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玛》是国家大剧院首度制作的
贝里尼歌剧作品,2014年9月11日进行了首演,并于2015年4月30日-5月3日再度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剧中汇聚了
意大利女高音拉凯莱·斯坦尼西等国际一流的主演阵容,其中剧中诺尔玛的角色就需要能够掌握声音,技巧和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传统美声唱法,对演员具有一定表演要求。女高音歌唱家
孙秀苇、
莫华伦、女中音
杨光等歌唱家也加盟该剧演出。
《诺尔玛》 原为二幕正歌剧,由罗马尼编剧,贝里尼作曲,1831年12月26日在米兰斯卡拉
歌剧院首次公演,剧中当时的角色诺尔玛是由帕斯塔扮演、阿达尔吉萨由格里西扮演、波利翁由唐译利扮演。作品是一部英雄
歌剧,被称作以表现女主角为主的歌剧。
文献
历史背景
歌剧《诺尔玛》的故事剧情发生在公元前50年,
罗马征服
高卢人的过程之中。当时高卢人信奉德鲁伊特教。“关于
高卢人的历史,特别是有关西元前1世纪中叶高卢被罗马人征服以前的历史(即所谓的“独立”高卢时期)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处于半隐半现少有人知的状态,其原因在于独立时期的高卢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记载,人们只能根据
古希腊建筑、罗马人的相关记载去粗略了解古代高卢人的生存状态。随着19世纪中叶
考古学的兴起,古代高卢人的面目才得以真实显现,他们的文明程度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先进许多。”《诺尔玛》剧中所描绘的正是
盖乌斯·恺撒入侵高卢时期
高卢人的生活状态——高卢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免遭异族践踏,为了获取民族独立而奋勇抵抗。体现为剧中多处合唱曲,以粗俗狂躁的语言文字,和激越奋发的音乐语言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古代高卢人勇武好斗的个性特征与坚强不屈的可贵品质。
歌剧《诺尔玛》,其脚本有罗马尼根据根据
法国剧作家亚历山大·苏梅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来。讲述了关于古代
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伊斯兰教教徒的爱情、阴谋与背叛的悲剧故事。歌剧中祭司长诺尔玛所属的德鲁伊特是包含在古代
凯尔特人之中的一个阶层。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上
阿尔卑斯山脉以北最早兴起的史前民族,
罗马人称他们为
高卢人。高卢人居住在今日法国、
比利时、德意志西部与
意大利北部的地区。在历史上,他们虽从未形成自己的书面语言,未形成统一的民族,然而他们却拥有着如钢铁般的坚强意志,顽强不屈的反抗罗马人的统治。
盖乌斯·恺撒在《
高卢战记》中提到:“全高卢中,凡是有一些地位和身份的人都分属于两个阶层……一个是祭司阶层,一个是骑士阶层,前者专管有神灵方面的事情,主持公私祀典,以及解释教义上的问题。有大批的年轻人,为了向他们学习,集中在他们周围,他们在这圈子中很受尊重……这些祭司们每年有一个固定的日子,集中在卡尔努德斯——一般都认为它的领域是全高卢的中心——一块圣地,举行会议。”作为古代
凯尔特人祭司,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职能:如负责主持祭祀,充当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中介,向神祈求赐福,同时传达神的旨意,在教徒们心中他们是人与神的结合体。剧中祭司长诺尔玛便充当着这一重要角色。德鲁伊特教的祭祀一般是在
橡树林中进行,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仪式便是人祭。这些教义教规在《诺尔玛》
歌剧场景中都有真实的对照。如“圣地”对应剧中的场景即是圣林:第一幕诺尔玛用金镰割下圣树上的
槲寄生,并用纯洁的白布包裹,进行庄严神圣的祈福,也是古代德鲁伊特教的宗教仪式;在歌剧结尾处,诺尔玛与波利翁纷纷跳入火堆赴死,便是德鲁伊教活生生的人祭。
社会背景
18世纪末,格鲁克进行了歌剧改革,在他的作品《阿尔切斯特》的序文中,清楚地说明了他的歌剧改革的要点:音乐要从属于戏剧;要压制歌手们不顾内容的炫耀
声乐技巧合作娱乐性的表演;要除去与剧情和与台词无关多余的装饰性花腔表演和无故穿插的音乐;要使序曲反应全剧的气氛和情节的发展。他要求音乐尽量自然、朴素、真实地表现戏剧内容。格鲁克的这一举措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使得作曲家更加注重音乐与诗词的紧密结合,同时也影响了声乐演唱风格,去除矫揉造作的形式之风,追求自然纯美与延绵悠长的音乐效果。
贝里尼从前辈的
歌剧改革中受益良多,格鲁克音乐服从戏剧的核心宗旨与趋向
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对贝里尼的歌剧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格鲁克提升了宣叙调在歌剧中的地位,使其不再只作为咏叹调的陪衬而存在。贝里尼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宣叙调配以旋律,更加富于歌唱性,同时仍保留其语言性特色。在《诺尔玛》中贝里尼充分的运用乐队与人声去表现戏剧因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旋律的精心雕琢可谓巧夺天工。不论是咏叹调或是重唱,都能紧密结合
瑞安鼓词,恰如其分的展示人物的情感世界,彰显出
贝里尼抒情戏剧的音乐主张。同时在音乐取材上,贝里尼摒弃了
意大利喜歌剧常用的神话题材与传奇故事,而采用了真实的历史题材,也能体现出格鲁克改革的趋向
现实主义的创作新主张。
19世纪,
欧洲社会整体上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其中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专政为最重大、最有影响的事件,它突出的表现为世袭的封建贵族向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权利转换。对这一事件做出第一反应的,是一向十分敏感和活跃的思想文化界。以
威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
约翰·济慈、
珀西·雪莱、
乔治·拜伦、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海涅、乔治桑、
维克多·雨果等位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风靡一时,他们的作品反对崇拜理性,追求个性解放,歌颂自然之美,体现民众感情。
浪漫主义思潮很快从思想文化领域蔓延到音乐艺术世界,不仅对
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为这类作品提供了文学基础。长年处于
奥地利帝国奴役之下的意大利人民,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激励与鼓舞,民族独立意识被唤醒,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这一时期的
歌剧创作题材多数与民族情感息息相关,鼓舞人民抗战斗志的英雄性歌剧层出不穷,纷纷表达出作曲家的政治态度与国家荣辱感。《诺尔玛》在时代号召下,从浪漫主义的肥沃土壤中孕育而生,以其鲜明的
浪漫主义创作特征,掷地有声的表达出作曲家
贝里尼的爱国热情和革命主张,并成为
意大利浪漫派格局的开山之作。其中极具号召力的群众合唱被意大利人民广为传唱,发展成为意大利爱国曲调。
关于作家
1831年,作曲家贝利尼在上一部歌剧《梦游女》成功之后受到斯卡拉歌剧院的委托创作一部新的歌剧,于是贝利尼考虑将当时活跃于戏剧舞台的《诺尔玛》搬上歌剧舞台。
雅科波·贝利尼和他同时代的
多尼采蒂和
焦阿基诺·罗西尼在创作速度上有所不同,他的
歌剧精工细作。其作品的特点是自然流畅的旋律,他似乎不必依靠曲式或规范,在他的笔下旋律惊人的拥有了生命及灵魂,它绵延不断如行云流水,以自己的意志生长发展。其歌剧往往一气呵成,直到结束才给人以
喘证。在这方面,"
钢琴诗人"
弗雷德里克·肖邦及"指环"的作者
奥托·瓦格纳都十分钦佩他,而后来的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则把他与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相提并论。虽然贝利尼希望能够在《诺尔玛》上面画较长的时间来打磨,但迫于无奈,这部《诺尔玛》最后也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在这部
歌剧中,
贝里尼减弱了旋律中的装饰部分,自然朴实却扣人心弦。有时根据特殊需要,这部歌剧也作四幕演出。
关于主创
国家大剧院首度请来
欧洲顶级导演皮耶阿里,该导演也同著名导演乌戈·德·安纳相似,也是集各种工作于一身,如经常作为一部新制作的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设计等,确保所追求的和希望展现的艺术效果的完整性和合一性的最大化。本次邀请该艺术家作为国家大剧院制作《诺尔玛》的导演和舞美设计,一定能够在他所想给观众营造的作品意境给予充分的最佳的诠释。
2006-2008年间作为德国德意志国家
歌剧院音乐总监,被称为是继
朱塞佩·西诺波里之后唯一的
意大利音乐总监,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获得者,指挥大师雷纳托·帕伦波首次飞抵国家
宁夏大剧院,为国内观众呈现保质保真的原味音乐。另外,服装设计曾在
欧洲各大重要的剧院和多部知名的
歌剧中担任服装设计和设计助理,并且与导演皮耶·阿里合作过《卡门》和《
崔斯坦与伊索德》。而灯光设计弗朗哥·马里曾在国家大剧院与帕尔玛皇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弄臣》中担任过灯光设计,编舞亚历山大·潘泽沃尔塔也在2013年国家大剧院制作
沃尔夫冈·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担任编舞与助理导演,此次二人再度合作,为观众打造出一部精品之作。
剧情介绍
剧情梗概
公元前50年,
罗马灭
高卢,特洛伊教大祭司奥罗维索号召民众奋起抗敌,其女诺尔玛虽为祭司长,却与罗马
总督波里翁相爱,并已生下两个孩子。而波里翁此时已爱上了年轻的女祭司阿达尔吉萨,打算和她一起逃到罗马。怀着负罪感的阿达尔吉萨向诺尔玛忏悔,诺尔玛愤怒至极,想把两个孩子杀死又不忍心,于是让阿达尔吉萨把孩子送给波里翁。阿达尔吉萨被诺尔玛感动,表示一定拒绝波里翁。但波里翁却一心爱着阿达尔吉萨,诺尔玛再次被激怒,宣布奋起战斗。波里翁为救阿达尔吉萨被俘获后,诺尔玛向波里翁表示,只要放弃阿达尔吉萨,她宁死也会救他。波里翁却宁愿自己一死,也要求诺尔玛宽恕阿达尔吉萨。诺尔玛愤怒地宣布,一定要以阿达尔吉萨祭神。最终诺尔玛宣判要以神的名义把一个背叛祖国的女人处以极刑,她竟说出这个女人就是她自己,勇敢地走向火刑台。波里翁终于被她的爱感动,一起走向死亡。
剧中人物
诺尔玛(女高音):女祭司长
阿达尔吉萨(女中音):青年女祭司
奥罗维索(男低音):德洛伊特族领袖
弗拉维奥(男高音):罗马军队军官
克洛蒂尔达(女高音):诺尔玛的侍女
其他:德鲁伊祭司、德鲁伊战士、诺尔玛与波利翁所生的两小孩。
分幕剧情
序曲:又称为“交响曲”,开始以最强烈的和音严肃地奏出,使人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继而是
横笛与
竖笛吹出优美的主题,接着是《勇壮进行曲》及弦乐奏出的轻快旋律,暗示出全剧的内容。这是一首标题为交响曲的序曲,从前常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在
雅科波·贝利尼的序曲中是最广为人知的曲目。
第一幕
第一场 德洛伊特的圣林中
在德洛伊特教徒们的森林中的圣域里。德洛伊特教是
高卢人崇信的宗教派别。在历史上高卢人的领土是从比利牛斯山脉跨过莱因河,包括今天的
比利时、
法国、以及
德国和
荷兰的一部分,再加上
瑞士的大部分土地。由于
高卢战争的结果,他们被迫屈服于
罗马的统治之下。但他们的内心是反罗马的,并不甘心受他们的统治,常常抓住时机进行反抗。他们在森林的中央部分开辟了一块圣域,在一颗伸展着枝条的硕大
青冈栎属下,设有一个神圣的
祭坛,旁边有战神和埃苏斯的盾牌。
庄严的进行曲调的声音越来越高昂,德洛伊特教的僧侣们,士兵们和教长奥罗维索等人,秘密地在半夜来到圣域。不久管弦乐声弱了下来,奥罗维索以威严的语调宣布:“德洛伊特教徒们,登上那神圣的山冈!”。他们很久以来就苦于罗马侵略军驻扎在这里,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他们祈求神能够保护他们奋起战斗来打败
罗马军团。他们将登上山冈,去等待新月初升,时刻一到,就敲打
青铜的盾牌三下。奥罗维索告知大家,担当敲信号任务的是诺尔玛。这时大家唱起大合唱《〈靠神启示的力量〉。这是一首类似进军歌的曲子,奥罗维索也和大家同声歌唱着走向山冈,渐渐地消失在森林之中。
接着管弦乐奏出模仿自远至近的足步声,舞台上出现了罗马
总督波利翁与军官弗拉维奥。弗拉维奥警告诺尔玛不准族人走近圣地,违者格杀勿论。当提到诺尔玛的名字时,波利翁的脸上出现了非常奇怪的困窘表情,这使弗拉维奥感到惊讶。就问他为何听到这个女人的名字时感到如此为难呢? 这时波利翁唱出了扣人心弦的恋歌:《在维纳斯祭坛之下》。
波利翁告诉他说:“诺尔玛为了我而破坏了她纯洁的誓言,并且生出了两个孩子。但是现在我的心已经离开诺尔玛,被年轻美貌的阿达尔吉萨吸引去了”。他开始唱“在
维纳斯的
祭坛下”。他在歌中告诉弗拉维奥,有一天他朦胧地感到和阿达尔吉萨正在罗马幸福地携手嬉戏时,忽然浓雾笼罩了祭坛,当重见阳光时再也看不到她的踪影,耳边只能听到呻吟的声音,而在半睡半醒中却看到诺尔玛前来复仇,令人十分恐怖。
这时敲过一阵
铜锣和
铜鼓后又吹起了喇叭,在进行曲声中感到有人在集合的迹象。弗拉维奥叫波利翁赶快逃跑,而波利翁却说要把对方打败,还逞强地说;“新的爱情一定能保护我”。但结果二人还是一块躲藏起来了。
僧侣、修女和士兵们上场。他们庄严有力地合唱着“诺尔玛来了”,分给身边的女人们后就结束了祭礼仪式,然后和大家一块退场。
大家退场后阿达尔吉萨提心吊胆地走近
祭坛,她为爱情和恐惧的心情而苦恼着扑倒在坛前,轻轻地悲叹着唱着:《求神给予保护》。这时波利翁上场,他喊着:“可爱的人儿”,并想和她拥抱,但她却畏惧地躲开了。波利翁说:“去吧,残酷的人儿”,就这样在他们二人之间开始了
戏剧性的对话。波利翁希望她到罗马去,表示愿意和她在一起长久地过幸福的生活。她终于为波利翁的热情所打动,斩钉截铁地向他发誓说不管遭遇什么风险,也要和他在一起。二人约定明天还在这里相会,然后一起逃跑。
第二场 开幕时场上是诺尔玛的房间
她与波利翁所生的两个孩子,就养育在这个黑暗洞穴的隐匿处。墙上挂着熊皮,椅子上铺的也是兽皮。诺尔玛担心波利翁回罗马国时会抛弃自己和孩子,所以情绪很激动。她悲哀地感到如果那一天来临时,自己将会发狂。管弦乐表现出她烦躁的心情。
过了一会儿好象有人来到这里,诺尔玛就叫孩子们和克洛蒂尔达一起退下去。来访的人是阿达尔吉萨,她在为爱情和信仰间所发生的矛盾而烦恼,她向诺尔玛坦白说自己想放弃信仰“一个人悄悄地离开寺院”为爱情出走。这触动了诺尔玛本人所经历的悲伤,所以对她很同情,亲切地把她搂在怀里唱了很长一段美丽的二重唱。其中“请拥抱我”那一段,炫耀了装饰性的技巧,是很美妙动听的。她二人各自唱出陶醉于自己的爱情回忆的歌声,这歌声不久就溶合在一起,美丽的余音缭绕不绝。
诺尔玛问那个男人是谁?阿达尔吉萨回答说他是罗马人,这时波利翁突然上场。诺尔玛说:“要沉住气,不要发抖”。当她得知阿达尔吉萨的情人是波利翁时,非常震怒并当面痛骂这个犯了双重罪行的人,她激动地喊道:“噢,你这个畜牲!”波利翁想把阿达尔吉萨带走,但她并不想跟他走。愤怒的诺尔玛命令波利翁赶快滚开,这时听到人们在寻找诺尔玛的声音,也听到战神在呼叫她的声音。她和阿达尔吉萨一起离去,波利翁也抱头退场。
第二幕
第一场景 诺尔玛的居所
在坚决的和弦音之后,强有力地奏出了表现诺尔玛不幸的旋律,随后转入飘荡着一缕哀愁的安静曲调。在这段前奏声中开幕。手持短刀的诺尔玛,在灯光下凝视着孩子们。她下决心要把孩子杀掉,管弦乐给人一种恐怖感。她看着天真入睡的孩子,内心深有感触地唱道:“两个宝宝睡着了”。她不忍心自己动手杀死天真入睡的孩子,于是命令侍女克洛蒂尔达把阿达尔吉萨叫来。
决心一死了之的诺尔玛,拜托阿达尔吉萨把孩子给波利翁送去。阿达尔吉萨为了阻止诺尔玛想要殉情而死的念头,就向她发誓说自己一定拒绝那个男人,一定回来和她一起留在寺庙里。这里有一段清澈绝妙的二重唱:《目不转睛地看着吧,诺尔玛》。诺尔玛为阿达尔吉萨的友好诚意所感动,精神又恢复起来,两个人一起唱起二重唱:《直到最后》,共同歌颂永远不渝的友情。
第二景场 面又改在森林中的圣域里
奏出庄严的前奏后,士兵们集合起来,对
罗马军团的动向作着种种的议论。奥罗维索说接替波利翁的将是一个更加冷酷的
总督,他高喊:“不要强权政治”。大家要求辨明诺尔玛有无起来战斗的意向。奥罗维索说我们要假作平静,待时机一到就一口气打败敌人。大家应和着他,在
戏剧性的合唱声中结束了这一场。
诺尔玛惦念着阿达尔吉萨此行的结果,在等待她的归来。与她的期待相反,克洛蒂尔达前来报告说波利翁对阿达尔吉萨不死心,不想叫她回到诺尔玛的身边。诺尔玛被这个消息触怒,就很激愤地走近盾牌,把它敲击了三下。这是通知准备战斗的信号,在告急的音乐和雄壮的曲调声中,很多男女僧人和士兵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诺尔玛宣布是奋起战斗的时候了。诺尔玛宣告起义。在雄壮的音乐声中,异口同声的呼唱着“打仗、打仗”“血债!血债”“杀!杀”,呼声四起。此时管弦乐奏出不安的音乐,克洛蒂尔达慌忙跑出来,说寺院内被罗马人沾污了。不久从里面捉出
罗马总督波利翁,他为了约会阿达尔吉萨被捕。大家认为这位俘虏正是祭献战神最好的祭品。奥罗维索首长于是拔出腰间短刀,走近
祭坛前。诺尔玛忽然上前抢起父亲手中的短刀,想亲自刺进波利翁的胸腔,可是忽然她又停住了手。大家很诧异诺尔玛这一行为。诺尔玛说一定有人在背后指使他来到寺院,主张要仔细查问。于是奥罗维索及众人退出,只留下他们二人。诺尔玛唱着:《如今你落在我手中》,她们又展开了激昂的二重唱。
诺尔玛说“现在只有我可以救你的命,只要你不接近阿达尔吉萨,就是为了孩子们我也要救你”。但是波利翁说我不能做那样卑怯的人”,拒绝了她的要求。诺尔玛说“我曾想杀死孩子后自己也死去”,所以劝他还是放弃阿达尔吉萨为好。但是波利翁还是拒绝,而且坚决地要求叫她干脆把自己刺死。愤慨万分的诺尔玛遂宣称要处阿达尔吉萨死刑。波利翁再三的哀求万万不可杀害她,但是被妒火燃烧的诺尔玛,决定将阿达尔吉萨处死在他眼前祭献给神。
波利翁说“这全是我的过错”,请她宽恕,希望能饶阿达尔吉萨一命。诺尔玛燃烧起嫉妒的怒火。宣布一定在他的面前,把她当作祭神的牺牲品杀掉。
诺尔玛把人们召集来,宣布要把侵犯了神威的一个修女,作为祭神的牺牲品杀掉。她说必须把破坏纯洁、背判祖国、不知廉耻的修女,用神的名义处以极刑。人们问这个女人是谁? 波利翁十分担心诺尔玛将要说出阿达尔吉萨的名字。
但是很意外,诺尔玛却宣布这个女人就是自己,这使大家都目瞪口呆地凝视着她,诺尔玛安静地命令为牺牲者准备火葬用的木柴。她对波利翁说“不论你的态度如何冷漠,我对你的爱一定能把我们联结起来不分离”,波利翁才感受到诺尔玛对自己的爱是巨大而深沉的,于是发誓愿和她一起死去。
诺尔玛的事情发生得太意外了,所以聚集在这里的人们都半信半疑。诺尔玛走近父亲,说自己是一个罪孽深重的女人。人们说;“诺尔玛,你快为自己申辩”。诺尔玛对父亲说自己已经是孩子的母亲,那些孩子就在克洛蒂尔达那里。她说出实话之后,又为孩子求情,希望“不要让他们也充做牺牲品”,并请求父亲怜悯和照顾他们。奥罗维索为自己女儿的话不知所措,后来终于流着眼泪,答应即将去世的女儿的要求。
此时,诺尔玛平静的命令下属准备木柴火祭。不久祭司们用帐幕把诺尔玛盖起来,高声命令:“向火刑台前进”。诺尔玛向父亲致意之后,就和波利翁向火刑台走去。大家高声合唱着:《走向火祭台吧》,这歌声表示这种牺牲定能清洗
祭坛和寺庙。这时终场的幕落下。直至闭幕始终使人处于难以喘息的紧张之中,至此名作《诺尔玛》终于结束了。
剧中亮点
1、作曲家
贝里尼与
多尼采蒂、
焦阿基诺·罗西尼同期,被称为
浪漫主义前期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三大代表人物之一;
2、该剧故事源于希腊神话“美狄亚”,根据“美狄亚”的故事改编的歌剧、
芭蕾舞、
现代舞等作品都有很多,但“诺尔玛”的歌剧只有这一部。
3、本部歌剧爱国主义色彩强烈,尤其是合唱部分更能够体现人民为了保卫家园奋勇抗争的坚定信念;
4、《圣洁的女神》(Casta Diva)是本剧最知名的咏叹调,世界各大歌剧院均用不同的方式演绎,期待本版的“圣洁”亮相;
5、剧中女高女中的数段二重唱,清脆柔美,可以让观众充分感受到
声乐与和声的魅力;
6、该剧是国家大剧院首部贝里尼歌剧,亦是本部
歌剧在国内的首次演出。
7、
欧洲顶尖歌剧导演及舞美设计皮耶·阿里将呈现另一风格的经典,让观众看到“不一样味道”的歌剧。
8、指挥雷纳托·帕伦波,2006-2008年间作为德国德意志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是继
朱塞佩·西诺波里之后唯一的意大利音乐总监,也是
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获得者,为国内观众呈现出保质保真的原味音乐。
9、Rachele Stanisci在欧洲各大歌剧院演出并与里奥·奴奇、丹尼尔·欧伦、
强卡洛·德·莫纳科等均有合作,她曾于2013年受邀访华演出音乐会版《诺尔玛》,本次将圆她在中国演出
歌剧《诺尔玛》的梦。
10、孙秀苇在2014年6月曾出演过国家大剧院版《骆驼祥子》后,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反响,但她本人觉得最心仪、最适合自己的角色是“诺尔玛”,她的再次出演会给带给观众惊艳的感受,值得期待。
主创主演
主创名单
主创介绍
导演、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个人简介
皮耶·阿里,出生于
佛罗伦萨,在当地学习建筑。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担任“大毒蛇”戏剧剧团的导演。他所设计的戏剧制作非常前卫,而且经常在最负盛名的
国际戏剧节上演,如南锡,阿维尼翁,
华沙,加拉加斯,
弗罗茨瓦夫,阿姆斯特丹(
荷兰中国艺术节)等。
主要成就
从1982年开始和
阿诺尔德·勋伯格合作,包括 在斯卡拉歌剧院合作的音乐剧和
歌剧,后又与萨尔瓦多·夏礼诺合作《范尼塔斯》和《罗恩格林》等两部作品。其中《罗恩格林》被认为是现代音乐戏剧的杰作,并参加了阿维尼翁和
柏林的艺术节。
1983年至1985年,在威尼斯凤凰剧院,他设计了
多尼采蒂的“爱之甘醇”,在
维琴察奥林匹克剧院设计了
本杰明·布里顿的《寓言》和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西庇阿的梦》。
1986年,结合爱伦坡的著名的文本与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音乐,创作了歌剧《厄舍古屋的倒塌》,并于秋季斯卡拉剧院的德彪西音乐节首演。这是他第一次将电影作为剧作舞台上的一个基本要素,对以后的舞台语言表达有决定性意义。
自1987年起,他开始与
博洛尼亚市政剧院合作,指导了全本
奥托·瓦格纳的《指环》。鉴于在电影领域的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他充分利用壮观真是的场景与
抽象艺术概念相结合的运动奇观。此作品所获的巨大成功被认为是瓦格纳戏剧中的一个里程碑。在1992年上演的最后一个轮中,里卡尔多·夏伊出任指挥,演绎了《诸神的黄昏》。
他作品当中获得最高赞誉的包括于艾克斯普罗旺斯音乐节上演的
沃尔夫冈·莫扎特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之后也在
里昂,尼斯和
热那亚复排)和在
苏黎世歌剧院朱塞佩·威尔第歌剧“
游吟诗人”。
从1991年起,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与热内亚卡洛·费力切剧院及威尼斯凤凰剧院联合制作的威尔第歌剧《西蒙·波卡涅拉》,还有斯卡拉剧院新制作的
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西亚》(1992)和
贝里尼的《腾达的贝亚特里切》(1993)。珀赛尔的《赛尔狄多与埃涅阿斯》和在
巴勒莫的马西莫剧场演出的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的《忘恩负义者之舞》。
之后在斯卡拉歌剧院演出萨基博伊托的《梅菲斯托菲莱》,由里卡尔多·穆蒂执棒(与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在
热那亚的卡洛·菲利斯剧院新制作费加罗的婚礼,,并在
维罗纳爱乐剧院演出一个周期的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水仙女》、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善意的谎言》,蒙特威尔第的《忘恩负义者之舞》等。
在1996年又获得巨大成功,他在里尔歌剧院演出的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赢得了著名的“音乐的胜利”的荣誉(1996年
法国最好的表演),并随后在都灵皇家剧院工作。此外,在1996制作了《莎布兰的玛蒂德》和《滕达的贝亚特里切》。
在1998年至1999年演出季又在华沙市政府剧院演出《西蒙·波卡涅拉》在
博洛尼亚和在,在斯卡拉歌剧院演出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在都灵皇家剧院制作
沃尔夫冈·莫扎特歌剧《唐》,在马切拉塔歌剧节演出威尔第的早期作品《波尼法西奥伯爵奥贝托》。本次演出的成功,确保在2002年在斯卡拉剧院和热那亚卡洛·菲利斯剧院的复排。。再次于博洛尼亚市政剧院演出《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证实了他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舞美设计的大师之一的地位。
2001年在博洛尼亚市政剧院制作了《阿依达》(2002年在卡罗·菲利斯剧院复排),是一部集中体现现代流行演绎元素的作品,无论是对先进舞台机械技术的运用,还是为电脑特技的营造,衍生成为皮耶·阿里的新语言。在同一年,根据新鲜的创作理念,在
巴勒莫的马西莫歌剧院制作了《盗贼》,而在2002年在巴卡的卡尔德隆和普拉托的法布里科恩剧院演出的《恒亲王》,被认为是回归剧场的一个重要的作品。此外,在2002年,
古罗马剧院演出的弗拉维奥·斯科尼亚的《失去的记忆》,在那里使用数字投影是剧目更加玄妙多变,呈现出非凡的超前概念。2004年是
朱塞佩·威尔第的“
安魂曲”的由
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的托斯卡尼尼爱乐乐团,为此,Pier'Alli创建一个可视化的较富有远见的设计。同时致力于在斯卡拉歌剧院演出的《滕达的贝亚特里切》的创作工作。
2005年在
奥利维亚·巴勒莫的马西莫剧场制作了《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和在塞维利亚制作的《西蒙·波卡涅拉》,在帕尔玛皇家歌剧院新制作的《埃尔纳尼》和
古罗马剧院新制作《奥罗·德·里诺》。
在2006年
巴伦西亚艺术馆的开馆演出中,由
祖宾·梅塔执棒的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并继续在罗马
歌剧院个两部新制作《
崔斯坦与伊索德》及《卡门》的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三部作品再一次验证了Pier’Alli新型的创作理念的成功。
2007年的开年之作是在安科纳的阿尔缪斯剧院的
贝里尼歌剧《海盗》,与贝里尼音乐产生美妙共鸣也是一个现代版本。此外,在2007年在
都灵的
皇家剧院和帕尔玛皇家歌剧院Pier'Alli 复排了《埃尔纳尼》,和在瓦伦西亚的洛杉矶歌剧院复排《费德里奥》,以及在巴塞托歌剧院新制作了
朱塞佩·威尔第歌剧《奥贝托》并参加了帕尔玛皇家歌剧院的威尔第艺术节的演出。在2008年,制作了由
乔治·普莱特执棒,在
博洛尼亚市政剧院演出的全面和最终版本的威尔第的“
安魂曲”。由于在
巴勒莫的马西莫剧场成功演出了《清教徒》,博洛尼亚市政厅歌剧院和卡利亚里抒情剧院相继邀请该剧在2009-2010年间上演。由于在
古罗马剧院演出成功后颇受关注,使得塞维利亚的马耶斯特兰萨剧院邀请《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在当地演出。2010年,他与
里卡尔多·穆蒂在罗马歌剧院合作
焦阿基诺·罗西尼的《法老莫伊兹》,并获得辉煌的成功。
在2011年,Pier'Alli在
博洛尼亚市政厅
歌剧院制作的《清教徒》在日本进行了巡演。,又在瓦伦西亚和
毕尔巴鄂分别制作了《费德里奥》和《
崔斯坦与伊索德》。并在佩扎罗制作了一部新的罗西尼歌剧《勃艮第的阿德莱德》。
指挥:雷纳托·帕伦波
个人简介
雷纳托·帕伦波在热情和对于音乐渴求的指引下,将自己献给了歌唱、配器、合唱指挥、钢琴和作曲的学习,并同时对于歌剧演出的浓厚兴趣,使他在年仅19岁是就在指挥台指挥了《游吟诗人》。
自此,雷纳托·帕伦波就在演绎大作品和与客座指挥国际重要的剧院中开始自己伟大的艺术生涯,如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巴黎巴士底歌剧院,伦敦的科文特花园,
巴塞罗那的利赛欧歌剧院,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歌剧院,
芝加哥抒情歌剧院,
柏林德意志歌剧院、东京、
毕尔巴鄂、
热那亚的卡洛·菲利斯、卡利亚里抒情剧院、图灵和帕尔玛的
皇家剧院、
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
威尼斯凤凰歌剧院、
那不勒斯的圣卡洛歌剧院、玛蒂娜·弗兰卡音乐节、罗西尼
歌剧音乐节和维罗纳的竞技场。
主要成就
2009年,他在巴里的皮特卢切利剧院的重新开幕演出《
图兰朵:魔咒缘起》中担任指挥。
雷纳托·帕伦波的职业道德涉及非
教条主义但饱含对于谱子的绝对尊重的严正态度,并且专注于展示情节剧的戏剧手法以及它在欧洲全局内的发展。从
焦阿基诺·罗西尼到
马施纳,从
多尼采蒂和贝里尼到威尔第、
迈耶贝尔,
贾科莫·普契尼和焦尔达诺。在保持同样精神的状态下,他也投入到交响乐音乐的演出中,从
维也纳古典主义到
马勒、亨德米特,并经过一大段浪漫主义和前浪漫主义的
德国作品后到
安东·德沃夏克、
爱德华·格里格和
彼得·柴可夫斯基。
雷纳托·帕伦波作为指挥的另一个非凡的特质就是将戏剧表演建立在
声乐表现的基础上。
演员分组表
主演介绍
孙秀苇 饰演 诺尔玛
个人简介
孙秀苇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
歌剧《
图兰朵》中饰演图兰朵,《托斯卡》首轮演出中饰演托斯卡。她是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师从
高芝兰教授及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拉斯匹娜。1994年底远赴意大利的她一年之内连续赢得包括意大利“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在内的6个世界级歌唱比赛冠军。
代表作品
从1997年首次在《蝴蝶夫人》中扮演巧巧桑的角色后,至今演出近300场,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蝴蝶夫人”。她泉水般动听的嗓音和得体优雅的扮相让无数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旅欧十余年间,她叱咤
欧洲与北美各大歌剧院,好评如潮,意大利媒体更是评价她“可与
歌剧女王卡拉斯媲美”。
她先后出演了《阿依达》、《蝴蝶夫人》、《图兰朵》、《
托斯卡》、《诺尔玛》、《麦克白》、《命运之力》、《游吟诗人》、《
阿提拉》、《修女安杰丽卡》、《沙乐美》、《安德莱·谢尼埃》等歌剧,并先后在欧洲的
意大利罗马、
维罗那露天剧场、
威尼斯共和国、
巴勒莫、
的里雅斯特、马约卡、
博洛尼亚、德国的柏林、波恩、亚琛、卡尔斯鲁厄、德意志歌剧院、
尼斯、
日内瓦、挪威
奥斯陆、芬兰赫尔辛基、
西班牙毕尔巴鄂、
塞尔维亚等地的歌剧院一展歌喉,1999年开始在美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洛杉矶、
底特律、
费城、
多伦多、南美等世界著名歌剧院演唱,是至今仍活跃在欧洲
歌剧舞台上的华裔女高音之一。
莫华伦 饰演 波利翁
个人简介
莫华伦曾主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卡门》、《蝙蝠》、《艺术家生涯》、《赵氏孤儿》、《图兰朵》和《漂泊的荷兰人》。
主要成就
他是当今歌剧界享有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曾于
巴黎歌剧院、
古罗马剧院、
悉尼歌剧院、
尼斯歌剧院、
里昂歌剧院、
阿根廷科隆剧院、荷兰国家歌剧院、
莱比锡歌剧院、皇家丹麦歌剧院、
博洛尼亚市立歌剧院、
里斯本圣卡罗剧院、
西雅图歌剧院、
俄罗斯大剧院、
波兰华沙国家大剧院、
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剧院、
西班牙毕尔巴欧歌剧院、马罗卡的帕玛歌剧院、法国南西歌剧院、挪威伯根歌剧院、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夏威夷歌剧院、
卡内基音乐厅、伦敦皇家艾伯特音乐厅、柏林爱乐大厅及东京
三得利音乐厅、
韩国首尔艺术中心及佛罗里达、
布拉格、
苏黎世等地的
歌剧院中演出,主演了包括《托斯卡》、《艺术家生涯》、《假面舞会》、《阿伊达》、《弄臣》、《茶花女》等剧目,以及60余位经典角色。
作为
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香港歌剧院创办人和艺术总监,他是中国和
亚洲活跃的西方歌剧与音乐推广者,香港特区政府为其颁发荣誉勋章,并被
意大利政府授予“团结之星骑士勋章”,被
法国政府授予“文化骑士勋章”。
个人简介
索尼娅·加纳西被视为同代中最负盛名的女中音之一,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著名歌剧院舞台上,如
大都会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马德里皇家剧院、
巴塞罗那里赛欧大剧院、
慕尼黑巴伐利亚州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她常与如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里卡尔多· 夏伊、
郑明勋、丹尼尔· 盖蒂、里卡尔多· 穆蒂以及
安东尼·帕帕诺等顶级指挥合作。她获奖无数,1999年便夺得了
意大利最有分量的
音乐评论奖“阿比亚蒂奖”。
她在音乐会舞台上也非常活跃,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艾弗里费舍音乐厅以及斯卡拉剧院演唱《圣母悼歌》;在多地演唱
朱塞佩·威尔第的《
安魂曲》,如
柏林爱乐音乐厅、斯卡拉剧院(巴伦博伊姆指挥)、罗马圣切契里亚学院(帕帕诺指挥)、
那不勒斯圣卡洛剧院(
里卡尔多·穆蒂指挥)以及帕尔玛剧院(尤里·特米尔卡洛夫指挥)等。
她的演出计划包括
马德里和
慕尼黑上演的《恶魔罗勃》,慕尼黑和
东京的《唐卡洛》,
罗马和
萨尔茨堡的《纳布科》,
巴黎由丹尼尔·盖蒂指挥的《俄狄浦斯王》,
马赛、
那不勒斯和马切拉塔的《阿依达》,
维也纳的《安娜·波莱娜》,里昂、巴黎和塞维利亚的《诺尔玛》,
维罗纳的《玛利亚· 斯图尔达》,
威尼斯共和国的《
凯普莱特与蒙泰古》,柏林的《异国女郎》。
角色(阿达尔吉萨):杨光
个人简介
1996年毕业于
中央音乐学院,同年留校任教。1998年全奖进入美国
茱莉亚学院歌剧中心学习,2001年结业并获该院高级表演艺术家证书。2002—2005年签约于
芝加哥抒情歌剧院青年艺术家培训中心,2005年起至今签约美国
哥伦比亚艺术管理经纪公司,成为该公司旗下国际职业歌剧演员。
参演作品
1997年“英国
加的夫国际歌唱家大赛”唯一大奖(此赛事现更名为“英国
英国广播公司国际歌唱家大赛”),2001年“
普拉西多·多明戈国际
声乐大赛”
一等奖。出演过的歌剧主要角色有:《塞尔维亚理发师》中的罗西娜、《修女的对话》中的修女玛利亚、《蝴蝶夫人》中的铃木、《阿伊达》中的安奈丽丝、《唐卡洛》中的爱波丽,《卡门》中的卡门,《乡村骑士》中的桑图扎,《神奇的黄昏》中的瓦尔特罗德等。
主要成就
杨光曾受邀在
英国、美国、中国香港及
上海市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她与国内外著名指挥家,如:安德鲁·戴维斯、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卡洛·里奇、严良坤、陈作煌、
张国勇等合作在交响音乐会中担任的重要独唱、领唱部分。主要曲目有威尔第《
安魂曲》、《马勒第二交响乐》及马勒的《
流浪者之歌》和《大地之歌》,《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及《
黄河大合唱》等。主要合作过的交响乐团有:
芝加哥交响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交响乐团、法国巴黎交响乐团、美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交响乐团等。
杨光在继续其国内外的演出,同时受聘于
上海音乐学院声
歌剧乐系任教。
杨燕婷 饰 阿达尔吉萨
个人简介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歌舞团女中音,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奥赛罗》(爱米莉亚)、《茶花女》(弗洛拉)。
她2004年参加
河北广播电视台第七届
青歌赛,获美声组
优秀奖;2008年4月参加意大利
贝里尼国际
声乐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获优秀奖;2009年10月参加
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获优秀奖;2013年3月参加河北电视台第十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优秀奖。
田浩江 饰演 奥罗维索
个人简介
他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铁木尔)、《赵氏孤儿》(
公孙杵臼)、《塞维利亚理发师》(巴西里奥),以及音乐会版
阿依达(朗菲斯)。
田浩江是
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唯一连续签约19年的中国表演艺术家,曾与世界各地三十多个重要的歌剧院合作,包括
柏林国立歌剧院、德国科隆歌剧院、
里昂歌剧院、
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
维罗纳歌剧院、
那不勒斯圣卡洛歌剧院,
热那亚歌剧院、
西班牙彼尔堡歌剧院,
葡萄牙圣卡洛歌剧院、
阿根廷科隆大剧院、智利国家
歌剧院、美国芝加哥歌剧院、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歌剧院、
多伦多国家大剧院、以及在荷兰、
比利时、
以色列、
日本、
新加坡等地的歌剧院,演出过40多部歌剧,共约1300场次,包括他与世界著名歌唱家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及
普拉西多·多明戈合作的十一部歌剧,逾百场的演出,并在北京和上海参加多部歌剧在中国的首演。所有这些演出的实况大都在美欧与
亚洲的电视台和电台进行过转播。
田浩江合作过的著名指挥家包括
小泽征尔、
詹姆斯·莱文、
洛林·马泽尔等。
主要成就
在2010的演出季,田浩江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了《图兰朵》,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主演了
郭文景的歌剧《诗人李白》,并在
广州市参加了新建的广州
歌剧院的开幕演出。他还在
台中市洲际棒球场参演了由
张艺谋导演的大型
多媒体歌剧《
图兰朵:魔咒缘起》,在美国
旧金山歌剧院演出《阿依达》,在
意大利帕来莫演出《唐卡洛》,以及在香港主演现代歌剧《利玛窦》的世界首演和台湾原创新歌剧《画魂》在
台北市的世界首演。
田浩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音乐家庭。1977年考入
中央音乐学院附设的中央乐团
声乐专修班。毕业后在中央乐团工作,1983年赴美学习,1987年获美国丹佛大学声乐表演硕士学位,并于2008年3月得到丹佛大学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同年获美国
格莱美奖的提名。田浩江是美国百人会的会员,他还受邀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美国的多所大学及音乐学院举办讲座与大师课,并为许多年轻的中国声乐学生在东西方的学习及歌唱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美国的《
纽约时报》在报导
田浩江的专题文章中写到:“他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经历,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歌剧”。美国国家公共电视台(PBS)于2009年制作的田浩江专题电视节目《
歌剧人生》已经在全美播出。由Wiley出版社出版的田浩江英文自传《歌剧人生》,作为纽约
林肯中心的书籍系列,2008年在世界范围发行。
个人简介
国家大剧院驻院男低音歌唱家,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图兰朵》、《艺术家生涯》、《西施》、《赵氏孤儿》、《茶花女》、《罗恩格林》、《奥赛罗》、《假面舞会》、《山村女教师》、《游吟诗人》、《洪湖赤卫队》。
关致京是当今中国最为活跃的男低音歌唱家之一,
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
声乐评委,北京百顿艺术交流中心创办人之一。他曾获文化部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
文华奖”(政府奖),文化部首届“中国
歌剧节”获歌剧表演奖。2005年,他考入世界著名歌唱家
卡罗·贝尔冈齐大师班并获奖学金。2013年在意大利的
摩德纳,他于近六百名歌手中脱颖而出,并考取政府全额奖学金。他现师从于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米雷拉·弗蕾妮。他在第一届“金色彼岸之声”新人新作声乐比赛获
优秀奖,在第三届中国人唱外国歌电视大赛获水晶奖。
他曾主演的作品:威尔第《
安魂曲》,
安东·德沃夏克《D大调弥撒》,
沃尔夫冈·莫扎特《安魂曲》、《C小调弥撒》、《神州和乐》,
焦阿基诺·罗西尼《圣母悼歌》。他主演的
歌剧《江姐》、《原野》、《热瓦普恋歌》、《费加罗的婚礼》、《莎乐美》、《蝴蝶夫人》、《魔笛》、《汤豪塞》、《茶》、《国王》、《图兰朵》、《艺术家生涯》、《西施》、《赵氏孤儿》、《茶花女》、《弄臣》、《罗恩格林》、《奥赛罗》、《假面舞会》等。
演出团队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
吴灵芬担任指挥,众多国际、国内优秀艺术家对合唱团进行了艺术指导。团员由全国各艺术院校及海外学成的优秀学子经过严格选拔组成。作为国家大剧院所属的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以歌剧、音乐会演出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活动。
合唱团成立至今与众多著名艺术家进行了合作,并获得了大师们的赞许。世界著名男高音
普拉西多·多明戈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指挥家
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与合唱团合作演出的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
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迪安那、
陈薪伊、
曹其敬、
廖向红,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丹尼尔·欧伦、耶欧·莱维、安德烈·利卡塔、
吕嘉、
李心草、
张国勇,著名歌唱家里
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
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利、
戴玉强、魏松、
莫华伦、
袁晨野、廖昌永、
章亚伦、张立萍、
迪里拜尔、
孙秀苇、和慧、李晓良等。合唱团全年演出超过百场,为推动国家大剧院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作品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自成立以来,参与演出的国家大剧院制作原创
歌剧包括歌剧《西施》、《赵氏孤儿》、《运河谣》,《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费加罗的婚礼》、《爱之甘醇》、《塞维利亚理发师》、《
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假面舞会》、《弄臣》、《茶花女》、《奥赛罗》、《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卡门》、《托斯卡》、《
图兰朵:魔咒缘起》等二十多部作品的演出。
除了歌剧演出外,合唱团也参演了许多大型
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马勒第二交响曲》、《
马勒第八交响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美丽中国》等。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出团体,合唱团先后出访
新加坡、韩国、
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
乐团简介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全新的音乐精神和远大的音乐视界。这支年轻却不凡的乐团建立于2010年3月,由来自
中原地区及海外的近百名音乐家组成。在短短几年内,他们以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已俨然在中国乐坛崭露头角,并迅速得到国际音乐界的热切关注。
伴随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诸多当今全世界最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
洛林·马泽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根特·赫比希、克里斯蒂安·雅尔维、耶欧·莱维、
谭利华、
张国勇等,钢琴家
鲁道夫·布赫宾德、
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
王羽佳、
陈萨等,
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
伊里亚·列宾、
吕思清、
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打击乐演奏家
李飚,歌唱家
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和慧、
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
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他们代表了中国
歌剧的最高音乐造诣,音乐厅舞台上的表现同样熠生辉。在《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茶花女》、《卡门》、《费加罗的婚礼》等众多世界级的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中,来自乐池的精湛演绎已经成为其重要标志。在2014/2015演出季,他们将继续奉献《奥涅金》、《阿依达》、《乡村骑士》等经典剧目。
2011年,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全套马勒”系列中表现瞩目,2012年在艾森巴赫的指挥下成为《
音乐周报》年度十大音乐会中的唯一中国乐团,2013年在
吕嘉带领下开启全套贝多芬之旅。由马泽尔指挥的瓦格纳旷世剧作改编版《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是“作品诞生25年来最完美的演绎”,索尼为该场音乐会发行的现场录音,成为乐团的首张交响乐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还活跃在北京现代音乐节,相继上演吉雅·坎切利、
武满彻等当代重要作曲家的作品。在2013年,乐团呈献了由国家大剧院独家委约的10位全球顶级作曲家(包括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瑞切尔·波特曼等)新作的世界首演,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不仅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
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世界各地。2011年,他们在
首尔特别市艺术中心上演《
图兰朵:魔咒缘起》。2012年与艾森巴赫参加德国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基辛根等音乐节,与
陈佐湟在柏林、
纽伦堡、悉尼等地成功上演音乐会。2013年,吕嘉率团赴澳门、
新加坡、首尔举行首次
亚洲巡演并大获成功。
2014/15乐季,乐团将上演《奥涅金》、《阿依达》、《乡村骑士》等歌剧制作,并将在
吕嘉及
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
郑明勋、根特·赫比希、安东尼·维特等大师的带领下,与
郎朗、
王健、
王羽佳等独奏大师合作,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音乐会。在2014年11月,吕嘉率领乐团赴美国、加拿大进行了首次北美巡演,大获成功。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并由袁丁担任助理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
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
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登录中国
2015年4月30日至5月3日,这部
贝里尼名作将再度登陆中国歌剧舞台。
国家大剧院官网提供:在线选座、在线购票、在线客服、演出当天柜台取票。
演职员表
职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