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鹬(拉丁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体长40厘米,是一种灰、黑及白色鹬。识别特征为腿及嘴红色,嘴长且下弯。一道黑白色的横带将灰色的上胸与其白色的下部隔开。翼下白色,翼上中心具大片白色斑。幼鸟上体具皮黄色鳞状纹,黑色斑纹不甚清楚,腿及嘴近粉色。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繁殖期为5-7月,每窝产卵3-4枚,雌雄轮流孵卵。分布于中国、
中亚,
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国家至印度
阿萨姆邦。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鹮嘴鹬夏羽额、头顶、脸、颏和喉全为黑色,呈连成一块的黑斑状,四周围以窄的白色边缘。后颈、颈侧、前颈和上胸蓝灰色。胸具一宽阔的黑色横带;在黑色胸带和上胸的灰色之间又有一道较窄的白色胸带,黑色胸带下的其余下体概为白色。背、肩等整个上体灰褐色。翅上飞羽黑褐色,内侧具白斑;内侧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基部白色,在翅上形成一大块白斑。内侧飞羽灰褐色。大覆羽和初级覆羽暗褐色。中覆羽、小覆羽灰褐色。翅缘白色。尾上覆羽暗褐色,羽表面微沾灰色。尾羽烟灰色,具细狭的灰黑色波浪形横斑和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外侧尾弭外卿白色,具宽的黑色横斑。冬羽和
夏羽相似。但脸微具不清晰的白色羽尖。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脸为白色或为黑褐色而具很多白色羽尖。胸带也为黑褐色,白色胸带缺失。上体较褐,具
橙皮黄色羽缘。
虹膜红色。嘴长而相当向下弯曲,呈弧形,颜色在繁殖期为亮红色,其它季节为
栗色。脚在繁殖期为亮红色,其它季节多呈灰粉红色。幼鸟缀有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
雄性253-292克,
雌性293-337克;体长雄性370-412毫米,雌性381-442毫米;嘴峰雄性71-78毫米,雌性80-84毫米;翅雄性225-241毫米,雌性230-242毫米;尾雄性113-131毫米,雌性113-126毫米;跗雄性45-56毫米,雌性47-57毫米。
分类地位
鹮嘴鹬属于
鸻形目,是与涉禽有关的鸟类,但其特征明显,足以成为独立的鹮嘴鹬科。尽管其进化关系尚不完全清楚,鹮嘴鹬似乎与一群包括蛎鹬、
反嘴鹬、
黑翅长脚鹬和金的鸟类关系最为密切。鹮嘴鹬没有
亚种,是一种独特的物种,于1831年由维格斯描述,基于
古尔德的绘画。霍奇森后来提出了一个新的属名Clorhynchus,称古尔德对Ibidorhyncha的描述是不准确的,而维奥罗的Erolia已被拒绝。该物种以收集了来自
喜马拉雅山脉的标本的斯特鲁瑟博士命名。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高原和丘陵地区的溪流和多
砾石的河流沿岸。分布的海拔高度从东部的近
海平面到西部的45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冬季多到低海拔的山脚地带活动。鹮嘴鹬在
中亚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很常见,从
伊塞克湖到满洲边境,
俄罗斯的
阿尔泰共和国地区也有分布。它们还生活在哈萨克斯坦的
天山中部和北部高地,沿着博尔什亚和马拉亚阿尔马廷卡河谷、
奇利克河、伊塞克河、卡尔卡拉河、巴彦科尔河、
准噶尔汗国阿拉套河和乔尔迪苏河谷。在繁殖季节之外,它们可能下降到海拔100米。通常在海拔100至1500米的卵石河谷中发现,其中夹杂着沙子和淤泥,与
鹅卵石和小石块混合在一起。鹮嘴鹬经常出没的河谷往往植被很少,坡度平缓,确保水流缓慢。它必须生活在缓流水附近才能觅食,尽管其分布范围很大,但
栖息地受限。
生活习性
留鸟及垂直性迁移的候鸟。常单独或成3-5只的小群出入于河流两岸的
砾石滩和沙滩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也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都伸入水中觅食。性机警,稍有声响,即蹲下不动,直到危险临近时,才沿砾石间曲折小径急速走开或起飞逃走。主要食蠕虫、
唇足纲以及蜉目、
石蛾、
等翅目、
半翅目、
鞘翅目、
膜翅目等昆虫和
昆虫幼虫。也吃小鱼、虾、
软体动物门。常单独或成2-3只的小群在河边砾石滩上,用长而弯曲的嘴在砾石缝中探觅食物,或将嘴倾斜地伸入洞穴中掏捕食物。有时也在地面或水面直接啄食,有时甚至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也沉入水中,用长而弯曲的嘴探捕水底食物。在秋冬季节,鹮嘴鹬通常是独居的,尽管它们也可以成对或成小群体,最多可达八只鸟。也有报道称一群25只鹮嘴鹬。鹮嘴鹬独自繁殖并具有领地性,尽管有限的
栖息地可用性可能会导致鹮嘴鹬在邻近繁殖。它们通常不怕人类。它们擅长游泳,更喜欢游泳而不是飞行过河。越冬的鸟类通常相当不活跃,而在繁殖季节临近时,它们会变得更加活跃和吵闹。
分布范围
中国新疆西部、
西藏自治区西部、南部及东部、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宁夏、
陕西省、
河北省、
河南省、
云南省北部。迷鸟见于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成对营巢繁殖。4月初至4月中旬雄鸟即开始呜叫和追逐雌鸟。4月末5月初对即形成,并开始成对营巢。通常营巢于河岸边
砾石间或山区溪流中的
小岛上。巢甚简陋,主要在砾石间稍微扒成一浅坑,内无任何铺垫物,或仅放一些小
圆石。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绿灰色或灰色,被有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6-53×34-38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在繁殖季节,鹮嘴鹬似乎是一种一夫一妻制的繁殖者。在繁殖季节,鹮嘴鹬会低头短跑,只有在站直时才会观察周围环境。巢位于河岸、岛屿或半岛上,只是在地面上刨出一个浅坑,有时可能会铺上小石子。卵在4月底和5月初产下(确切的时间因天气而异)。一窝通常有两到四枚椭圆形的蛋。成鸟在巢附近的行为据说类似于麦鸻。孵化卵的确切时间尚不清楚,但父母双方都会分享孵化的责任。据推测,前一窝的幼鸟可能会在巢中充当帮手。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估计为500万平方公里(190万平方英里),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
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尽管其种群数量未知,但不认为其数量在下降。因此,该物种被IUCN评为无危物种。
2022年12月16日,成都金堂
官仓街道双凤村北河之滨的河滩上首现“鹮嘴鹬”。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工作人员在
青溪镇青竹江河畔拍摄到5只鹮嘴鹬。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2021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