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虹从事表演艺术三十多年,先后在
辽源市总工会文工团、
四平市话剧团、
鞍山市艺术剧院工作。曾经在《惊雷》《最后一夜》《决堤之后》《
屈原》《奉军兵变》《死无葬身之地》《鼓王》《
少帅传奇》《商鞅》《
高山下的花环》等几十部戏中担任一号角色,在艺术创作和人物塑造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还参加了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和
广播剧的录制,并经常参与省、市、局举办的大型艺术晚会的演出及主持工作,分别在省、市以上大赛和业务考评中多次获奖,并已晋升为国家
一级演员。
个人简历
姓名:杨敏虹
性别:男
身高:1.80
体重:70公斤
出生地:辽宁沈阳
专业:戏剧表演
职称:国家一级演员
辽宁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从业经历
74年
吉林省辽源工会文工团. 80年吉林省四平话剧团.
85年辽宁省鞍山艺术剧院
主要影视
《金钱与良心》、《旅程》、 《
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梦年华》、
《楚汉风流》、《老婆孩子热炕头》、
《浪跷人》、《千山有约》、
《人活一句话》《青春期撞上更年期Ⅱ》、《
爱的相对论》
《爸:我不曾很你》、《云断秦岭家何在》
广播剧
光辉时刻
杨敏虹得意舞台风景
在话剧这个舞台上,杨敏虹舞过了几十个春夏秋冬,舞过了花开花谢,舞过了别人、自己的故事。在人生的第45个年头,他终于舞出了最绚丽的一幕。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颁奖典礼上,身为国家二级演员、鞍山话剧团团长的他捧回了全国话剧最高奖项——金狮表演奖奖杯。昨日,记者在市话剧团见到了刚刚载誉归来的杨敏虹。
中国话剧金狮奖是我国话剧界最高荣誉规格常设的专业奖,三年一届,于1989年经中宣部、文化部批准,由
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主办设立。至今,已有
李默然、
于是之、
林连昆等431位优秀话剧工作者获得此项殊荣。在本届
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全国共有21个省58个院团申报参评,其中共有109位话剧工作者获奖。颁奖典礼上,杨敏虹凭借在《决堤之后》、《死无葬身之地》、《屈原》、《鼓王》等话剧中的杰出表演和近几年的话剧成就,与国内著名话剧演员
吕凉、
宋丹丹、
张凯丽、
肖雄等63人共同获得金狮奖表演奖。鞍山话剧团则获得“为表彰为繁荣话剧艺术做出的团体成员”颁发的团体奖。
杨敏虹说:“当时颁奖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没想到,在舞台上表演了这么多年,今天总能有个收成,但照比那些知名的话剧演员,我做的还远远不如他们,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纵横舞台30载
杨敏虹师从于《
芦笙恋歌》男主角汪洁。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
辽源市市总工会文工团工作,1980年转入
四平市话剧团,1985年调入鞍山艺术剧院话剧团。三十年的话剧生涯中,杨敏虹共出演过几十部话剧,其中由他主演的《墙》获得
东北地区优秀表演奖,《鼓王》获省文化部大奖,《奉军兵变》、《决堤之后》获省优秀表演奖等。
纵然在话剧舞台上表演了三十年,获得了全国话剧界最高奖项
中国话剧金狮奖,杨敏虹还清晰记得当初老师汪洁的一句话:“如果你是名牌大学学文学的学生,那么来这里当一名话剧演员也一点不受屈。”他解释说:“年轻的时候,我在外形和声音等方面都特别突出,老师怕我骄傲,不肯下功夫学习基本功,于是就给我讲,当一名话剧演员首先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样,用样两个人演一出话剧,文学功底深厚的人自然理解人物就到位,会准确地刻画出人物性格。”杨敏虹深谙老师的教诲,在以后的日子里,看书成为他苦练基本功之外最常做的事。
最爱话剧
杨敏虹也从事过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自己酷爱的话剧舞台。他说:“那时,演话剧真的不赚钱,于是拍了几部电视剧和电影。但电影与电视剧的拍摄与演话剧完全是两回事。话剧很真实,没有深厚的基本功就会在舞台上露出破绽。而演戏由于在短时间时拍出大容量的东西,所以总有一种不能将演技发挥到极致的感觉。”
今年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鞍山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长征颂》于昨日举行。来自市艺术剧院、市歌舞剧院、市戏曲剧院、鞍钢建设公司合唱团的200多名演员,以合唱、重唱、舞蹈、歌伴舞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为全市人民奉上了一台精彩的“长征颂歌”。由鞍山市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敏虹领衔主演红军李有国。
艺术之路
话剧《决堤之后》饰演谭明远(一号角色)获
辽宁省第五届
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凭借《决堤之后》《屈原》《死无葬身之地》的表演,荣获了第五届中国话剧表演
中国话剧金狮奖。《商鞅》片段饰商鞅,获
鞍山市专业艺术业务考核
一等奖。《
茶馆》饰秦二爷获鞍山市文化局业务考核
优秀奖。《断线风筝》饰玛尔获
四平市专业考评一等奖。
反腐话剧《最后一夜》饰韩石(一号角色)多次在省内外各地演出,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接见和充分肯定。并在辽宁省第七届艺术节中获得省政府第一届文化艺术政府
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个人获得“优秀表演奖”。
大型无场次话剧《惊雷》饰贺小春(一号角色)荣获
辽宁省第八届
中国艺术节优秀个人表演奖,受到省市领导及专家的好评。
在
鞍山市市纪委、鞍山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大型反腐警示话剧《钟声在弯道敲响》中担任统筹和排练演出的管理工作,该剧在鞍山及海、台、地区已演出三十余场得到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惊雷》《钟声在弯道敲响》还要继续到省内外扩大演出,使我们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收入最大化。
在中央提出全面学习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做时代先锋的活动中,通过反复学习《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调查报告》《平凡岗位上伟大的人》等多篇报道,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决心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务群众、勤勤恳恳、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学习“雷锋的传人”。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一周年,由鞍山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红诗鞍山、红歌鞍山》中有幸代表鞍山艺术剧院参加演出,朗诵郭明义同志创作的诗《我能给你什么、我的朋友》受到了领导的赞誉、现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本人也接受了一次深深的
洗礼。
最近,
鞍山市艺术剧院接受鞍山市委宣传部的工作安排排演大型话剧《郭明义》,全院上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最强大的阵容完成此剧的排练,聘请全国著名的导演刘喜廷指导,由省内著名的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张杰、著名的国家一级
灯光设计师关中奎共同创作,由国家一级演员杨敏虹饰演郭明义,在最近的演出当中反响强烈,受到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为鞍山市人大、政协两会做汇报演出,正积极筹备进京向全国总工会做汇报。
话剧《郭明义》广受欢迎
14日,话剧《
郭明义》在胜利会堂上演。由
鞍山市艺术剧院排演的大型话剧《郭明义》,目前已演出三十余场,郭明义这一角色由鞍山艺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杨敏虹扮演,下一步剧组将到各基层单位巡演。剧组已接到
上海市方面邀请,预计四月份《郭明义》将在上海演出。
著 名 京 剧 表 演 艺 术 家(筱)杨月樵百年诞辰 (1913—1976)
(杨敏虹父亲筱)杨月樵先生
玉田县人,出身梨园世家,父亲杨双龙(艺名杨月樵),著名
京剧大武生,艺兼
梆子、皮簧。
伯父杨双继,京剧架子花脸,多才多艺。
筱杨月樵自幼在家中受到艺术薰陶与严格培训,养成良好的艺术气质和扎实的功底。随父亲、伯父学戏,练功十分勤奋刻苦,8岁登台,他没有进过科班,但由于父亲、伯父要求严格,备尝辛苦,终于打下深厚功底,为日后成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父亲杨双龙(杨月樵)曾与
李少春父亲李桂春(小达子)师出同门,私交甚好,不幸的是父亲杨双龙(杨月樵)36岁暴病身亡。李桂春(小达子)惊闻噩耗,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后来李家进京,杨家奔向东北。相继在
哈尔滨市、
满洲里市、
齐齐哈尔市、
牡丹江市、
长春市、
四平市、
沈阳市、
营口市、
锦州市等地巡回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筱)杨月樵在
沈阳京剧院工作,1955年由于
辽源市为纪念
解放战争烈士陈儒汉,成立儒汉京剧团,由辽源京剧团时任团长李岱亲自与沈阳京剧院协商,为支援辽源儒汉京剧团的成立,由(筱)杨月樵带领各行当演员二十余人奔赴辽源,组建儒汉京剧团。
1958年辽源京剧团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由陈国珍、王品一执笔、刘金忠导演的现代京剧《智擒惯匪座山雕》(筱)杨月樵在剧中饰演
杨子荣,演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在
沈阳市演出期间,时任
中共中央地方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同志观看后大为赞赏,高度肯定,合影留念,并指示排成戏曲电影。
上海京剧院观摩此剧并参考此剧本进行加工整理。参与了1964年全国现代
京剧汇演,也就是后来被评为八个样板戏之一的《
智取威虎山》。(筱)杨月樵先生是现代京剧杨子荣扮演者的第一人。
(筱)杨月樵先生功底扎实、扮相英俊,长靠、短打、文武昆乱不挡。曾长期与
方荣翔、
殷宝忠、宋久龄、郭庆兰、于仲伯、
齐啸云、林燕茹、林燕霞、八龄童、高永秋、赵秉楠、陈世良、刘梅霞等各行当名家合作。
代表剧目:《智擒惯匪座山雕》《
挑滑车》《
长坂坡》《群英会》《
铁公鸡》《
伐子都》《
华容道》《
古城会》《千里走单骑》《走麦城》《
连环套》《黑松林》《
三岔口》《大闹天宫》《
林冲夜奔》《大名府》《猎虎记》等。搭班打炮戏,由于他扮相俊俏,常以旦角戏作为开场,如《起解》《五家坡》《拾玉镯》等。以《铁公鸡》《伐子都》《华容道》《
长坂坡》等为大轴。《铁公鸡》一剧,台上舞动的大旗被认为全国同剧目中的大旗,杨家最大。经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真假美猴王》演出数百场,得到各地观众的赞誉。还曾演出全本《西游记》被誉为东北美猴王,影响极为广泛,被载入
京剧名家史册。
其妹杨桂舫京剧科班出身,专功刀马旦、花旦、彩旦,造诣颇深,工作在
辽宁省营口市评剧团,在戏曲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可谓桃李满天下。
其大女儿杨秀玉著名京剧演员。功青衣、花旦、刀马,代表作《
贵妃醉酒》《
京剧《霸王别姬》》《
状元媒》《
白蛇传》《
锁麟囊》《
花田八错》《
红娘》《
四郎探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苏三起解》《
凤还巢》《
沙家浜》《平原作战》《
春草闯堂》等。在整个
东北地区享有很高
盛誉,为京剧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清末从事
梆子、皮黄的舞台演出,至今日的
中央戏剧学院附中的课堂,杨家几代人为
京剧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孜孜不倦,刻苦努力,其中饱尝了多少心酸与磨难,杨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对京剧事业繁荣发展的努力和追求。
个人作品
参演电视剧
参演舞台作品
获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