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拾遗》一卷。
北宋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撰。属于
文言文。
作品简介
辙为,其生平事迹,详见《
诗集传》。此书前有自序,称少年为《论语略解》,居黄州时,撰《论语说》,取辙所解者十之二三。
大观元年(1107),闲居颖川,与其孙等讲《
论语》,因取兄说之未安者,重为此书。按
苏轼《论语说》,《
宋史·艺文志》作四卷,
马端临《
文献通考》作十卷,今已不见传本,故不详其始末,其详说更无从考索。辙此书所补凡二十七章,其以“思无邪”为无思、以“从心不矩”为无心,观点颇近于禅理;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为有爱而无恶,亦属冤亲平等之见;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为虽死而不乱,尤显去来自如之义。凡攻驳其兄说者三处:“请讨陈恒”一章,轼以为能克田氏则三桓不治而自服,
孔子欲借此以张公堂;辙却以为,虽知其无益,而欲明君臣之义。“子见
南子”及“齐人归女乐”二章,轼以为灵公未受命者故可,
季桓子已受命者故不可;辙却以为诸侯之如
卫灵公者多,不可尽去,齐间孔子,鲁君大夫已受其饵,孔子不去则坐受其祸。“泰伯
至德”一章,轼以为泰伯不居其名,故乱不作,鲁隐、宋宣取其名,是以皆被其祸;辙则以为鲁之祸始于摄,宋之祸成于好战,皆非让之过。其说较其兄说为允当。他如以刚毅木讷与巧言令色相证;以“六蔽”章之不好学与“入孝出弟”章之学文互勘,亦颇有所发明。此书对《
论语》一书的说解,独成一家;籍其内容,尚可管窥其兄《论语说》之一鳞半爪,对研究宋代的《论语》之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本有《两苏经解》本,《
四库全书》本及《指海》本等。
作品内容
提要
臣等谨案:《论语拾遗》一卷,宋
苏辙撰。辙有《诗传》,已著录。是书前有《
自序》,称少年为《论语略解》,其兄轼谪黄州时,撰《论语说》,取所解十之二三。大观丁亥,闲居
颍川,与其孙籀等讲《论语》,因取轼说之未安者,重为此书。轼书,《宋志》作四卷,《
文献通考》作十卷。今未见传本,莫详孰是,其说亦不可复考。此书所补凡二十七章,其以“思无邪”为无思,以“从心不逾矩”为无心,颇涉禅理。以“苟志於仁矣无恶也”为有爱而无恶,亦冤亲平等之见。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为虽死而不乱,尤去来自如之义。盖眉山之学本杂出於二氏故也。其显驳轼说者凡三条。“请讨陈恒”一章,轼以为能克田氏则三桓不治而自服,
孔子欲借此以张公室。辙则以为虽知其无益,而欲明君臣之义。“子见
南子”及“齐人归女乐”二章,轼以为灵公未受命者故可,
季桓子已受命者故不可。辙则以为诸侯之如
卫灵公者多,不可尽去。齐间孔子,鲁君大夫已受其饵,孔子不去则坐受其祸。“泰伯
至德”一章,轼以为泰伯不居其名,故乱不作;鲁隐、宋宣取其名,是以皆被其祸。辙则以为鲁之祸始於摄,宋之祸成於好战,皆非让之过。其说皆较轼为长。他如以“刚毅木讷”与“巧言令色”相证,以“六蔽”章之不好学与“入孝出弟”章之学文互勘,亦颇有所发明。历来著录,今亦存备一家焉。
正文
予少年为《论语略解》,
苏轼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书者十二三也。
大观丁亥,闲居川,为孙籀、简、筠讲《
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所未安。时为籀等言,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恨不得质之子瞻也。
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恶之,斯以为不仁矣。仁者直道而行,无求于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而何巧言令色之有?彼为是者,将以济其不仁尔。故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又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夫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亦可谓贤矣。然贫而乐,虽欲谄,不可得也。富而好礼,虽欲骄,亦不可得也。
端木赐闻之而悟曰:“士之至于此者,抑其切磋琢磨之功至也?”
孔子善之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举其成功而告之,而知其所従来者,所谓闻一以知二也欤?
《易》曰:“无思
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诗》曰:“思无邪。”孔子取之,二者非异也。惟无思,然后思无邪;有思,则邪矣。火必有光,心必有思。圣人无思,非无思也。外无物,内无我,物我既尽,心全而不乱。物至而知可否,可者作,不可者止,因其自然,而吾未尝思。未尝为此,所谓无思无为,而思之正也。若夫以物役思,皆其邪矣。如使寂然不动,与木石为偶,而以为无思无为,则亦何以通天下之故也哉?故曰“思无邪。思马斯。”苟思马而马应,则凡思之所及无不应也。此所以为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致力于思,徒思而无益,是以知思之不如学也,故十有五而志于学,则所由适道者顺矣;由是而适道,知道而未能安则不能行,不能行则未可与立,惟能安能行乃可与立,故三十而立,可与立矣;遇变而惑,则虽立而不固,故四十而不惑,则可与权矣;物莫能惑,人不能迁,则行止与天同,吾不违天,而天亦莫吾违也,故五十而知天命;人之至于此也,其所以施于物而行于人者至矣,然犹未也,心之所安,耳目接于物,而有不顺焉,以心御之而后顺,则其应必疑,故六十而耳顺。耳目所遇,不思而顺矣,然犹有心存焉,以心御心,乃能中法,惟无心然后従心而不逾矩,故七十而従心所欲,不逾矩。
我与物为二,君子之欲交于物也,非信而自入矣,譬如车,轮舆既具,牛马既设,而判然二物也,夫将何以行之?惟为之輗軏以交之,而后轮舆得藉于牛马也。輗軏,辕端持轭者也。故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械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车与马得輗軏而交,我与物得信而交。金石之坚,天地之远,苟有诚信,无所不通。吾然后知信之物軏也。
不仁而久约,则怨而思乱,久乐则骄而忘患,故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然则何所处之而可?曰:仁人在上,则不仁者约而不怨,乐而不骄。
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与
竖刁、
易牙俱事
齐桓公,终仲之世。二子皆不敢动,而况管仲之上哉!
仁者无所不爱。人之至于无所不爱也,其蔽尽矣。有蔽者必有所爱,有所不爱。无蔽者无所不爱也。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以其无蔽也。夫然犹有恶也。无所不爱,则无所恶矣。故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其于不仁也,哀之而已。
性之必仁,如水之必清,火之必明。然方土之未去也,水必有泥,方薪之未尽也,火必有烟。土去则水无不清,薪尽则火无不明矣。人而至于不仁,则物有以害之也。”君子无终日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非不违仁也,外物之害既尽,性一而不杂,未尝不仁也。若
颜回者,性亦治矣,然而土未尽去,薪未尽化,力有所未逮也,是以能三月不违仁矣,而未能遂以终身。其余则土盛而薪强,水火不能胜,是以日月至焉而已矣。故颜子之心,仁人之心也,不幸而死,学未及究,其功不见于世。
孔子以其心许之矣。
管仲相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此仁人之功也。孔子以其功许之矣。然而三归反坫,其心犹累于物,此孔、颜之所不为也。使颜子而无死,切而磋之,琢而磨之,将造次颠沛于是,何三月不违而止哉!如管仲生不由礼,死而五公子之祸起,齐遂大乱。君子之为仁,将取其心乎?将取其功乎?二者不可得兼,使天相人,以颜子之心收管仲之功,庶几无后患也夫!
孔姓之门人,其闻道者亦寡耳。
颜回、
曾子,孔门之知道者也。故孔子叹之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苟未闻道,虽多学而识之,至于生死之际,未有不自失也。苟一日闻道,虽死可以不乱矣。死而不乱,而后可谓学矣。
孔子历试而不用,慨然而叹曰:“道不行,乘浮于海,従我者其由欤?”此非孔子之诚言,盖其一时之叹云尔。
仲由闻之而喜。子路亦岂诚欲入海者耶?亦喜孔子之知其勇耳。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盖曰无所取材,以为是桴也,亦戏之云尔。虽圣人其与人言,亦未免有戏也。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孔子以忠许之而不与其仁。崔子杀齐君,
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孔子以清许之,而不与其仁。此二人者,皆
春秋之贤大夫也,而
孔子不以仁与之。孔子之以仁与人固难。殷之三仁,孤竹君之二子,至于近世,惟齐
管仲,然后以仁许之。如令尹子文、陈文子,虽贤未可以列于仁人之目,故
冉求、
仲由之政事,
公西赤之应对,与子文之忠,文子之清,一也。
臧文仲,鲁之君子也,其言行载于鲁,而孔子少之曰:“臧文仲不仁者三,不智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智也。”舍是六者,其余皆仁且智也欤?孔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君子而不仁,则臧文仲之类欤?
孔子居鲁,阳货欲见而不往。阳货时其亡也,而馈之豚。孔子亦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与孔子三言。孔子答之无违。孔子岂顺阳货者哉?不与之较耳。孟子曰:“当是时,岂得不见?”夫先之而必答,礼之而必报,孔子亦有不得已矣。孔子之见
南子,如见阳货,必有不得已焉。
仲由疑之,而孔子不辩也。故曰:“予所否者,天厌之。”以为世莫吾知,而自信于天云尔。
泰伯以国授
王季,逃之荆蛮。天下知王季文武之贤,而不知泰伯之德,所以成之者远矣。故曰:“泰伯其可谓
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苏轼曰:“泰伯断发文身,示不可用,使民无得而称之,有让国之实,而无其名,故乱不作。彼宋宣、鲁隐,皆存其实而取其名者也,是以宋、鲁皆被其祸。”予以为不然。人患不诚,诚无争心,苟非豺狼,孰不顺之。鲁之祸始于摄,而宋之祸成于好战,皆非让之过也。汉东海王强以天下授显宗,唐宋王成器以天下让
李隆基,兄弟终身无间言焉,岂亦断发文身哉?子贡曰:“泰伯端委以治吴,
仲雍继之断发文身。”孰谓泰伯断发文身示不可用者,太史公以意言之耳。
秦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妇人者,
太姒也。”然则武王盖臣其母乎?古者,妇人既嫁従夫,夫死従子。故《
春秋》书
鲁僖公之母曰:“秦人来归僖公
成风之。”太姒虽母,以九人故,谓之臣可也。
或问子西,孔子曰:“彼哉!彼哉!郑公孙夏无足言者。”盖非所问也。楚
令尹子西,相昭王,楚以复国,而
孔子非之,何也?
姬瑕欲用孔子,
子西知孔子之贤,而疑其不利
楚国。使圣人之功不见于世,所以深疾之也。世之不知孔子者众矣,孔子未尝疾之,疾其知我而疑我耳。
田常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従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従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孔子为鲁大夫,邻国有弑君之祸,而恬不以为言,则是许之也。
郑哀公,三桓之不足与有立也。
孔子既知之矣。知而犹告,以为虽无益于今日,而君臣之义,犹有儆于后世也。
苏轼曰:“
鲁哀公患三桓之逼,常欲以越伐鲁而去之。以越伐鲁,岂若従孔子而伐齐?既克田氏,则鲁公室自张,三桓将不治而自服,此孔子之志也。”予以为不然,古之君子,将有立于世,必先择其君。齐桓虽中主,然其所以任管仲者,世无有也,然后九合之功,可得而成。今哀公之妄,非可以望
齐桓公也,使孔子诚克田氏而返,将谁与保其功?然则孔子之忧,顾在克齐之后,此则孔子之所不为也。
古之教人必以学,学必教之以道。道有上下。其形而上者,道也;其形而下者,器也。君子上达,知其道也;小人下达,得其器也。上达者,不私于我,不役于物。故曰:“君子学道则爱人。”下达者知义之不可犯,礼之不可过。故曰:“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如使人而不知道,虽至于君子,有不仁者矣,小人则无所不至也。故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有道者不知贫富之异,贫而无怨,富而无骄,一也。然而饥寒切于身而心不动,非忘身者不能。故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孔子以礼乐游于诸侯,世知其笃学而已,不知其他。犁弥谓
齐景公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
卫灵公之所以待孔子者,始亦至矣,然其所以知之者,犹犁弥也,久而厌之,将傲之以其所不知,盖问陈焉。孔子知其决不用也,故明日而行,使诚用之,虽及军旅之事可也。
道之大,充塞天地,瞻足万物,诚得其人而用之,无所不至也。苟非其人,道虽存,七尺之躯有不能充矣,而况其余乎?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生于欲,不知道者,未有不为欲所蔽也。故曰:“人之少也,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始学者,未可以语道也。故古之教者,必始于《周南》。《周南》、《召南》,知欲之不可已。而道之以礼,以礼济欲。夫是以乐而不淫,始学者安焉,由是以免于蔽。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者也欤?”言欲之蔽也。
古之传道者必以言,达者得意而忘言,则言可尚也。小人以言害意,因言以失道,则言可畏也。故曰:“予欲无言,圣人之教人亦多术矣。行止语默,无非教者。”
端木赐习于听言,而未知其余也,故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岂无以感而通之乎?
君子无所不学,然而不可胜志也,志必有所一而后可。志无所一,虽博犹杂学也。故曰:“博学而笃志。”将有问也,必切其极,退而思之,必自近者始。不然,疑而不信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自夫妇之所能而思之,可以知圣人之所不能也。故曰:“切问而近思。”君子为此二者,虽不为仁,而仁可得也。故曰:“仁在其中矣。”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忠信、泛爱而亲仁,皆其质也。有其质矣,而无学以文之者,皆未免于有过也。故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此六者,皆美质也,而无学以文之,则其病至此。故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质如
孔子不知学,皆六蔽之所害,盖无足怪也。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谷,善也。善之成而可用,如谷苗之实而可食也。尽其心力于学,三年而不见其成功者,世无有也。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此里巷之鄙夫,直情而恣行者也。而孔子何难焉?盖知不义之可恶,而欲以小惠徼誉于世,世必以是取之,此孔子之所难也。
卫灵公以南子自污,孔子去鲁従之不疑。
季桓子以女乐之故三日不朝,孔子去之如避寇仇。
苏轼曰:“卫灵公未受命者,故可。季桓子已受命者,故不可。”予以为不然。
孔子之世,诸侯之过如卫灵公多矣,而可尽去乎?齐人以女乐间孔子,鲁君大夫既食饵矣。使孔子安而不去,则坐待其祸,无可为矣,非卫南子之比也。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字子由,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
四川省)人。
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 苏轼同登进士科。
赵顼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 王安石变法,出为
河南省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
校书郎。
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
御史中丞、
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哲宗及
元丰诸臣,出知
汝州市、再谪
雷州市安置,移循州。
宋徽宗立,徙
永州市、
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
许昌市,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