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镇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
临朐县,位于临朐县东北部,北界
青州市,东邻
昌乐县。镇政府驻西上林村,距县城16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4073公顷,辖57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2005年有10636户、35758人。1984年尧山公社划出勃林乡后,改称上林镇。1993年勃林乡又与上林镇合并引。2005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31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43亿元,利税217万元,分别比增长40%和3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0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3元,比上年增长16%。2014年1月更名为
山旺镇。
历史沿革
上林镇前为尧山人民公社,1984年划出东部26个村建林乡后,改称上林镇。1987年5753户,22494人,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39421亩。镇政府驻西上林村,距县城13.2公里。境内东、南两面多山,北部属丘陵,平地鲜少。临(朐)南(郝)公路随山就势,蜿蜒起伏,东经桲林乡可通
昌乐县。季节性河流南丹河、上林河发源于中部山区。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
番薯、谷子、高粱、小杂粮等为宜,小麦不易丰产。1987年,总产粮食832.5万公斤,人均占有370.1公斤。经济作物可种黄烟、花生。1987年植烟12636亩,总产251.3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县之首。饲养大牲畜3015头,山、
绵羊9660只,为县内养殖大户。全镇农业总收入1622万元,人均所得525元。1956年成立铁木联合厂,现有镇办企业6家,1987年产值235.5万元。乳制品厂生产的"山旺牌"奶粉,远销
山东省、
河南省、
四川省等省。当地特产
吸水石,工艺品厂用此制作盆景,销往
上海市、东北各地。纸坊乡位于县境西北边沿,隔山北邻
青州市。1984年从
城关镇划出建乡,辖行政村17个,自然村34个,1987年计5396户,20660人,极少
回族,余皆
汉族。乡政府驻纸坊村西,距县城5.6公里。该乡辖区23平方公里,由东而西次第隆起,西有
轿顶山,海拔571米。登高东望,半壁县境一收眼底,
沂蒙山遥距百里清晰可辨。15946亩耕地,大部为丘陵,平原仅占20%。岭地多已整平,耕种条件尚好。
嵩山水库西干渠居高临下,蓄水之年可得灌溉。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大豆、高粱、谷子次之。经济作物宜种黄烟。蚕茧、果品、养殖、草编等业发展较快。谭马、
凤凰等13个村出产的金丝柿饼,远销
日本等国。轿顶山下,通天溜中,富藏青石资源。1987年,全乡粮食总产751万公斤,人均占有363.5公斤;农业总收入1552万元,人均所得465元。建国前有红炉、缫丝、
造纸等业,
清代及民国年间桑皮纸制作尤盛。现有石料厂等乡办企业5家,1987年产值180.5万元。境内西安村,
南北朝时曾为西安县治所,现辟为集市。西部石门坊,以深秋红叶闻名遐迩。殷家河村南,一株明代古桑枝繁叶茂。
行政区划
下辖村
经济
农业概况
到2005年,全镇农业大棚瓜菜发展到2000亩,
大樱桃、桃、杏、李子等
经济林1.6万亩,其中大棚果850亩。新发展优质果5600亩,瓜菜2000亩,桑园1500亩,新建畜牧小区15处、180亩。2002年底,畜牧小区达390亩,粮经比例达到3:7。
上林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积极发展农村规模经济,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发展格局,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在上林镇柳行沟村,已经发展大棚和露天优质大樱桃250多亩,全村仅大樱桃这一项年收入160多万元,人均增收5000多元。
上林镇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立足该镇实际,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和数村一品”的指导思想,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积极发展专业镇、专业村,培育农业特色品牌,着力增加农业的产业聚集度。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和技术效应。
工业概况
截至2005年,全镇工业初步形成了纺织、化工、食品、矿山、机械等五大支柱产业。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300万元,增加值4200万元,出口创汇180万美元。全镇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2个,其中投产项目16个,实际到位资金280万美元。新建和改造了腾越化纤纺织有限公司、万和橡胶厂、三元化工厂、鸿业针织厂、华艺工艺品厂等企业。新发展民营企业21家,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1家。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86家,注册工商户1100家。
社会
城镇建设
镇址驻地具有
临朐县东大门之称,小城镇建设既是形象工程,又是招商的载体。党委和政府高标准运作。到2005年,共拆除房屋360间,院墙316米,新建综合性办公大楼5座,2000平方米,沿街商住居民楼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自然资源
上林镇矿产资源丰富。
硅藻土是全国三大储量基地之一,纯度堪称第一。纪山周围的宝石、
花岗石、石英石、
正长石等资源丰富,品种多样,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遍布全镇的
玄武石,储量达2.5亿立方米。
文化
镇名由来
相传以前上林为卧驼村,
明朝初期,青州衡王有一侍女名叫“香林”,下嫁于前卧驼村的一王氏村民,一日她路过此地,发现上林这片地方风水很好,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于是便居住下来。后人为了纪念香林,便沿用她名字的谐音,取名为“
上林县”。
旅游
闻名于世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即产于该镇。据专家研究考证,在山旺村东与
解家河村南一带,共发现植物化石12个门类,600余属种,素有“化石宝库”之称。山旺古生物化石形成于1800万年前,属世界之最,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内外友人、专家、学者经常来此地考察,国家投资配套建有化石展厅、
山旺村湖,活、塑两种标本,重现山旺古生物原貌。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此考察和旅游观光。
1935年春天,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仲健在解家河西岸出露的
页岩中发现保存完好的鱼类、花昆虫
蝌蚪和植物化石,完成了山旺的调查报告,并撰写了有关蛙和鱼化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1936年
中国地质学会志上。从此,山旺以盛产精美化石而广为人知,成为中国中新世的经典
地层剖面,被称为“万卷书”。其中山旺鸟和鹿、
犀牛、
东方祖熊化石最为珍贵。
1978年,建立了省级山旺化石自然保护区,1982年建立山东
临朐县山旺国家级古生物化石保护区,1985年在临朐建成了山旺化石博物馆,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2001年被批准为
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北至灵山、东至潘家庄,南至黄山菜园,西至东周家庄、清泉沟一带,面积约13平方公里。核心区是国家级山旺化石自然保护区。
山旺化石博物馆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展出面积916平方米、展线204米,展出标本600余件。一件临产的近无角犀骨架堪称镇馆之宝,母腹中小
犀牛的牙齿四肢清晰可见。
尧山绕道采坑建成
山旺村一号剖面,长160米、高25米、分三个台阶、四个立面,展示了古生物化石标本和山旺沉积
地层。可以清楚看到
硅藻土沉积和一只完整的犀牛骨架暴露在发掘工作面。
尧山文化
尧山地处上林镇政府驻地东3公里处,传当年尧王东巡,看到此山绿树环绕,清泉长流,山中神奇的石楼,浑然天成的石月亮,栩栩如生的山旺化石等景观,流连忘返,赞不绝口“真吾之仙山哉”。后名为尧山。《三齐记》有“尧山在广周城西十里,尧巡狩所登,遂以为名。山顶有祠”的记载。
尧山海拔405.5米,南连北岔,呈人字形,属
沂蒙山支脉。山顶平坦且面积较大,四周山势陡峭,有石月亮、石楼、石柱子、石棺材、石杯箸、雷劈石、马子旺、山旺化石等八大景观。山西南角有尧王祠遗址。历代文人墨客游览
尧山曾题有众多诗文。
尧山文化底蕴丰厚。据四周出土的
古遗址和文物考证,早在约5000年前的五帝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山上有纪念尧帝在此活动的尧帝祠、尧山、尧河、尧沟,这些以远古尧帝而命名的山地、
川谷,周围
临朐县、
青州市、
昌乐县三县交界地区数十处
大汶口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证明这里曾是尧帝的重要活动之所。
位于山旺东南数里,由于上古
黄帝和尧帝父子的的登临活动,成为一座历史名山,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东至于海,登
丸山、纪山的的记载。后代
刘彻等数代帝王都有登纪山的记载。纪山又称丹山,丹山周围为帝尧之子朱的封地,又被称为“丹朱之虚”。
鸪山
位于
尧山南麓,为尧山支脉,今为山旺古生物化石保护区狩猎场。相传山上曾住着一对金鹁鸪,与人为善。它们飞到之处,都是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某日一个南方商人,晚上路过鹁鸪
山东省南部10公里处,发现尧山南麓金光闪闪,一片辉煌,认定此处有宝物。经数日观察,终于发现一对金鹁鸪进出,金光是金鹁鸪所发。一天夜里,一只鹁鸪被客商射伤逮住,另一只则永远匿藏于山中。后人们将此山命名为“鹁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