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畅
中国物理化学家
谢有畅,物理化学家。长期从事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和固体表面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人物简介
谢有畅长期从事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和固体表面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编写出版过大学基础课教材“结构化学”。专长于固体表面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在催化剂结构机理、石油化工和物理化学家环境保护催化剂、高效CO吸附剂、空分制氧吸附剂和纳米氧化物陶瓷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人物生平
谢有畅1934年4月20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市,1937年在日寇侵占广州前随父母避难返回原籍广东合浦县婆围圩(现改属北海市)居住。幼时,其父教其识字,3岁时已认字一千多,6岁时入小学由三年级起读,8岁读高小。十岁时以第二名考入合浦县立第三中学。此中学虽然地处边陲,但抗日期间有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生避难到此任教,教学质量相当好。他中学时文史和数理各科俱佳,曾获全校作文比赛冠军。高二时遇一位化学老师,课讲得特别好,使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50年16岁时高中毕业,以第一志愿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1953年19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做研究生,在徐光宪教授指导下从事物理化学研究。
1957年春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在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任教。开始时讲授地质系“物理化学”课并指导实验及本系学生的毕业论文。1958年“大跃进”期间调到无机化学教研室,在校办工厂从事与原子能工业有关的稀有元素锆和铪的分离工作,曾成功用多级分级结晶法和离子交换法分离出光谱纯的锆和铪化合物。
1960年春下放到北京远郊劳动锻炼。1961年返校后调回物理化学教研室,任唐有祺教授的助教,负责“物质结构”和“结晶化学”两门课程的教学辅导工作。从此一直在唐教授指导下从事教学和研究。1963年他开始主讲“物质结构”课。1964年底全国开展“农村三夏四清”,被派到湖北江陵县参加社教工作队。1965 年秋返校又从事教学工作,受高教部委托编写“结构化学”教材。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材编写了一半便被迫停顿,连印刷厂的铅版也给毁了。1968年冬至1971年春又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在江西鄱阳湖畔的鲤鱼洲农场和德安县化肥厂跟工人师傅学泥瓦工,从事住房和厂房建筑劳动。据师傅评价他的技术已达五级工水平。没有想到这个技能在搞工业研究开发工作时还派上了用场,设计并亲自动手砌造工业窑炉以加快工作进程。
技术成就
1973年谢有畅在唐有祺指导下到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研究开发聚乙烯高效催化剂。在利用X光衍射分析研磨法制备的聚乙烯高效催化剂TiCl3/氯化镁时,发现研磨可使载体MgCl2晶粒迅速变小到数纳米(因为MgCl2是层型结构,层间结合力是很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比表面积增大,以致活性组分TiCl3可在载体表面呈单层分散,催化活性达最大值。由此指出聚乙烯高效催化剂高效的根源在于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成单层分散。此项基础研究对该类催化剂在我国的工业化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论文“聚乙烯高效催化剂的结构和机理研究”曾于1979年在《中国科学》发表。
70年代初,我国引进大量先进的石油化工装置,急需研制出适用于这些引进装置的催化剂。在唐有祺教授指导下,1974年谢有畅等和一批“工农兵学员”到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研制适用引进的大型流化床装置的乙烯氧氯化催化剂。在工作中数十人轮流倒班进行流化床中试,但对这个中试能否解决问题争论很大。当时国内已研究出一种催化剂在小试评价中活性比进口催化剂高得多,但此催化剂能否用于引进装置,经中试后大家仍觉得没把握。因为引进的大型工业流化床高12米,直径2.8米,内有大量冷却管,而中试床只是一根高1.5米,直径只有10厘米的空管。在中试中温度、压力、原料气组成可以模拟生产装置,但线速和空速是不可能同时模拟生产装置的。生产装置中的流化状态更是不可能在矮得多直径小得多的中试装置中模仿的。因此流化床中试时好的催化剂在大型工业装置中使用不一定也好。为此谢有畅建议减少甚至取消流化床中试,把工作重点放在催化剂动力学性能小试研究和催化剂制备的中试放大上。他认为所研制的催化剂和引进催化剂相比,活性不应过高也不能过低。因为过高会产生过多反应热使床温过高,副反应增大;过低则原料转化率不够。他通过小试证明,原来研制的催化剂活性过高,在引进装置的低空速条件下工作,乙烯燃烧产生CO2的副反应非常严重。他指出只要所研制的催化剂动力学性能(活性和选择性)和引进的催化剂相近,其影响流化状态的关键物性如机械强度、比重及粒度分布等也相近,就可代替引进的催化剂用于引进装置。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条路线是正确的,成功地制得适用于引进装置的氧氯化催化剂。在带领“工农兵学员”完成氧氯化催化剂研制工作之后,1976年他还曾奉派带领工农兵学员到西藏自治区“开门办学”,在一小硫酸厂研究当地贫硫黄矿的流化床焙烧制二氧化硫技术。
90年代国际上兴起纳米材料研究热潮。针对一般纳米氧化物粉末制造成本高,以及纳米氧化物粉末易团聚,烧结成纳米陶瓷时易生成孔洞等缺点,谢有畅提出用价格较低且易挥发的SiCl4,TiCl4,ZrCl4,SnCl4,氯化铝三氯化铁等金属氧化物为原料,经气相水解制纳米氧化物粒子。此种纳米氧化物粒子极少团聚,纯度高粒度分布窄,且易调节其大小,并发现利用单层分散的Y2臭氧可控制ZrO2纳米粒子全部稳定在四方相。这种纳米氧化物粉末可在1150℃烧结到理论密度98.5%以上,比文献报导的烧结温度低100度以上,有可能成为塑性陶瓷的重要原料。此项制纳米ZrO2粉末技术已申报了专利。
氧气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国外研制出新型空分制氧吸附剂——锂离子交换低硅铝比X型分子筛(LiLSX),使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效率大大提高,制氧成本大大降低。但外国公司垄断此吸附剂,只有和变压吸附设备一起才肯卖到中国,价格十分昂贵。此吸附剂制备难度很大,首先合成的是低硅铝比分子筛(Na,K)LSX,含有大量钠和钾离子,需要用锂离子交换变为LiLSX。锂离子是碱金属离子中最难交换到分子筛上的离子。据国外专利文献报导,要获得99%以上交换度的LiLSX分子筛,需要五次离子交换,每次要6.3倍过量,锂离子利用率很低,分离回收损失很大,生产成本很高。为了解决此难题,谢有畅研究组发明了一种悬浮床高效离子交换新工艺,使锂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为此北京大学资源集团投资建立了北大先锋公司将此技术实现工业化。现已建成生产装置,产品高效空气分离制氧吸附剂达国际先进水平,已成功用于大规模变压吸附空分制氧装置,性能比进口装置毫不逊色,性能价格比大大高于国外同类产品,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已开始出口。
谢有畅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40多年。他认为大学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学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科研大有好处,科研反过来又可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因此在进行大量科研工作的同时,他从未间断过教学,先后讲授过“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两门基础课和“表面结构化学”研究生课。他和邵美成同志合作受教育部委托编写“结构化学”基础课教材,于1979年出版,供文革后恢复高考入学的大学生使用。此书特点是少而精,基本概念表述准确,难点讲解深入浅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深受读者欢迎。
除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谢有畅还做了许多社会工作。他曾先后担任过高校化学教材编审委员,《化学通报》常务编委,《催化学报》、《分子催化》、《石油学报》、《燃料化学学报》和《天然气化工》等杂志编委,以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委员和副主任。
他一生中最崇拜的人物是诸葛亮。小学时他读了三国演义,对“草船借箭”、“华容道”和“空城计”等故事印象很深,启发他日后在科研中出奇制胜,智慧用在别人不易想到的地方。诸葛亮的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也成了他的座右铭。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淡薄名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同事及学生关系十分融洽。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使他的研究组能不断做出成绩。
少年时的国难经历使谢有畅立志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80年代初他和夫人杨骏英曾先后赴美进修,在美长期定居的岳父母曾劝他们留美工作,他们向父母说明国家建设的需要,按期归国。他后来多次到国外进行专利技术转让和合作研究,有一家外国公司曾请他留下工作并许诺为他的孩子安排出国留学机会,也被他婉言谢绝。他决心为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鞠躬尽,死而后已。
简历
1934年4月20日 生于广州市
1950年7月至1953年7月 中山大学化学系学习。
1953年7月至1957年1月 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生。
1957年1月至1962年11月 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助教。
1962年1月至1979年4月 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讲师。
1979年4月至1984年5月 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副教授。
1984年5月至1985年9月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1985年9月至今 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教授。
1985年12月 被特批为博士生导师。
1990年 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证书。
代表性论著
1 谢有畅,邵美成结构化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 谢有畅,桂琳琳,卜乃瑜,刘万祺,唐有祺聚乙烯高效催化剂的结构和机理研究。中国科学,1979(7):665
3 谢有畅,张慧心,王荣华。乙烯氧氯化催化剂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机理研究。中国科学,1980:337
4 谢有畅,杨乃芳,刘英骏,唐有祺。某些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的自发倾向。中国科学,B辑,1982(3):673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技术成就
简历
代表性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