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区位于
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西南部。东界龙南街、龙北街与铁锋区相接,南界铁路专用线与昂昂溪区为邻,西界嫩江二道江与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相对,北界龙沙路、全福路、劳动路与建华区毗邻。区域总面积283平方千米,下辖7个街道、38个城市社区、7个行政村。截至2022年,龙沙区人口总户数12.71万户,户籍总人口27.3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地龙华路中段南侧。
龙沙区位于
松嫩平原、
黑龙江省西部,地貌以
冲积平原为主,全区地势平和缓。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短暂,冬季干冷漫长。区境内有
嫩江干流和支流外,还有湖、泡、水库等。
清代初期,龙沙区由盛京内务府和
宁古塔将军所辖。民国时期,
龙山区先后隶属黑龙江省会警察厅、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1954年12月11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龙沙区。1958年12月,全市实现人民公社化,全市划分为10个人民公社。1961年8月30日,将新华、龙沙公社合并为龙沙区。同时。将光荣管理区和龙沙园艺农场合并为龙沙农业分社。1972年将郊区所属的大民公社,划归
沙坪坝区管辖。1980年,龙沙区革命委员会改称龙沙区人民政府,直至今日。
龙沙区是齐齐哈尔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商贸、旅游、服务的中心区。区内有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齐二机床等装备制造业
集团公司,70多家装备装配企业和绿色食品深加工企业入驻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韩商投资园区和五福玛工业园区,形成了装备制造装配工业龙沙经济板块和绿色食品加工集群。2020年,该区生产总值121.33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7:16.4:81.9。2022年被国务院办公厅授予国务院大督查“免督查”激励,是2022年
黑龙江省唯一获此激励的县区。此外该区地处中心城区,交通便利,高铁南站、机场、齐泰高速连接线分布其中。
历史沿革
“龙沙”一词,来源于《后汉书·班超传》“赞”,即“坦步葱雪,咫尺龙沙”句;
李白亦有“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之句。“龙沙”,初指西北白龙堆沙漠而言。
清代,流入方式济随父流放卜魁(今
齐齐哈尔市),在“游览询访”中,著有《
龙沙纪略》,意指黑龙江省地区。
清代初期由盛京内务府和
宁古塔将军所辖。1683年(
康熙二十二年)起,改属
黑龙江将军辖区管辖。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朝在齐齐哈尔城设齐齐哈尔城守尉,这是齐齐哈尔建置之始,这时龙沙区境内归属齐齐哈尔城守尉所辖。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移驻齐齐哈尔城,直辖齐齐哈尔,龙沙区隶属齐齐哈尔管辖。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黑龙江将军因感“边塞无佳境”,遂于屯兵仓库之地,堆土为台,掘池其下,辟为公园,始称“仓西公园”,1916年改称“
龙沙公园”。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黑龙江省省城(
齐齐哈尔市)巡警局成立,当时龙沙区境域隶属黑龙江省城巡警局所辖。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巡警局划分省城警察辖区,当时南区、西区和当时开辟的商埠区均属今龙沙区境域,这是龙沙区建置之始。
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城管理机关名称几经变化,龙沙区境域也曾多次调整,先后隶属于黑龙江省会警察厅、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等。
伪满时期先后隶属于伪齐齐哈尔市政局、伪齐齐哈尔市公署。解放初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于1946年5月将全市原伪满时期的11个区划为6个区,今龙沙城区包括二区、三区和六区部分地方。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市人民政府重新划分行政区,当时的二区、三区和四区部分地方为今龙沙区辖境。1954年12月,经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齐齐哈尔市将原市内6个区调整为4个区。以原四区、二区、三区和五区的部分区域设立
永定区,即今龙沙区。1958年1月,撤销永定区,同年12月,全市实现“人民公社化”,全市划分为10个人民公社,
齐齐哈尔市、新华人民公社是今龙沙区。
1961年8月,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将龙沙、新华人民公社合并为龙沙区。文化大革命期间,龙沙区人民委员会改称革命委员会。1972年,将郊区所属的大民公社,划归龙沙区管辖。此后,龙沙区境域没有变化。1980年,龙沙区革命委员会改称龙沙区人民政府。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沙区位于
松嫩平原西部、
嫩江市中游东畔,地处北纬47°15′~47°20′;东经123°52′~123°58′。坐落在
齐齐哈尔市西南部,东与
铁锋区相连,南与
昂昂溪区接壤,西与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隔江相望,北与
建华区毗邻。
地形地貌
区域为松嫩
冲积平原,地势东、北偏高,西、南偏低;南、北长,东、西窄,平均
平均海拔146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龙沙区水域面积广阔,水质良好,资源丰富,地表水除有18公里长的嫩江干流外,还有许多支流和湖、泡。截至2008年水域面积93900多亩,主要是外流区域为主,有小范围的内流区域。
植物资源
截至2008年
齐齐哈尔市植被总面积34613亩,全区植物约有60多科300多种,分别构成
温带次生落叶、阔叶林,榆树疏林、灌木林,
温带草原、
草甸等类型。此外,还有人工栽培的防护林、
经济林和绿化林。全区林地面积10613亩,其中绿化林250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为3.8%,区街林木覆盖率为5%。全区林木植被偏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旱、风灾频繁,环境质量低劣。境内草地约有1.7万亩,产草量不高,适口性较好的草原约有5100亩,占草地总面积的30%,草质较差仍可放牧的草地8500亩,占草地总面积的50%。其余为副柴草。此外还有7000余亩的沼泽植被,生长着
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龙沙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33个社区居委会和6个社区村委会。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
齐齐哈尔市全区总人口296,6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7,055人、农业人口19,566人,分别占总人口93.4%和6.6%;男性146,129人,占49.26%,女性150,492人,占50.73%;18岁以下人口为33,528人,占总人口11.3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64人。
2021年6月1日,2020年齐齐哈尔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龙沙区常住人口为355849人。
民族
截至2009年底,区域内有满、蒙、回、
朝鲜、
达斡尔族、鄂温克、
锡伯族等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共12,972人,占全区总人口4.3%。其中,
满族5,314人、
朝鲜族1,515人、
回族2,910人、
蒙古族1,482人、达斡尔族1,411人,分别占少数民族总人口40.9%、11.67%、22.43%、11.42%、10.87%。其它18个少数民族人口共34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2.6%。
经济
综述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6,063万元,同比增长15.9%;第一产业增加值14,758万元,同比增长13.8%;第二产业增加值656,806万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394,499万元,增长8.9%。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4:61.6:37.0。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实现87.6亿元,同比增长67%。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完成16.44亿元,同比增长63%。规模以上增加值完成29.88亿元,同比增长67.4%。新增规模企业5户,规模企业达到67户。2010年全区能源消耗总量折合标准煤85.2万吨标煤,万元GDP能耗为1.39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8.55%。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5.1:33.5:61.4调整为1.7:57.1:41.2。
2020年,龙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区域)1213312万元,同比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89万元,同比增长13.7%;第二产业增加值198896万元,同比减少4.5%,第三产业增加值994227万元,同比增长4.9%。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7:16.4:81.9。
第一产业
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02,320万元,同比增长20.7%,农民人均纯收入15,621元,同比增长26%。全年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29,958万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农业产值14,622
万元,同比增长16.8%;林业产值241万元,同比下降1.3%。牧业产值14,175万元,同比增长11.7%;渔业产值855万元,同比增长2.3%;农林牧渔服务业65万元,同比增长7.3%。
农作物播种总面积5,334公顷,比2011年减少370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767公顷,与2011年持平,玉米种植面积767公顷,比2011年减少70公顷,大豆种植面积733公顷,同比减少20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167公顷,同比减少10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3,940吨,同比减少473吨;其中水稻产量7,125吨,同比增加352吨;玉米产量5,405吨,同比减少451吨;大豆产量1,410吨,同比减少374吨;蔬菜产量为79,890吨,同比减少3,710吨。全年肉类总产量3,661吨,同比增长70吨,同比增长1.9%。禽蛋总产量5,760吨,同比增长510吨,同比增长9.7%;牛奶产量6,930吨,同比增长150吨,同比增长2.2%。
第二产业
201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00,350万元,同比增长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户,占全市规模工业户数量的11.1%,实现工业总产值724,754万元,同比增长32.1%;完成工业增加值202,241万元,累计增长26.7%;销售收入实现653,130万元,同比增长21.3%;利润实现63,848万元,同比增长42.2%;税金完成45,766万元,同比增长43.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820万元,同比增长38.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738,460万元,同比增长24.4%,全年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84个,项目建成投产率83.2%。
第三产业
2012年龙沙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0,360万元,同比增长78.6%。商品房销售面积132,427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3,573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75,971万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0,982万元。2010年
齐齐哈尔市龙沙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现已为永裕肉禽有限责任公司、沈江线缆有限公司、红旭达科技有限公司、银鹤玻璃纸公司4家企业共提供贷款1460万元,为华工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宏河米业有限公司、银鹤玻璃纸公司提供短期借款1700万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交通
公路运输
1935年,嫩江公路大桥建成至今,区境内有乡级公路3条,省县级公路各1条。向南可达东北门户
大连市,向北可达
满洲里市、
黑河市等各地。区境内还有卜奎
南大街、永安大街等主要干道101条,路面宽阔、平坦、纵横交错,交通方便。
铁路运输
滨洲铁路经过,东到
哈尔滨市,西达满洲里,南通北京、大连、南京,北抵
加格达奇区、古莲、黑河。
哈齐高速铁路终点站
齐齐哈尔南站设在大民街道,动车1个半小时可到哈尔滨,10个小时可到达北京,极大缩短了人民的出行时间。
河运
嫩江市是天然的水上航道。区境内的水上交通,始于清
康熙。“船套子”一带,是
黑龙江省将军府水师的军港,葫芦头是重要的水运码头。嫩江开发后可与
松花江、黑龙江联运。
航空运输
1931年,在现南苑开发区建筑机场,开辟了至
哈尔滨市的临时航线。此后陆续开辟至
大连市、
满洲里市、
沈阳市、
海拉尔区等航线。建国后,
齐齐哈尔市航空站是北京——
赤塔国际航线的
中间站。1984年,开始使用三家子军用机场(
大民镇境内)并加以扩建,1987年建成,使齐齐哈尔航空站成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已开通北京、
上海市、大连、
广州市、海拉尔、
武汉市等国内航线,已经开通两条国际航线。
社会
文化事业
区现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文化室98个。区、街、乡(镇)、村均有文化活动场所。区境内还有市
新华书店总店、市工人文化宫、市艺术团等较大的文化团体14个。1992年,区文化局(馆)被市文化局授予先进集体。龙沙区自1985—1995年,在
声乐、舞蹈、美术等竞赛中,获得国家和省级一、二、
三等奖的有18人次。
体育
区境内有
鹤城体育场龙沙公园等大型体育活动场所4个。1988—1995年,在速滑、游泳、田径等方面的比赛中,获得省市级冠军100人次。向国家、省市输送速滑、冰球、排球运动员32人。
卫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2012年,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总计147家。诊所55家:西医诊所12家,
中医诊所15家,医疗美容诊所4家,牙科镶复所12家,口腔诊所13家;门诊22家;厂企卫生所14家;医院21家:其中个体医院9家,
公立医院12家;公共卫生机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乡镇级卫生院2家,村卫生所(室)12家。
旅游
龙沙公园
龙沙公园园坐落于
齐齐哈尔市市区中心,已有百年历史。占地面积6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0公顷,是
东北地区最大的
综合性公园。冬季,龙沙公园举办“龙沙冰景游览会”,增添了一大景观,齐齐哈尔的冰雕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视为鹤城奇葩。吸引国内外百万游人来观光,龙沙公园已列入《
中国名胜词典》。
嫩江公园
嫩江公园始建于1993年,1996年正式开园。东起迎宾桥,西至“葫芦头”江提,南俯视通江路,北临湖西路,是以游览、娱乐、经营服务为主的文化娱乐场所,是
齐齐哈尔市较大的一座开放性公园。全园占地面积32.88公顷,现有树木30余种、近万株。主要分四大景区。第一景区是临江景区,也是全园的中心,占地面积5.9公顷,该区以25米高的抗洪胜利纪念塔为主景,并以塔为主轴,在南北两块绿地中,有十二生肖雕塑做配景。第二景区是水上游乐区,以湖面为主,为游人提供湖上垂钓、
旅游船等娱乐活动。第三景区是商服区,从步行桥至三孔桥之间,为游人提供餐饮服务。第四景区是垂钓区,为广大的钓鱼爱好者提供垂钓场所。
获得荣誉
2020年2月,在“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榜单中,龙沙区排名第51位。
2021年1月,入选2018-2020年全国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政治
龙沙区人民政府区长:曲文珣。
龙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何绮春、王欣宇、张桓、魏巍、许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