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乐的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如音乐传承方法单一,音乐载体易于消逝以及乐谱符号难以解读等原因,导致许多古乐作品已经失传,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遗憾。
中国古乐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吕氏春秋·古乐》中所记载的“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
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一史实,以及考古学家发现的约七千年前先民使用的陶制吹奏乐器“埙”。
战国时期,音乐活动十分繁荣,出现了
儒家、
墨家、道家等学派的音乐思想。汉代建立后,音乐得到快速发展,
刘彻设立“乐府”,收集
民俗音乐并加以提升,形成了艺术水平较高的相和歌和相和
大曲。汉代流传至今的著名古琴曲包括《
广陵散》和《
胡笳十八拍》。
南北朝时期,中原传统音乐传播至江南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成清商乐。
晋朝桓伊创作的笛曲《
梅花三弄》后来被改编为琴曲,流传至今。
唐朝实行开放的音乐政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音乐汇聚朝廷,宫廷燕乐因此兴盛。
天宝音乐中,曲子这种新的歌曲形式应运而生,其中《
阳关三叠》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莫高窟发现了大量的唐、
五代十国时期的曲子乐谱。
宋朝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音乐更多地反映市民生活,曲子音乐被称为“词调”。词调音乐有两种发展形式:依曲填词和自创新曲。
南宋词人兼音乐家
姜夔创作了17首词调音乐,这些作品是现存的词调音乐。此外,宋朝的琴曲也颇具代表性。
元朝时期,
杂剧音乐迅速发展,其特点是节奏强烈、风格雄健。元末时期,散曲作为一种新的歌曲形式出现,其特点在于节奏舒缓、旋律委婉。
中原地区的五声音阶最早见于
春秋时期,《管子·地员篇》中记录了通过数学计算得出五音的方法,即“三分损益法”。五音在中国古乐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同于西方音乐的七个音阶。五音的唱名在历史上经历了变化,
唐朝使用“合、四、乙、尺、工”,更早期则使用“宫、商、角、徵、羽”。中国传统古乐中没有“fa”和“si”这两个音阶,如江南小调《
茉莉花》和
岳飞词的《满江红》均未包含这两个音阶。“五音”在乐律上对应“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调式。
中国古乐中有许多著名的曲目,涵盖了多种乐器和演奏形式。其中包括笛曲《
姑苏行》,
管子独奏《
阳关三叠》,
唢呐独奏《
百鸟朝凤》,箫独奏《
梅花三弄》,管子独奏《
江河水》,笙独奏《
凤凰展翅》,埙与打击乐合奏《唐曲三首》,
巴乌独奏《渔歌》等。此外,还有
二胡独奏《
二泉映月》,
高胡独奏《双声恨》,
板胡独奏《
月牙五更》,二胡独奏《空山鸟语》,
京胡独奏《夜深沉》,板胡独奏《秦腔牌子曲》,二胡独奏《
流波曲》,高胡独奏《平湖秋月》,
中胡独奏《草原上》等。
古琴独奏《
古风操》,
琵琶独奏《
十面埋伏》,筝独奏《
渔舟唱晚》,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箜篌独奏《蕉窗夜雨》,
三弦琴独奏《大浪淘沙》,
扬琴独奏《龙船》,筝独奏《
高山流水》,
柳琴独奏《
山寨恋歌》等。合奏曲目包括《
月儿高》《喜》《
泛沧浪》《
秦王破阵乐》《关山月》《苏堤小景》《
春江花月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