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霞(1938年7月5日—1999年10月2日),陕西高陵人,秦腔表演艺术家、旦角,秦腔“郭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剧协
陕西省分会常务理事,
咸阳市剧协副主席,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省文学
书画艺术院名誉院长,市艺术学校名誉校长,省政协五、六、七届委员。
1953年,郭明霞加入咸阳人民剧团,师从
惠济民等人学艺,工青衣,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1956年,她参加全省第一届戏剧汇演,作品《丰乐园》获得演员
二等奖。在这期间还相继排演了传统戏《
五典坡》《
铡美案》等作品。1959年,郭明霞参加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演出。
1960年,郭明霞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期间,她受不公待遇,停演十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便立即登台演出。1984年领头承包濒临倒闭的
咸阳市人民剧团恢复演出。1987年参加省首届
中国艺术节获得表演
一等奖,同年被定为国家
一级演员;获得省首届“金延安”
秦腔老中青十佳演员,
陕西省电视戏曲百佳演员奖。她还曾评为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999年10月2日,郭明霞因病去世,享年61岁。郭明霞以独具一格的“弹颤音”发声方法进行演唱,逐步形成独自一家的艺术风格,被
陕西省文化厅及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誉为“郭派”。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8年,郭明霞出生于陕西
高陵区一个农村家庭,她自幼就喜欢秦腔,她的父亲是
山西省一个大户人家的掌柜,郭明霞是家里最小的,上面有五个哥哥。当时
谢贤郭维民唱男旦,在
咸阳市一带很有名,被人称为‘西北红’。
郭明霞爱参加学校的宣传活动,曾排演过小节目《兄妹开荒》《穷人恨》《打虎记》等作品,并在其中担任了主要角色。有一次母亲带着她和她大哥一起去看四哥,团长见郭明霞长得机灵,就让她唱一段,郭明霞唱完后,团长听了很惊讶,想让她留在剧团,但其母亲当时不愿让女儿受这份苦,坚决不同意。最后经过四哥和大哥的反复劝说,母亲才勉强答应了。
演艺经历
1953年,郭明霞加入咸阳人民剧团,师从
惠济民等人学艺工青衣,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1954年二月,郭明霞就接了《屈原》这出戏,在里边扮演婵娟。当年四月,《屈原》首次上省汇报演出,获得各界人士的好评。
1956年全省第一届戏剧汇演,郭明霞带着《丰乐园》参加演出,获得演员
二等奖。在这期间还相继排演了传统戏《
五典坡》《
铡美案》等作品。1957年她饰演《四贤册》中的赵月娥。1958年演了《
党的女儿》《社长的女儿》等几部现代剧。她在现代戏《党的女儿》中扮演
李玉梅,得到
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罗合如和
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指挥家
李德伦的好评,于是两人找郭明霞谈话,想调她进
中央歌剧院,郭明霞再三斟酌后婉言拒绝了。
1959年咸阳人民剧团在
长安区演出,一张门票两毛钱,观众看戏后高兴的说,这个剧团的戏美,一张票两毛,光郭明霞一口唱就值一毛八呀!从此,“一毛八”就成了郭明霞的艺名。同年,郭明霞参加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赴京演出,在《
三滴血》《后三对面》中,由她扮演了李三娘和
秦馨莲。演出时受到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的接见,并由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之后又随团到南京、
上海市、
广州市、
福建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昆明市等十一个多个省、市巡回演出,“郭明霞”三字也被众人熟知。1960年,郭明霞加入中国共产党。
“文革”期间,受不公待遇,停演十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便立即登台演出。1984年领头承包濒临倒闭的
咸阳市人民剧团恢复演出。1987年参加省首届
中国艺术节获得表演
一等奖。除此以外,她还曾获得省首届“金延安”
秦腔老中青十佳演员,以及
陕西省电视戏曲百佳演员。1989年,郭明霞被定为国家一级演员。1992年国务院颁发给她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1年,她被中共咸阳市委推选为有特殊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9年10月2日,郭明霞因病去世。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郭明霞的父亲曾为山西一个大户人家当掌柜,在1954年病故。除了母亲外,郭明霞上面还有5个哥哥,
谢贤郭维民唱男旦,曾在
咸阳市一带很有名,被人称为‘西北红’。郭明霞丈夫王宇雄是位医生,不仅是她人生道路上的好伴侣,又是一个好秘书、好助手。郭明霞几十年的艺术资料和档案材料,全凭丈夫细心的收集。郭明霞外出开会、演出时,家事全凭丈夫照料。郭明霞二儿子是王光红。
健康状况
1988年3月中旬,郭明霞感觉身体不舒服,右上腹疼痛,全身乏力,皮肤黄染,经医生检查诊断为胆囊胆管炎,要求住院,但当时省电视台早就安排三月十九日去
鄠邑区拍摄电视艺术片《四贤册》,为了不影响大局不影响剧组的正常工作,她放弃住院治疗,只带了一点内服药便随剧组去了拍摄地。
晚年与逝世
1999年,郭明霞已患重病多年,不得已离开喜欢她的戏迷观众和舞台,再次住进医院和病魔作斗争,但由于病情恶化,在医生第四次发出病危通知后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61岁。
社会任职
郭明霞先后成为市级、省级、国家戏剧家协会会员,曾担任
陕西省剧协常务理事,
咸阳市剧协副主席。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先后任剧团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等职。多次担任省、市妇联委员,省、市政协委员,出席过省党代会。还曾任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省文学
书画艺术院名誉院长,市艺术学校名誉校长等。
个人作品
戏剧作品
唱片、录音作品
戏曲艺术片
艺术特点
郭明霞擅演青衣,又以苦戏悲戏见长。她苦心孤诣的钻研与大胆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本人的演唱风格。其特点前要归纳为一下几点:一是以声传情,以情带声。郭明霞嗓子音域宽,音质厚实,音色甜美,加带她的演唱艺术,能紧紧地把握住人物性格,能达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的艺术效果。二是抑扬有致,层次清楚。三是淳朴含蓄,刚柔相济。在演唱中她很少使用华丽的装饰音,不主张多拐几次“环环”,不图花梢,但求行腔扑实深沉,自然大方,唱出韵味。四是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低音时清晰可闻,高音时有张有弛,不声嘶力竭。她对唱腔咬字的着力点:唇、齿、牙、喉、舌五音及齐、开、撮、合四呼,均严格要求,从不马虎。五是在声音训练方面勇于探索。她的妙招独成一格,善于学习借鉴
京剧、
豫剧、
民俗音乐,在发音上敢于创新,气足韵长,共鸣音好。行腔时不墨守传统唱腔,从表现人物内心感情出发,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并且发明本人独特的新唱腔。
艺术成就
郭明霞对
秦腔最大的贡献在于独特的唱腔,她独创的‘弹颤音’唱法,把
歌剧的某些发声方法用到秦腔唱腔里,独树一帜,独创一派,开辟了秦腔美声唱法的新纪元。郭明霞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秦腔事业,同时也培养了
张虹、张丽娜等优秀青年演员,她们不负众望,均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四十多年来,郭明霞先后在五十五个传统剧目与三十一个多现代剧目中扮演过角色。她演的《四贤册》《党的女儿》等十多个剧目分别由陕西电视台、中国和上海唱片社制成电视和唱片播放发行。报纸、刊物、电台多次介绍郭明霞艺术成就、表演特点、名段欣赏、参加社会活动等情况汇报的文章、消息,多达百余篇。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轶事
1959年咸阳人民剧团在
长安区演出,一张门票两毛钱,观众看戏后高兴的说,这个剧团的戏美,一张票两毛,光郭明霞一口唱就值一毛八呀!从此,“一毛八”就成了郭明霞的艺名。还有一次咸阳人民剧团在
西安市演出由郭明霞领衔主演的《
铡美案》,当时西安一个剧团也同时演出该剧,但是咸阳人民剧团的《铡美案》每场都满座,且连演多场,而另一个剧团的《铡美案》观众寥寥,不得不换戏。西安观众给予咸阳人民剧团以“外县王”的美誉。
人物评价
在参加1959年建国十周年赴京演出和随后的巡回十三省市的演出中,郭明霞博采众长,广泛吸收
歌剧及其他剧种的特长,以至于后来逐步形成自己前无古人的郭派唱腔。还有人给郭明霞编了顺口溜:听了郭明霞的唱,三年五年不能忘;看了郭明霞的戏,十年八载不看戏。(新浪博客 评)
郭明霞“结合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充收集挥了音域宽阔、嗓音
高亮、圆润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颤音,精心掌握唱腔中的疾徐、轻重、长短、转折、断续、离合,从而形成了她我本人那高昂深厚、刚柔相济、富有韵味、行腔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发音收韵、朴实深沉的唱腔风格”。(
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杨兴 评)
郭明霞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为使
秦腔传统唱腔和发声更加优美动听,刻苦专研,以独具一格的“弹颤音”发声方法进行演唱,逐步形成独自一家的艺术风格,被
陕西省文化厅及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誉为“郭派”。(西省文化厅及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