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扶轮中学
中国铁路成立的职工子弟中学
1918年创建的天津市扶轮中学(原天津铁路一中),是国铁集团成立的第一所职工子弟中学。学校现建有理化生实验楼、体育馆、图书馆、信息技术教室、阶梯教室、塑胶操场等教育教学设施,现为天津市重点中学。学校先后被市有关部门认定为“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天津市3A学校”、“天津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天津教科院教育科研试验基地”。建校90余年,为国家培养出了以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为代表的大批栋梁之材。
历史沿革
民国七年(1918年)二月,京奉、津浦、京汉、京绥四路员工联合组建的“铁路同人教育会”在北京成立。交通部次长(时任交通总长曹汝霖叶恭绰⑴为会长、交通部路政司司长关庚麟⑵为副会长,徐世章⑶(时任交通部次长)、詹天佑⑷(时任总工程师)、施肇曾⑸(时任交通银行董事长)、周自齐⑹(前交通总长)、徐廷爵⑺、王景春⑻、任凤苞⑼、丁士源⑽、陈梦雄、孙鸿哲(1932年任唐山工程学院院长,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方仁元、龙学竞⑾为董事。随即以“扶轮公学”为统一校名在“四路”⑿沿线筹建员工子弟学校。是年夏,铁路同人教育会借用位于吕纬路与五马路交口处属于津浦铁路局的一块地基用于创建子弟中学,即天津扶轮公学第一中学。这是我国铁路创办最早的一所员工子弟中学。聘请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堂的顾宝埏(赞延)先生任校长兼算术教员,主持建校工作;同年10月,学校面向“四路”员工子弟招生,首届招收新生2个班共80人(男生),聘请职员兼教员11人,11月4日开学,实行“壬子癸丑学制”(旧四年制中学),前两年为普通科,后两年分为文、理、商等科。经投标,由天津振元木器场承建的两座校舍楼分别于民国八年(1919年)和十年(1921年)建成投入使用,南楼为教学楼,北楼为办公兼宿舍楼,两楼均用青石条砌成,至今仍为该校标志性建筑。两楼于1993年被河北区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十一年(1922年)铁路同人教育会被撤销,该校改属北洋政府交通部直辖,更名为交通部第一中学,旋即改称交通部立天津扶轮中学,每年办学经费6—9万元,由“四路”分摊。
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行新学制(“壬戊学制”),成为“三三制”完全中学。
民国十五年(1926年)高中部除设普通课外增设商科班。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属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直辖,更名为铁道部立天津扶轮中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开始招收女生入学。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七月,该校曾改属北宁铁路局教育委员会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该校有4个班426名学生,职教员49人。
是年七月底天津市沦陷后,校舍被侵华日军强占为日本陆军医院。学校被迫停班后,部分师生随一些铁路职工(约2000人)向“大后方”南撤。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北方南撤的大批铁路员工聚集在湖南省冷水滩区,校长张新虞遂以“扶轮中学”校名在冷水滩组织招生复课,当时有初一至高三共6个班。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春节前,该校在被迫继续南撤中解散。日寇投降后校长张新虞接受交通部任命,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在天津原址组织复校为交通部立天津扶轮中学,面向交通部所属的路、电、邮、航等系统员工子弟招生,复校后首届招生380人(初一4个班、初二2个班、高一1个班)。
天津解放前夕,全校共有学生11个班529人,职教员35人。
1949年天津解放后,学校属于天津铁路管理局直辖。
1950年改称天津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天津铁中),面向天津铁路管理局内铁路职工子弟招生。
1949、1950两年,高中部曾终止招生,原高中部改设“铁路通信信号班”。
1951年通信信号班学生毕业后,高中恢复招生。
1953年初中扩为6轨、高中双轨,1956年高中也扩为6轨。是年,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管理局并入北京铁路管理局,学校随之属北京铁路管理局(1958年改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
1958年建立校办工厂,并在南仓建校办农场;随之南仓铁路小学并入该校为其附属小学,又在中山路70号设6个班为其分校。
1960年,南仓附小恢复独立建校为南仓铁路小学;中山路分校也迁至调纬路西口。
1963年随着天津铁二中的成立,该校改称天津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天津铁一中)。
“文革”开始后“停课闹革命”,分校撤销,学校改属天津铁路分局管辖。
1968年初中恢复招生,学生分片就近入学,不再招收外地住宿生。
1973年高中恢复招生,实行“三·二学制”;
1983年恢复“三·三学制”;学校也基本稳定在30多个班、1600多在校生的规模。
1997年天津市教育局(津教批[1997]17号)批准该校为市级重点中学。
2004年10月29日为了适应铁路主辅分离的改革,由原天津铁路分局与河北区政府签署移交协议,原铁一中整体(包括组织、人事、资产)划归河北区教育局管理。
2005年9月经河北区编制委员会北编字(2005)23号文件批准该校申请,恢复“天津市扶轮中学”校名。11月4日启用新公章。
注:
叶恭绰:字裕甫,又字玉甫、誉虎、玉虎、玉父,号遐庵,晚年号遐翁,别署矩园,广东番禺人,1881年10月3日生。清贡生。1902年入京师大学堂仕学馆。1904年起任湖北农业学堂、方言学堂、西路高等小学堂、两湖师范学堂教习。1906年捐通判,入邮传部,任总务股帮稿兼办京汉铁路事宜。嗣历任铁路总局建设科总科员兼承政厅机要科员、路政司员外郎、路政司郎中、承政厅事、机要科科长、承政厅副厅长、参议上行走、承政厅厅长、铁路总局提调,旋升芦汉铁路督办。辛亥革命时,任内阁议和处参议。1912年5月,任北洋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长兼铁路总局局长;同年任中华全国铁路协会副会长。1913年9月代交通部总长;12月改任交通部路政局局长。1914年6月任交通部次长兼邮政总局局长,次年6月因故暂行停职。袁世凯复辟时任大典筹备处会办,1916年6月去职。1917年7月复任交通部次长,兼铁路督办、邮政总局局长;7月丁巳复辟段祺瑞任其为讨逆军总部交通处处长。1920年8月任交通部总长。1951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同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52年5月任中原地区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委员。1953年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54年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常务委员。次年任北京中国画院院长。1957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叶恭绰还是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之一,曾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停止全国政协常委职务和解聘代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职务。1959年摘掉“右派分子”帽子。“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于1968年8月6日病逝,终年87岁。
⑵关庚麟:清末进士,1922年6-7月任西南交通大学总校校长
徐世章徐世昌之胞弟。天津市人。生于1889年,卒于1954年。1902年留学于列日大学经济管理系。归国后,曾任交通部次长、国际运输局局长等要职。1922年到天津作寓公,其故居坐落于英租界威灵顿管理公司路与香港路(今河北路与睦南道)交口,为二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建于1934年。离任后寓居天津,从此专心致力于收藏。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南海区。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他领导了京张铁路的修建,发明并使用了自动挂钩法。由于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在华角逐,竟使这位爱国的、天才的杰出工程师不能施展才能,焦虑至极。终因劳成疾,于1919年4月24日下午三时半逝世于汉口,享年五十九岁。
施肇曾:(1865-1945),字鹿珊,号省之,吴江震泽镇人,曾先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学院、电报学校。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起,先后任知县、同知、道员等职,二十年赴美,任驻美使(领)馆随员、领事等。二十三年(1897)回国,任汉阳铁厂提调,兼理京汉铁路工程。三十二年(1906)五月,任沪宁铁路总办兼招商轮船局董事,三十四年(1908)又改任沪杭甬铁路总办。民国元年(1912年),督办陇豫海铁路。3年(1914)任国内公债局董事、漕运局总办,4年(1915)任交通银行董事长,8年(1919)1月,任全国商会公举国际税法平等会赴欧总代表。34年(1945)9月19日,在上海寓所无疾而终。
周自齐:1871年生,单县人,留美,历任驻美公使馆参赞,驻纽约旧金山领事。1911年任袁世凯内阁度支部大臣;1913年任交通部总长、陆军部总长、财政部总长;1916年任税务处督办兼中国银行总裁。因支持袁世凯复辟,1916年6月列为帝制祸首之一,逃亡日本;1918年特赦后,任财政总长,币制局督办、总裁;1922年任国务院总理兼教育总长;1932年去世。
⑺徐廷爵:字健侯,直隶天津人(生于广东香山),留美,曾任津浦、京奉铁路局长。
王景春:字兆熙,滦州人,留美,邮政总局长。
任凤苞:字振采,江苏宜兴人,交通银行协理。
丁士源:字问槎,浙江吴兴人,留英,京绥、京汉铁路局长
⑾龙学兢:字澄宇,广东顺德人,拔贡,交通部总务科长。
⑿“四路”:即京奉、津浦、京汉、京绥四路。
办学条件
学校设施
学校现建有理化生实验楼、体育馆、图书馆、信息技术教室、阶梯教室、塑胶操场等教育教学设施。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67人,其中专技教师147人。高级教师58人,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142人,研究生学历16人,研究生课程班毕业26人。
知名校友
陈省身——20世纪数学学家。
姜思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将
郭琨——我国南极洲事业的开拓者,工程师。
学校地址
河北区吕纬路93号(吕纬路与五马路交口)。
参考资料
扶轮百年育英才 赓续薪火向未来.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2023-12-0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学校设施
师资力量
知名校友
学校地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