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是2006年7月在原西北政法学院法学一系法学理论、法律
历史学、
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四个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的研究型
二级学院。法学一系(原名法律系)成立于1958年,是
西北政法大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在全国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近五十年来,法学一系共培养学生两万余人,其中有许多人成为本单位负责人或业务骨干。
刑事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79人,其中专业教师74人,多数教师有在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法学院校求学的经历。学院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7人,占全部教师的78%,其中获取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教授人数、博士生导师人数、高学历人数在
西北政法大学均名列前茅。教师中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4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人,学校青年教学名师2人、师德标兵1人,1人担任全国法学会专业研究会副会长,2人担任省法学会专业研究会会长,多人担任全国法学会专业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省法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或常务理事。
贾宇教授、
汪世荣教授被评选为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2011)
“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7人):汪世荣、王健、闫晓君、
冯卫国、王政勋、
舒洪水、
杨建军刑事法学院设法学理论、法律
历史学、
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四个教研室,承担教育部指定的14门核心课程中6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法理学、刑法学被评为
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设法人类学、法学古籍、中亚东欧法制、中国革命根据地法制、台港澳法律、判例研究、
韩国法、国际刑法8个研究中心。期刊阅览室订购各类期刊80余种,报纸30余种,学科资料室有各类专业图书资料2万余册。
学院所属4个学科均是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法学理论和刑法学同时是司法部重点学科,刑法学科还是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理学领域的法的价值研究、法人类学研究、立法学研究、判例研究,法律
历史学领域的运用金文、甲骨文对古代法制的研究、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研究、近代法制史和法学教育史研究,
刑法学领域的犯罪故意研究、正当行为研究、刑法的语言论分析研究、死刑研究、港澳台刑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刑事证据研究等,在中国法学界处于领先地位。自复校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地方科研项目数十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0余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数量、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引证数在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科中均排名首位。
刑事法学院
严存生教授的法的价值研究、西方法理学研究,
何柏生教授的法律文化研究,
汪世荣教授的判例研究、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王健教授的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闫晓君教授的
秦汉法律古籍研究,
张飞舟教授对中国古代以乐治国的研究,贾宇教授对死刑问题、犯罪故意和国际刑法学的研究,
王政勋教授的正当行为研究、刑法的语言分析研究,
宣炳昭教授的台港澳刑法研究、职务犯罪研究,
冯卫国教授的行刑社会化研究,杨建军教授的司法理论与法律方法研究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
刑事法学院与国内外诸多著名法学院、系建立了固定联系,每年定期邀请中外法学家来学院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自学院成立以来,已举办学术讲座30余次、举办全国性或省级学术会议10余次,学院教师70余人次参加了20余次国内外学术会议。
刑事法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把树立科学人生观作为核心,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教学活动与
科研创新相结合、理论探索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形成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刑事法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围绕学校创建中国一流教学研究型政法大学的总目标,以科研创新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面向社会,培养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将法科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把刑事法学院建设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法科教育基地、法学研究基地和法律服务基地,成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平台。
刑事法学院将集中全院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在
西北政法大学建设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政法大学的过程中,群策群力,励精图治,践行“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闯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为把我院建设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刑事法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本科生,现有在校学生500余人;法学理论、法律
历史学、
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4个学科面向全国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研究生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