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机密档
越战机密档
本书是作者数十年研究越南的心血之作,以战地记者的“第三只眼”,记述了战后印支风云,南越总统吴廷琰的兴衰史,吴廷琰和胡志明的关系,南北越如何分裂以及后来的摩擦,越南与柬埔寨、美国和中国的矛盾关系。书中首次披露大量历史细节,对战争逻辑、新闻伦理、政坛权斗、间谍工作、政治人物沉浮、南越国两位风华绝代的第一夫人的命运遭际,都有深刻思辨和生动描摹。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一百多年来,越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绝大多数时间弥漫着硝烟,这并非京族喜欢打仗,而是这片土地具有令大国垂涎三尺的战略价值。陈加昌先生作为九死一生的战地记者,亲历了越南战争二十多年的全过程,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用如之笔深刻描绘了这场战争的惨烈场景,并从而揭示出其背后波谲云诡的大国博弈,鲜血淋漓的武装政变,折冲樽的外交权谋,唯利是图的友邦关系,食肉寝皮的骨肉相残,妄言妄信的意识形态……
越战是人类之痛。2014年是越战爆发50周年,2015年是万隆会议60周年,“白头新鬼烧皇历,倒海狂澜激。战地忆良朋,雾春归处,寰球无仇敌。”
——个中血泪,听陈加昌先生沉痛道来。
作者简介
陈加昌,传奇报人,新加坡第一位战地记者。1931年生于新加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加入《中兴日报》,曾任《益世报》及吉隆坡中国报》记者。1953年初重返《中兴日报》,出任采访主任。1953~1955年兼任槟城《光华日报》、怡保市《建国报》及吉隆坡《中国报》三报联合特约驻新加坡记者。1955年加入“泛亚通讯社”,期间采访过万隆会议,后任职于新、马多家报社,长驻越南,并先后任驻南越特派员、星马区及东南亚区主任。1973年创立《泛亚社》日本文政经新闻社。1985年创办日本文《泛亚时报》双日刊。1989~1996年曾任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新闻奖评审委员。2005年退休。
著有《越南:麻烦的邻居》、《柬埔寨:预言的祭品》与《学日本,看日本:日本第一的虚虚实实》等。
译作:崎护著,《新加坡沦陷三年半》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这本书无疑是父母的必读书。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这本书是对培养全自动化儿童的一英寸厚的警告。
《亚特兰大宪法报》(The 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
一本诚实的、研究充分且文笔优美的著作,属于那种第一个给某种不可否认的问题命名的类型。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The San Diego Union Tribune):
我突然觉得视力模糊,才意识到读到了最后一章。我边伸手去拿纸巾边想,怎么才能加入理查德·洛夫的团队呢?
《华盛顿邮报·书籍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在这本不但学术而且实用的书里,洛夫提供了为了一个更健康、更绿色的明天所需要的今天的解决方案。
......
名人推荐
新加坡前总理公署兼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及出使八国大使李炯才:这本新书,是陈加昌几十年来研究越南的心血。本书描写战后的印支风云,吴廷琰的兴衰史,吴廷琰和胡志明的关系,南北越如何分裂以及后来的摩擦,越南与柬埔寨、美国和中国的矛盾关系,是一本凡对越南近代史有兴趣者难得的参考书。加昌虽年高八十,但仍保持着新闻记者应有的本分,努力写作,把知识贡献给社会,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令人钦佩。
图书目录
李炯才序
余云序
自 序
上篇 中南半岛烽火:相煎何太急
第一章战后印支风云
越南陷入权力真空
英军和国军开进越南
胡志明“请君入瓮”之计
毛泽东派罗贵波到越南民主共和国
奠边府一役定江山
美国为何不介入第一次越战
第二章权谋用尽的日内瓦会议
会议召开日期是巧合?
参会各国心态大相径庭
中国代表团的身份之争
主席国的诞生
中国代表团不输人不输阵
餐馆挂“青天白日”旗
约翰·杜勒斯不与周恩来握手?
中原地区施展外交影响力
各国发言人群像
第三章吴廷琰登场
越南被分裂为二
周恩来、胡志明柳州市密谈
吴廷琰临危受命
向教派军阀开刀
君臣关系破裂,吴廷琰出任总统
万隆会议场外记者舌战
吴廷琰与媒体
第四章政局开始骚动不安
“双十一”兵变
南越国是“吴家天下”?
越南共产党成立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美国内争影响对局势的判断
美国“共浮沉”的承诺
我应西哈努克港邀访边区
英人预言轰炸南京总统府
吴廷瑈夫妇成为众矢之的
白宫开始不耐烦
第五章佛教徒反政府运动
佛教徒反政府事件
和尚释广德自焚
陈丽春的“烤肉”一词触发公愤
释智广是怎样的一个和尚
政府要员中佛教徒占大比率
镇压佛教徒前夕
切断美方电话线
吴廷琰:我不是政治花瓶
我收到“政变计划”的密件
第六章政变终于成功
罗奇:美国不会阻扰政变
政变前一周的关越较劲
政变前两小时接见美国大使
爱将宗室订阵前倒戈
吴廷琰与罗奇大使的最后通话
第七章吴廷琰的最后一幕
吴延琰怆然泪下
吴廷琰的最后一夜
总统兄弟瞬间被杀
盖棺定论功与过
吴延琰魂兮归来?
吴廷琰VS胡志明
吴廷琰、胡志明和国共的情结
第八章后吴廷琰的军人政权
恩怨情结上演“王子复仇记”
杨文明政权昙花一现
兴风作浪的阮庆
“816宪法”点燃导火线
学生占领国家电台
阮庆:我将再回来
一山不容二虎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阮高祺出将入相
李光耀谈阮高祺
“智”高一尺,“祺”高一丈
第九章名记者间谍范春安
没有硝烟的战争
初识范春安
步入间谍路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温情间谍越南战争情缘
像猫掩盖自己的粪便
最后的命运
临终心境:潇洒、矛盾、无奈
第十章越南民主共和国王牌军人间谍
西碧雅夫人的电话
金蝉脱壳死里逃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将计就计分化军中团结
再次发动政变
走为上策
阮政诗乘机报复前恨
情报首长回忆二范
第十一章中南半岛风云难测
关注中国突然介入越战
南方地区海上军事演习
国泰航空坠机事件
美国合众国际社客机给中共飞机打下
以为打下“蒋匪帮”飞机
我看南海风云变化50年
金边暗杀刘少奇案
《柬埔寨杂志》报导破案经过
释放“刘案”有关囚犯
苏联人史维林来了
吹皱一池政治春水
“丑陋的美国人”
我与中情局专员早餐3小时
西哈努克港和中情局的恩怨
《阴影下的吴哥》的影射
西哈努克“假戏”美国“真做”
第十二章越南战争的军事焦点
“非军事区”的人民生活
台湾“国军”与北纬17度线
埋葬“美国神话”的溪山基地
越战境外的“生命线”车邦
胡志明走廊
地道和陷阱
老、越边境遇故知
越战时开入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原地区部队
第十三章华裔越共扮演的角色
女同志胡英护送黎笋河内
在华人社会制造不安
华运的暗杀手段
中篇 南越国“第一夫人”
第十四章陈丽春:“龙女”抑或“蜻蜒”
巾帼不让须眉
单刀赴会退叛军
“第一夫人”的由来
与西方记者交恶
西方记者笔下的“夫人”
终有人替她讲话
为我延长居留期?
大叻别墅最后一次访问陈丽春
大群美国记者到来对我们没用
我像神话中的差翅亚目
第十五章美国之行:“临别秋波”与“最后的哀歌”
携女出国将领松口大气
不知政变一天天逼近
洛杉矶最后的哀歌
致美国第一夫人的唁电
美国拒绝母女入境
长女丽水市车祸遇难
出版回忆录
第十六章越南的传奇,上帝的恩宠
最受争议的女人
独立宫后院的老树
尝尽煎熬和试炼
子女长大成人
陈丽春长眠天国
流亡初期生活清苦
相信“因果”宛若“前世今生”两人
晚年心灵:真·善·美
第十七章阮高祺夫人滕雪梅
烽火越南中的“英雄美人”
西贡区再访滕雪梅:最难风雨故人来
第十八章越南战争新闻报导
战地记者的诱惑
记者留下“生死状”
军人专用店与黑市交易
“荒唐”的新闻简报会
美国记者的“尚方宝剑
田中首相对记者“忍气吞声”
西哈努克港在星受记者侮辱
兵哥遇秀才,有理说不清
西方记者咄咄逼人
美记者看扁南越国将领
图片报导和误导
经典新闻照片的背后真相
第十九章日本记者一窝蜂涌来
不,不,日本,日本!
日媒报导失衡引起美国大使干预
指媒体内有共产党
风云越南十载寒窗
第二十章越战败于媒体?
“非战之罪”
造谣的“卡蒂纳电台”
美国高层看越南战争报导
越南报人看西方报导
尴尬心情批评同业
美国教授来函
第二十一章越战采访侧记
越南首位华人战地记者蔡敦平
首位日本战地记者冈村昭彦
石川文洋:奋斗成功的自由摄影记者
随军采访历险记
我们跨过越共“铁三角”
战时胡志明市风情
共产主义国家的新闻来源
媒体也集聚香港特别行政区、曼谷
第二十二章战地记者的最后一战
生命因忘我而灿烂
生离死别魂断越南
战地记者遇难状况
柬埔寨是战地记者“地狱门”
撤出西贡的最后一批记者
第二十三章为遇难的同业朋友点名
罗伯特·卡帕:想做永远失业的战地摄影记者
第一个随军跳伞女记者狄基‘查柏丽
弗兰西斯·索里:只身踏上“另一条路”的人
玛格丽特·希琼斯:“灰暗战地一点红”
溪山上空遇难四记者
支拉巴:梦断情人节
戴维斯:巨人在“阴沟中翻船”
梦中丧命的酒井辰夫
威力·美特拉:被柬共从巴士上掳走的记者
岑启辉与邱谦诚:倒在越南的两位新加坡记者
附录一以生命见证中南半岛烽火
附录二一则精彩传奇
后记
后记
后记 陈加昌
(一)我对中南半岛发生兴趣应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生时代说起。那是60多年前的往事,我上午在华校上课,下午赶到一家教会办的英校念书,班上有一位从河内来的越南同学阮玉泰,他一下课就和我谈起越盟反法殖民运动的事情。
那个时候,由越南独立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反法殖民游击战事刚刚开始。这位越南同学把越盟领袖胡志明比喻成“越南的孙中山先生”,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胡志明的名字。
小时候我知道有越南(安南)这个地方是因为家里吃过“安南米”。
小学书本上也读过“安南是鱼米之乡”一课,脑海有这个名字。
(二)1950年,我出道当新闻记者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也许小时受过日军占领新加坡三年半的经验和清楚中国抗日战争八年及以后中国发生国共内战的影响,我对采访军政新闻特别有兴趣。工作时经常有机会在机场或码头采访来往新加坡和东京胡志明市马尼拉间的西方军政要员。
1954年初我去日本的途中路过西贡,这时朝鲜战争已经停火,而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战事却有败退的趋势。
翌年四月,我到印尼万隆市采访历史性的“万隆会议”(新加坡另有两位中文报记者,南洋商报的李炯才和星洲日报的刘天凤),会场遇到国家刚被分割为南、北越南的双方代表,又对柬埔寨元首西哈努克港作简短访问,从此加深了我对中南半岛的兴趣。
万隆“亚非会议”之后,泛亚社正好在东南亚有华文报的地区扩展中文通讯业务,社长宋德和邀我加入泛亚社。不到半年,我被派驻胡志明市,以那里作为中南半岛的采访中心。万万不曾想到往后20年的记者生涯中,越、柬、老竟成了我活动中心地,前后20年,同个时候亲眼看到三个国家从摆脱法国殖民地统治,到独立兴起再经战火,最后走上共产主义国家之路!
(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华人,不论是什么行业,要自由到东南亚各地走动是很不方便的事,不是他们没有经济能力,而是他们出门时经常遇到护照签证上的困难。华人的面孔,在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出入境关口会受到当地官员的歧视或遇上不便,除非你把钞票夹在护照里。
在中南半岛,有会看相的老华侨如此在我面前调侃:“这年头,四处华人的‘八字’都不很好。”
老华侨的话给我很深的感触。我经常在这个地区的城市走动,酒店账单不是用美金付款就是用旅行支票或信用卡。旅行支票和信用卡上明明是华人的名字,酒店职员和商店店员却把你当成是“日本人”。在他们的心目中,华人是没有本事出门的。这件事在我心中埋藏了半个世纪之久,今天才在本书后记中发泄出来。
现在,我看见进入21世纪的华人,噢,所谓“大中华圈”,60年风水轮流转,世界各个角落已经可以见到华人旅游观光的脚印,是花钱不很当回事的暴发户年代,“扬眉吐气,风光得很,此其时也”。不论在哪里,即使是韩国人,日本人甚至是京族,都会有人硬把他当成是华人(Chinese)。
(四)这本书问世,也因五六年前,《联合早报》记者黄向京小姐到我社来谈东南亚的一般情势时开始。话题免不了牵上越南战争和我多年采访越战的经过。
黄向京把和我的访谈以四同页的图文篇幅,交由余云编排在《早报周刊》上登了出来。黄小姐说总共与我访谈两次共11个小时,过后,她又建议我写“采访越战回忆”。
30年前我写过《越南:麻烦的邻居》一书。这本书四个月内印刷三版,在星马两地共销售12,000本,算是空前记录。推翻了华人社会不看中文书籍的观念。换句话说,只要有内容的书本,不担心没人看!这本书出版,河内官方越南语人民报》因引用我书中一个章节,将书名的“麻烦”两字改译为“难相处”。《人民报》的用心,令我佩服。改译为“难相处”,冲淡当时亚细安与越南的时空现实。
我原本没有意思再写越南战争的书。陪同黄向京小姐来访的专栏作家,也是《联合早报》编辑的余云小姐,很有诚意地对我说,“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种经历,你应该写,写完后我写文推荐此书。”
起初,我以为她是随便说说的“社交语言”。后来见面,她认真问我动笔了没有,我不好意思,才认真起来。
(五)因此,这本书算是我30年来动笔再写的一本,话题依旧是越南。
起初写它,并没有一定的计划,像朝鲜战争、越战一样“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我则“写写停停,停停写写”。老牛破车,引擎无力,不觉写了四五年,从“坐七望八”拖到80。这本书像是历史又不是历史,像是个人回忆又不全是回忆。我曾经好几次搁笔不想写,但不知不觉断断续续写了近30万字,加上手里的图片觉得已可成册。今年事已高,信心消失,只怕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里我得先谢谢余云和向京两位,没有她们一再提醒、催促,这本书是不会写完的。
(六)我要深深向母亲感恩。我15岁时,父亲因意外事故辞世,给母亲留下的是一栋房子和无价的“资产”——仅一句遗言:“尽量给子女受好的教育直到子女不愿再读书为止,这样家长的责任也算完成了”。在我11位兄弟姐妹中,我排行第四。除我是新闻记者外,家中大半服务于教育界。
父亲生前对母亲说了一句话:我适合做新闻记者。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母亲厚爱于我,鼓励我做好新闻记者,要我认真去做,脚踏实地去做。
这点我做到了,50年如一日!
母亲五六年前百岁庆生后第二天清晨安息。老人家福寿全归。我今亦已年屈80。母亲半世纪前的教诲,犹在耳边,思母念母恩,万语千言,无从报答。
(七)妻凉子嫁我来新加坡今已过半个世纪。过去每当我出差离家,不止是涉足中南半岛战火连天、枪林弹雨之地或是到另一动乱角落,都曾因“我在现场”的一己私心,给她添加许多对我安全的恐惧和焦虑。虽然她没半句怨言,我知道她必朝夕牵肠挂肚。
数十年来,她在家照顾尚未成年的子女,无怨无悔,与母亲婆媳间相处半个世纪犹如母女情深最为难得,让我能安心做事,是我一生的最大福气。谢谢凉子!
(八)除了自己喜爱新闻工作外,新闻采访50年如一日不会失去兴趣或感到厌倦,也没有半句抱怨的话是一奇事。它有一秘诀,说开了,噢!原来如此。
半个世纪多以前,我加入泛亚社约两个月后,马来半岛吉打举行历史性的华玲“马共和谈”,我初次出差,与西方各大通讯社竞争,因表现良好,社长宋德和特奖励我美金250元,折星币约820元,比我一个月的薪水高约一倍。
宋社长寄来的奖励金附上一封信,“在我们的行业,文字和图片一经发布出去,工作便宣告完毕和忘了。要留意的是前面即将要发生的新新闻,我们没有时间去回味已有的成就和荣誉”。社长给我的奖金,没几天我就用完了,但是他勉励的话,今已近一甲子年,我还是牢牢记住。我写下来是要给有志做记者或是给后辈的年轻记者们分享这句话!
(九)我要感谢胡志明市“越香工业区集团”董事长杭慰瑶。越南战争期间,杭君曾是当地新闻界活跃的记者,兼职日本“时事通讯社”采访部。慰瑶比我年轻许多,也是我忘年之交。越南统一后,杭君多次希望我能写本越战事迹的书。我写这本书时,杭君百忙中将业务搁置,先帮我正确查证越南的人名和地名,又帮我找回许多失落的记忆。
(十)我要借此机会向设立在台北市的“越柬(老挝)归侨协会”同人致敬。自1975年中南半岛三国变天到1980年短短5年,投奔怒海逃亡到世界各角落劫后余生的华侨难民,惊魂甫定,第一件事就是以台湾为生还者凝聚中心,同舟共济,再创新天地。
短短5年,有命逃到台湾,原来在南越国堤岸从事报业的华人,齐心全力一起义务为散居在全球的200万越柬寮(老挝)的华人搭起“心桥”,为四方八面,饮过“湄公河水”长大的华侨凝聚侨心。
他们在台北定期发行不营利的《自由侨声》半月刊。《自由侨声》报刊的经费全靠旅居在世界各地的原第一代、现事业有成的二、三代中南半岛的热心华人的捐助来维持。报刊编辑技术亦赶上现代的水准。编务人员中有我当年认识的同行朋友,也有新交朋友。他们在南越,在海外有过很艰难的奋斗史,敬业精神令人钦佩。10多年来,我定期收到《自由侨声》报社寄来的刊物,使我对了解中南半岛的情势侨情不致中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益使自己觉得是当中一分子。祝福《自由侨声》报同人。
(十一)我必须感谢泛亚社各地分社的同事,好多年来他们给我许多工作上的支援和方便,尤其是台北分社主任伊梦兰大姐,数十年来替我安排不少我工作上要见的相关人士,有政要,有新闻界同业前辈。
东京泛亚社的近藤干雄社长,很能干的社长秘书本间和美,记者菅田正俊、寺岛利征和今年最后一位退休的泛亚社第一代摄影记者大尊光。退休前,大槻尊光帮我从档案中找出同事和我在越南战争时期拍的一些历史照片。这里也借此机会感谢东京泛亚社(PANA通讯社)将珍贵照片慷慨给我使用。
我要感谢的朋友很多。宋兆良,林孝胜,黄迪,都直接间接为我写这本书提供建议。还有退休报人林玉聪为本书绘制“胡志明走廊”形势图,日本的名战地摄影记者石川文洋、小川卓和目前定居美国的平敷安常都为我寻找在东京失去联络半世纪的随军记者朋友的下落,他们也主动给了我一些照片使用。我不能忘记泛亚社新加坡分社设立半世纪来的先后同事,沈文谊,康诗源,吴培坤,蔡智慧,蔡继,王振森,吴绍,洪琼文,符史地,符雄,蓝炽强,杨本然,洪建福,杨美丽,林美丽和多位马来抄电报的同事和英文部编辑邹坤霖,R. V. 林甘和洪炳华等人。他们中有几位已经往生,很多还健在活跃。共事岁月彼此间合作得很好,表现出至高的敬业精神。泛亚社虽在星洲停止活动已多年,但与同人多年一起工作的日子,每每想起,迄今都是我很怀念和珍惜的。
我要特别谢谢在北京的田小满小姐,在她居留新加坡两年间,她细心、用心和耐心帮忙整理我手写约30万字的草稿后,有系统地将它输入电脑里,使我的书稿事半功倍,提早出版。
我半世纪的挚友,新闻界大哥李炯才兄,对1955年在印尼万隆市举行的“亚非会议”和同年底在马来半岛北部举行的“华玲会谈”,我们都曾同往采访。翌年,炯才兄从政。今以87高龄亲笔为拙著写序言,谨向炯才兄致敬道谢。
最后,八方文化创作室的责任编辑何华,本书封面设计何美娇,内页设计何秀云及排版的李丽芳女士,为出版这本书精心尽力俾顺利问世,一并道谢。
2011年10月5日初记
本书在新加坡的初版名为《越南,我在现场》,2014年,经田小满女士推荐、联络,在中国发展出版社推出大陆版,名《越战机密档》,在此向诸位同仁致意。
2014年5月25日又记
序言
陈加昌,说不完的越南陈加昌先生与我和向京是吃了六年饭的忘年之交。认识这位新闻界前辈,缘起2005年的一次采访。那年是万隆会议50周年,陈加昌是当年采访会议的三名新加坡记者之一。我们去找他,却没谈多少万隆会议,向京那篇图文并茂占据四个版面的报道,标题是《以生命见证中南半岛烽火》——我们被一个在新加坡罕见的战地记者的故事和老照片深深吸引了。
是“生逢其时”吗?陈加昌说,他年轻时因为想接近电影女明星而当记者,入行后从未采访过女明星,倒成了一名战地记者。
我们对战地记者怀着好奇和崇敬,那毕竟与和平环境中普通记者的工作有极大差异。恐惧死亡是人的天性,而战地记者的首要特质是出生入死,在一般人视为畏途、充满死亡危险的情境中履行职责。当年的越南战场,上一分钟还在和陈加昌聊天的外国同行,下一分钟就在他面前被流弹击中。一次他错过了运载记者到前线的车,便挤上一辆军车站在左面,结果军车开出不久右车厢就遭榴弹炮击中燃烧,站在右边的人全烧成了焦炭。
你不怕死吗?——我们有点幼稚地问。他摇头,只说那时结婚不久孩子还小,美丽贤惠的日本太太从新加坡打长途电话给他,话筒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战地记者何来超乎常态的坚强神经?想起凤凰卫视吴小莉说过:有些人对新闻有一种天生的热爱,除此无法解释。
战地记者多半是热情的人吧,以后就有了断断续续的餐聚,我们饶有兴味地听他讲述那些发生在不算太久的半个世纪以前,如今却仿佛很遥远了的中南半岛往事,谈的最多的就是越南战争:每天有爆炸发生的西贡城,各国势力间云谲波诡的角力,一次次未遂或成功的政变,危机四伏的环境,枪林弹雨的战地,坐武装直升机如家常便饭、极可能有去无回的采访,还有往来穿梭的各等人物,硝烟衬托的桃色关系……大时代背景下的战争、政治、爱情,在太平盛世窗明几净的饭桌上听来,都成了奇闻异见,像小说和电影,有一种超越俗世的刺激和“浪漫”。
我们鼓励已退休安度晚年的他写一本回忆录,把一切都写下来!因为他是一个经历奇异的新加坡人。在这里,没人像他一样,从越法战争到越美战争,20年中经常出入越南,与那时代活跃于南越国的很多重要人物有近距离接触,也深入越共基地采访游击队。没人像他那样,在南京总统府和度假高地大叻与“第一夫人”长时间深谈,被讨厌西方记者的陈丽春当作朋友;也与各国通讯社记者往来频繁,和“完美间谍”范春安相谈甚欢。他对西贡区的感情,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出生地。战后当他重回西贡,望着荒草萋萋的机场潸然泪下。他也曾感叹:如果没有战争,新加坡如何与胡志明市相比?在我们眼里,陈加昌,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游说”有了效果:已出版过几本有关柬埔寨越南专著的他,动了再写一本书的心念。
他爱说:“老记者不死,故事说不完。”越南的故事讲了超过“一千零一夜”之后,去年10月的西贡,有一晚我们跟随他走在卡蒂纳街上,一路走,他一路指点着那些我们已耳熟能详的场景:葛雷厄姆·格林名作《沉静的美国人》中“派尔”的原型兰斯代尔上校出入的大陆饭店,范春安经常逗留的Cirval咖啡馆,他对陈丽春“惊鸿一瞥”的西贡歌剧院,与丧命越南战争战场的新加坡摄记邱谦诚和岑启辉彻夜长谈的帆船酒店,而原泛亚社西贡办事处所在的伊甸大楼正在重修,旁边是曾在杜拉斯作品中出现过的伊甸影院……我们忽然明白,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座城、一条街,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都留在了这里。如果一个战地记者的故事也值得解读,那么越南胡志明市、卡蒂纳街,正是这个叙事里难以逃避的几个关键词。
他的书写了出来,却不是我们盼望的个人回忆录。他谦逊,说记者并不习惯写自己。书写成了三个部分:越南战争历史勾勒,南越国名女人陈丽春和滕雪梅,越战新闻报道和记者人物谱。叙述越战的文字已有很多,本书的价值或许在于,它出自南越战场上少见的华人记者之手,拥有无数第一手的珍贵细节。而他之所以能“如数家珍”般写下这几十万字,除了惊人的记忆力,更与他坚持写日记并几乎保存所有资料的习惯有关。从便条、来往信件,到所有发表的报道、录音、照片,各种有关书籍,甚至当年的采访证件,他都完好保留至今——他对自己的工作极其认真、尊重。
其实,来自中国大陆的我,有时很难认同他对越南战争一些人物和事件的看法。比如,对吴廷琰兄弟镇压佛教徒,对释广德和尚自焚,他的说法都有别于我们接触到的一般叙述。对舆论认为“美丽而狠毒”的陈丽春,他也过于“怜香惜玉”?而他,甚至连我说“美国入侵越南”都觉得刺耳。我向往反越战时代的理想主义,他在政治立场上显然是个“右派”。但我仍无法否认,他的书写深具自身意义。每个人有自己的“真实”,他所叙述的,是从他视角望出去的“真相”和“真实”。
一直以为,人年轻时能作记者是很好的。但陈加昌不仅拥有记者青年、记者中年,对新闻天生的热爱贯穿了他的一生。当年采访万隆会议的三位新加坡记者,另两位一人从政、一人早逝,唯有他以记者为唯一职业。年老不再奔走之后,他的最爱仍然是新闻。因为热爱和执著,他不仅是记者,也成了一个中南半岛专家。他以八十高龄出版新书,让人羡慕的却是书外的事:有多少人能将记者生涯演绎得如此精彩?是的,好戏连场的人生,夫复何求?(余云:记者,作家,新加坡《联合早报》编辑。此文为本书新加坡中文版推荐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名人推荐
图书目录
后记
序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