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清
地质系的“开国功臣”
李学清(1892年-1977年),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地质教育家,是中国宝玉石矿物学研究的先驱之一,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工作者之一,开拓了中国沉积岩研究的先驱,是地质系的“开国功臣”,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地质学家。
人物简介
李学清1892年12月20日 生于江苏吴江震泽。1911年 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
1913年 南洋中学毕业,考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
1916年 地质研究所毕业,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技术员。
1922年 入美密西根大学学习岩石学与矿物学。
1924年 获硕士学位,并回国。
1925-1928年 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兼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9年 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
1930-1941年 首任中央大学地质系系主任,其中一年兼任理学院院长。
1942-1949年 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
1949-1977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77年5月1日 病逝于南京。
人物生平
读书
李学清,字宇洁,江苏吴江区震泽人。由于家道中落,童年时代过着清贫俭朴的生活。但父亲对于子女教育仍很重视,送李学清进私塾就学。其二哥李学涤,知书识礼,积极引导李学清勤奋学习,使其长进良多。20世纪初,在父亲和堂兄李洲的支持与照顾下,李学清离开家乡到上海南洋中学读书。
任教
正逢辛亥革命成功,即1911年,中国近代地质学创始人之一丁文江格拉斯哥大学动物界与地质学双学士学位归国,被聘为南洋中学教师。李学清在《追念丁师在君先生》一文中回忆当年作为学生开始接触地质知识时说:“不知道地质学为何物,经丁春秋解答后,颇感兴趣。时校中设备缺乏,丁先生即以日常所见者教之,如言夏天阵雨之后,马路上之泥土,为雨水冲洗,石块裸露,此谓之侵蚀”。由于丁文江教学有方,使学生们对地质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从此有意投身地质事业。
培养人才
1913年9月,北京农商部地质科改名地质调查所。同时,由中国地质学先驱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人创建第一所地质培训学校——地质研究所,实际上是培养地质人才的讲习所,学制三年。由章鸿钊任所长,招收学生30名。当时,在南洋中学毕业的叶良辅谢家荣朱庭祜、李学清等六七人相约报考地质研究所,幸被录取。从此,这批青年学子就得以北上肄业。丁文江、章鸿钊、翁文及瑞典人安特生担任各门地质课程之讲授。名师出高徒,1916年李学清等18位地质专才即是这批国内培养的第一届地质学毕业生。后李学清留在地质调查所内任调查员,做些研究和日常工作。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成立,李学清成为最早的26名创始会员之一。此后,曾长期担任学会的会计及监事等职。
赴美深造
1920年,李学清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深造,专攻岩石学与矿物学,1923年获得硕士学位,斯年冬季返回中国。回中国后,李学清与朱庭等同在两广地质调查所任技正兼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李学清曾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兼过课,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李春昱、朱森、杨曾威等曾是他的学生。1929年,到中央大学地学系任教授,讲授《岩石学》与《矿物学》。1930年1月,中央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原属理学院的地球科学系一分为二:地学系改名地质系,留在理学院;而原地理科则独立成地理系,归文学院领导。李学清被聘为地质系的首任系主任。
组织考察
1930年10月,朱家骅中央大学校长,通过国际联盟的关系,为中央大学增聘文学、地理学及地质学三位外籍教授。其中瑞士籍的巴勒加(Edward Parejas)原是日内瓦大学地质系教授,也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副教授,对阿尔卑斯山脉的地质构造颇有研究。在中央大学地质系期间,开设过《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大地构造学》及《阿尔卑斯地质》等课;还利用假日带领青年助教和高年级学生到南京郊区做地质填图工作。他对工程地质也颇有造诣,中国早期颇负盛名的工程地质专家林文英就在当时师从于他,毕业后,在公路局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此外,还通过朱的关系,邀请时任国民政府测量总局顾问的德国专家劳美尔到校讲授《地图学》,作为地质、地理两系学生的选修课。上述各课程,基本上都是中国国内首次开设的,对提高地质系的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系主任的李学清促成此二人的聘任,且与他们协调得很好。更重要的是,在巴勒加于1933年回国的前夕,由李学清与中央地质调查所及四川省行政当局联系,组织了一次四川地质考察。由李学清任考察团团长,参加者有巴勒加、袁见齐李春昱(中央地质调查所)、张昌华(公路总局)、林文英张祖还、潘承祥、殷维翰等10人。考察团的野外工作,自5月至7月,历时两月有余。先在川东及綦江区调查,又经自贡盐区,攀登峨眉山。归途中,还对葛洲坝及黄陵庙进行踏勘。此次考察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史上的一段佳话。最后,出版了一本四川地质调查报告。此次考察活动,对四川的矿产资源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地质系师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
填绘地质图
1936年,李学清应当时江宁区县长之请,为该县做地质调查并填绘地质图,他领导全系教师开展南京市及江宁县的地质调查工作。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调查报告虽已脱稿但无法付梓。直到1951年,做了补充修改以后才得以出版。同年,李学清还参与创办《地质论评》,并担任编委会委员。
保护仪器标本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地质系西迁重庆市沙坪坝区,李学清率领全系员工将所有的仪器标本都装进特制的大木箱,溯江而上,完好无损地运抵重庆,使地质系在战乱之中也未曾中断教学工作,后又完好无损地搬回南京,为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了专事教学与科研,年届半百的李学清于1941年辞去系主任一职,由朱森接任,但他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
调查研究
李学清在年轻时期体质就较孱弱,故而生平不宜从事长期的野外调查研究工作,在他已正式发表的地质调查报告中,仅见1929年撰写的《广东三水、高要、高明、鹤山、新会、台山、赤溪七县的地质矿产》一文。同行者有蒋溶,历时两个月。文中除记述了各地区的地质矿产情况外,还报道了作者在调查中新发现的一些新矿点——高要县刘北佛山的煤矿以及途中所看到的一处原生冻石脉两条,这一发现,使他格外兴奋。此前,他只见过标本,而未见过原生的冻石产生。于是他将以往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期间收藏的几处冻石——如福建省寿山石浙江省青田石鸡血石以及林西石等,进行偏光显微镜下的研究和化学分析,结合原生冻石的地质特点,作了精辟论述,他是中国最早从事彩石科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例如他认为浙江昌化所产的鸡血石,是流纹岩受后期蚀变而成,所谓“鸡血”是由于后期有朱砂石沉淀于该岩石的裂隙中所致;又如福建所产的寿山石,其原岩为石英斑岩,因受风化蚀变而成。从镜下观察得知,其矿物成分主要是高岭石埃洛石,还发现有少量的硬水铝石存在。
早在1925年李学清曾对产自四川省的含硫化物橄榄岩和苏北的一块石陨石做过研究,估算出岩石的化学组成,并认为岩石中所含的硫化物是岩浆分凝作用形成的。陨石分析后证实Ni、Fe矿物中Ni的存在,并确定为石陨石。此后在对河北平山县境的刚玉经过调查研究以后,认为是由岩浆分凝而成,并曾遭受后期的变质作用。
早年李学清也曾涉足于南阳市独山玉的研究,他根据标本上的不同颜色,切磨了许多薄片进行鉴定。认为主要组成矿物是辉石角闪石长石,因各类矿物含量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此外,尚有透闪石黝帘石榍石磁铁矿等存在。他观察到早先形成的辉石多纤维角闪石化,呈绿色纤维状。他鉴定的培长石属于基性钙钠长石。根据镜下鉴定结果,他认为该玉石的原岩应为辉石闪长岩辉长岩,后经变质而形成。这一论点为后来学者所认同。
沉积岩方面,李学清曾于1927年根据地质调查所馆藏的不同产地的竹叶状灰岩标本进行研究,写出《竹叶状灰岩之岩石学研究》一文。指出产于怀来县大同市的砾状灰岩标本与河北开平的底砾岩一样,应属底砾岩而非层内砾岩;而产于河南武安的则应属层内砾岩而非底砾岩。文中他还正确地指出德国学者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所称的竹叶石或砾状灰岩并不像维里士所说的那样都属于层内砾岩。
1926年他对北方三处——河北房山,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大石桥市——前寒武系的大理石进行了MgO、CaO含量的分析,并应用了一些前人资料,指出前寒武纪五台系的变质大理岩的含镁量普遍地高于其后的震旦系未变质大理岩。他对此种大理岩和菱镁矿(大石桥产)的成因与日本学者Nishihara的沉积成因相同,对另一种认为Mg是来自花岗石岩浆属于热液作用的观点持反对态度。
1928年,李学清发表的《黄土之化学及矿物成分的初步研究》是中国学者早期研究黄土的重要文献。文中对采自山西省河北省的黄土进行分析,并把黄土中的矿物成分和第三纪的三趾马红土中的矿物成分进行对比,证明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联系,为研究中国黄土的成因类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鉴定研究
李学清对湖北东南部铜矿矿物的鉴定研究也做了重要的工作。这些标本系谢家荣、刘季辰采自大冶市阳新县地区的。李学清指出,主要含铜矿物属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还夹有磁铁矿赤铁矿;主要脉石矿物有辉石角闪石石榴石等。他又以测定比重的方法鉴别出牛头山所产的石榴子石属钙铝榴石;而刘家山和龙角山所产的则为钙铁榴石。其他矿物尚有含铁白云石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等。文中也正确地指出该矿是因花岗闪长岩侵入到石炭系的厚层大理石中形成,侵入时期当界于早、晚侏罗世之间。
1929年李学清到中央大学任教以后,也曾经在南京近郊钟山一带调查考察,对该地区的侵入岩及其导致的变质情况作过野外观察和室内镜下鉴定以及一些岩石化学分析。对天堡城、蒋庙、黄马、青马等地的正长岩、二长玢岩、角闪石玢岩和紫苏辉石闪长岩及其引起的变质作用进行过报道。
翻译编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项事业得以逐步发展,教学与科研也得到应有的重视。李学清继续担任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讲授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学等课程。李学清此时年已花甲,体质更弱,后患高血压、心脏病,但他仍坚持工作,且以满腔热情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前者有王德滋、方邺森、韩同蓉等;后者有康旭、牟维熹、蒋乃兴、殷先明和周金城等。在此期间曾不辞劳累,多次前往苏州市、无锡一带进行陶瓷原料调查工作,包括苏州阳山罕见的优质高岭土在内,为江苏陶瓷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还曾对辽东大连和烟台市、青岛等地进行过海滨沉积物的研究,并著有《青岛海滨砂的研究》一文,这是中国有关海滨沉积物较早的研究报告。1957年,创建地质系沉积岩实验室,为开展沉积岩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李学清还十分重视教材的翻译和编写工作,1961年主持翻译了戴里所著《火成岩成因及地球深度》和文契尔所著《光性矿物学》两部经典著作。同年,他还主编了《沉积岩石学》一书,被教育部列为全国试用教材。1957年,与孙合写有关花岗石成因问题的研究报告。
抗战期间,李学清与“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潘菽同居一室,而潘菽的兄弟潘汉年当时正在重庆市新华日报》社工作。潘菽在参加“科学民主座谈会”(“九三学社”前身)以后,经常与李学清交换对时局的意见,相处甚密,故李学清于1952年也加入“九三学社”。从1954年开始李学清被选为南京市第一、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和江苏省第三届政协委员。1956年与当时南京大学校长、教务长和地质系系主任等7位高级知识分子首批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身心健康受到影响,1977年初夏,由于心脏病复发,逝世于南京,享年85岁。
科学成就
1929年,到中央大学地学系任教授,讲授《岩石学》与《矿物学》。1936年,李学清应当时江宁区县长之请,为该县做地质调查并填绘地质图,他领导全系教师开展南京市及江宁县的地质调查工作。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调查报告虽已脱稿但无法付梓。直到1951年,做了补充修改以后才得以出版。
1929年撰写《广东三水、高要、高明、鹤山、新会、台山、赤溪七县的地质矿产》。
沉积岩方面,李学清曾于1927年根据地质调查所馆藏的不同产地的竹叶状灰岩标本进行研究,写出《竹叶状灰岩之岩石学研究》一文。
1928年,李学清发表的《黄土之化学及矿物成分的初步研究》是中国学者早期研究黄土的重要文献。
李学清还曾对辽东大连和烟台市、青岛等地进行过海滨沉积物的研究,并著有《青岛海滨砂的研究》一文,这是中国有关海滨沉积物较早的研究报告。1957年,创建地质系沉积岩实验室,为开展沉积岩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同年,李学清与孙鼐合写有关花岗石成因问题的研究报告。
1961年李学清主持翻译了戴里所著《火成岩成因及地球深度》和文契尔所著《光性矿物学》两部经典著作。同年,他还主编了《沉积岩石学》一书,被教育部列为全国试用教材。
主要论著
1、李学清:湖北东南部铜矿矿物学研究,地质汇报,1929,(12):31-35
2、李学清:广东三水、高要区高明区鹤山市新会区台山市赤溪镇七县地质矿产。两广地质调查所年报,1929,2(上):11-20
3、李学清:南阳市独山之玉石,地质论评,1936,1(1):55-60
4、李学清:设立矿物学系。地质论评,1947,12(1-2):139-144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读书
任教
培养人才
赴美深造
组织考察
填绘地质图
保护仪器标本
调查研究
鉴定研究
翻译编写
科学成就
主要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