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辖镇
桥头镇,隶属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地处社旗县西北部。截至2018年末,桥头镇户籍人口为48165人。
民国元年(1912年)起,为南阳县东大团乡驻地。1949年,属桥头区。1958年,属赊店镇公社。1961年,复置桥头区。1965年,由南阳县划归社旗县管辖。1966年,撤区为桥头公社。1983年,改为桥头乡。1985年11月25日,撤乡设镇。截至2020年6月,桥头镇辖1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社红路1号。
桥头镇是社旗县西部重镇,位于社旗、宛城区方城县三县、辖16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23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为32756人(2020年),83800亩耕地,南驻公路穿境而过。
历史沿革
秦汉时代
金鸡泉南二里,沿河有庄户人居住,因汉高祖刘邦在此屯兵,后起名金鸡屯。唐宋时代,金鸡屯桥东头有人开设店铺,来往客商常食宿于此,生意红火,时人将金鸡屯更名桥子头店。明初,大批山西省移民迁入中原,桥头一带是重要的移民居住区。自此,街道延伸,店铺愈多,集市兴隆。嘉靖年间更名为桥子头镇。
明清时期
随着社旗县水路的兴起、商业的发展,山陕商人也可以越秦岭、过西峡县、经南阳市、走桥头、抵达赊店镇、再改水路下江南。宛西各县也有商人把当地的中药材、木耳、蚕丝、香油、玉雕等特产,经桥头运到赊店,再水运到南方各省。那时,桥头既是商道,又是南北商品集散地。
清乾隆年间
简称桥头镇(或桥头街)。清乾隆十五年的《创建关帝庙碑记》称:“今桥子头系宛阳古镇,四达通,山陕商贾,繁其徙”。山陕商人纷纷在此开店铺、立字号(如“正兴盛号”、“晋升号”等),并于乾隆十四年始建桥头山陕庙(后称山陕会馆)。自此,寺庙道观,古柏参天;晨钟暮鼓,香烟袅袅。庙宇建筑尤以山陕庙最为恢宏,它雄伟壮观,磅礴大气。在豫西南,是仅次于社旗县山陕会馆的又一颗明珠。山陕商人在桥头建有不少宅院,尤以襄汾县南高村刘氏家族所建宅院(俗称“号院”,即“正兴盛号”)最壮观。号院属晋居风格,一进四院,瓦房数十间。四周灰砖城墙高两丈,宽六尺,顺城可环行一周。号院气魄之大,在豫西南绝无仅有。
自咸丰七年
赊旗镇春秋楼被焚,桥头镇所忧心镇上安全,于同治二年(1863年)纠集辖区内数十里乡民到镇上打寨,历时三个月,把通过镇上的珍珠河两端拦截,筑起高二丈,底宽三丈,顶阔丈余,环周约七里的土寨。四门建有门楼,砖石结构。匾额各嵌长方形青石匾一块,由本镇著名书法家张吟六丹书,北门“桐源寨”、南门“桐溪秀”、东门“向阳”、西门“望晚”,笔法俊逸挺秀,浑厚有力。环寨挖有护寨河。自此,珍珠河在北寨门顺寨河东西分流而下,在南寨门西边百米处交汇于老河道。原镇区的老河道成为内河,荷香柳影、相映成趣。土寨多由黑土下的黄土构筑,过往客商有点费解,说“奇怪奇怪真奇怪,黑土地打个黄土寨”。自此,桥头街又名“桐源寨”。
清末
随着社旗县水路的萧条,桥头街也逐渐失去了昔日之繁荣。民国时期,匪盗蜂起,兵连祸结。街民虽协力固寨自御,却劫难频仍。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乡民在北寨外珍珠河岸赶春会,两架日机投弹数枚,死伤甚多。之后,日寇又两次进驻桥头,焚烧房屋过半。到新中国成立时,镇上已是民生凋敝,满目疮。
新中国成立后
战乱平息,百姓安居乐业。痛惜的是,历经“十年动乱”,山陕会馆和晋商“豪院”相继拆除,不少明清文化遗址也未能完好保存。这成为桥头人心中永久的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政策惠民,百业兴旺。近年来桥头镇区规模日益扩大,新辟的二条大街店面林立,宽敞整洁。新建的珍珠河大桥巍然耸立,“村村通”道路四通八达。镇政府率领广大干群围绕珍珠河大力搞发展,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个体经济得到长足的进步。镇政府注重和鼓励对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并统筹规划,对明清老街进行保护和改造。古镇在新时期将焕发璀璨的光辉。
据南阳日报报道:金秋时节,走进社旗县桥头镇桥头村,只见村旁的珍珠河公园内绿草如茵,鲜花绽放,健身器材、休闲坐椅一应俱全,三五成群的老人漫步在林荫道中,天真烂漫的孩子在游园中尽情嬉戏。
“真没想到,活了这把年纪,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78岁的村民王太祥感慨万分。
桥头村位于社旗县城西12公里处的珍珠河畔。这里不仅有风景如画的珍珠河公园、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毓秀新城以及整洁的村容、宽敞的街道和优美的环境,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说,秦朝时,这里沿河已有庄户居住,始名金鸡屯,至唐宋,已有人开设店铺,来往客商常宿于此。自明初大批山西省移民迁入此地后,街道日益延伸,店铺众多,集市兴隆,于嘉靖年间更名为桥头镇。
村旁的珍珠河,贯穿辖区,南北走向,蜿蜒10多公里,因河里盛产珍珠而得名,乃桐河之源。《南阳府志校注第一册·山川》中称:“桐河在县(今唐河县)西北八十里,源自桥子头。有泉仰出,溢而南流。”
珍珠河古时水源丰富,四季不涸;河滩水草丰茂,水中鱼游虾跃岸边荷花柳影,相映成趣。村支书杨清河告诉我们,珍珠河也不逊色。单就珍珠河公园来说,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的荒草地。镇党委、政府为了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先后投资300万元,对这里进行绿化美化,修建了广场和景观亭,安装了健身器材、路灯和休闲坐椅,种植各种风景树1000余株,栽植草坪25000平方米。同时对公园东侧的珍珠河进行综合治理,建成了拦河坝,两侧护坡硬化,两岸绿化美化。珍珠河公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设施齐全,已成为附近群众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桥头镇镇长崔荣克说,除了治理珍珠河,镇里还将毓秀街保护性开发改造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市场融资,已先后投入拆迁改造资金6000万元,对毓秀老街进行整体拆迁改造,同时尽可能地保护文物古迹,体现历史特色。
和毓秀街一样,如今的社红路路面宽达25米,街道干净整洁,路灯、绿化带等附属设施齐全,两侧新建商业门面房设计新颖、整齐划一,到处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镇区东侧规划的新城区内,毓秀新城社区正在加速建设。2011年已建成新农村民居150余套,社区内文化广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设计高端大气,充满现代气息,全部建成后可容纳1万人以上,对桥头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伴随着集镇面貌的改变,桥头村的生态产业也蓬勃发展。桥头村先后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近2000亩,引进了南阳华景园林、河南春秋苑园林两家园林公司,采用规模化经营的模式,沿社红路两侧种植紫薇、樱花等各类花卉苗木30多个品种近200万株,社红路两侧花团锦簇,四季常青,景色宜人,已经成为桥头一张靓丽的名片。桥头村群众在享受自然美景、收获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稳定的土地租赁收入,并能就近到花卉公司务工,增加了工资性收入,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下一步,桥头村将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重点打造花卉苗木、畜牧养殖、商贸物流三大支柱产业,服务好镇产业园区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谈到桥头村的未来,杨清河信心满怀。
村民房前屋后,卫生整洁,绿意盎然。
1983年,改为桥头乡。
1985年11月25日,撤乡设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桥头镇辖桥头、和庄、小河流、史庄、陶庄、范朱刘、相庄、何营、姚营、泥河、老庄、明张、王蛮、王坊、吴氏营、新街、马蹬、石桥1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5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桥头镇辖1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社红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桥头镇地处社旗县西北部,东与城郊乡接壤,南与大冯营镇相邻,西南与宛城区高庙镇接壤,西与宛城区红泥湾镇接壤,北邻方城县赵河镇,东北邻唐庄乡。辖区面积83.温泉镇
水文
桥头镇境内河道属唐白河流域,主要河流有小清河、珍珠河、泥河,另有鸭河干支渠覆盖全境。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珍珠河,从方城县赵河镇至唐河县桐河镇流经境内明张村、王坊村相庄村、桥头村、陶庄村王蛮村,境内长9千米,流域面积25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桥头镇辖区总人口4763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86人,城镇化率5.4%。另有流动人口1325人。总人口中,男性24791人,占52.05%;女性22839人,占47.95%;14岁以下7535人,占15.82%;15~64岁26773人,占56.21%;65岁以上13322人,占27.9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5486人,占99.75%。人口出生率10.9‰,人口死亡率6.19‰,人口自然增长率4.7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60人。
2017年末,桥头镇常住人口38896人。
截至2018年末,桥头镇户籍人口为48165人。
2021年8月15日,社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截至2020年桥头镇常住人口为3275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桥头镇财政总收入357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0万元,比上年增长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8.51万元,增值税32.7万元,企业所得税24.6万元,个人所得税17.1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39%、38%、41%。人均财政收入80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5446元。
2018年,桥头镇有工业企业2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7个。
农业
2011年,桥头镇耕地面积8.9万亩,人均1.95亩。
2011年,桥头镇农业总产值4.54亿元,比上年增长7.8%,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55108吨,人均116千克经济作物以棉花、大豆、朝天椒、蔬菜等。小辣椒种植面积1.42万亩,产量3550吨;无公害西红柿200亩,产量3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5.3万头,年末存栏3.3万头;牛饲养量0.8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羊饲养量0.6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蛋鸡饲养量14万羽;其他家禽饲养量0.5万羽。畜牧业总产值2.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9%。水果种植面积0.073万亩,产量56.1吨,主要品种有桃、黄金梨、杏、柿子。渔业以养殖链鱼为主,渔业总产值0.0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35%。大型农业机械0.4万台(辆)。
截至2011年末,桥头镇累计造林0.8万亩,林木覆盖率85.76%。
工业
桥头镇以服装、电子、食品、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
2011年,桥头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的32%。工业企业12家,职工56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
商业
2011年末,桥头镇有商业网点769个,职工1089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860万元,比上年增长28%;城乡集贸市场交易额2120万元,比上年增长8.7%。
金融
2011年,桥头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326万元,比上年增长3.8%。
社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桥头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8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5户,各类图书室24个,藏书3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34人。体育场地7处。4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3%。广播喇叭0.25万只,入户率90%,通响率100%;广播综合覆盖率95%。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245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
教育
2011年末,桥头镇有幼儿园(所)19所,在园幼儿2350人,专任教师105人;小学19所,在校生3100人,专任教师1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10人,专任教师10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桥头镇第一初中、第三初中、中心小学,其中桥头三中连年被县政府和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2011年,桥头镇教育经费达0.1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105亿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桥头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卫生院1家,社区(村)卫生所25个;病床1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4张。专业卫生人员10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5万人次,住院手术80台次,出院680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4621人,参合率94%。
社会保障
2011年,桥头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3户,人数83人,支出16.5万元,比上年增长29%;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40户,人数1848人,支出13.3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供养551人,支出123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敬老院4家,床位2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5人;农村医疗救助2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2399人次,共支出8.3万元,比上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5万元,比上年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46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桥头镇有邮政局1处,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3万份(册)。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2万户,宽带接入覆盖全镇。
基础设施
道路
2011年末,桥头镇镇区道路总长度6.5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2.5米;桥梁1座,总长度0.8千米。
2011年末,桥头镇镇区深水井8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2.65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5000米。
供电
2010年,桥头镇供电站迁至镇社红路东段路南。
2011年末,桥头镇有镇区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1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5%,供电可靠率98%。
2011年末,桥头镇镇区绿化面积1.1公顷。
交通
桥头镇有333省道过境,境内长10千米,双向4车道,向西通往宛城区红泥湾镇,向东通往城郊乡。有县乡(镇)级公路5条,总长39千米。
文化
地名由来
唐宋时期有人在石桥东头开设店铺,更名为桥子头店。明嘉靖年间更名为桥子头镇。清乾隆简称桥头镇。
获得荣誉
先后被市政府授予“科技示范乡镇”、“集镇建设明星镇”、“农综开发先进单位”、“综合治理规范乡镇”等荣誉称号。
桥头镇被誉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南阳市科技示范镇、四星级小城镇。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秦汉时代
明清时期
清乾隆年间
自咸丰七年
清末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新中国成立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水文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金融
社会
文体事业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基础设施
交通
文化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