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茶膏的品种,古代主要有玉婵膏、耐重儿、邕湖含膏和黄色、青色、紫色、黑色茶膏。现代茶膏有10余种,主要有黑珍珠、玉龙胜雪、
红运当头等品种。
茶膏起源于
唐朝。在《
十国春秋》中记载,公元937年茶膏以贡品入贡。茶膏的形成是在宋代,但到明代,开国皇帝
朱元璋下诏,废除了茶膏的生产,全部改为
散茶。到了
清代,茶膏又得到重视,成为皇室御用,到
乾隆清宫御茶房开始对茶膏的生产进行改进,其成为宫廷制品,并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国使节。当今的茶膏研发在
宫廷普洱茶膏的基础上,采用以纯净水为介质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制作茶膏。通过纳米级的工艺,剔除了有害的重金属、农药分子以及超标的
氟化物等物质。
茶膏中含有
茶多酚、
多糖、色素、
咖啡因、
茶氨酸,这些集合成有机的整体,为人体提供诸多的营养成份与保健因子,其被誉为“茶中黄金”。《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茶膏,性味甘,苦,凉。具有清热生津,宽胸开胃等功效,其既可内服还可外用。清宫御用普洱茶膏还具有潜在收藏价值。
名称由来
茶膏的名称首次出现在《
十国春秋》中,
南唐文通二年(937年)“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历史沿革
唐代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
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
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据记载,茶膏最早出现于唐代。并且,茶膏与唐代做饼制茶工艺关系密切。唐代陆羽《茶经》将蒸青做饼的制茶工艺归纳为“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其中“蒸、捣、拍”是把茶叶中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产生膏化现象。另外,《茶经》中记载有“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其“含膏者皱”指好茶的外形,茶汁流失少,茶味更为浓厚。
唐朝李肇《
唐国史补》中记载的唐代贡茶中有“岳州邕湖含膏”。据此记载,唐代湖南岳州(今
岳州)已生产贡品邕湖含膏。唐代
张舜民《
画墁录》中记载:“
贞元中常兖为
泽州刺史,始蒸焙而耐之,谓研膏茶”。此时,唐贞元(785~805年)中期真正意义上的茶膏出现。在唐代茶膏也曾作为民间贡品。
唐代的
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
庐江郡(今安徽合肥、
六安市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
唐朝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据
吴任臣《
十国春秋》记载,早在
南唐闽康宗
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这个时期的茶膏是制茶人因舍不得扔掉零散茶碎将其熬煮成膏,阴干打碎后储存自用。这种茶膏具有与叶茶相同的复杂、多层次的口感,茶汤也更加清透并便于冲泡。由于价格低廉,便于携带、冲泡容易而深受茶商们的欢迎。这种独特形式的茶饮至此被古丝绸之路的商人传至更远,受到普通民众和宗教人士的喜爱。
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
陶谷所著《茗苑录》中记载有贡品茶膏“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此时,茶膏开始盛行,并出现了多个品种。据《
十国春秋》记载,
南唐文通二年(937年)“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因此,南唐文通二年(937年)福建建州生产的茶膏耐重儿已作为贡品入贡,但数量少,仅8枚,尤显珍贵。“茶膏”名称正式出现。这一时期的茶膏是土法制作的云南普洱茶膏。
宋代
宋代随着宫廷点茶的风行,茶文化也加入了各类仪式,茶膏的生产与
精练也达到顶峰。龙凤呈祥的
普洱茶饼,以其复杂造型和美好寓意作为贡品被纳入宫廷,它成为茶膏刻模压榨工艺的开端。
与
唐朝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放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这个时期,制茶者更注重茶膏的制作,并且认为茶中的“膏”是珍品。宋代史学家赵汝砺在《
北苑别录》中介绍制作茶膏的方法:“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
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蒸熟的茶叶称作茶黄,将茶黄淋水使其冷却,先放在小榨床上榨去水分,再放到大榨床上榨出油膏。榨膏前用布包裹起来,用竹皮捆绑,放在大榨床下挤压,半夜时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这个时候称为翻榨。
宋代制茶人将茶膏涂抹在
团茶表面,增加其光亮和色泽,
宋朝的
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
赵祯的
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
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这种方法比起
唐朝的制茶工艺有了很大进步,并将茶膏作为独立的产品纳入
茶品名录。如
北宋第一位茶著者
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
北宋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编著的《
大观茶论》中,对茶膏油描述:“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赵佶把“膏”的质量优劣作为鉴别茶叶质量优劣的标准,认为膏稠者是珍品。宋代皇宫御茶厂北苑茶坊制出玉蝉膏供皇室饮用。在这个时期,茶膏逐步走出
宋朝疆域,甚至成为藏传
聂氏宗祠里的传统饮品。
元代
元代的近百年时间里仍然延续宋代茶文化,趋于简约化。这个时期的茶块、茶团普及,客来敬茶已经形成习尚。皇宫里因
蒙古族的习俗更多是在茶里加奶或
酥油熬制成茶。茶膏只有民间专业茶人或僧侣寺庙中有见。
明代
明代,开国皇帝
朱元璋下诏倡导简朴,并颁令禁止
团茶、
砖茶等繁杂茶事,废除了茶膏的生产,全部改为
散茶,由此明代开始了散茶煎煮法。这个时期茶膏在民间更是少见,只有云南土司或制茶坊还在沿用,但也几乎趋于秘制。
清代
清代,茶膏再次出现,并达到顶峰。茶膏也是在清代定名。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茶膏,直接运用中医熬制药膏的工艺制作茶膏。通过
茶马古道输入
西藏自治区,而受到西藏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青睐,特别是活佛级以上僧侣和宗教领袖中更成为茶膏爱好者,同时又禁止民间人士饮用茶膏,因此很多大寺院自建制茶车间,自行熬制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后来茶膏以入贡形式进入清廷,成为皇室贵族的高级茶饮。
1729年,
雍正帝钦发圣旨,在
云南省普洱地方设立
普洱府,并责成云南
总督西林觉罗·鄂尔泰取云南大叶种茶制成茶膏进贡朝廷,成为皇室御用,此时期的茶膏在云南土司的贡品茶膏制作方法上进行了改良,加入人参、
肉桂等草药,使其不仅仅作为保健药丸,亦可冲服作为茶饮用。浓缩茶膏因其独特的药用和保健特性,促使了茶膏的生产和发展。
到
乾隆,著名药学家
赵学敏将茶膏载入中医药典籍《本朝纲目遗拾》,确立了茶膏在药用和养生保健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在这个时期,清宫御茶房开始对茶膏的生产进行改进,其成为宫廷制品,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工艺的基础上,对
宫廷普洱茶采取了一套近似现在中药冲剂所采用的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方法,创造出一种新的“压榨制膏”工艺。当时,“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正式确立,同时“普洱茶膏”被正式定名。
1792年(
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
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就此流入海外。但是,由于清朝宫廷制作工艺复杂,民间无法复制,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现代
当今的茶膏研发在宫廷普洱茶膏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工艺创新。根据
清代御茶房文献,采用以纯净水为介质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制作茶膏。这种工艺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根据清代以
花榈木为炭的思路,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35~42
摄氏度之间。这里所说的常温与宋代工艺中的常温是有所区别的,宋代工艺的常温是指日常温度,而清代工艺的常温是指相对恒定的温度。
普洱茶膏的营养成分是普洱茶的5到8倍。每1000公斤的普洱茶叶能生产出5公斤的普洱茶膏,因此普洱茶膏是浓缩的精华。同时,通过纳米级的工艺,剔除了对人类有害的重金属、农药分子以及超标的
氟化物等物质,从而更加安全和健康。因此,
宫廷普洱茶膏的口感纯正,没有普洱茶的土腥味,进而茶香更为纯粹。
原料
制作茶膏的原料以红茶、绿茶、
乌沃茶、普洱茶、
黑茶、白茶、
黄茶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主。其原料产地以
云南省的
勐海县、
普洱市地区为佳。
加工与制作
古代工艺
无加热常温工艺
宋代制作茶膏的方法:蒸熟的茶叶称作茶黄,将茶黄淋水使其冷却,先放在小榨床上榨去水分,再放到大榨床上榨出油膏。榨膏前用布包裹起来,用
竹皮捆绑,放在大榨床下挤压,半夜时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这个时候称为翻榨。这一工艺过程在步骤上已经非常繁复,每一道工序也可以说是极尽细致,所得到的茶膏在纯净度和活性物质的保留上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该种工艺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有效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活性酶,但是由于整个过程中提取茶汤和收膏等主要工艺都处于日常温度下,所以这一温度下茶叶中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的析出非常有限,导致了这一工艺制作的茶膏在茶香味上仍不理想。
大锅熬膏法
其工艺借鉴了中药熬膏,将茶料投入锅内,反复煎熬七次,然后将熬好的茶汤倒入滤布里挤压,过滤后继续煎熬,浓缩成膏。在熬制的过程要求快速搅拌,熬制到捏起一团膏体不粘手,拉
长丝䰶而不断,颜色呈淡褐色为度。熬制定型后晾凉,装盒或装瓶。
清皇宫制膏法
其方法与大锅熬法不同,它是在唐宋时期的制膏工艺的基础上,运用了生物二次发酵技术,促使茶叶内所含物质分解转化,然后反复压榨取汁,熬液成稠密度较高的软膏入模,低温干燥即成。
其制法为:
①轻蒸、解决、淋洗。将
云南省上贡来的顶级
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决,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②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③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④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⑤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清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现代工艺
现代的茶膏制作始于2002年前后,现代的茶膏研发在
宫廷普洱茶膏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工艺创新。根据
清代御茶房文献,采用以纯净水为介质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制作茶膏。同时,通过纳米级的工艺,剔除了对人类有害的重金属、农药分子以及超标的
氟化物等物质。科研部门还成功地从云南
临沧市的
晒青毛料中分离了
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群,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科研部门又成功分离了原云南思茅地区(现为
普洱市)普洱茶独有的菌种,完成了普洱茶膏中的极品“玉龙胜雪”的研发工作,自此,标志现代普洱茶膏第一阶段工作的基本完成。也预示着现代普洱茶膏开始走向成熟。
另外,茶膏的制作还有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40
摄氏度以下,其利用了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通过低温萃取、低温干燥工艺,最大限度地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
加工特点
古代
民间土法熬制工艺中有一个持续高温的过程,导致茶膏芳香物质的过度挥发和活性成分的破坏。所获得的茶膏几乎没有香气,不存在保存越久越好喝的特点。
宫廷普洱茶膏的生产工艺极其复杂。从选择合适的茶树品种和采摘时节,到洗涤、蒸煮、发酵,再到压榨、过滤、造型、干燥,以及在受控温度下储存以允许持续发酵,每一步都要精确操作。尤其在清宫御茶房里,普洱茶膏的制作需要在御医的监制下完成,以确保达到皇帝的饮用标准。成品的浓缩茶膏常带有铭文或独特的设计,标示其产地、工艺和制作时间。
现代
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使用的技术主要是
速溶咖啡制造技术,包括萃取、浓缩、干燥等。普洱茶膏的品质特点是冲水即溶,杯内不留残渣,浓淡易调节,方便卫生,保健及药用功能较强。
(一)喷雾干燥工艺
喷雾干燥工艺可以理解为民间土法熬制工艺的改进,这是基于民间土法熬制中有一个持续高温的过程,导致了茶膏芳香物质的过度挥发和活性成分的破坏。而喷雾干燥工艺制作的茶膏,尽管在茶汤提取上并无高温过程,但在最终的成膏工艺上却是通过现代技术,在高温下快速的将茶汤喷雾中的水分蒸发,得到茶膏
晶体。这一干燥方式过程中,为保持茶汤喷雾的快速干燥,其温度会高达160℃左右,同样破坏了茶汤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相对应的,这一工艺和土法熬制一样,所获得的茶膏几乎没有香气,也不存在保存越久越好喝的特点。
(二)低温或超低温萃取工艺
低温萃取制膏是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对
清代宫廷茶膏的模拟,它没有持续的高温过程,充分保护了茶叶中的营养物质与必备的生物“酶”。同
普洱茶一样,按照这种模式加工出的普洱茶膏,同样具有“持续转化”的功能,其品质的曲线是逐年向上的。两个突破:一是突破高温状态下生产茶膏的局限,创造一种低温状态下生产的“纯茶饮品”。将茶叶原有营养物质做到最大的保留。二是突破现有固态速溶茶保质期较短的问题(一般为24个月),可将保质期延长十年甚至几十年。且产品的品质与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
蒙顿独创的“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是对清朝“压榨制膏法”的唯一继承,由于所有的加工环节保持低温状态,避免高温对茶叶内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香气组织的破坏,如我们的低温干燥就是采用最先进的冷冻升华干燥方法,使产品呈多孔的海绵体结构,复水性强。风味要比其它干燥产品更能接近原茶的固有特色,使“本味”更贴近原茶的品质。
胡庄玫瑰吃茶膏是一种创新型茶膏,以平阴玫瑰花为载体,采用的细胞破壁技术是对传统茶膏加工技术的一种现代化创新,突破了高温状态下生产茶膏的局限。胡庄玫瑰吃茶膏中的
玫瑰花茶以微小分子存在,营养价值大大提升,吸收更加容易。
植物
细胞和动物细胞不同,在细胞膜外还有一层厚厚的
细胞壁,其成分是植物
纤维素,像一个小木屋,把细胞紧紧裹在里面,其有效成分的提取一般需要煮沸或
乙醇提取等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达到完全提取,而且提取过程会对有效成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大大降低了药效。而
国爱堂细胞破壁技术是把植物细胞完全破壁,药物成分在未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可以完全释放出来。它是中药提取技术的巨大进步,药效可达十几倍的提高,而且使用更加方便。
经过细胞破壁处理的食材,非常精细,极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大大提高了食物的营养价值。细胞破壁技术被誉为中医药现代化的革命性突破。
茶膏特征
营养价值
茶膏是茶的精华,茶膏中含
茶多酚、
多糖、色素、
咖啡因、
茶氨酸五大成分,这些集合成有机的整体,为人体提供诸多的营养成份与保健因子,其被誉为“茶中黄金”。
药用价值
清代医药学家
赵学敏所撰的《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茶膏,性味甘,苦,凉。归心,胃,肺经。功能,清热生津,宽胸开胃,醒酒怡神,烦热口渴,(治)舌糜,口臭,喉痹。”
清晚期《本草纲目拾遗》卷六中记载,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
口舌生疮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擦研敷之即愈”。所以,茶膏既可内服还可外用。
收藏价值
清宫御用普洱茶膏实物极少在民间出现。由于普洱茶膏极其珍贵,清宫廷后来也不再作为饮品,而作为药用。因此清宫御用普洱茶膏具有潜在收藏价值。
饮用方法
操作方法
茶膏的饮用可采用煮饮法或冲饮法。煮饮法即将茶膏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煮沸即可。冲饮法即将茶膏倒入杯中,注入沸水冲泡即可。冲泡法虽方便,但煮饮口感更佳。
注意事项
煮饮法时等待茶壶中的茶膏全部融化,茶汤变为通透的红色就能饮用。冲泡饮用要先用烧开的热水冲烫玻璃杯,将茶膏放在茶具底部,先倒入三分之一的热水,等待茶膏稍微溶解后继续倒入热水,让玻璃杯中的水位保持七分满,等待1分钟就能出汤饮用。
鉴别方式
外形
若茶膏外形色泽呈黑色并光亮如漆,表示茶膏生产时间较短;若膏体表面呈白霜状,表示生产已有一定时间;若膏体表面白霜明显,表示出厂时间更长;若膏体表面呈现灰色,表示茶膏开始变质。
汤色
当冲泡后,汤色红艳清澈明亮,说明茶膏质优,杂质少,工艺精;若茶汤暗褐混浊不清,带悬浮物,产生沉淀,杂质多,说明其制作工艺及
提纯方法落后所致,如采用土法大锅熬制的茶膏,容易出现上述现象。正常品质的茶膏,冲泡后茶汤色泽红艳明亮。
口感
低温萃取的茶膏最初的口感是润滑、厚重,无异味,有淡淡的
沉香味,但两年以后,其茶膏的香气与口感呈上升状态。口感上能感受到茶汤聚合程度更高,自然厚滑醇和。
香气
普洱茶膏无论是否冲泡,都有香气散发,且香气自然,清雅。普洱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保留或者析出的芳香物质都极为有限,所以普洱茶膏的香气比普洱茶叶浸泡的茶汤略显清淡。
品种类别
茶膏的品种,古代主要有玉婵膏、耐重儿、邕湖含膏和黄色、青色、紫色、黑色茶膏。现代茶膏有10余种,主要有
大杜若、玉龙胜雪、
红运当头等品种。
黑珍珠
其外形呈蜂窝状,具光泽,反光性极强,在光照条件下,反射出一个个亮点,如珍珠,故名。黑珍珠香气高正持久,滋味醇爽甘滑,汤色红艳明亮,是最佳质量的茶膏品种。
玉龙胜雪
其外形色泽呈重度白霜颜色,又似青石上覆盖的瑞雪,故名。玉龙胜雪汤色呈宝石红,乳络状,滋味浓厚
乙二醇,品质仅次于黑珍珠。
红运当头
其外形色泽黑润,膏体轻飘,放入水中可悬浮其上。冲泡方法与常规冲泡方法不同,先将开水冲入玻璃杯,然后放入茶膏,使茶膏悬浮于水面上,缓缓溶解,茶色由上向下呈雾状落下,弥漫茶杯,具有欣赏性。
衍生饮品
奶茶
用茶膏调兑奶茶,一块茶膏,鲜牛奶和少量蜂蜜,先用热水将茶膏冲泡成茶汤,等待水温降至50度左右加入鲜牛奶,充分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同样搅拌均匀,可以温热饮用,也可加入冰块。
姜茶
茶膏可以作为养生茶饮,所需要的材料有茶膏、
生姜、蜂蜜,生姜削皮切成片状,放入锅中用清水熬煮15—20分钟,煮出生姜的滋味用滤网将其捞出,放入茶膏盖上盖子熬煮5分钟即可关火,等待锅中的姜茶温度降至50—55度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橙红茶
用茶膏调兑橙红茶,使用的配料有茶膏1克,鲜榨橙汁100克。将茶膏加水400克熬煮5分钟(水开后计时)。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40℃左右,将鲜榨橙汁倒入,轻轻搅动几下即可饮用,其口感微酸、滑润。
玫瑰香茶
用茶膏调兑玫瑰香茶,其配料有茶膏1克,玫瑰花酱6克(约两羹匙),蜂蜜3克。将茶膏加水500克熬煮5分钟(水开后计时)。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40℃左右,将蜂蜜倒入,搅拌几下,然后再将玫瑰花酱倒入,轻轻搅动几下即可饮用。口感温润、
肉松蛋糕卷。
储存方式
1.茶膏要置于通风、干燥、清洁、无污染处存放,避免阳光曝晒。
3.完整块状的茶膏最好采用平放,长期直立容易使茶膏变形,影响品相。
4.茶膏在符合以上储存的条件下,其可以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