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运当头
普洱茶膏品牌
红运当头,是中国第一款“上投茶”。是普洱茶膏,选自云南省临沧市普洱市乔木大叶种茶叶,采用最先进生物技术精制而成,为目前国内外唯一“上投茶”产品。“红运当头”的特点是,在冲泡时,先放水,后放入茶膏,切茶膏始终漂浮在水上,让茶膏红色的颜色呈南岳云雾茶状向下飘散,极具动感,似天赐福运,又似独中头彩,是祝福,也是期盼。
品饮时,更是沉香浓郁,口感醇厚,为茶中难得的珍品。被尊称为“茶膏三绝”之一。
正文
普洱茶膏
红运当头茶膏是中国第一款“上投茶”,因其密度小于水,冲泡时须先注水,后投茶膏。在溶解过程中,茶膏始终悬浮于水面之上,自上而下弥漫开来,如红绸舞动,如霞光初现,仿佛“红运”从天而降。
清代药学家赵学敏曾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这样记载: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
红运当头茶膏含有的L-丙氨酸,在人体中会产生大量的泛酸钠,以促进酒精代谢的正常进行。另外 L-半胱氨酸能与乙醇反应,加速酒精的代谢,并吸收一定量的酒精,提高人体对酒精的承受量,它可以转化为胱氨酸,辅以牛磺酸能修复损伤的肝脏细胞、脑细胞和胃黏膜组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解酒的过程也是护肝的过程。
中国红瓷瓶装,沿袭清朝宫廷设计,喜庆而不失高贵,精致而不失大气,实为在馈赠亲友之首选。
制作工艺
①将云南青毛茶(或加工后的晒青副产品)放入直径约79厘米的铁锅内,注入开水(也可用清水),高温充沛熬煎,直至可浸出茶汁全部熬煎出即可。
②将茶汤用细布袋过滤、压榨茶渣,使茶渣与茶汤别离。③将经过滤后的茶汤盛入铁锅内复煎,熬煎中,应将面条浮现的浅黄色泡沫和其它杂物,用漏勺滤除,使茶汁明澈。
④茶汤熬至浓稠时,转盛于中型铜锅(也可将上道工序的两锅并为一锅复熬),以木炭文火中温煎熬。
⑤至液体呈烟膏时(水汽消逝),将上道工序的2-3锅并为一锅复熬,小锅(铜锅)低温煎熬收膏。收膏阶段,搅拌要快,要匀,力图不老不嫩,老嫩平均。
⑥当煎至烟膏拉长不粘手,呈丝状,色泽呈浅褐色,即可疾速下锅盛入定型模具冷却,茶膏即成。
⑦茶膏宜用笋叶包装,置于阴凉枯燥处贮藏。
⑧每百千克晒青毛茶,可熬制20-25千克茶膏。
晒青原料煎熬的茶膏,色淡黄褐色;普洱熟茶煎熬的茶膏,其色“黑如漆”。
功效与作用
清肺排毒
饮用普洱茶膏,不光能清除人体自由基,还能将血液中的烟毒,清洗吸入的烟、尘。喜欢抽烟的人,还能对吸入的烟、尘、菌及时清洗,以减轻毒害。长期饮用,以清肺、润喉,增强免疫能力。使咽喉部清爽舒适,胸口轻松,并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奇效。
降三高
茶膏有着“人体清道夫”的美誉,其茶多酚含量远超普通茶叶,茶多酚能降低体内胆固醇,。促进总脂和胆固醇的排泄,增强血管壁和调节血管壁通透,从而对心血管疾病也有防治作用。
醒酒养胃
普洱茶膏有多种维生素,能保护肠胃,增强抵抗力。茶多酚还能减缓乙醇引发的血管搏动,将酒精中的乙脂排出体外,保护肝脏肠胃,从而做到醒酒养胃。
抗氧化、抗衰老
普洱茶有抗氧化的功效,普洱茶膏也有,经过漫长发酵,普洱茶性情温和不刺激,茶多酚可以减少皮肤细胞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增加皮肤抗氧化水平,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其中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与儿茶素,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从而防止衰老,滋养肌肤。所以茶被世界各国科学家公认,对人体具有广谱、高效的保健功效。
降脂解压
普洱茶膏中的儿茶素能够抑制胆固醇形成、降低血脂,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清除自由基,缓解人的紧张和疲劳状态,促进人体的健康。
饮用方法
煮饮法
1、在电磁壶中注入蒸馏水(矿泉水)或者是山泉水500—600ml的水量,也可以根据个人口感的浓淡调整盛水量。
2、水煮开后,放入1克御茗堂茶膏,即是一包。
3、继续煮沸到茶膏全部融化需要一分钟时间。
4、全部融化之后,可以分汤饮用。
5、观赏汤色的温度最佳是45—55℃,超过60℃度就烫,低于30℃度则低沉。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明显变深。
6、饮用的温度最佳为45—55℃,分汤的数量是4—5毫升,尝味的时间为3—4秒。
冲泡法
1、在御茗壶中放入1克御茗堂茶膏
2、加入沸水200—300毫升,轻轻摇御茗壶,使茶膏在壶中得以溶解。
3、再加入300—400毫升的沸水,放置一分钟,等待全部溶解,可以分汤饮用。
4、饮用的温度最佳为45—55℃,分汤的数量是4—5毫升,尝味的时间为3—4秒。
鉴别方法
茶膏外观
正品普洱茶膏的外观是油光面,其色泽黑亮,在光线底下呈墨绿色。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
观冲泡汤色
观汤色鉴别和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茶膏全溶,无沉淀及杂质
茶膏属于熬制提取工艺,其所含成分均能全溶于水,不会产生任何沉淀及杂质。但凡有沉淀者,其品质就大打折扣;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这是由于这些劣质茶膏加工过程中作了凝固剂等化学物质以图节约成本,或其茶膏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落后导致。
品茶膏口感
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较好的普洱茶膏的特点:香气正、入口滑、层次明、回味长。入口爽滑,层次感明显,回甘较快,回味悠长。
发展史
“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这是《说文解字》对于膏字的解释,中国古代称心尖的脂肪为“膏”,“膏”又被专指物之精华。
再后来,古代的中医们将动物或者植物提炼出的最具价值的东西称为膏药。
按照制作工艺及特性,茶膏简单来说就是普洱茶的精华。
唐朝
茶膏的身世之谜
茶膏最早出现有准确记载的年代是在唐朝。
唐代的制茶工艺主要以蒸青饼为主,所谓的蒸青饼就是经过“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存茶”来制作普洱茶饼。在空气氧化的作用下经过反复蒸、捣、拍渗出的茶汁形成了膏化现象。
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及这种“膏”,在天宝茶饼含膏量的多少也是检验茶叶质量的重要标准。
“茶膏”一词真正出现是在陆羽之后一百多年后的南唐时期。
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后金就曾将茶膏进贡皇室,关于这一事件清代文人吴任臣经过详查史料后在其所著《十国春秋》中有详细记载,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宋朝
文青皇帝和他的“特别实验”
到了宋朝随着茶文化的繁荣茶膏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朝人对于茶膏的探究可谓孜孜不倦。
公元960年北宋第一位茶著作者陶谷在其所撰写的《茗录》中就首次记载了两种茶膏产品的具体名称“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
之后宋朝更是出现了一位“超级茶人”——“文青”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深研《茶经》,鉴于对《茶经》中所提及“膏”的不断探究,经过反复试验,宋徽宗在其所著的《大观茶论》中首次提出了茶膏的鉴别方法:“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普洱茶饼的表面如人的面目,如果表面含的膏状物质较多、表面纹理不明显,这样的茶饼才是好茶。
除了鉴别之外宋朝人也已经开始通过反复压榨的方式来制作茶膏。
公元1186年,宋代赵汝砺所著的《北苑别录》中就第一次详细的记载了茶膏的制作工艺(原文节选):“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
清朝
皇室为茶膏正名
清代的茶叶发展是继中原地区唐宋之后的又一个顶峰。清雍正七年,清朝政府在云南省普洱设立普洱府,管理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地,云南的普洱茶膏也开始进贡朝廷。
但当时云南普洱茶膏还采用大锅熬制的方式制作,存在口味、营养上的各种缺陷。
为了提高茶膏品质,公元1729年雍正帝开始在宫内设立“御茶房”在借鉴宋代茶膏制作工艺基础上,以名贵的花榈木为碳,玉泉山山泉水为介质,经过186道工序72天制作茶膏。这一时期御茶房制作的茶膏也代表着历史上茶膏制作的最高水准。
宫中御制,普洱茶膏受到贵族推崇。公元1765年,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将普洱茶膏的醒酒、养胃、生津等“药用价值”纳入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
清朝皇室对普洱茶膏一直都情有独钟。公元1793年,爱新觉罗·弘历八十寿辰之际,其曾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通过马嘎尔尼转赠英王乔治三世。这份“国礼”至今仍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现代
科技普洱市让茶膏焕发新活力
历史沉浮,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覆灭清宫普洱茶膏制作工艺也随之失散民间。茶膏的发展一波三折,直到2004年鲁迅收藏的三克清宫普洱茶膏在广州市获拍,普洱茶膏才重新引起社会关注。
此时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及商家开始追溯普洱茶膏历史,对普洱茶膏的医学养生价值和制作工艺等进行研究实验。
目录
概述
正文
制作工艺
功效与作用
清肺排毒
降三高
醒酒养胃
抗氧化、抗衰老
降脂解压
饮用方法
煮饮法
冲泡法
鉴别方法
茶膏外观
观冲泡汤色
茶膏全溶,无沉淀及杂质
品茶膏口感
发展史
唐朝
宋朝
清朝
现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