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镇,又称蔄山镇,隶属于
山东省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威海市与
文登区交界处。镇域南临青岛,北接烟台,东濒
渤海、
黄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隔海相望。镇内有184家工业企业,涵盖多种经济类型。苘山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苘山镇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多次行政变更。苘山镇荣获“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中国投资环境300佳”“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管理先进单位”“
国家卫生镇”“
山东省双文明建设明星镇”“齐鲁之星”以及“山东省首批中心镇和小康乡镇”等称号,这些荣誉彰显了苘山镇在经济、建设、环保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卓越表现。
历史沿革
清末属辛汪都九里。
1898年,杨家卧龙等8村被
英国侵略者划入威海卫租借地。
1930年属第一区龙山乡。1941年12月属文西县
水鹿区。
1958年8月属威海市锦旗公社,后改称
草庙子镇公社。
1962年,由草庙子公社析置苘山公社。
1965年5月,划入文登县。
1984年3月撤公社设苘山乡。
1989年3月改乡为苘山镇。
1993年10月撤乡设镇,并更名为北郊镇。
2001年5月,撤销北郊镇,并入苘山镇。
2003年7月,苘山镇北陡埠和王埠庄两村划归龙山路街道办。
2008年4月划归威海工业新区管理(现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3年,威海工业新区更名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苘山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西苘山村得名。位于东经121°54′53〞~122°06′04〞,北纬37°12′56〞~37°21′33〞。地处文登市区东北部,东与环翠区
草庙子镇接壤,南、西南与文登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山办、
米山镇毗连,西、北与汪镇为邻,隔
米山水库与
界石镇相望。镇政府驻西苘山村,电话区号0631,邮政编码264414。距
文登区市区8千米,距威海市区20千米。苘山镇位于威海市
环翠区南部。南部与文登区、
文登营镇为邻,西南倚文登区米山镇,西、西北连临港区汪疃镇,东接临港区草庙子镇。面积111.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苘山镇境内剥蚀丘陵广布,地势略为北高南低、中部微隆。最高点位于角山,海拔379米;最低点位于丁家洼,海拔30米。
气候
苘山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及季风进退明显。由于三面环海,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及温差小、风大、雾多、雨水充沛等特征。
水文
苘山镇境内属西
母猪河水系。高格河自申格村东入境,向西汇入
柳林河,境内河道长10千米。山马河发源北角山,西南注入
米山水库,河道长20千米。
自然灾害
苘山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危害最大,其次是大风、暴雨和夏秋间低温连阴雨。
自然资源
苘山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
花岗石和
高岭土;地热资源丰富。
人口
根据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苘山镇常住人口为54122人。
行政区划
所辖村代码
所辖村简介
黄岚3村明初,
夏姓来柞树岚立村,秋至春,黄叶漫岭,称黄岚。建国后以方位分别称东黄岚(15户),西黄岚(250户)和中黄岚(179户)。
白玉庄宋末,
石姓立村。东有白石,莹洁似玉。280户。
山马于明末,
于姓自斥山来山麻寺东立村,演作山马于。258户。
山马刘明初,
刘姓由礼格庄来山麻寺东南居,演作今名。170户。
西管山1967年,复修
米山水库,管山40户迁村西居,称向阳。1981年改今名。55户。
管山建于元代以前,以村西官山名村,演作管山。元时,周、王等姓来居。268户。
黄岚南庄
爱新觉罗·旻宁初,
崔姓自后岛来黄岚之南立村。79户。
丁家洼元朝,
丁姓自诸城丁家洼来此处立村。178户。
佃里明末,
宋姓由西下庄来此为管山富户佃耕。(佃,读tián)119户。
丁家埠明末,丁姓由丁家洼来土阜南立村。80户。
新白玉1967年,复修米山水库,白玉庄72户迁此,称新红。1981年改今名。105户。
二十里堡明末,
赫姓距文城西北20里建村,西有
急递铺。100户。
.二十里堡南庄清中期,
刘姓自洪水岚来建刘家庄。1961年以方位易今名。40户。
裴家埠清雍正九年,
鞠姓从沙子来土阜之东建鞠家庵。
乾隆时,
裴姓众,易今名。146户。
梁家
清代,
高姓自七里汤来居,前后临草夼,称两道夼。清末,谐音称梁家夼。210户。
官道北清光绪九年,鞠姓自上徐村来官道之北、二十里堡东侧立村。1961年自治。54户。
胡家3村明末,
胡姓来建胡家庄。1961年分为胡家北,胡家西,胡家东,分别为170户、53户和106户。
邹家庄清初,
邹姓自荣成花园来建邹家庵,建国后改今称。34户。
黄庄清雍正时,
刘姓自
黄山市来居,袭原址首字称黄庄。民国初自治。65户。
山马头
清代,刘姓由文城来陡崖之东立村,称崖子头,近山麻寺,演作山马崖子头。1981年称今名。166户。
西柳,833.东柳明
崇祯十三年,刘、于二姓分别从诸城和斥山来山麻寺旁居住,多柳,演称山马柳树底下。1944年分村,以方位称
西柳(90户)、东柳(130户)。
山马邹明正德十三年,
鲍姓自文城来山麻寺旁立村,演作山马鲍。1940年后,
邹姓众,易今名。166户。
山马程清初,
程姓自今
荣成市上刘家来山麻寺侧立村,演作山马程。120户。
山马埠元初,
马姓由今荣成市山儿马家来山麻寺侧立村,称山麻村。后以南有土阜谐音称今名。335户。
床里3村明初,
潘姓自今海阳凤城、
郑姓自蒿(正文第58页)、
项姓自城西来到县城北,临河床居,称县北床。建国后以方位称东床,西床,中床,分别为101户、194户、184户。
大汶口镇明末,
刘姓由西龙格来居,群山环抱如瓮,称瓮口。1966年演作今名。110户。
北陡埠
清代,
于姓自山马柳树底下来陡峭的山埠之北立村,称陡埠。1981年易今名。427户。
风景名胜
新权遗址
位于苘山镇
新权村及西南丘陵,1973年发现,总面积2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米,采集的遗物以
秦汉居多。其主要文物有斧、凿、石饼等石器,鼎、碗、罐、壶、瓮等陶器和汉代砖瓦,铁器有
秦朝铁权。秦权的出土,为研究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度量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北申格遗址
位于苘山镇
北申格村北1100米处。1989年发现。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0厘米。采集的石器有斧,陶器有鼎足、鼎口沿等,夹沙红陶居多,属大汶口文化类型。
新权墓群
位于苘山镇
新权村和道头村之间,现存较大封土的秦汉时期墓冢9座。其中,封土最大的墓高4米,直径27.5米,墓顶有下陷痕迹。封土不存的中小墓葬较多。
1974年以来,群众在生产中发现古墓葬8座,其中4座被破坏。已征集的遗物有
战国的陶壶、汉时陶罐等。
1979年,文登县文物组清理4座古墓,发现有
砖室墓和土墓两种。出土的遗物有带花纹的大空心砖、墓底方砖、白陶罐、
黑陶壶、罐、耳杯、五铢钱及铜器和
漆器残迹。1980年,新权墓群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地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于冠敬
(1874~1948),西武林村人。清末秀才。富有民族气节。1898年7月1日,《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签字。1900年4月,英人借勘界之机,扩大威海卫租界范围。消息传来,于冠敬发出火烧鸡毛信,沿村传送,组织1000余人,手持土枪、
长矛、铁叉等,汇集在东道头梁家店召开抗英誓师大会。
时
英国驻威海办事大臣铎沃德和沙巡查带领200多名步兵和10余名骑兵,妄图武力勘界。于冠敬率领抗英队伍数千人与英军进行面对面斗争。愤怒的群众将英人在卧龙村西、后坡、西泊、庙西头、东南河埋下的5块界碑砸得粉碎。沙巡查令步兵和马队开枪射击,于冠敬等抗英群众纷纷放土枪还击。
文登区知县
陈景星连忙跪在地上,苦苦向于冠敬等赔礼求情,英人趁机逃走。于冠敬曾在汪疃翠峡口、管山教学多年。
50岁后在自家办学堂,教授青年学生。后被推为村长,为维护群众利益,抵制种种摊派,多次遭到日伪军的毒打,但宁死不屈,深得百姓敬重。
(1912~1935),代号鞠子,大夼村人。1932年文登中学毕业后,在文登五区吴家小学教书,同年5月加入共产党。1934年3月任中共文登县委书记。5月改任
胶东半岛特委巡视员。1935年1月参加与组织发动“一一?四”武装暴动,被捕入狱。1935年12月13日,在夏村英勇就义。
经济
综述
2011年,苘山镇财政总收入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38元。
截至2019年末,苘山镇有205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52个。
农业
2011年,苘山镇有耕地面积5.35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
2011年,苘山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2.48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3%。
苘山镇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2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西瓜、花卉、
葡萄、果树。蔬菜种植面积0.5万亩。
苘山镇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8万头,羊饲养量0.08万只,家禽年饲养量42万羽。
截至2011年末,苘山镇累计造林150亩。
工业
苘山镇的工业以机械加工、塑料制品、电子、家具、渔具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6%。工业企业320家,职工20000人。
商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商业网点850个,职工7000人。
2011年,苘山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1%。出口总额18164.7万美元,产品销往
日本、东南亚、欧美及
中东等地。
金融
2011年末,苘山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5亿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45个;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15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
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35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2000人,专任教师150人;小学3所,在校生1850人,专任教师220人;初中1所,在校生1358人,专任教师150人。
2011年,苘山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242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省级技研中心1个,威海市级技术研究中心2个,各类科技人才180人。获国家专利156项,欧美专利12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苘山镇有镇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下设中心卫生室8个;病床55张,固定资产总值36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15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苘山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8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社会保障
2011年,苘山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户,人数14人,支出39075元;医疗救助1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0人次,共支出23.9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7户,人数507人,支出25.3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63.38万元。社会福利费85万元;敬老院1家,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6人。社区服务设施25个。慈善分会1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150人,参保率9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苘山镇有邮政局2个,电信企业2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互联网用户1.29万户。
获得荣誉
苘山镇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十大园林镇、综合实力千强镇、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2019年,苘山镇被重新确认为2018年国家卫生县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