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县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个行政区域,位置在今天的
甘肃省徽县。
徽县设县始于
西汉,西汉王朝消灭
南越国诸政权后,又乘胜发兵消灭西南诸夷,于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
陇西郡东南新平定之地置
武都郡,并在徽县地置河池县,属武都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汉王朝将全国郡国分为十三部,河池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统辖。
汉末、三国时期:河池地处烽火要地,归属无常。
张鲁割据
汉中市,河池县地归张鲁控制,入梁州版图。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
曹操出兵征张鲁。十一月,张鲁降曹,河池地归汉版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蜀汉刘备据汉中,河池地又归入蜀。后蜀汉河池地置河池县,隶
武都郡。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
相国诸葛亮死后,蜀汉逐渐退出汉中,河池地又入魏版图。
东晋:东晋建武年(公元317年),
司马睿封
杨坚头为右贤王,屯河池,其间河池虽设县,但实为氐酋藩邸。东晋
永昌二年(公元323年),前赵将
杨难敌赶至
汉中市,仇池国地大部被前赵占领,河池也入前赵版图。
后赵时,河池隶秦州武都郡。
前秦建元八年(
公元372年),仇池国地被前秦占据,并在其地置南帮州,被辖
武都郡领下辨、沮、武都、故道四县,河池地并入故道县。
南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仇池氐王亿难当乘
北魏用兵北方之际,出兵南侵蜀地,河池地再次归入仇版图。元嘉十九年(442年)宋灭仇池,河池地归宋所有。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北魏出兵攻占宋武郡地,河池又归入北魏。后北魏于河池地置广化县,又于广化县置广化郡,并在今
徽县东南置思安县。
北周时、广化郡隶
凤县,领广化、思安二县。
隋:
开皇三年(583年),废广化郡,广化、思安二县隶属凤州。
仁寿元年(601年),大隋又改广化县名为河池县,与思安县同隶凤州。大业初,省思安县入河池县,河池县仍隶属凤州。
唐:初河池县隶属山南道凤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河池县隶属
山南西道凤州。
五代十国:
后梁时,河池地为岐王李茂卓割据,仍置河池县,隶凤州。
后唐时,河池行政区划为旧。
后汉时,河池地归
后蜀所有,亦置河池县,隶凤州。后周建立后,河池如旧制,并在其境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先农村一带)置雄胜军。
南宋:河池一度改隶利州西路凤州。
绍兴初,由于战事需要,川陕宣抚司治所设于此,军政大权统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