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可秀
抗日民族英雄
苗可秀(1906—1935),原名苗克秀,字尔农,又名苗景墨,1906年出生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苗家堡子的一个农民家庭,抗日烈士,生前为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
1926年8月,苗可秀中学毕业考入东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预科,1928年8月,升入本科。1931年9月,苗可秀因“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学解散,来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借读,借读期间组建东北学生军,任大队长。1932年3月,苗可秀任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代表到辽东活动,6月于东北大学毕业,7月参加邓铁梅组建的东北民众义勇军,8月任军官学校教育长,9月任总参议。1934年2月,苗可秀任中国少年团总裁、同心会会长、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1935年6月21日,苗可秀被日军逮捕,7月25日,就义于凤城南山沟。
为了纪念苗可秀,1946年凤城县政府把火车站前的街道命名为“苗可秀街”,1957年在他就义的地方竖起了苗可秀纪念碑。2015年8月,苗可秀入选中国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学习经历
1906年,苗可秀出生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苗家堡子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家境贫寒,从小刻苦好学。1914年,苗可秀进入私塾学习,1919年8月,进入下马塘高等小学学习,高小毕业后,他考进了沈阳第三中学。15岁时他在家乡组织了一个“少年习武团”,自任团长,平时习武健身,遇到土匪骚扰时,和长辈们一起抗击土匪。1926年中学毕业后,苗可秀考入东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预科读书,1928年8月,预科毕业后升入本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大学被迫解散,苗可秀随同他的老师车向忱来到北平市,在当时的北平大学借读。193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
参加东北学生军
1931年9月27日,由阎宝航、卢广绩、高崇民、王化一、车向忱等人发起组织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苗可秀受车向忱的影响加入了抗日救国会。为了集中人才,以备东北民众抗日之需,车向忱、苗可秀、张希尧、高鹏等人组织了东北学生军,苗可秀任学生军大队长,属救国会直接领导。1931年11月5日,苗可秀和一部分东北地区学生军参加了“东北民众赴京请愿团”,并且是请愿团的负责人之一。苗可秀在参加这次请愿活动中,进一步看清了国民政府妥协、投降的真面目。南京市之行使他认识到必须依靠民众自己的力量,组织起来,共御外敌,东北青年更要作全国青年的先声,奔赴东北抗日前线,杀敌救国。
成立少年铁血军
1932年3月,救国会派苗可秀去辽东三角地区联络抗日义勇军邓铁梅部。邓铁梅是辽南专区抗日义勇军的著名英雄,九一八事变后,组织“东北民众自卫军”,任总司令。邓铁梅欢迎苗可秀到东北民众自卫军任职,苗可秀表示回北平请示救国会后即来投效。1932年7月,苗可秀大学毕业后回到东北加入东北民众自卫军,担任总参议,协助邓铁梅策划抗日军务。他建议并经过邓铁梅的同意,成立了一所军官学校,由邓铁梅担任校长,他担任军校的教育长,主持军校的日常工作。军官学校招收的主要是农村中的知识青年和中小学生,所以也被称为“学生大队”。
1934年2月1日,苗可秀决定以原“学生大队”的学员为基础,组织建立“少年铁血军(团)”。苗可秀任铁血军的总司令,下面设立了六个大队,十二个分队,到1934年末人员已经发展到300多人。“少年铁血军”的口号是:“爱护老百姓,联合警备军(指伪军),团结义勇军,打倒日本人”。充分体现了他依靠群众,团结友军,争取伪军,孤立、打击日军的策略思想。
铁血军活动的地区是辽宁省岩、风城、辽阳市盖州市一带,当地老百姓深受日本侵略军的迫害,对侵略者恨之入骨,铁血军所到之处,深受群众的欢迎。苗可秀也深知民心向背是铁血军赖以生存的基础,很注意宣传组织群众,巩固抗日阵线。他大量吸收有抗日意愿的民众,先参加铁血军的外围组织同心会,到1935年初,同心会的会员已经发展到5000多人。苗可秀还挤出时间编写《中国少年铁血军口号问答》《万恶的日本》《汉奸叹十声》《灯下劝夫》等各种宣传材料,在铁血军官兵、铁血团团员、同心会会员和广大群众中开展教育活动。少年铁血军在辽南三角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取得了猁沟、汤沟等战役的胜利。
英勇就义
1934年9月,邓铁梅牺牲。邓铁梅牺牲后,辽东三角地区的抗日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敌人乘机派兵“围剿”,并派出大批特务,通过各种渠道对自卫军进行瓦解和诱降,苗可秀痛心疾首,决心支撑抗日艰难局面。他对自卫军余部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整顿,对外公开了铁血军番号,开始以铁血军名义进行活动。日军加紧了对苗可秀和铁血军的讨伐。
1935年6月12日晚,苗可秀率领部队转移到三道岭正南的羊角沟宿营。有汉奸向日军告密了宿营的消息。日军闻讯之后,派重兵包围羊角沟。苗可秀在突围战斗中被炸弹炸伤,苦战八天后,于21日在凤城南部的沙里寨乡盖家村碑家岭被日军逮捕。在监狱里,日伪官员对苗可秀进行了威逼利诱,让苗可秀归降,但苗可秀宁死不屈,1935年7月25日上午,苗可秀在凤城二龙山下被杀害,为抗日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仅29岁。
相关事件
化名密信
丹东市档案馆,珍藏着苗可秀写给北平市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长王化一的4封化名密信,这些密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正面是普普通通用毛笔写的家常信,背面显现红色字迹,是关于抗日斗争的密信。丹东市史志办公室地方史专家公开历时3年的研究成果:这些密信正面是明信,唠一些家常话作掩护,背面是用毛笔蘸着大米汤写就的情报。收信人只要用日本碘酒往纸上一涂,栗色的字迹就会显现出来。
从1932年3月苗可秀到三角地带邓铁梅部队时起,到1935年6月21日被俘为止,苗可秀一直保持着与在北平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书信往来,这些密信成为珍贵的历史档案。正如原函的保存者王化一所言:“可惜当时未注意保存,不无遗失。”他只保留下1934年12月18日,1935年2月20日、4月5日、4月25日4封密信,这对于研究三角地带抗日史来说弥足珍贵。
杨靖宇将军
1934年9月民众自卫军总司令邓铁梅牺牲后,苗可秀从义勇军斗争失败受挫的教训中逐渐认识到,抗日军队各部必须联合起来共同作战,才更有力量打击敌人。1934年三角地区的各部义勇军除邓铁梅的东北民众自卫军余部少年铁血军外,其他均已溃散。而此时在杨靖宇领导下的抗日部队已由长白山区转移到安奉路以东的宽(旬)、桓(仁)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4年秋冬,苗可秀曾派人找杨靖宇将军联系。1935年春,杨靖宇派金参谋带20多名战士化装成日军,到岫岩满族自治县三道沟街会见苗可秀,就如何坚持抗日斗争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约定联合协同作战,拟定攻打鸡冠山车站的计划。金参谋离开岫岩以后,安奉路西侧敌人加紧了讨伐,致使两军联合作战的计划未能实现。
所获荣誉
2015年8月24日,民政部网站消息,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苗可秀位列其中。
人物评价
中国青年党内也确有不少以铁血报国的青年,苗可秀即为其中—例。苗可秀是东北大学的文科毕业生,1932年7月,奉中国青年党总部命令出关杀敌,活动于凤城市盖州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一带的各队义勇军中。旋加入邓铁梅部主持军官学校。是年底,率军官学校300多名学生在凤城阻击日寇6000多人的进攻,激战数昼夜,歼敌600余人。1933年攻击盖州市。4月组织义勇军别动队。1934年1月,改为中国少年铁血军,苗可秀任总司令。中国少年与苗可秀一起抗日铁血军队伍精干,采用灵活的战术袭击敌人,战斗力很强,日寇闻之丧胆。1935年6月13日,苗可秀在岫岩作战中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7月25日英勇就义。(一位研究中国青年党历史的作者评)
人物纪念
为了纪念苗可秀这位抗日民族英雄,1946年风城县政府把火车站前的街道命名为“苗可秀街”。1957年在他就义的地方竖起了苗可秀纪念碑,碑高两米,宽半米,原先在正面刻着“抗日烈士苗可秀同志永垂不朽”几个字,背面记述着他的抗日业绩。
参考资料
苗可秀.中华英烈网.2023-11-17
苗可秀.中国军网.2023-11-17
热血书生苗可秀与中国少年铁血军.人民号-团结网.2023-11-17
辽宁日报.辽宁日报集团多媒体数字报纸.2023-11-1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学习经历
参加东北学生军
成立少年铁血军
英勇就义
相关事件
化名密信
杨靖宇将军
所获荣誉
人物评价
人物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