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
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公司开发的
苯甲酰脲类
甲壳质合成抑制剂,是一种
有机化合物,
分子式是C20H9Cl3F5N3O3,为白色结晶固体,水中
溶解度\u003c0.012毫克/升(20℃),有机
溶剂中溶解度(克/升,20℃):
己烷0.00639,
正辛醇1,
二甲苯4.67,
甲醇2.68,甲苯6.6,
2-丙醇7,
二氯甲烷20,
丙酮55.9,
环己酮110;对光和热稳定,弱酸性。
作用机理:抑制几丁质合成,阻碍昆虫正常脱皮,使卵的孵化、
美国白灯蛾脱皮及蛹发育畸形,成虫羽化受阻。
作用特点:胃毒、触杀。药效高,但作用速度较慢,对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活性高,对蚜虫、
大叶蝉科、飞 虱无效。
以2,6-二氯
苯腈为原料,
氟化钾为
氟化剂,反应得到2,6-
二氟苯。也可采用季盐、季盐、
冠醚、
聚醚多元醇等为
相转移催化剂制备2,6-二氟苯腈。然后2,6-二氟苯腈与水在
硫酸为
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
亲核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盐,经处理得到2,6-二氟苯
甲酰胺。该化合物与
光气作用制得2,6-二氟苯甲酰异酸,然后与4-(3-氯-5-三氟甲基吡啶-2-氧基)-3,5-二氯
苯胺作用,制得氟啶脲。
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放在阴凉,干燥处。储存的地方必须远离
氧化剂,避光2-10ºC保存。
国外毒性:急性经口LD50(mg/kg):≥5000;急性经皮LD50(mg/kg):≥20000;吸入LC50(mg/L): ≥20;对眼睛的影响:无刺 激;对皮肤的影响:在72小 室内有轻微的刺激。
氟啶脲是一种昆虫生长 调节剂类低毒 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无内吸性。其
杀虫脒机制主要是抑制
甲壳质合成,阻碍昆虫正常蜕皮,使卵的孵化、
美国白灯蛾蜕皮以及蛹发育畸形,成虫羽化受阻,最终而导致害虫死亡。该药药效高,但作用速度较慢,幼虫接触药剂后不会很快死亡,但取食活动明显减弱,一般在药后5~7天才能达到防效高峰。对多种
鳞翅目害虫以及
直翅目、
鞘翅目、
膜翅目、
双翅目等害虫杀虫活性高,但对
蚜虫霉
飞虱无效。适用于对 有机磷类、
拟除虫菊酯类、
氨基甲酸酯等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害虫的综合治理。
氟啶脲适用于多种瓜果蔬菜,对鳞翅目害虫具有特效防治作用。目前瓜果蔬菜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的
小菜蛾、
甜菜夜蛾、
菜粉蝶、
银纹夜蛾、斜纹夜蛾、
烟草夜蛾等,茄果类及瓜果类蔬菜的
棉铃虫、甜菜夜蛾、烟青虫、斜纹夜蛾等,豆类蔬菜的
豆荚螟、
豆野螟等。
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银纹夜蛾、烟青虫等
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
美国白灯蛾期均匀喷药,7天左右1次,特别注意喷洒叶片背面,使叶背要均匀着药;害虫发生偏重时最好与速效性杀虫剂混配使用。一般每亩次使用5%乳油或50克/升乳油80一100毫升,或50%乳油8一10毫升,对水30—60
千克均匀喷雾;或使用5%乳油或50克/升乳油500—700倍液,或50%乳油5 000—7 000倍液均匀喷雾。
在害虫卵孵化盛期至
美国白灯蛾钻蛀为害前或低龄幼虫期开始均匀喷药,7天左右1次,害虫发生偏重时最好与速效性杀虫剂混配使用。一般使用5%乳油或50克/升乳油400—600倍液,或50%乳油4 000—6 000倍液均匀喷雾。
在害虫卵孵化盛期至幼虫钻蛀为害前喷药,重点喷洒花蕾、嫩荚等部位,早、晚喷药效果较好。一般使用5%乳油或50克/升乳油600-800倍液,或50%乳油6 000一8 000倍液喷雾。
喷药时要使药液湿润全部枝叶,才能发挥药效,适期较一般有机磷、除虫 菊酯类杀虫剂提早3天左右,在低龄
美国白灯蛾期喷药,钻蛀性害虫宜在
产卵高峰 盛期施药效果好。
3.本品对
蜜蜂属、鱼类等
水生生物、
春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
宫刑和桑园附近禁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5.棉花和甘蓝每季作物使用不超过3次,
柑橘不超过2次。安全间隔期棉花和柑橘均为21天,甘蓝7天。
水生生物:LC50 (48h) 鲤鱼\u003e3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