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庸健
金日成时期的朝鲜第二号人物
崔庸健(朝鲜文:최용건),又名崔秋海、崔石泉等,曾化名金志刚。1900年6月20日出生于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金日成时期的朝鲜第二号人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二个元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
1919年投身反日运动。后到中国求学,曾在云南省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官。1928年起崔庸健在中国东北地区从事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6月参与创建饶河抗日游击队。1936年11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参谋长,次年春任代理军长。1940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0年6月至1957年9月历任军事委员会委员、朝鲜人民军最高副司令官、内阁副首相兼民族保卫相,为抗击美国侵略和人民军建设做出重要贡献。1953年被授予共和国次帅称号。1972年当选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曾获金日成勋章和其他勋章多枚。
1976年9月19日去世,享年76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0年6月22日出生在平安北道龙川郡下石里的一个贫农家庭。
1919年3月1日因参加反日活动被判刑4年。
1922年流亡到中国,转学至云南陆军讲武堂,9月和24名青年一起到达上海市,进入上海南华大学学习军事,后因上海发生一起爆炸事件,无辜受牵连,被当局逮捕下狱。
1923年出狱后去云南讲武堂,一面学习军事技术,一面和其他革命者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
从政经历
1925年4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到黄埔军校任教官。同年黄埔军校的师生参加北伐战争。崔庸健随军作战,任北伐军第六部队队长,经历了最初的战斗锻炼。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2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和广州工人举行起义。黄埔军校的特务营参加了这次起义。这个营有四分之三的朝鲜革命者。崔庸健是该营二连连长。
1928年初被派到东北地区,化名金治刚,从事建立党组织和游击队的工作。为把农民运动引向深入,他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清算“三益堂”(由日本特务、朝鲜族中的卖国败类和反动军阀三股合资组建)的通河暴动。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通河暴动最终失败了,崔庸健等3名党代表在群众的掩护下潜离了通河县
1928年春作为三江地区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崔庸健化名金治刚,来到黑龙江省汤原县梧桐河福兴朝鲜族屯秘密开展农民运动,继续播撒革命火种。他组织乡亲们集资,办起了三江地区第一所朝鲜族学校——松东模范学校,首开了三江地区朝鲜民族教育的先河。
1928年10月秘密发展裴治云、崔圭福、金成刚入党。
1929年春又陆续发展金正国、马德山、徐光海、张星德等入党。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三江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在福兴屯成立,下设河东、河西两个党小组。随后,在萝北县的鸭蛋河,富锦市的安邦河,汤原县的梧桐河、太平川、七马架、格节河,通河的西北河及鹤岗等地陆续组建了党支部和党小组。
1929年春中共汤原县委在汤原县鹤立镇附近的北7号屯正式成立。县委书记为李春满,委员裴治云、崔圭福、金成刚等,秘书金正国。这不仅是三江地区成立的第一个中共县委,而且也是整个东北地区创建最早的中共县委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汤原县委改组扩大为汤原中心县委。
1929年秋还组织福兴屯农民举行了第一次震撼三江的农民暴动和示威游行,并取得重大胜利。这次农民暴动的胜利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三江地区的农民运动。
1930年11月通过举办三期军政干部培训班,精心培养了大批党的干部和抗日将领,受训的高年级学生和青壮年达140多人。这些学员被派往萝北县鹤岗市富锦市、集贤、桦川县汤原县依兰县勃利县通河县等三江各地,发展党团员,建立“反日同盟”,到处点燃革命烽火,从而使汤原中心县委所属的基层党组织迅猛发展到南至通河县、北至富锦县的方圆150公里的广阔地带。
1929年末开始,崔庸健与黄继兴(黄哲云)等党员一起又来到中国最东北地区角的宝清、虎林市饶河县抚远市一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他与黄继兴、崔一山、徐凤山(李阳春)等中共党员,在饶河三义屯办起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
1930年3月经中共满洲省委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共饶河县委,崔一山任书记。3月根据满洲省委批示又将饶河县委扩大为中共饶河中心县委,所属党员数量发展到120多人,下设饶河区委、抚远区委、宝清特支、虎林特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号召东北地区各地组织抗日武装。
1932年7月根据饶河中心县委的决定,在宝清县小城子办起了军政训练班,培训抗日人才。军训和反日教育刚刚进行了两个多月,日军的第十师团六十三联队就侵入到宝清一带,训练班的一名学员被捕叛变,供出了军训所的地点。崔庸健得到消息,立即解散了训练班,只带领5名学员来到了饶河。随后根据饶河中心县委决定,用仅有的一只手枪,成立了由金文享、金东天、崔龙锡、许成在、朴英根等6人组成的特务队,开展武装斗争,崔庸健亲任队长。由这6人组成的特务队,后来发展成为威震敌胆的抗联第七军。崔庸健等人还在群众中组织青年训练班,成立反日会,揭露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罪行。
1933年4月21日成立饶河工农义勇军,化名崔石泉,任队长。6月又在饶河三义屯举办了军政训练班。
1934年2月3日特务营在大代河召开党支部会议,决定取消特务营番号,重新编为饶河民众反日游击队,由崔庸健任队长,朴振宇任政治指导员。
1936年4月扩编为第四军第二师,担任参谋长。10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参谋长。11月将第四军第二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崔庸健初为七军参谋长,由中共下江特委领导。
1937年3月七军军长牺牲,崔庸健任该军军长。
1938年1月中共下江特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整编东北抗联第七军,宣布抗联第七军直属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指挥,崔庸健调到第二路军任总参谋长。9月28日击毙日军少将日野武雄。后任抗联第二路军参谋长、野营教导旅参谋长、东北地区党委执行委员会书记。
1940年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艰苦阶段。
1942年8月1日抗日联军改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崔庸健担任参谋长,并任中共东北委员会书记,直到日本投降
1945年7月份,抗联教导旅就在崔庸健、周保中的指挥下派出数百名指战员,分成小分队担任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向导。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朝鲜解放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祖国。9月8日崔庸健同周保中、冯仲云一起到达长春。12月当选为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常务执行委员会委员。
1946年1月参加朝鲜民主党,任副委员长。2月24日民主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委员长。
1948年2月8日朝鲜人民军成立,任朝鲜人民军总司令。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担任民族保卫相。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指使南朝鲜李承晚傀儡集团对北半部发动武装进攻。朝鲜人民进行了反对侵略、争取祖国统一的解放战争
1950年6月—1957年9月历任军事委员会委员、朝鲜人民军最高副司令官、内阁副首相兼民族保卫相,为抗击美国侵略和人民军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1953年2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为了表彰他对朝鲜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特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称号。
1956年起当选为朝鲜劳动党副委员长、政治委员会委员。
1957年起担任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升任元帅。停战后,朝鲜进入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继续担任内阁副首相兼民族保卫相。
1954年又兼任内阁体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长。
1957年、1962年、1967年连续三届当选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
1972年12月当选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
政治举措
政治方面
崔庸健在长期肩负党和国家重要工作期间,从他亲自参加过的革命战争和建设实践出发,总结朝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经验。他在谈到经济工作的重要性时说过,无论哪一个国家,如果不建设自立的民族经济,就无法保证完全的自主独立,也不能作为富强文明的国家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他在总结取得胜利的原因时说,建设新朝鲜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一切胜利和成就,是朝鲜劳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朝鲜具体现实的正确政策和英明领导的结果,是朝鲜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进行了英勇斗争和创造性劳动的果实。
崔庸健为捍卫朝鲜劳动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劳动党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从1955年起先后被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党中央副委员长、党中央书记。在1958年朝鲜劳动党第一次代表会议上,崔庸健拥护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的宗派主义。
崔庸健为早日实现祖国的自主统一和革命的全国性胜利,献出了一切精力。他指出,解决朝鲜统一问题的前提是迫使美国军队撤出南朝鲜,然后在没有任何外来势力干涉的情况下,由朝鲜人民自主地、和平地、并在民主基础上加以解决。
外交方面
崔庸健为贯彻执行朝鲜劳动党提出的自主独立的对外政策,提高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进行了积极的活动。
1964年11月至12月访问了苏联、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柬埔寨
1967年10月至11月率党政代表团赴苏参加庆祝十月革命五十周年活动,后去古巴进行了友好访问。
1969年9月去越南参加了胡志明的葬礼。
1972年12月率朝鲜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成立五十周年活动,并在大会上致词说,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应该忠于完全平等、独立自主、相互尊重、不干涉内政和同志式合作的原则,否则,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复杂问题。
在对外活动中,强调反美斗争。他说,美帝国主义是侵略和战争的主要势力,是和平、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最凶恶的敌人。要真正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和团结一切反帝力量和爱好和平的力量,到处给美帝国主义以打击,并施加压力,以粉碎它的侵略和挑起战争的阴谋。
1954—1969年五次公开访问中国。对加强和发展中朝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说:“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并且在严峻的历史考验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我们两国人民,在反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一向并肩前进,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互相紧密合作。我们两国的共产主义者,从抗日时期起,把鲜血流在一起,亲密携手斗争。这形成了我们两党之间牢不可破的国际主义团结的根深蒂固的传统。”
由于崔庸健为取得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党和革命政权,为朝鲜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获得了“金日成勋章”和劳动英雄称号,以及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勋章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9月20日致电金日成主席和朴成哲总理,表示深切哀悼。唁电指出:“崔庸健同志长期肩负国家重任,为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为朝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争取朝鲜的自主和平统一,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1976年9月19日病逝于平壤,终年76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76年9月20日致电金日成主席和朴成哲总理,表示深切哀悼。
所获荣誉
崔庸健为朝鲜的军事力量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被授予了共和国次帅称号,并获得金日成勋章和其他多枚勋章。
人物事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金日成自任总司令,崔任副司令,在激战中崔左臂负伤。
10月兼任西海岸防御指挥部司令,在仁川登陆中,用不到20000人的杂牌部队(18师、17装甲师一部、105装甲师、独立25旅、独立78团、汉城警备队、仁川警备队)把包括最精锐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在内的7万多美韩军拖了半个月。
10月任西部司令,指挥几个9月才编成的新师(19、27、43师)节节抵抗10余万美韩军的进攻。
10月底美10军在元山登陆后,又指挥新建的第4军团(41师、507旅、独立71团)约20000人,在丰山建立防线,一直坚持到志愿军42军到来。在激战中左臂负伤。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从政经历
政治举措
政治方面
外交方面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所获荣誉
人物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