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撒拉族》共九章,分别从撒拉族的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文化传承和文化人物全面展示了撒拉族的勤劳、勇敢、善良的精神面貌。
《中国撒拉族》还叙述了撒拉族的发展历史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中国撒拉族》还收入了大量有价值珍贵的历史照片,使得《中国撒拉族》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
民族概况
撤拉族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边缘,主要聚居在
青海省循化
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
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郸乡和
甘肃省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些乡村。还有少数散居在青海省西宁市及其它州县,在
夏河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伊宁县、
乌鲁木齐市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撒拉族人口数为104503。主要从事农业,
园艺业也很发达。撒拉族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不少撤拉族人民会讲汉语和藏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
文言文。
撒拉族人民自称“撒拉尔”,简称“撤拉”而得名。有人认为,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传说撤鲁尔即乌古斯汗之孙,塔黑汗之长子。“撤鲁尔”意为“到处挥动剑和
锤矛者”,原住
唐朝中原地区境内,后西迁
中亚。元代取道
撒马尔罕,东返中国,行至
西宁市附近定居。
撒拉族传说,其祖先
尕勒莽王朝与国王有隙,遂率其部众,牵了一峰
白骆驼,驮着水、土和《
伊斯兰教圣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迁徙,辗转到达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见地平水好,草场广袤,森林莽莽,遂定居了下来。后来吸收当
地藏王、回、汉等民族成份,逐渐形成单一民族,迄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
元末,撒拉人首领已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
达鲁花赤(长官)。明初,受任为世袭“百户”。“副
千户”,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视。到清朝一改过去的“羁政策”,加强了对撒拉族人民的统治。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撒拉族人民曾多次发起反清起义,都被
清代统治者所镇压。撒拉族人民的人口发展十分缓慢。
历史起源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史称“撒拉族”、“撒喇”、“撒拉回”。原本与
中亚的
土库曼斯坦族,
土耳其,鞑族和
阿塞拜疆族是同一民族,元代迁入
青海省的
撒马尔罕人与周围蒙、回、汉、藏等民族长期相处,相互融合,发展而成撒拉族。有语言,有文字。不过由于没重视自己的文字,所以文字没得到普及。通用汉语文,信仰
伊斯兰教。从事农业、兼营畜牧,注重
园艺。喜狩猎,善编 .织、勤劳节俭、朴素、谦谨、待人诚恳,热情好客,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在历史上曾掀起苏四十三反清斗争等多次反压迫、反剥削斗争。县内的
撒拉族是在清乾隆、
同治、光绪年间反清斗争失败后,因逃难和婚姻关系从青海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街子、崖曼、西沟、白庄、清水、孟达、草滩坝、塔撒坡等地迁入的。
元朝后期,世居中亚
撒马尔罕(今
乌兹别克斯坦中部)撒鲁尔部落的
尕勒莽王朝、阿合莽兄弟二人不堪忍受部落贵族的毁谤、排挤、倾轧,率领族人长途跋涉,辗转迁徙到
青海省循化定居下来。今循化街子地区保留着为勒莽和阿合莽建造的“拱北”、“拱北”附近一泓泉水称“骆驼泉”,是
撒拉族祖先远途千徙而来的纪念。元时,撒拉族先民的首领已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
达鲁花赤”,“世袭百户”和“副
千户”,成为本民族的统治者。明朝沿袭之,清朝时“尔最”(世袭总掌教)制和“哈尔”(长老、头人)、土司等构成撒拉族内部新的统治者。明朝时,撒拉族为河州“招茶中马十九族之一”。每年纳马易茶。明初制定“
金牌信符”制度,撒拉族领有金牌一面,每年纳马大约360匹。嘉嘉时领获金牌两面,纳马倍之。清雍正时终止。民国时期、征兵和兵款是
撒拉族人民最沉重的负担,频繁的征兵,要款和徭役,逼得许多人倾家荡产,流落他乡。随着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日益尖锐,在历史上撒拉族人民进行了多次反抗斗争。共和国成立后,撒拉族人民获得新生。
撒拉
族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的乌古斯语组,语言内部比较一—致,无方言 区别。句子成份的基本同序是:主语——一宾语一一谓语,定语和
壮语都在中心词前面。除相当数量的词汇与
同语族各亲属语言
同源外,从汉藏语言中吸收了许多借词。
元音都 有清化现象塞音、塞擦音都是清音,送气的和不送气的两套。名词没有数的区别,动词 和名词做谓语时的人称形式已经消失,带有两个以上附加成份的词很少。在突厥语族中
撒拉族语受汉语影响较深。积石县内大河家乡关门和石乡沈家坪村撒拉族使用本民族语言外,其他地方的均使用汉语。
撒拉族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稞麦、
荞麦、玉米、谷子、糜子、
豆类、油菜、胡麻、
阳芋等。菜类有白菜、
芹菜、菠菜、蒜、萝L、西红柿、
菜瓜等。果类有
苹果、冬果、梨、杏、桃、核桃等。居住在
大河家镇,
四堡子镇的撒拉族群众有经营园艺业的习惯。家畜家禽有牛、羊、骡、驴、鸡、鸭、兔等,部分群众还养蜂。畜产品有羊毛、皮张、牛奶、
肠衣、肉及蜂蜜。生产工具与周围回、
汉族相同。居住在
积石山东麓的
撒拉族群众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善作伐木斧头和用于狩猎的火枪、夹挠及马尾撒扣。撒拉族素重有福同享,故将猎物平分,从不获为已有。他们用青杠、缠条等质地柔硬的藤条或荆条缠绕编织和背兜、筐子、耙经久耐用,结实牢靠,本世纪初至70年代远销青海循化、化隆、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同仁、
尖扎县和甘肃永靖、
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甚或/顷
黄河而下,销往兰州。撒拉族人民擅长擀毡、织褐、打铁、凿石、制鞋、其工艺考究,式样繁多。
社会经济
明初的“百户”和“副
千户”与“尕最”(世袭总掌教)、掌教以及“哈尔”(头人)构成
撒拉族内的剥削阶级。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是“阿格乃”、“孔木散”内的独立小家庭。“阿格乃”即“兄弟”、“本家子”之意。是父系血缘关系基础上的
近亲蟳组织,由兄弟分居后的小家庭组成。“孔木散”则是“一个根子”或“远亲”之意,为远亲的血缘组织。若干个“阿格乃”组成“孔木散”,若干“孔木散”组成“阿格勒”(村庄)。“孔木散”有公共墓地,“阿格
勒”有公共的山林和牧场。“阿格乃”内独立的小家庭起初大都或多或少占有自己的土地。各小家庭之间在
典当或出卖土地时,本“阿格乃”、“孔木散”有优先权,并在生产上有互助习惯。这种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组织形式,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在
撒拉族社会中一直存在很久。至
清代雍正、
乾隆时期(1723年~1795年),撒拉族社会有了较大发展。有6000余户(1781年),约3万余人,由于人口繁衍增多.在撒拉族地区形成了“十二工”后并为“八工”。“工”相当于乡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下属若干自然村。当时“八工”的水地大部分已开垦出来,并修筑了蜿蜒30余里的灌溉水渠,生产有很大发展。但与此伴随而来的是封建压榨的进一步加重。由于地主的子孙相承土地,与世俗统治者土司一起霸占群众土地,肆意妄为,许多农民因而破产。1949年以前,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完整地保存着封建经济的特征,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解放后,通过民主改革和
社会改革,废除了封建特权,还地给农牧民,并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起了本民族的自治政权,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生产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大批
撒拉族干部和科技人才成长起来,文、教、卫生事业也蓬勃发展。
民族文化
文化艺术
撤拉族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以民间
说唱文学为主。说,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和笑话等。十分丰富,且语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
民俗音乐。“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流行较广的曲子如《巴西古溜溜》、《撤拉尔赛西布尕》等。“宴席曲”是一种娶亲时的传统唱曲。
撒拉族“花儿”则是一种汉语演唱的山歌,歌词一般为四句。受
藏族的影响,其音调普遍带有颤音,婉转动听。撒拉族民歌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民歌。撒拉曲是用撒拉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宴席曲是一种娶亲时的传统唱曲。撒拉花儿则是一种汉语演唱的山歌,歌词一般为四句。受藏族的影响,其音调普遍带有颤音,婉转动听。撒拉族唯一的乐器是“
竹簧”,一般用铜或银制,形似马蹄。
撒拉族最流行的舞蹈,是四人“骆驼舞”,一般在举行婚礼时表演,动作简单,节奏平缓。撤拉族唯一的乐器是“口弦”,一般用铜或银制,形似马蹄。为
撒拉族妇女所钟爱。
此外,撒拉族妇女的刺绣艺术,十分精美,剪纸、窗花也是妇女擅长的一种
装饰艺术。建筑艺术主要表现于
中国清真寺的建筑装饰上,受内地影响,它是
中原地区飞檐式的古典
庙宇结构。是清真寺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的结合体。
2语言文字
撒拉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与维吾尔、
乌孜别克族等族语言相近,同属于粘着语类的语言。撒拉语言中有不少语言是从汉语中吸收的借词,也有藏语借词。现在大多数青年人都兼通汉语,少数人通藏语。
撒拉族史上用通用突厥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只到近几年消失。
3姓名文化
撒拉族的文化既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又吸收了不少汉、藏、回等兄弟民族的文化。撒拉族虽然属突厥语民族,但她的文化与同一语族的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和
柯尔克孜族等民族文化有较大的差别。? 撒拉族与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突厥语民族具有明显不同的是以
汉姓为姓。据传说,撒拉族先民初来循化时,如其创始人
尕勒莽王朝、阿赫莽兄弟的名字均为突厥语民族常用之名。元亡明兴,原世袭
达鲁花赤的
撒拉族首领神宝归附,被封为土司,并将“神宝”改为“韩宝”,自此,撒拉族使用汉姓,而
韩姓则成为撒拉族的根子姓,有“十个撒拉九个韩”之说。
撒拉族及其文化有极强的生命力,其先民初来循化时人数极少,然而,她不仅未被相邻的大民族融合,反而把周围的
回族、
汉族、
藏族等吸收过来,成为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民族共同体,这在民族史上的罕见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撒拉族强健、刚直、勇敢、善战,邻近民族愿与之共处,共同抵抗外敌;二是他们初来时,因属于
色目人,受到
元朝统治者的优待,并封官授爵,明代以后,又一直委以土司之职,土司所辖之民,逐步融为
撒拉族。?
撒拉族的文化是由多层次积淀、整合而成的。从其现在的文化来看,他们的文化由三个层次整合而成。最早的一层文化属于游牧、狩猎文化,现在仍保留不少;其次是
伊斯兰教文化层,是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后形成的,目前,这一层文化占主导地位;第三个层次是他们定居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之后所吸收的
藏族、
回族、
汉族等外族文化,这在语言行为、生活习俗乃至心理等方面都有反映。
6民族习俗
2食俗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国黄河沿岸的
青海省地区。撒拉人自称"撒拉儿",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
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撒拉族习惯于
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
烙饼、
面片、拉面、擀面、
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平时丰盛一些。
撒拉族先民于700
年前从中亚
撒马尔罕一带迁徙至青海循化,据史书载,那时其先民过着游牧生活。迁徙以后,虽然其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但畜牧的习惯至今未变。现在不少
撒拉族人家都养着一、二十只羊,一两头牛,牛羊多的还在附近山上圈养。这些牛羊一方面解决了农业所需的肥料,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肉食之需。撒拉族的肉食佳肴,古朴自然,代表了撒拉族人个性和风格。
牛羊头蹄是撒拉族人普遍爱的一种肉食。宰罢牛羊后,砍去犄角,用烧红的铁铲把牛羊头上各部位的手燎尽,再用
碳酸钠水洗净。用刀从牛羊头的嘴角处沿牙骨割到耳后根,劈成两半,放时锅里,烧开后加放小麦同煮。调料只用当地产的
花椒和
青盐。当煮到肉皮脱落时即可食用。早餐时,主妇把肉捞到案上,一块一块地取下,将每个部位分放到各人的碗里。牛羊蹄肉须每人一份,眼睛通常由老人吃,据说老人
眼花,可以直到"吃啥补啥"的效果。吃完肉,每人还要喝一碗带汤的
麦仁。
另外,宰牛羊的当天,撒拉人还将牛羊肠、肚等用
碱水洗净,再将牛羊心肝等剁成肉末或肉泥,拌以面粉、葱花等,细心地塞进牛羊大肠里,用细线封口。另外,将
豆面和白面拌匀调成面糊,由两人合作,灌入
小肠内,封口,和大肠一起放进锅里,同时再放进几块胸叉肉一块儿煮。约10几分钟,大小肠即熟。为防止
苦肠煮烂,火候要适中。煮熟后,即请来亲友,由主妇捞出放到盘子里,端到客房的炕桌上,每人准备一把刀,客人自己一节一节地割下吃,各人的小碗里盛有用蒜泥、
辣酱和醋调成的佐料汁。
无论是牛鲜美的
羊头肉,还是香甜的牛羊肠肚,热情的主人都要分送给左邻右舍几碗品尝。
麦仁饭是在丧葬礼仪中全村人集中食用的一种食物。安葬亡人后的第三天,在丧属家里支起专用大锅,左邻右舍的妇女们抬来泉水,装满大锅,本"孔木散"(宗族或家族)的小伙子们则上山打柴,准备烧火用。三、五个妇女们则将小麦洗净,一点一点地放进村里的大石臼里捣烂,并吹去
麦麸,倒进大锅,放少量蚕豆或豌豆,开始烧火,经过十几个小时,才能煮烂;尔后将肉丁、葱花等炒出来的"乔花得"倒进大锅,搅匀即成。
丧主还要宰一只羊,将羊肉煮熟后,切成约三个手指头大小的肉份子。一切准备好之后,下午三点左右,派十几个孩子到村里较高的地方向全村人呼叫来吃
麦仁饭。村里人听到呼叫声,便自带碗筷去吃麦仁饭,吃毕,每人分得一块肉份子,带上一碗麦仁饭回家。男人及孩子们吃完后,才由妇女们吃。此后,丧属每周煮一次,家庭条件好的要煮5-7次,一般的也要煮2-3次。煮麦仁饭有原料(小麦、羊等)一般由丧主的亲属提供。
按照
伊斯兰教义,
撒拉族严禁饮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备酒。平时更无饮酒的习惯。
日常饮料除
清茶、奶茶和盖碗茶以外,还常饮
大麦茶和果叶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
3主要节日
撒拉族的主要节日有
开斋节、
古尔邦节、
圣纪节三大节日。此外,撒拉族还有·些节日:转“拜拉特
夜”节,在斋月前第15天夜举行,各家各户邀请阿訇到家诵经。“
法蒂玛”节,在斋月的第12天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一法蒂玛。一般只有成年妇女参加,每7人凑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玛”节。“盖德尔”节在斋月的第27日举行,也称“小开斋节”,以一个“孔木散”为单位制作麦仁饭、
油香、包子等,请阿訇、满拉到家中念经,准备开斋。
撒拉族自称“Salar”(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
4礼仪
撒拉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彼此之间,要互道“色兰”(安宁的意思)问安。人们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男女见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到撒拉族家中作客,首先须向主人问好,之后方能入座,主人为客人沏茶。客人要将茶碗端起,吃馒头时,要掰碎送进嘴里,切忌狼吞虎咽。主人须殷勤待客。
撒拉族十分敬重“舅亲”,认为“铁出炉家,人出舅家”。撒拉族男孩到七八岁时,便要接受“
割礼”。女孩到八九岁时,就要戴上“盖头”,以示进入成年。完成这两项仪式之后,成年男女便要担负起宗教义务。与此同时,家长们都开始为自己的子女物色对象。到十五六岁时,便都结婚成亲,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