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白(1915年11月24日—2003年8月14日),原名刘庭坦,号白云,晚号如莲老人、野竹翁、老藤、
苏雪林等,为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他于1915年出生在安徽省
凤阳县府城镇一个富商之家,自幼痴迷书画,一生不慕名利,远离画坛,潜心艺术世界70余载,2003年8月14日辞世于
贵州省贵阳市,享年89岁。他的艺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又注重艺术语言形式的创新,成为中国画传统的最后守望者和新世纪艺术创新的前行者。
个人简介
刘知白晚年以造化为师,在自然中印证传统,将古法化为己用,终臻随心所欲之大境。先生襟怀坦荡,意存高古,始终坚守着一个文化人的自由品格和独立思想。2012年年底由
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重读经典】搜尽奇峰——20世纪中国山水画选展对刘知白的评语:“其艺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传统精髓,又注重形式的创新,最终法古变今,创造了中国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成为中国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泼墨大家。”
生平
刘知白于1933年就读于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师从于苏州美专中国画系系主任
顾彦平。顾家是中国有名的大收藏家族,顾家的“过云楼”在100年间收藏了许多自
天宝至清朝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上伟大艺术家的作品。1935年,刘知白住进“过云楼”,并在顾彦平教授的指导下长期研究和探索
中原地区古代画家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史。
抗战时期,刘知白开始流亡。1946年刘知白回到故乡任教于
凤阳县中学教授艺术。1948年
国共内战时期,刘知白再度避战乱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并于同年12月在中国古代画家
石涛的故乡首次提出“学时有他无我,化时有我无他” 的画学思想。
在其后近50年艺术创作过程中,刘知白在持续不断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同时又深入研究
云贵高原的山水风物。一生坚守独立思想并苦心探索艺术创新道路的刘知白,终于在80岁时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时间走进他的艺术高峰,并创造出了与千年中国水墨画艺术不同的新艺术形式,表达了他独立于世俗社会中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与艺术表达。由于刘知白独特、自我的艺术表达,所以他生前一直不被
中原地区主流艺术界所认可,直到他去世后十五年,刘知白对于中国水墨艺术的探索和艺术精神的伟大贡献才被中国最著名的一批艺术史家逐渐发现,并纷纷撰写论文进行研究,称他的艺术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又注重艺术语言形式的创新”,刘知白60余年苦心研究古法,追求艺术创新而始终如一,并终于在80岁以后创造出了中国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成为
中国画传统的最后守望者和新世纪艺术创新的前行者,即他晚年创造的水墨艺术已经站在了传统与现代的临界点上,预示了21世纪中国水墨转向抽象与表现的历史趋势。
刘知白去世后,多家出版社先后为他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知白》、《刘知白中国画集》、《黔山风骨——刘知白的艺术》及《清气和诗醉墨痕——论刘知白泼墨山水画》、《知白守黑——谈刘知白的艺术》等专著15部,20多篇研究评论发表于中国各类核心艺术杂志,90多件作品分别被
中国美术馆、
中国国家画院、
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画家大事记
1920年,5岁。入私塾读幼学。课余从外祖父学习经史及书法
1925年,10岁。从外祖父家获《
芥子园画谱》,始习绘事
1928年,13岁。先后拜乡贤田少珊、王仲超为师学习诗词文章,14岁作《咏梅》诗:“何人独看梅花瘦,压倒群芳岭上开。玉骨生成纯洁色,姗姗凝是美人来。”
1935年,20岁。春,与
凤阳县王效引长女王文华女士在凤阳成婚。5月,入
苏州市“百花画馆”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教授
朱竹云专习山水画。7月,拜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科主任
顾彦平教授门下,入住有百年收藏史的
顾姓“过云楼”随师研习中国古代艺术。长女出生,1岁左右病亡
1937年,22岁。长子维国出生。抗战爆发。别师返乡。任教于凤阳第一小学
1938年,23岁。春,凤阳沦陷。携夫人逃亡至
长沙市,往来于
衡阳市、全县、
桂林市等地刻印鬻画为生。是年以字知白行世
1939年,24岁。次子出生
1941年,26岁。三子维出生
1942年,27岁。往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县任教于大同中学。与流亡到此的太沧钱十严等艺术家共筹书画会社,交流切磋画艺
1943年,28岁。祖母病逝于
凤阳县。与次子同染
霍乱,次子亡。秋末,次女维为出生
1944年,29岁。日军轰炸并占据全县。八月逃至
金城江区又遇日机轰炸几丧命,逃命途中遇土匪抢劫,多年所蓄书画荡然无存
1945年,30岁。经贵阳往
重庆市举办个人画展。四子维涤出生。抗战胜利,携眷返回凤阳。次年9月任教于凤阳光启中学
1947年,32岁。研究宋元画法。三女维盘出生
1948年,33岁。研究
清代石涛画法。因内战再携全家老少十余人离乡再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县。是年提出“学时有他无我,画(化)时有我无他”的画学思想。研习指画
1949年,34岁。任教于全县中学。五子维湘出生。离全县抵贵阳。9月至重庆。12月返回贵阳并定居。在贵阳街头设地摊刻印鬻画维持生计
1951年,36岁。四女维新出生
1954年,39岁。五女维生出生。是年为友人作十米山水长卷
1955年,40岁。因积劳成疾,须发皆白
1956年,41岁。加入贵阳市刊刻社。开始关注
黄宾虹艺术
1957年,42岁。六女维久出生。父振华公在贵阳病逝
1958年,43岁。调入贵阳市工艺美术厂,从事
国画、漆画、日用搪瓷花样设计
1960年,45岁。六子维时出生
1963年,48岁。七子维阳出生
1964年,49岁。调入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国画室
1968年,53岁。因“文革”运动多次被抄家,所藏图书及多年所积书画被毁,送给几位友人的数百件作品先后被其友人偷偷用水浸毁或焚烧
1971年,56岁。1月,下放(流放)
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几乎每日上山写生、采药、打柴,采
食用野菜、野果以补给生活。两年间足遍洗马山山水水。得自然之助,画风由此大变
1972年,57岁。冬,恢复工作,回到贵阳
1973年,58岁。作《千岭冬雪图》。研究明清绘画
1974年,59岁。患病半年。医院下病危通知三次
1975年,60岁。研究
王羲之、
怀素、
米芾书法及
徐渭、八大、
赵之谦、
吴昌硕花卉。是冬作雪景并题诗:“大雪纷飞连夜落,
琼瑶遍野狂风作。苍松屹立小山前,冷对炎凉见标格。”
1976年,61岁。“文革”结束。作《万壑水云流图》。研究
虚谷,探索金鱼画法
1977年,62岁。是年多作米氏云山,研究
青风藤、白阳、
程邃、
梅清、清“四僧”及赵之谦、吴昌硕诸家
1978年,63岁。探索
黄宾虹墨法。往北京参观
法国油画展。入
故宫绘画馆观摩古画。游大方山,访云居,观
梵文摩崖石刻1979年。64岁。五女维生因列车事故逝于
荆门市。出游
黄山,往
苏州市寻访先师
顾彦平后人。美专旧址,访百花巷
1982年,67岁。往
云南省游
苍山、
洱海。入蜀登峨眉、
青城山。作《千山风雨图》《万壑松风万树梅》等数十件山水、花卉巨制。以米氏、
徐渭、
石涛、黄宾虹墨法写
贵州省山水
1985年,70岁。出游
庐山。作《黔山瑞雪图》《云横黔山图》。研徐渭、担当等
1986年,71岁。游云南大理,归作《千峰竞秀图》等
1987年,72岁。退休。受聘为贵州省文史馆馆员
1989年,74岁。所著《论“法、守、功、化”》一文刊发于《
国画家》杂志
1993年,78岁。开始探索大泼墨画法,作百幅圆光《云无心册》
1995年,80岁。衰年变法。以前无古人之法表现黔山之魂。作百幅《黔山烟云册》
1999年,84岁。9月,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冯其庸、比较艺术研究所所长
顾森、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陈绶祥为《刘知白画集》撰写序文,12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张仃为画集题写书名
2000年,85岁。作25米长卷《云山无尽图》。著名学者、美术评论家冯其庸、陈绶祥、
陈履生、
刘龙庭前往贵阳出席“刘知白中国画展暨学术研讨会”并往家中观看刘知白作画。冯其庸观后当即挥毫赋诗:“参透苍苍笔底妙,潇潇风雨起六朝。川若见莲翁笔,应悟洪荒是寂寥”。此后,
柯文辉、
陈传席、陈履生、
梅墨生、
许宏泉、
朱京生先后撰文对刘知白的艺术进行评价
2003年,88岁。春。每日作画数小时。4月末,忽卧床不起。临终前数日在病床上泼墨十余幅。8月14日凌晨二时逝世于家中。次日,著名画家
李世南等先生发来唁电和挽联悼念,
冯其庸电传《白云之歌》为刘知白送行
知白的艺术观
如果重新审视整个20世纪中国艺术史,刘知白的
水墨画具有大师气象,但是他的确曾经被遗忘过,或者说在他晚年进入艺术成熟期时,没有及时得到艺术史的肯定。他的艺术生涯可谓是他自己凝练的四个字—— “法、守、功、化”的真实写照,这既是一个艺术实践的具体过程,也是其四个成长阶段。
画家小传
刘知白,原名刘庭坦,号白云,晚号如莲老人、野竹翁、老藤、
苏雪林等,为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他于1915年出生在安徽省
凤阳县府城镇一个富商之家,自幼痴迷书画,一生不慕名利,远离画坛,潜心艺术世界70余载,2003年8月14日辞世于
贵州省贵阳市,享年89岁。1922年至1932年,刘知白在家乡凤阳读小学、中学期间,曾随乡闲习作诗文,同时临摹《
芥子园画传》,并在外祖父的指授下,临习
汉隶、北碑,兼颜、柳、欧、赵及“宋四家”法书。从他“独看梅花瘦,玉骨纯洁色”的咏志中,可以看出当时未满20岁的少年刘知白已经铸就成一定的思想境界。出于对书画的痴迷,作为长子的刘知白违背父亲的意愿,放弃掌管经营家中的资产,决意要走上绘画的道路。1933年,他考入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曾加入
朱竹云、张星阶办的“百花画馆”研习国画。当时的国画系主任
顾彦平先生很是欣赏刘知白,对他提掖有加,还收他为入室弟子。1935年,刘知白住进
怡园顾先生的“春萌书屋”,学习
苏州市画法。他经常跟随顾先生拜访苏州画界名流,有幸读到许多历代名家的书画墨迹,聆听许多高明的见解,耳濡目染再加上刻苦学习,使他奠定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刘知白跟随顾先生学习“四王”,但是他自己对
石涛、石蹊等四僧却情有独钟,顾先生虽然只画“四王”一路,也不反对刘知白学习石涛,给他留下自我发展的空间。
顾彦平先生曾取
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木欣欣以向荣”一句,自号“欣欣庵主”,刘知白则取了下一句“泉涓涓而始流”,自号“涓涓庵主”。这个当时因慕师而取的自号,恰恰吻合了他澹泊清心、孜孜不倦对绘画艺术如涓涓泉水永无止境的一生追求。
1937年,日军入侵,时局动荡,刘知白别师还乡,于
凤阳县第一小学任教。第二年,战火蔓延,学校停办,刘知白只得携家眷背井离乡,从此开始了坎坷的流亡生活。先是经
阜阳市至汉口,复由
长沙市转
东安县,在此治印鬻画为生,其间也时常往返于广西桂林、全县之间,做些小买卖补贴家用。1942年,刘知白到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县,在全县大同中学任教,课余时间仍兼鬻书画。1944年,大同中学因战事疏散,刘知白又携家眷前往
桂林市,之后先抵贵阳,再至
重庆市。一路上艰辛困苦,遭遇日机轰炸,途逢劫匪横行,行李及多年积蓄的画作遗失一空,到达重庆后,他还是靠治印鬻画维持生活。1946年,抗战胜利,刘知白举家返回故乡
凤阳县,在
安徽省凤阳中学任教。1948年,学校南迁,刘知白再度携家眷经
上海市过
杭州市,出
江西省入
湖南省,回到了广西全县,在全县中山街开设“白云铁笔馆”,依然是治印鬻画。在这段四处奔波的日子里,刘知白虽然艰难地维持家庭生活,抚养家中11个孩子,但是他仍然坚持苦读诗书,画笔不缀,练就了席地即书,钉壁则画的本领,并且在学习摸索中总结出“学时有他无我,画(化)时有我无他”的治学思想。他在这个时期共画有约两万件作品,从如今幸存下来的几幅画中,既可以看出他扎实的传统中国画功底,又可以看出他脱离了传统的羁绊,沿着古人的足迹走出自己大道的端倪。
1949年,刘知白离开全县来到贵阳,在此定居,于中山街等地摆地摊刻字为生。1956年,由于
合作化运动,刘知白加入了贵阳市刊刻社。1958年,他被调至贵阳市工艺美术厂担任美术设计员。1964年,他又从美术厂调至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国画室,这时候刘知白才算是有了一个可以专心从事研究和创作的环境。即使如此,他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还是得不到保障,仍饱受饥寒的困扰,连孩子们都常常没有饱餐之食。种种困难没有压倒刘知白,他在1949到1966这十几年中,坚持作画万余件。这个时期的作品,画风潇洒、笔势无定,已经从临习古人中脱胎而出,技艺也趋于成熟。
安稳的日子还没满两年,1966年“文革”运动开始了,刘知白的研究工作被迫停止。因为出身问题,他遭到工作组、工宣队、居委会等轮番提审、抄家,反复地问讯和调查。在这场运动中,他不但被强迫无止尽地写认识,作交待,全家跟着担惊受怕,而且他一向视若生命的书籍和大批书画在几次抄家中荡然无存。面对艰辛贫困的生活而百折不屈的刘知白,几乎被这难以理解的残酷现实打垮了,他时常徘徊于附近的
南明河畔,对着默默长流的河水倾诉着自己无限的痛苦。
1970年春,刘知白和体弱多病的老伴以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被下放到
贵州省龙里县洗马河区乡下,租住在农民家中。这对于刘知白一家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厄运当头,可是远离当时荒诞浮躁的城市,来到自然淳朴的山林中,对于刘知白也是一种解脱。很快的,他就从洗马河的山石林泉中找到了心灵上的慰藉。无论风雨晴雪,他几乎每天早出晚归,整日深入山水之间,写生、采药、打柴、挖
食用野菜,从山石树木、林泉溪流体会大自然的变幻无定。他时常在山民农舍歇脚,与他们煮茶闲谈,学习天气时令、植物花草、
农事杂活的经验,并免费为山民们针灸送药。刘知白已经完全忘却了“文革”的冲击,开始乐天知命、随遇而安,这段同山做友,以水为朋的生活,使他的画风彻底转变成“法乎自然,师从造化”。
贵州高原向来是“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牛毛细雨经常是十天半月不断,高原山野被笼罩在水雾之中,愈加显得灵秀润泽。刘知白多次往返于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市,领略
贵州省山水不同地域的面貌,潜心研究着贵州山水的表现手法。缺少纸张,他就利用各种包装纸、
烟盒及一切能用的纸来写生;缺少笔墨,他就用猪毛、野竹自制画笔,折柳枝烧成炭条,从桃林采桃胶配制胶水来调和
黑色。短短两年间,他就积累了写生稿5000余张,为日后创作形成“白云自有白云法”泼墨山水的个人风格奠定了基础。
1972年,政策落实,刘知白得以返回贵阳,恢复了原来的工作。在70、80年代,刘知白不仅多次深入贵州山区写生,还出游
黄山、点苍、峨嵋、
青城山、
庐山诸名山,与贵州山水加以对照,揣摩贵州山水的精魄所在。
1983年7月,刘知白在
贵州省展览馆举办解放后第一次个人画展。1985年被聘为贵阳市书画院艺术顾问,出版有《刘知白画集》《刘知白山水画集》等多部专册。1988年11月,在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5月,贵阳市文联在
贵州省博物馆为他举办了《刘知白中国画展》,著名学者
冯其庸先生等北京专家亲莅贵阳参加了“刘知白中国画艺术研讨会”。
刘知白曾说,“作为一个画人,一要老老实实学传统,二要广师造化,三要经得起寂寞,四要敢于不断超越自己,五要不畏艰难险阻,不畏老之将至。”他所言“学时有他无我,画时有我无他”的治学思想,要求学习传统时踏踏实实,苦心追摹,再从师造化中去领悟传统,最后以我法画出自家山水。他对自己习画历程总结归纳为“法、守、功、化”4个字,纵观老人70载的艺术人生,正是从这4个字一步步走过来的。他学
米芾、
石涛、石蹊、
徐渭、
黄宾虹等,一学就是60多年,不仅是学他们的笔墨之法,更是从中领悟传统艺术的意境和大师们的精神思想。他作画从不打铅稿,无论大幅小幅,只讲求一个“快”字,而且章法层出不穷。他认为画前打稿笔墨易受约束,难得天真活泼;若是边想边画,板结在所难免,也失去笔墨意趣,这些都是胸无丘壑,心手功夫未到之故。故此他说:“画者须从古之大家处得法,了解传统之流变,了悟我国文化之精神,于造化之中得自然之涵,胸存万千气象至神游造化方可随心所欲。”
原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学者
冯其庸看了刘知白先生的画后,惊叹不已,主动提出为先生的画集写序,仅从其中几句,就可看出他对先生画风画格的倾慕:“刘老的画,是地道的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笔墨之高,已入化境。从山水画的渊源来说,刘老画里呈现出来的是
石涛、
髡残等人的气派,而且其高处,决不在二石之下。他的山水完全是从
贵州省的真山真水中来,完全是自出新意,一片天机,没有丝毫陈旧的感觉,相反却是令人为之耳目一新,看到了贵州真山真水的神韵!刘老的画我感到已经人格化了,而刘老的人也已经与天地、山水、自然浑然默契了,这真是画家最难达到的最高境界!”
中原地区著名文艺评论家
陈履生则认为,知白先生画中透露出的野逸气,不仅表现了先生一生的坎坷,那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所造就的因势而布局的构图方式,呈现了变化和不定的篇章以及那狂放和深具功力的笔墨。
著名文艺评论家
柯文辉也给予刘
知白极高的评价,“知白老他毕竟是一个对中国古典有想法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特的追求。他比较多地保留了自己身上的清气,而这种清气比起
石涛那一种出家人的清气,石涛能应付王公大臣,知白老就应付不了。与其说这是他不如石涛,实则是他比石涛高。因此他得到了石涛的长处,避开了石涛的应酬,终于找到了自己,与石涛抗衡。他已经达到一种完全寂寞的高潮。刘老的画的全部价值在于他不重复古代的大师的技法,同时又在精神上和古人达到一种默契。”
刘知白一生视名利如浮云,他一生远离画坛,坚守着一种艺术的自由品格和独立思想。他生活在儿孙满堂的大家庭中,生活在众多的学生中间。他们和谐相处,其乐融融。他安心于自己的这个小圈子,不去理会外界的是是非非。他甚至也不关心自己的作品,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评论家对他的褒扬,他的作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但是刘知白并不热衷于此,他就如同一个修道的禅师,超然物外,神归画中。
刘知白晚年一直想在家乡凤阳举办一次个人画展,可是老人没有等到这一天。他画了一辈子的画,就在临走前几个小时还迷迷糊糊泼完最后一点剩墨,搁下了画笔。“二石超超画笔稀,天南又见白云飞。神州自古多奇逸,寂寂空山一布衣。”让我们用
冯其庸先生的诗来缅怀刘知白老人,白云寂寂,尽在人心。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