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篇》(古希腊语:Φαίδων,英语:Phaedo,副标题《
论灵魂》)是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该对话主要内容是
苏格拉底临刑前在狱中与众人的谈话记录,谈话由其弟子斐多向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厄刻克拉底复述后成书。《斐多篇》在柏拉图对话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前期理念论的代表性作品。
《斐多篇》的写作时间大致在《
会饮篇》之后,该篇记述了
苏格拉底在
雅典狱中服毒就死以前,与其学生、友人的最后一次谈话。参与对话的有苏格拉底的学生斐多、哲学家西米亚斯和齐贝、克里托等,斐多还特意提到柏拉图没有参与此次谈话。本篇对话从哲理上讨论了生死问题,论证了灵魂不灭的观点,以
苏格拉底遗嘱的形式论述了
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对话中,苏格拉底表明他面对将临的死亡并不悔惧,他坚信死亡会使他的灵魂从玷污它的肉体中解脱出来,并由此论述了他的灵魂不朽说和回忆说。《斐多篇》还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理念的特征,理念和众多具体事物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斐多篇》标志着柏拉图的理念论已开始趋向成熟,和其另一著作《
理想国》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该作品中提出的理念论对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以及经院时期的哲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部分思想也为后世基督教哲学所吸收并发展。其所描绘的
苏格拉底死亡主题也为西方美术创作提供了经典题材,如
雅克-路易·大卫的名作《
苏格拉底之死》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斐多篇》引人入胜而富有
戏剧性,因思想上的复杂性而被称为“
柏拉图的
迷宫”。
作者介绍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雅典哲学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公元前427年出生在
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自幼丧父,从小生活在继父家中。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并热衷于文艺创作。20岁时
柏拉图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师从苏格拉底约七八年间,
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失败而告终与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两个重要事件,对柏拉图的哲学事业与政治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柏拉图决心将建立完善的城邦作为他的政治理想和哲学目标之一。公元前399年,28岁的柏拉图于毅然离开雅典,外出游历东西部各地,长达12年之久。他于公元前387年,即40岁时,重返
雅典,着手创办学园。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摩(Academus)建立了学园,柏拉图学园存在达900年之久,对希腊化文明与罗马文明中的各种哲学与文化有深久的影响。
柏拉图一生的后40年,主要是在学园中从事教授和治学,但也穿插了西西里之行等重要的政治活动。柏拉图分别在公元前387年、公元前367,公元前363年三次前往
西西里王国岛的
锡拉库萨,企图游说当时的统治者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三次往访西西里均以失败告终。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一次婚礼宴会上无疾而终,葬于他的学园里。
柏拉图留下的的主要著作有《
理想国》《斐多篇》《
会饮篇》《斐德罗篇》《
巴曼尼得斯篇》《
法律篇》等27篇对话和一些书信。他批判地总结了在他之前的
希腊的哲学与文化成果,构建了一个以理念论为中心的宏大的哲学体系。不仅深刻阐发了以理念为核心范畴的
本体论、灵魂学说、
知识论、
辩证法、宇宙论,而且紧密联系希腊城邦奴隶制文明由盛趋衰时期种种现实的社会与文化问题,在政治哲学、法哲学与法律、教育与心理、修辞学与语言哲学、文艺与美学等领域,都有独创性的思想贡献。
柏拉图的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很大的开创性,标志着希腊古典哲学进入体系化的鼎盛阶段。
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深刻影响了2300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从
希腊古典哲学到希腊化、罗马时代的哲学演变直至基督教哲学的形成,柏拉图哲学都处于至关重要的枢纽地位。此外,他对于中批纪的东方
亚里士多德主义,近代的
伊曼努尔·康德、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以及在现代的
阿图尔·叔本华、新康德主义学派等均有重要影响。
成书背景
社会历史背景
《斐多篇》是柏拉图理念论的重要代表作,是柏拉图思想发展到较为成熟时期的作品,在其理念论逐步形成成熟的过程中,公元前431—前404年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背景,这场战争是
希腊古典文明由盛趋衰的转折点。开战不久,因
雅典发生大
瘟疫,主帅
伯里克利病死,雅典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场战争激化了
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各种内在矛盾,驱使它在以后半个多世纪因两极分化和不断的党派斗争、城邦之间的战争而衰落。经过短暂的寡头政制和三十主政制后,雅典虽然恢复了民主政制形式,但已丧失了原有的社会基础。在这之后全希腊的政治秩序、精神生活与道德价值陷入极大的混乱与危机,
柏拉图就惊呼“成文法和道德习惯以惊人的速度崩溃”。但公元前4世纪
希腊古典文化仍在发展,而希腊古典哲学达于体系化的鼎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哲学背景
《斐多篇》构思和写作的时代,智者派的感觉主义和
相对主义哲学十分盛行,特别是一些后期智者,认为人只是依据个人的感觉来判断所感知的现象,真理因人而异,提出幸福就是实现自我欲望的快乐、强权即正义、弱肉强食为自然法则等
霸权政治原则,这些理论加剧了
希腊城邦的危机,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
柏拉图建立
理性主义的理念论哲学,旨在倡导严整、确定的政治伦理与道德价值,也是为了破除智者派哲学造成的文化危机与价值混乱,这是他力图重振希腊城邦的必要环节。《斐多篇》提出理念论,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
柏拉图的理念论直接继承与发展了他的老师
苏格拉底的哲学。苏格拉底运用一种逻辑分析的对话
辩证法,探讨勇敢、友爱等道德概念的“普遍性定义”,用这种定义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柏拉图的在《斐多篇》中提出的理念论是直接从苏格拉底的“普遍性定义”学说演变而成的,就是将概念的定义即思想所把握的事物的本质和具体事物“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客观精神实体。另外,
柏拉图还吸收了前苏格拉底一些哲学流派的思想成果,包括了
毕达哥拉斯斯学派的数的理论和爱利亚学派的存在理论等。如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宇宙的本质是数,万物背后的本质只是
对数的模仿,柏拉图谈可感事物对理念的模仿。对于爱利亚学派,柏拉图主要是吸收了
巴门尼德的关于存在的思想,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一,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这些特征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主要人物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一前399),古希腊著名
利奥六世,
柏拉图的老师。他没有留下自己的著作,思想学说主要留存在柏拉图对于他言行的记录,以及另一学生
色诺芬的著作《
回忆苏格拉底》之中。公元前前399年因被指控反对信奉城邦原先的神灵另立新神和蛊惑青年,被判处死刑。死前在狱中与朋友及弟子的谈话被柏拉图记录下来,即为《斐多篇》。
《斐多篇》就是苏格拉底临刑前的谈话记录,是围绕苏格拉底展开的,发生在苏格拉底与其朋友、弟子之间的对话。在与众人交谈、论辩的过程中,
苏格拉底论及死亡以及灵魂不朽的问题。他提出死亡即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灵魂摆脱肉体时,才能实现“净化”。他认为知识即回忆,在并回忆说指出认识理念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正确的提问方式,通过灵魂对话,在合理的问答中发现理念;二是通过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利用感性事物的提醒,通过灵魂“回忆”,重新获得理念知识。他在《斐多篇》中全篇的对话围绕着灵魂不灭的主题,是他通过回忆说与事物的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想来论证得出的,而灵魂不灭也正是理念永恒的论据。在对话的结尾,
苏格拉底描述了他心中的天堂和地狱,接着他从容饮毒赴死,实践了自己的哲学家理想。
斐多
斐多(Phaidon,约前417—?),古希腊哲学家埃利斯-伊雷特里学派的创始人,生于
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埃利斯。前401一前400年被俘,在
雅典成为奴隶,后被释放为自由民,是
苏格拉底最虔诚的学生之一,
柏拉图的密友。《斐多篇》即以他的名字命名。苏格拉底于前399年被处死后,他回到埃利斯创立学派。著作有《佐普里斯》《西蒙》,均已佚失。
斐多在从雅典回到其家乡埃利斯的途中,向一群崇拜
苏格拉底的人,复述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情景。斐多参与了苏格拉底的临终谈话,《斐多篇》全篇对话就是由斐多向厄刻克拉底的转述。在这场临终对话中,斐多主要作为聆听者贯穿对话始终。
厄刻克拉底
厄刻克拉底(Echecrates,鼎盛年在约前367年),古希腊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中最后一代
利奥六世。南
意大利佛利岛人。塔壬同的
阿尔基塔斯和欧吕托的学生。
柏拉图曾在洛克里拜访过他。
《斐多篇》开篇,厄刻克拉底向斐多询问,苏格拉底在监狱服毒的情形以及他临终前的具体谈话内容。他原先信奉灵魂和谐说,但在斐多讲述的过程中,逐渐相信
苏格拉底的论述,转而相信了灵魂不朽说。
西米亚斯
西米亚斯(Simmias),古希腊哲学家,
底比斯人。
柏拉图的同时代人。原属毕达哥拉斯学派,后成为
苏格拉底的最亲密的朋友、学生之一。曾建议出资帮助苏格拉底越狱遭后者拒绝。他是柏拉图《斐多篇》中主要对话人之一。信奉灵魂和谐说,后放弃灵魂和谐说,信奉
灵魂转世说和理念论。
柏拉图还在《斐德罗篇》中高度赞扬其哲学上的才华。传说他撰有23种对话,已佚。
对话的开头,西米亚斯请
苏格拉底将他的思想留下来,而不要让死亡将其思想带走,苏格拉底同意了。西米亚斯是此篇对话中与苏格拉底的主要谈话和论辩的人。在苏格拉底论证其灵魂不朽说之后,西米亚斯提出了他的和谐说,进行质疑。他将肉体和灵魂的关系比作琴、弦与和音的关系。他说和音是某种看不见的无形的、壮丽的、神圣的东西,存在于琴和弦之中,而琴和弦却是有形的、尘世的,是和有生灭的事物同类的。所以如果有人打破了琴割断了弦,这些可灭的事物还能继续存在,神圣的和音却反而先于可灭的事物毁灭掉了。他接着论述一种关于灵魂的理论,认为肉体是热和冷、湿和干等对立元素按照某种
张力结合起来的,灵魂则是由它们之间有比例的调和而成的和谐。一旦肉体的张力松弛或因疾病而过分紧张,那么灵魂尽管是非常神圣的,也会像音乐或其他艺术的和谐一样立刻消灭,反倒是肉体在腐烂或被焚毁以前还可以保存一段时间,因此可以看出灵魂先于肉体而死亡。西米亚斯的论述后被
苏格拉底回应,但他的论述几乎使聆听复述的厄刻克拉底信服。
齐贝
齐贝(Cebes),
底比斯公民。有《匾额》《第七日》《佛利尼库》三篇对话现存于世。
齐贝《斐多篇》中是与苏格拉底的主要对话人之一。齐贝对苏格拉底灵魂独立存在且具有智慧的看法发出诘问,要求苏格拉底提出的强有力的证明。针对苏格拉底的灵魂不朽学说,齐贝说他不同意西米亚斯所说的灵魂比肉体较弱,会先于肉体消失,他还是相信灵魂比肉体较强,存在的时间也更长,但他将灵魂和肉体比作人和他所穿的衣服。衣服是人织造出来穿用的,它当然容易破损,比人的寿命要短得多。但无论怎样短,正像一个人在世时会穿破一件又一件的衣服,尽管他穿破了无数件衣服,但到他最后死亡时总还穿着他最后那件衣服,人是已经死了,最后那件衣服却还没有毁灭。灵魂也是这样,它是轮回的,当它所在的这个肉体死亡时又进人了另一个肉体,这样可以消耗无数个肉体。在这种轮回过程中它会衰弱疲倦,最后还是不免死亡,当灵魂最后死亡时,它所在的那个最后的肉体也就死亡了。除非能证明灵魂是绝对的永远不死的,否则任何人都会害怕死亡,害怕灵魂最终和肉体分离,最后灭。齐贝的论述在西米亚斯之后,两人的对
苏格拉底论述都具有一定的反驳力,从而推动了对话的进行。
克里托
克里托(Crito),苏格拉底的学生及同乡。
柏拉图有以其名为对话录的《克里托篇》,讨论对法律的尊重与维护。克里托在《斐多篇》中是苏格拉底狱中谈话的主要聆听者,在苏格拉底临终时向他询问有关其家人及其安葬的后事,苏格拉底服毒后,吩咐克里托向医药神祭献一只
公鸡。
主要内容
引子
开篇交代厄刻克拉底向斐多询问苏格拉底临死前的场景,斐多提到忒修斯圣船出海期间
雅典不处死囚犯的风俗,因而在船返回这天,苏格拉底才被处死。整篇对话是就是斐多向厄刻克拉底的转述,斐多描述了
苏格拉底在临刑当天,在狱中与一些亲近的朋友和学生相见,他显得安详而从容,但他的朋友及学生则感到悲伤。
死亡问题
这一部分由齐贝和西米亚斯分别发问而展开对话,齐贝和西米亚斯均属
毕达哥拉斯学派,由下文可知他们是这次谈话的主要辩难者。苏格拉斯首先谈到,哲学家是勇于赴死的,但勇于赴死不等于去自杀。勇于赴死是因为哲学家坚信自己死后将前往那些更智慧、更善良的神灵居住的地方,前往那些优于现世人的亡者那里,在那里,他将得到更大的福祉。
灵魂问题
接着进入谈论灵魂不朽的部分。论证灵魂不朽,是全篇对话的主体部分,所占份量最大,因此本篇的副标题为“
论灵魂”。这一部分紧接着第二部分“哲学家勇于赴死”的命题,由西米亚斯最开始向
苏格拉底提出诘问,从灵魂不朽切入,反复深入展开论证。苏格拉底首先以灵肉二分为前提引出灵魂问题,分别从“生”的方面讨论了肉体快乐和感官快乐的不可取,从“死”的方面强调生前净化的重要性,从“美德”方面强调了智慧的优先地位和净化作用。接着苏格拉底对待齐贝和西米亚斯的分别提问,以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和知识即回忆的论据论证了其灵魂不灭的观点。并在齐贝的追问下,论及理念的特征,即理念不朽、单一、不可分,指出因灵魂近于理念,故而能说明灵魂不灭。
苏格拉底接着陈述,人死后不同灵魂的归宿是不同的,强调哲学对于灵魂解放和净化的重要性,哲学家受过训练,灵魂在死后有望进入一个不朽的智慧世界,所以哲学家是不怕死的。
接着西米亚斯和齐贝分别提出琴、琴弦与和音之喻,衣服与身体之喻。苏格拉底先是强调论证与论证技巧的在真理探索中重要性,接着反驳西米亚斯以琴、琴弦与和音之喻而提出的和谐说,他认为和谐说与回忆说相矛盾,与灵魂既包含善又包含恶相矛盾,而和音受制于乐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则相反。接着
苏格拉底本应直接回应齐贝的问难,但他却开始了另外一个话题:万物存在和生灭的原因以及人类与
宇宙活动的原因(目的)是什么,他在此提出了“原因” 和“使原因起作用的条件”的不同,实际是在强调用物质因果关系解释自然事物的生灭和存在是合理的,但以之解释人的种种行为和社会的种种活动,则完全不可能,因为人有灵魂。
苏格拉底接着提出理念与具体事物间的分有关系,分别举出四对实例来阐明具体事物是如何分有理念的,它们是:大、小,冷、热,奇、偶,生、死。通过类比,在第四例中推出灵魂不朽。他认为灵魂的本性即生命,既然灵魂给身体带来的是生命,生命和死亡是相反的,所以灵魂不能容许死亡,不容许死亡的东西便是不死的、不朽的。基于灵魂不朽,
苏格拉底描绘了人死后的三种不同归宿:大地、大地之上(天堂)、大地之下(地狱)。指出这次谈话的意义所在,即证明和陈述是大体可信的,并且相信它们会产生激励作用,再次强调现世净化的重要性,勉励朋友们在生活中追求美德和智慧,为即将到来的死亡的命运作好准备。
尾声
照应开头(黎明探监),交代结局(黄昏赴死),结束全篇对话。狱中关于灵魂问题的谈话进行了一整天,谈话终了,时间已界黄昏,到了行刑的时刻,苏格拉底毅然接过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主要思想
灵魂与肉体的分离
《斐多篇》中
苏格拉底说,哲学家不关心肉体的快乐而专心于灵魂,而只有当灵魂和肉体脱离开,人才能最大程度地离开物质享乐。这种灵魂与肉体分离的逻辑,是后文他论述到理念与具体事物分离的逻辑先导。接着,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没有从
伦理学,而是从认识论上去论证这一观点。他认为人通过视觉和听觉不能获得真理,只有视觉、听觉,以及快乐、痛苦等不再扰乱灵魂,只有依靠思想才能使人认识真理。将思想和感觉加以区分,是前期理念论的认识论基础。
柏拉图接着论证,正义自身、美自身、善自身,还有大小、健康、有力这些东西的真正的性质都是眼睛看不到的,也不是肉体器官所能感觉到的,只有不受任何感觉的干扰的纯粹的思想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因此爱智的哲学家自然会得出结论,当人在肉体中时,人的灵魂被肉体的恶所玷污,因为肉体的无数需求以及疾病会妨碍人们寻求真理,其次是肉体给人们带来情感、欲望、恐惧以及各种幻想,使得人们根本不可能思想。肉体及其欲望也是产生战争的根源,为了获取财富而发生战争,人们便成为它的奴隶,便没有闲暇去从事哲学研究。只有闲暇时进行沉思才是最有价值的,肉体带来的纷乱阻碍人们获得真理。人们必须从肉体中解放出来,只有灵观单独存在才能认识真正的实在,因此只有死亡才能得到人们想要的智慧。
净化说
净化(katharsis)这个词是当时希腊宗教常用的术语,
柏拉图使它有更多哲学思辨的意义。《斐多篇》中灵魂的净化即是它和肉体分离,将分布在肉体各部分的灵魂集中起来,打破梏得到永生。具体来说,灵魂和肉体混杂在一起便是不纯粹的,不纯粹的灵魂不可能得到纯粹的知识;只有在死后,当灵魂已经和肉体分离而独立存在的时候才能得到它。所以在生前人们应该避开肉体的干扰,保持自己灵魂的纯洁;灵魂和肉体结合得越紧密,则灵魂偏离纯粹的状态就越远,也就越发的难以获得纯粹的知识,而一旦死亡来临人们便达到了目的,灵魂得到净化。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如果害怕死亡便是最愚蠢的;他应该乐于死亡,从此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智慧。
灵魂不灭
柏拉图认为人死后,作为生命与认识实体的灵魂转入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并仍可回到现世而生。灵魂在那另一个“世界”直接观照真正的实在即理念,获得先验性知识。
柏拉图用灵魂不灭论证有永恒不灭的理念存在,将灵魂看做生命和认识的原则。在《斐多篇》中,他主要从事物皆从对立面转化而来与回忆说来论证灵魂不朽。他接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和
恩培多克勒的灵魂不朽与轮回以及净化灵魂的思想,但没有那么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更具哲理性。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柏拉图认为,事物是由它的对立面产生的,一切事物的生成都是由其本来的一方面转向对立的一方面。一个东西因为原本比较小,才能变得较大,原本较弱,才能变为较强的,美和丑、正确和错误等也是如此。柏拉图还指出,在每一种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中,存在两个相反的转变过程,即从一方面转化为另一方面,又从对立的那方面转化为对立的这一方面的两个过程。如小的事物在增大的过程中,还存在缩小的过程。睡与醒、分离与结合、冷与热是如此。生与死也同样如此,从生到死是众所周知的,所以也必定存在一个相反的过程,即从死到生,
柏拉图以此来论证灵魂不朽。他还补充,如果对立的两面不是有这种循环的、像圆圈一样的彼此相应的两种生成过程,而是像直线一样只从这一端向那一端进行,却没有相反的回复过程的话,那所有的事物都会成为同样性质和同样状态,也就是停止变化了。
回忆说
柏拉图提出回忆说来论证灵魂不灭。他认为学习不过就是回忆,因为当人们回答问题时,只要提问题的方法正确,便能得到完全正确的回答,如果不是回答问题的人先已有了某些正确的知识和
逻各斯,他便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现在回忆起来的东西必然是在此以前已经学习过的,所以除非是灵魂在生前已经存在,否则便不可能回忆。人的灵魂能通过回忆获得先验的关于理念的知识,感性事物所以能够启发人们认识理念,只是因为人们已经知道理念的存在,
柏拉图从而论证灵魂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毁灭的。
柏拉图在此肯定感觉在认识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他认为人的感觉有两重性,即肉体的感觉妨碍人们认识真理,但同时只有通过视觉、触觉或其他感觉,才能得到理念的知识。柏拉图认为通过学习(即回忆)这一过程,思维记起自己始终拥有却在不同程度上被遗忘的记忆,并在可感知现实的刺激下,逐渐地从黑暗晦涩之中重获光明。因此,可感知现实的唯一任务便是唤醒记忆。
理念论
《斐多篇》中对于理念的特点论述首先从“相等”这一概念开始。当人们第一次看到
相等的事物,知道这些事物要追求绝对的相等却总是不如“相等”这一概念时,人们必然先已经有了关于绝对的相等的知识;在人们看到、听到这些相等的事物以前,必须已经有绝对的相等的知识,才能以它为标准和相等的事物作比较,才能看出它们是不完全的。而这些认识是出生时就具有的,由此可以证明人在出生以前已经先有理念的知识,不过在出生以后忘记了,后来感觉到这些相等事物的启发才回想起理念的知识,这便是前文提到的回忆。
柏拉图接着明确指出理念和具体事物是两类不同的存在,进而总结出而理念才是绝对的、真实的实在。与具体事物相比,理念有单一、不变、不可见、纯粹、永恒等特点。柏拉图论述理念和世界上具体事物的“分有”关系,他认为,有某种本性或特性的具体事物是因为“分有”了某理念,才成为有某种本性或特性的事物,如美的事物、善的事物、大的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美自身、善自身、大自身,才成其所是。在《斐多篇》中,他从理念论来论述世界上变化万千的事物存在和生灭的原因,探讨这个早期希腊
自然哲学的根本问题,鲜明地表现了一种目的论思想。
版本信息
古代及希腊文版本
这个时期的《斐多篇》编订在《
柏拉图全集》中。
柏拉图的著作在古代以
纸莎草纸本流传,在
中世纪以羊皮纸本流传。最早的铅字印刷本是1513年在
威尼斯出版的希腊文《柏拉图全集》,按公元1世纪德拉西卢编定的36种著作顺序排印。
1578年,亨利•艾斯提安为了躲避
法国对新教徒的迫害到
日内瓦寻求庇护,出版了标准版的《柏拉图全集》。该版本成为世界范围内通行的柏拉图著作版本,也定下了引用柏拉图著作的通行方式。包括三卷,页码连续编排。每页包含两栏:左边是希腊文,右边则是拉丁文翻译。在两栏的中间,可以看到五个字母:a、b、c、d、e,使每页中的两栏都分成五个段落。
主要英译本
流传较广的《
柏拉图全集》英译本,即《斐多篇》的英译本有三种:乔伊特1871年出版的
牛津市版5卷本;伯里、肖莱等译的12卷“洛布古典丛书”希腊文和英译对照本;
美国的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约翰·凯恩斯汇编各家较好的译文,于1963年出版了
普林斯顿大学版的《柏拉图对话全集,附信札》。
主要中译本
1933年,翻译家
张东荪、张师竹翻译的《
柏拉图对话集六种》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入Phaidon,译为《斐多》。
2000年,古希腊文学翻译专家
水建馥翻译的《
古希腊散文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入Phaidon,译为《费多篇》。
2000年,中国现代作家、学者
杨绛将Phaidon译为《斐多》,由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版本根据《勒布经典丛书》版的《柏拉图对话集》原文与英译文对照本第一册该篇的英文版转译。
2004年,
西方哲学史家、翻译家
王太庆翻译的《
柏拉图对话集》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斐多篇》是其中的第八篇。
影响
哲学影响
《斐多篇》的中提出的理念论表达了柏拉图对世界存在的普遍本质的看法和
知识论,论述了他的社会伦理道德学说与政治哲学、教育思想、审美思想、宇宙论和法哲学思想等,柏拉图从而建立了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知识内容极为丰富的体系化哲学。《斐多篇》所提出的理念学说,后来在其《
理想国》中进一步完善。理念说认为理念通过把形式赋予原始“物质”,从而使感性事物的存在成为可能,理念构成了感性事物的形式;理念因其自身的完善性,也成为分有和摹仿它的感性事物所趋向的目的;同时,正因为感性事物都极力趋向于作为目的的理念,所以理念也就成为感性事物运动的动力。后来
亚里士多德把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三者统一起来,显然是受了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同时亚里士多德否定了理念的客观性,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于理念论的分歧又对
经院哲学中的实在论和唯名论之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宗教影响
《斐多篇》对
基督教神学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在《斐多篇》理念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理念-
逻各斯”学说后来成为基督教神学核心,致使
耶稣被解释成“道成肉身”的
圣子。《斐多篇》中提出的的灵魂不朽论,认为灵魂的归宿由人生前的德行所决定,善者的灵魂升人天国享福乐,恶者的随人地狱受刑罚。这些观点与
基督教教义已相当接近。
艺术影响
《斐多篇》对于
苏格拉底死亡主题的描绘成为后世西方美术创作的经典主题。较为著名的作品有
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于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苏格拉底之死》。
《斐多篇》中运用了高妙哲学戏剧的技艺,如贯穿书中的“情节”、讲述对话的中断、对话伙伴的变更等,丰富了古希腊戏剧艺术表现手法,也为后世戏剧创作提供了借鉴。
评价
德国汉学家莫芝宜佳:“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能与《斐多》相比。”
英国哲学家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斐多篇》对不信基督教的人或者自由思想的哲学家的意味,等同于福音书中耶稣受难和被钉上十字架的记述对基督徒的意味。”
德国哲学家保罗·纳托尔普:“我冒险宣称,甚至《斐多》也更多地关乎生而不是死;关乎哲学家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在永恒东西中的生活。”
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伽达默尔:“从许多方面考感,
柏拉图的对话《斐多篇》都是全部希腊哲学中最令人惊叹、最富有意义的作品之一。”
名言
人死了,非要到死了,灵魂不带着肉体了,灵魂才是单纯的灵魂。
一切事物,凡是有相反的一面,它一定就是从这相反的一面产生的,而且只能由这相反的一面产生。
哲学家一心相信:爱好智慧能救助自己,洗净自己,他们不该抑制自己对智慧的爱好。不论哲学把他们导向何方,他们总是跟着走。
人们活一辈子,应该尽力修养道德、寻求智慧,因为将来的收获是美的,希望是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