马拉火炮显然已经过时,于是对火炮进行了改装,用两个带充气轮胎的镁合金车轮代替了原来的辐条木轮,以实现机动化运输。1933年,
德国开始大规模扩充军备,
德国陆军意识到需要一种威力更大的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武器的研制也相应被提出。
正式定型
1934年,该炮被重新命名为3.7cm Pak35/36,开始取代3.7PakL/45,并于1936年
西班牙内战期间首次投入实战。
装备历程
1936年,PAK-37战防炮开始交付德国陆军。一般配属于步兵师属反坦克营以及团属反坦克连,每师约装备75门。该炮的效能主要在于机动能力,对于
德国空军新组建的
空降部队,以及陆军山地轻装部队,它也具有吸引力。
PAK-37战防炮主要装备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但因该炮接收较晚,到抗战全面爆发时,真正成建制编入该炮的只有调整师中的第36师、第87师、第88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装甲兵团和税警总团。其中,每个调整师、税警总团有一个4门制(一说6门制)战防炮连,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每个团有一个6门制战防炮连,装甲兵团有一个战防炮营(辖3个6门制战防炮连)。
PAK-37战防炮共计生产20000门以上,1939年9月,
德军中该炮的装备量就达11200门,每个步兵团均有一个战防炮连。
总体设计
PAK-37战防炮采用轻型双脚式炮架、身管长42.2倍口径、采用半自动水平开启炮白和液压式驻退复进机,最大射速15发/分,使用标准
穿甲弹时初速762米/秒,可击穿450米外48毫米厚的垂直装甲。战斗全重328公斤、正常编制炮手4人,但在紧急情况下2~3人也可进行战斗。
炮身
PAK-37战防炮身管长42.2倍口径,炮宽1.65米,炮高1.17米。PAK-37战防炮采用
半自动步枪水平开启炮闩和液压式驻退复进机。
炮管
PAK-37战防炮炮管长1.66米。炮管装有缓冲器和通过压缩油操作的回热器以及复位弹簧。这使得炮管在发射后回到原位。炮管的后膛由水平滑块关闭,打开时向左移动。
防护
PAK-37战防炮炮盾为装甲钢,左侧有一个瞄准器挡板,挡板上有滑块,当不使用时可以将其关闭。 该炮可以安装装甲裙。
炮架
PAK-37战防炮采用轻型双脚式炮架。该炮的单轮上有两个充气轮胎。采用分体式炮架设计,炮架是直径7厘米的管状铝合金,使用时可以打开,移动时可以关闭。炮架末端有一个驻锄,尺寸为22.8×22.8厘米,驻锄有一个淬火钢尖,可在发射时帮助武器挖入地面。驻锄的右腿末端装有一个牵引环,驻锄的两侧上方各有一个手柄,可帮助乘员将武器移动到位或进行搬运。
弹药
PAK-37战防炮可发射37mm普通
穿甲弹、
钨芯穿甲弹、超口径聚能
破甲弹。普通穿甲弹初速745米/秒,钨芯穿甲弹在500米距离能够击穿36毫米钢板。破甲弹在300米的有效射程内可穿透180毫米厚的钢板,但由于钨芯穿甲弹和聚能破甲弹问世较晚,中国并没有获得这两种弹药。
俯仰角
操作PAK-37战防炮的方向与俯仰的两个小手轮位于炮管的左侧。该炮的方向角范围是59°,炮管俯仰角为-8°到﹢25°。轮子上方有一个直立支架,用于安装瞄准器。
击发装置
PAK-37战防炮有两个扳机。其中一个是位于升降轮内部的按钮,由触发线缆控制。第二个扳机是位于后膛右下侧的杠杆。
性能参数
衍生型号
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
1930年初,苏联从
德国引进PAK-37战防炮。在取得了德国莱茵公司的生产许可证后,苏联开始对其进行仿制并定型为M1930型,成为
苏联红军正式装备的第一种反坦克炮。不过该炮没有量产,至
苏德战争爆发时,只有第8机械化集团军配属的反坦克炮部队装备有该炮。
美制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
美制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是美国购买2门PAK-37战防炮样炮,井原封不动地按该炮技术生产出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成为美国早期反坦克炮中坚力量。
PaK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
PaK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样炮于1940年下半年问世,该炮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PAK-37战防炮的基础上按比例放大后的一种改型,但1940年春天才开始装备
德军,因此没能参加
法国战役。相对PAK-37战防炮而言,该炮整体结构低矮,如果构筑的火炮掩体超过0.61米,其炮身几乎会贴到地面上,因此整个炮位很难被发现。为保护炮手还装有双层钢质防盾,身管长60倍口径,发射2.25公斤的钢质
穿甲弹时初速为823米/秒,可击穿500米外的78毫米厚垂直钢板,使用钨合金穿甲弹时初速为1,198米/秒,有效射程2,700米,可击穿500米外的120毫米厚垂直钢板。
在1941~1942年间,该炮是
德国唯一能击穿T-34装甲的
反坦克炮,但其威力仍然有限,不能有效地攻击KV-1型坦克。该炮的重量较轻,大约1吨,为了减小后座力,安有一个高效率的膛口制退器,这为减少反后座装置的使用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全炮重量得到有效控制。它的车轮使用经过硫化处理的实心橡胶轮胎,其目的是简化保养和节约当时短缺的橡胶。行军时,来自地面的冲击由富有弹性并且坚固耐用的扭杆悬挂装置吸收。这种火炮所具有的这两个特点--即炮口制退器和扭杆式悬挂装置,获得了很大成功,在
德国后来所生产的每种
反坦克炮上都得到采用。1941年秋天,PaK38式反坦克炮开始在北非沙漠战场上大量出现。
改型 PAK 35/36
德军在东线战场上发现PAK-37战防炮根本不能对抗
苏联红军新型坦克,德军士兵将PAK-37战防炮称为"敲门武器"。为缓解这种不利态势,1942年开始,德军将此炮改装成可以发射stielGr41型反装甲榴弹的
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它重达8.6公斤,长达0.76米。从外形看,它和很多使用步枪发射的
枪榴弹完全一样,且射程也大致相同。其尾秆是空心的,装填时尾杆从炮口方向插入炮膛,尾翼安置在尾杆上,尾杆内有一根实心棒,实心棒与尾杆一起插入炮膛,其作用是密封
发射药燃烧后所产生的火药气体。这种榴弹的球形弹体内装有2.27公斤炸药,炸药采用了
空心装药结构,初速只有110米/秒,但威力足可穿透127毫米厚的装甲。最大射程800米,有效射程300米。但由于身管实际上并未赋予它正确的飞行方向,因此射程超过183米之后,它的精度不会太高。
服役历程
西班牙
PAK-37战防炮最早在1936年
西班牙内战中投入实战使用,6个德国反坦克炮兵连被派往西班牙支持叛军,并使用PaK35/36反坦克炮对抗西班牙政府军装备的苏制T-26型坦克,取得一定战果。除了试验其
反坦克炮的性能外,
德军在西班牙内战中还对反坦克炮的战术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德军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PAK-37战防炮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表现令各国军方刮目相看,美、日、
苏联等国同类火炮在设计中均一定程度上受该炮的影响。同时该炮外销
苏联与中国。苏联以该炮为蓝本研制出45毫米反坦克炮,中国军队则将此炮装备于德式装备师内的反坦克炮连。
美国则购买2门样炮井原封不动地按该炮技术生产出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成为美国早期反坦克炮中坚力量。
德国
30年代中期,坦克普遍只有6~18毫米的装甲厚度,用PAK-37战防炮对付已经绰绰有余。在
西班牙内战和
波兰战役中,菜茵金属战防炮的穿透力令人满意。可是到了1940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1940年,德国对
法国发动闪电式进攻时,PAK-37战防炮随德军进攻部队一起被派往法国,作为对敌坦克进行防御的主要火力支柱。
德军在法国遇到的是装甲防护较强的
英国坦克。在一次射击试验中,一辆被缴获的英国马蒂尔达坦克竟然可以抗击14发
钨芯穿甲弹。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马蒂尔达坦克在500至700米距离上用
机关枪扫射时,该炮的炮手在发射几发炮弹之后,来不及收拾就匆忙逃命。德军名将
埃尔温·隆美尔的叙述同样证实了37毫米战防炮的不足:"我们那些可以快速展开的
反坦克炮,由于太轻以致根本不能对付拥有重型装甲防护的英军坦克。这些反坦克炮中的大多数,在敌压制炮火射击时,都连同炮手一起丧失了战斗能力,尔后又被英军坦克轧得粉碎。"
德军随后装备了Pak38型50毫米战防炮,PAK-37战防炮彻底退出欧陆战区。
其他国家
PAK-37战防炮广泛销往其他国家,包括
意大利、
土耳其、
荷兰、
日本和
苏联。
中国
抗日战争
中国向
德国购买PAK-37战防炮的时间大约是1934年,据时任
蒋介石军事顾问的德国将军法尔肯豪森在同年10月24日发布的公文显示,为了完成整编部队计划,中国向德国订购大量军火,其中在1935年春要交付的军火里就包括PAK-37战防炮20门。1935年12月,
中国国民党兵工署的报告称,已运抵中国的PaK-35/36型战防炮达到60门。1936年和1937年,中国又向德国订购数百门PaK-35/36战防炮。至1938年
德国停止对华出口武器时,中国从德国进口的PaK-35/36战防炮约为500门,炮弹55万发。
PaK-35/36型战防炮主要装备
中央军,但因该炮接收较晚,到抗战全面爆发时,真正成建制编入该炮的只有调整师中的第36师、第87师、
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装甲兵团和税警总团。其中,每个调整师、税警总团有一个4门制(一说6门制)战防炮连,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每个团有一个6门制战防炮连,装甲兵团有一个战防炮营(辖3个6门制战防炮连)。
PAK-37战防炮的穿甲威力在欧洲战场上对付坦克其实并不够用,因此德军从1940年开始换装口径更大的火炮。但在中国战场上,PAK-37战防炮的穿甲威力对付日军坦克绰绰有余,因为日军装甲最厚的97式改
中型坦克也只有25毫米,而在侵华战场上常见的日军
89式中型坦克装甲厚度仅为17毫米,数量更多的
94式超轻型坦克、
95式轻型坦克的装甲厚度仅6-12毫米。况且日军
坦克装甲板基本采用铆接结构,而非焊接结构,面对PAK-37战防炮打击时就更显得脆弱。
在长期作战消耗下,中国军队的PAK-37战防炮逐渐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日军优势的炮兵火力以及步兵
掷弹筒给中国战防炮部队造成较大损失。档案记录,PAK-37战防炮由于有效射程太近,必须部署在一线才能奏效,很容易被日军远程火炮和步兵掷弹筒压制。到1938年
武汉会战结束后,PAK-37战防炮的数量已经锐减到最低水平,剩余的火炮虽然继续参加了几次战役,甚至随
中国远征军参加了1942年第一次缅甸作战,但再无出彩表现了。
淞沪会战
PAK-37战防炮首次抗击日军是在淞沪会战中。当时
中央军新整编的精锐部队几乎都投了进去,与日军在上海大街小巷展开血战。面对日军坦克的冲击,PAK-37战防炮能在500米以外撕开日军
89式中型坦克的薄皮装甲,令日军大感惊讶。在围绕上海北部要地大场的争夺战中,甚至出现七八辆日军坦克面对中国军队一门PAK-37战防炮不敢冲击的情况。
台儿庄战役
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PAK-37战防炮表现最为精彩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军队用它击毁日军坦克13辆,以致日军称其为“令战车(坦克)兵泣下的可怕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