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麒祖籍江苏沛县,明嘉靖间其
曾祖父刘信始迁居
丰台区。其父刘世则生二子,长子刘兆麟中顺治
辛丑科武进士,终生未仕;次子即刘兆麒。刘兆麒生于明末动荡年代,当时的
明朝内有
李自成、
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军此起彼伏的斗争,外受满州女真族虎视眈的窥伺和侵扰,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崇祯九年(1636年),
皇太极在
沈阳市改
国号为清,开始覆灭明朝的军事行动。他经常派兵打进长城,深入
河北省、
山东省等地大肆劫掠,同时也顺势在内地网
阿罗汉人中的人才,以备将来所用。刘兆麒“幼而端重,寡言笑,举止如成人;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皆有理法”。1642年刘兆麒14岁时,于清兵在北京附近的一次侵扰中招揽,被带到关外。皇太极“见而异之,令入
官学读书”,并编入
汉军镶白旗。1644年随清兵入关。后学有所成,在
顺治六年(1649年)对汉军的一次考试中名列第一,被授予内秘书院
编修,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和侍从。当时,
顺治帝经常亲临内秘书院,发现刘兆麒“年少敏达,心喜之”。此后十年中多次被提拔,先后任都察院启心郎、宗人府启心郎,后晋升都察院左副
都御史,成为顺治帝的亲信。
顺治十八年(1661年),
南明的
朱常瀛在
缅甸被俘,
云南省、
贵州省等地被清军平定,但
李来亨、
郝永忠等领导的农民军转入荆襄一带的群山中,继续坚持反清斗争。为镇压反清势力,巩固对
江南的统治,清廷选派心腹大臣前往镇抚。1661年,
康熙帝即位不久,年仅33岁的刘兆麒被委以湖广
巡抚的重任,开府
武昌区,“倚办军兴事宜”。到任后,他一方面“宣布威信”,积极督剿反清势力,一方面“与民更始”,免苛赋繁役,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当时,清廷调集
四川省、湖广、
陕西省三省的兵力,在西山一带围剿农民军,境内“禁旅云集”,官府征粮派夫以供军需,“丁夫困转输,往往颠涧谷”,搞得地方上“财殚力竭而功不克”。刘兆麒“悉心经划”,曲为调度,命各州府县“照粮均派,而宽其负任”,使“民无重累,士皆宿饱”,多数民夫能保命还乡,因而“闾里晏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痛苦。1663年秋,
长江发生特大
洪灾,沿江一带“人畜漂没者无算”。刘兆麒一边“缮疏”朝廷,报告灾情,请求赈济;一边动用省力“百方赈恤”,使灾民免于饥饿和流离失所。他在湖广任职八年,使“伏莽悉定”,肃清了反清势力,也多少疗治了民间疾苦和战争创伤,史称“仁恩被于
江汉区”,被加授
工部侍郎衔。离任后,当地人立其生祠于武昌大观山南麓。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刘兆麒参与剿杀农民军的行动,自然难辞镇压人民之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清统一全国已成大势所趋,尽快结束战乱,使百姓脱离战争,使国家归于安宁,毕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何况刘兆麒役民尚不太苛刻,也为老百姓办了些好事,对他也就不必过于苛责了。
康熙帝七年(1668年),刘兆麒升任
四川总督,在任仅几个月,仍致力于平叛安民,遂以抚川功加
兵部尚书。
康熙八年(1669年)调任浙江福建
总督。当时台湾为郑氏父子占据,浙闽居于海防前线,他殚精竭虑筹划海防事宜,所上奏的条陈,皆“老谋硕划,凿凿然洞中肯綮”,人民“赖之以安”,两省“皆称严疆”。康熙九年(1670年)进阶
光禄大夫。此时,他以总督辖浙江福建等处地方
明朝军事,兼理
两江总督,挂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
都御史衔,官阶为
从一品,一时达于其仕宦生涯的颠峰。
康熙帝十二年(1673年),“三藩”(
吴三桂、
耿精忠、
尚可喜)乱起,
京师震动。刘兆麒回京述职,被任命为直隶援剿提督,作为特用的三大文臣之一前往平叛。一年后,“三辅清晏”,改任江南崇明
水师提督。他积屯粮草,整饬兵备,并严惩克扣军饷的不法官吏,使军威复振。当时,
清朝为孤立台湾而实行
海禁,使大批沿海居民失业,生活苦不堪言。他下令允许渔民用竹筏下海捕鱼,同时采取措施平抑市价,禁止商人用高利贷盘剥百姓,惩治饮博无赖之徒,使“
民俗音乐其业,商旅通途”。在
崇明区任职十年,号称“内地宁谧,人不知兵”,当地人树仁政碑以颂其德。
参加反击沙俄侵略的
雅克萨之战是刘兆麒一生中最具光彩的一页。明末清初,
俄罗斯帝国开始向
黑龙江省流域扩张,先后在中国边地强建雅克萨和
尼布楚两城,侵入
索伦镇、呼尔喀等部。为制止沙俄的侵略,
清朝决定以武力反击。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刘兆麒调任黑龙江水师总管,率水师奔赴前线。1685年,他与
都统栋鄂·朋春、
黑河市将军萨布素合水陆军一万五千人击败俄军于雅克萨,并捣毁了雅克萨城。撤军后,俄军又重新侵入,筑城固守。刘兆麒等又从黑龙江两岸及江面以水陆军围困该城,终于迫使
沙皇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外
兴安岭和
额尔古纳河划界;毁雅克萨城,迁俄人出境。
雅克萨之战制止了沙皇的扩张野心,奠定了我国东北部边界。在这场
反侵略战争中,刘兆麒作为主要将领之一,率
北洋水师三次击败俄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刘兆麒驻守
黑龙江八年后,“边塞既靖”,遂以自己年逾六旬而又母老在堂为由,上疏请求退休,获准后还乡。
康熙帝三十七年(1698年),刘兆麒在家乡期间,奉命以退休大臣的身份监修
北运河,工竣,恢复
总督兵部尚书从一品衔名。他还捐资维修过丰台天尊阁。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六月,刘兆麒在家乡逝世,终年80岁,葬于丰台刘氏家族祖。
刘兆麒去世后,在其履任地湖广省被崇祀为名宦,在其家乡
宝坻区(原
丰台区属宝坻所辖)被崇祀为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