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网站资料,该院有民族学、
历史学、社会学、
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学5个本科专 业和民族学(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历史
语文学、专门史、社会学、
古代史、
宗教学、人类学九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
民族学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教育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民族学是
中南民族大学积淀最为浓厚的特色学科。1951年,创建民族研究室,民族学家
岑家梧先生等参与了全国民族调查,为
土家族、
黎族等中东南民族识别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著名民族学家
吴泽霖先生创建了国家民委直属重点研究机构——民族研究所,随后又创建了国内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近年来,分别组建了“民族学人类学文献资料中心”和“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实验室”。
民族学学科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
根据“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网站资料,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教职工51人。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18人。教师中高学历占绝大多数,其中有博士后3人、博士19人、硕士20人。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老、中、青相结合,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素质和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队伍。此外学院还先后聘请了著名学者
郝时远、
杨圣敏、
马戎、
乌丙安、
何星亮、
王铭铭、
林超民、
何光岳、李绍明等先生为兼职教授。
民族学与
社会学学院是学校确定的科研教学型的学院,科研工作是立院之本。民族学是学术根基深厚,学术传统悠久的一个学科,早在
中南民族大学刚刚成立的1951年,学校即建立了以著名的民族学家
岑家梧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民族研究室。该院一批学者,深入民族地区,收集、整理、撰写了数百万字的民族史、民族学的宝贵资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为国家识别和认定
京族、
毛南族、
仫佬族、
土家族等民族成份提供了科学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著名
民族学家
吴泽霖先生的亲自指导下,民族学学科的中青年学者以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土家、苗、瑶、黎、、壮、回等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成绩斐然。根据“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网站资料,学院共承担了3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40余部,在《
民族研究》等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共计获省部级奖项40多项。丰硕的科研成果奠定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
中原地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中国有相当影响的民族学、人类学教学与研究机构。
培养高质量人才一直是
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的重要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网站资料,该院为中国的民族事业输送了大批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科研、教育和社会管理人才。除了负责该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外,学院还承担全校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公共课教学。该院开设的“南方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史”和“民族理论与政策”分别被评为
湖北省优势、品牌学科和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民族理论与政策”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彭英明,1964(毕业时间)历史系(毕业专业)著名民族理论学家,原
中南民族大学院长。
严昌洪,1965(毕业时间)历史系(毕业专业)曾任该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徐杰舜,1965(毕业时间)历史系(毕业专业)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报编辑步主任、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都市人类学会、
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
社会学委员会、中国
傣族史研究会理事,广西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会长,广西高教学会学报专业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