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慧宝
中国京剧老生
时慧宝(1881—1943),字炳文,号智侬。光绪七年生于北京市,1943年2月28日(正月二十四日)病逝于宣南小川淀10号寓所,享年62岁。京剧老生。时慧宝为孙(菊仙)派老生传人,时人称其为“名士派”。曾与王凤卿余叔岩并称“青年老生三杰”。极热心于公益事业,代有“侠伶”之美誉。表作有《七擒孟获》《探母》《黄金台》《汾河湾》等。
生平简介
时慧宝,字炳文,号智侬。光绪七年生于北京,工老生,为孙(菊仙)派老生传人,嗓音高亢清澈,声洪酣畅,令听者颇觉痛快,但其唱调弋阳腔直少韵味。只重唱不重做不拘泥规范随心所欲,时人称其为“名士派”。曾与王风卿、余叔岩并称“青年老生三杰”。与盖叫天常春恒孟鸿茂刘筱衡等合演《七擒孟获》,饰演孔明,有剧照传世。
时慧宝通诗文、能操琴、善书法。曾从魏公学习书法,笔力遒劲,为梨园界书法家。曾为梨园公会所挂之匾先后写过“永垂不朽”“光被斯科”“艺囿增光”“梨园新馆”“艺界增荣”“光艺囿荣”“坚固团体”等匾。
位于樱桃斜街34号(今65号)的梨园新馆大门外上方的“梨园永固”四字是他为其书写,至今仍存。
他每演《戏迷传》,必自拉自唱并当场书写,为世人所称。“九一八事变”后,1934年11月时慧宝于天津北洋戏院演出此剧时,当场写了“收复失地,还我东北地区”的大字,以表爱国之心
时慧宝温文尔雅,为人谦虚友善,虽生活不宽裕,却肯豪爽助人扶危济困,极热心于公益事业,深受剧界同人敬重,有“侠伶”之美誉。
1943年2月28日(正月二十四日)因病逝世于宣南小川淀10号寓所,享年62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时慧宝(1881~1943),光绪七年(辛巳)即1881年出生于北京市。著名京剧老生演员。字炳文,号智侬。其父为著名旦角演员时小福。时小福之四子。兄时实宝,为铜锤花脸演员。祖籍苏州市(一说江苏邑县人)。
时慧宝由汪桂芬的师兄刘桂庆开蒙学老生。9岁就在鹞儿胡同平济会馆登台,并曾向陈福盛、刘景然学戏,以后又拜杨隆寿姚增禄为师学《探母》《黄金台》等戏。
演出经历
儿时,曾随父与谭鑫培合演《汾河湾》。16岁嗓子倒仓埋首数年,至23岁(1903年)再度出山,日渐扬名,26岁时由其舅陪同往汉口挂头牌,其长兄时炳奎为其操琴,从此红遍大江南北。清末民初有孙派(孙菊仙)传人之誉。
在上海首次演出于老丹桂、天蟾舞台。应天蟾舞台经理许少卿之再三恳请,时先生同意以演《七擒孟获》为号召。据史料载:1904年(沈从文),时慧宝在上海为陈去病柳亚子汪笑侬主编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题写了刊名,以此估计,时先生首次赴沪时间应在1904年以前。
时慧宝先生在北京演出时间最长,清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6年(1917年),他搭入谭鑫培的春庆班及俞振亭所组的双庆班演出,主要剧目有:《马鞍山》《鱼肠剑》《乌龙院》《捉放曹》《朱砂痣》等。
民国6年(1917年),朱幼芬组班,演于中和园,营业不振。后邀入时慧宝、尚小云荀慧生龚云甫等人,营业状况转好。时先生当时以《戏迷传》红遍梨园
民国八年(1919年)至十年(1921年),搭入裕群社演出。1919年5月20日、8月2日,在中和园分别以《戏迷传》《换子》为大轴演出。1921年,与程砚秋合作演于华乐戏院,主要剧目有:《朱砂痣》《法门寺》《柴桑口》等。
1926-1928年,搭入协庆社与尚小云合作,主要演于吉祥和新明戏院,演出剧目有:《上天台》《换子》《铁莲花》等。
1927-1929年,搭入和胜社、协成社与朱琴心合作,主要演于华乐戏院。剧目有:《雍凉关》《柳林会》(《雪杯圆》)《柴桑口》《桑园会》等。
民国18年(1929年),尚小云先生赴沪演出,曾以重金相许邀时慧宝同行,因时身体欠佳,未能从行。
1929-1932年,搭入春生社与荀慧生合作,主要演于吉祥和哈尔飞戏院(即西单剧场前身,现已拆除)。主要剧目有:《换子》《金马门》《摔琴》《雪杯圆》《骂王朗》《朱砂痣》《七星灯》《乌盆记》《上天台》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0-1932年的22年中,时慧宝在北京共演出35个剧目,其中演出场次较多的依次是:《朱砂痣》《雪杯圆》《上天台》《雍凉关》《马鞍山》《柴桑口》《戏迷传》等。
九一八事变后,时慧宝1934年在天津市演出《戏迷传》,当场写了“收复失地,还我东北地区”的大字,以表爱国之心。
民国27年(1938年),时慧宝随马连良张君秋赴沪演于黄金大戏院,时在贴演《戏迷传》时,当场挥毫,金匾大字又重现于舞台,当时被誉为沪上一绝。以后居沪近一年,在黄金大戏院担任基本演员,这是他最后一次赴沪演出。
1939年,在北京曾搭入荀慧生班和"五老班"演出。
1942年,经赵砚奎介绍加入张君秋所组的谦和社,时先生一生最后一次演出是与张君秋合演《三娘教子》。
病逝
1943年2月28日(农历癸未年正月四日)晨,病故于北京宣南小川淀10号寓所,终年62岁。
人物评价
京剧孙派(孙菊仙老生传人,与当时汪派(汪桂芬)须生王凤卿、谭派(谭鑫培)须生余叔岩并称清末民初“青年老生三杰”。
时慧宝尚精通书画,通诗文,他从魏匏公习书法,运笔工秀,可谓剧界第一人也。
艺术特色
时慧宝的艺术特色为嗓音高亮清澈,演唱酣畅痛快,但调弋阳腔直而乏于韵味;动作形体虽学孙菊仙不重做派,然抬手投足随心所欲并不拘泥于舞台规范又为所长,故被当时的剧评界称为“名士派”。
代表剧目
其代表剧目有《逍遥津》《金马门》《三娘教子》《马鞍山》《铁莲花》《法门寺》《三顾茅庐》《上天台》《柴桑口》《雍凉关》《骂杨广》等。
参考资料
时慧宝(1881—1943).哔哩哔哩.2024-09-04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演出经历
病逝
人物评价
艺术特色
代表剧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