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
宋末文学家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市,号霁山。平阳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
南宋赵禥咸淳七年(1271),林景熙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受泉州市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孛儿只斤·忽必烈二十二年(1285),元朝西藏自治区僧人杨琏真迦挖掘绍兴宋帝陵墓时,林景熙激于爱国义愤,约同乡人前往收拾帝后骸骨,葬于兰亭附近,移植皇陵冬青树作为标志,并作《冬青花》和《梦中作四首》,以抒忠愤。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名重一时,学者称“霁山先生”。卒葬家乡青芝寺
林景熙作为雄踞宋元之际诗坛数十年的爱国诗人,是南宋遗民诗人的代表,与谢翱并称翘楚,同时是温州市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其创作成就和艺术造诣,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诗文风格幽婉,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论诗主张“诗文归一”“根于性情”。一生共留下诗文16卷,其中诗歌《白石樵唱》6卷,散文《白石稿》10卷,后人编为《霁山集》,被文史学家称为“屈原离骚》、杜陵诗史”。
人物生平
早年入仕
南宋赵昀淳祐二年(1242),林景熙出生于平阳县(今属浙江省)。(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及马积高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记林景熙的生年为1241年)
关于林景熙的字号,章祖程《题〈白石樵唱〉》云:“先生讳景熙,字德暘(旸),姓林氏。”吕洪《〈霁山先生文集〉序》云:“讳景熙,字德暘,号霁山”。民国《平阳县志·林景熙传》云:“林景熙,字德暘,号霁山。”《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云:“景熙一作景曦,字德阳市。”方逢辰《蛟峰集·〈林霁山诗集〉序》:德暘作德阳;徐沁《金华游录注》:也作德阳;乾隆《平阳县志》:旸亦作阳。
林景熙自幼聪颖,好读书。二十岁时已有诗名。南宋景定三年(1262),林景熙被举荐到首都杭州市(今浙江杭州),就读太学。
经历了“回三舍间”的刻苦攻读,林景熙于咸淳七年(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相当于进士及第)。入仕后始任福建泉州教授(谢翱赠诗称“府教”),迁礼部架阁(掌储藏帐籍文案之官),转从政郎(文阶官从八品)。
弃官归里
南宋宋恭帝德元年(1275)三月,元军在伯颜率领下进入建康,临安区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林景熙眼看国事已无可为,不久便弃官归里,隐居平阳县城白石巷。
南宋赵昰景炎二年(1277),林景熙应会稽郡王英孙的邀请,来到越中。在越中,林景熙接触了谢翱、唐珏、胡侨等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志士。
南宋少帝祥兴二年(1279)二月,山(今作崖山)战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的消息传来,林景熙与陈则翁等人秘密举行哭祭。
爱国义举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二年(1285),总统江南释教的札木杨喇勒智(杨琏真迦)为了盗取来皇陵中的金玉宝玩,把在会稽的徽钦二帝以下的历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把剩骨残骸抛弃在草莽中,惨状目不忍睹,但无人敢去收拾。这时林景照正在会稽郡,出于民族义愤,与郑朴翁等扮作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拾取骨骸。景熙收得残骨两函,托言佛教经典,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并写了《冬青花》诗:“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莽吉柿裂。”又作《梦中诗》四首,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经过,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的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
至元二十七年(1290)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义八周年忌日,好友谢翱登富春山西台哭祭,写了《西台恸哭记》,又寄诗给林景熙,林景熙写了《酬谢皋父见寄》,一开头便说:“入山采芝薇,豺虎据我丘;入海寻蓬莱,鲸掀我舟。山海两有碍,独立凝远愁。”意为:古人不得志,则隐居山林,或遁迹江海,如今国亡,何处去找一方净土呢?因悲叹:“行行古台上,仰天哭所思。余哀散林木,此意谁能知?”
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初年,林景熙先后到过杭州市松江区苏州市、无锡、镇江市湖州市以及严陵等地。写了许多寄托爱国之情的纪游诗,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也以诗文相互勉励。他重过故宫,江山易主,景物全非,发出“王气销南渡,僧坊聚北宗。烟深凝碧树,草没景阳钟”的感叹。过葛岭时,他对已被杀死的权奸贾似道,依旧责问“误国竟何言!”
林景熙归隐后,曾说不再与闻世事,但当他听到谢枋得不与元朝合作,绝食而死,十分钦佩,他写道:“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他听到家铉翁放归,呈诗说:“衣冠万里风尘老,名节千年日月悬。”把他比作苏武,表示无限景仰。同时,他以犀利的笔锋,借秦吉了和孙供奉,对那些寡廉鲜耻的叛将贰臣,予以痛斥。
教授生徒
元成宗铁穆耳大德三年(1299),林景熙到58岁后,大部分时间住在平阳县,教授生徒,过着清贫的生活,以颜回食瓢饮、乐在其中来自我解嘲。
大德四年(1300),林景熙为判官王秉仁写了《平阳县治记》使人们知道平阳建县的历史。
大德五年(1301),林景熙写了《公溥堂记》向州守孙筠进了药石之言,希望他能为老百姓做些好事。
大德十年(1306),州判皮元修了阴均陡门,林景熙欣然为其作记。
大德十一年(1307),《平阳州志》修成,林景熙作了序言。
孛儿只斤·海山至大元年(1308),林景熙67岁,忽然游兴勃发,北上杭州市。来往吴越日久,时感思念家乡,渐觉体力不支。他在杭州患疾,自觉不宜久留异地而挥泪诀别友人,回到平阳县家乡。
饮恨辞世
林景熙在家卧病两年后,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饮恨辞世,享年69岁。晚年,他把自己的诗文收集起来,编成杂文十卷,诗六卷,诗集名《白石樵唱》。
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林景熙逝世后二十四年,同里镇章祖程的《白石樵唱》注释本问世。
主要成就
文学
林景熙将诗作为毕生事业,他有自己的文艺观。他的论诗主张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合时世;二、根底性情;三、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四、追求清腴婉壮的艺术风格,要求作品浑雄和谐,既有华藻,又见气骨。
林景熙在诗歌创作上大不同于其同乡前辈——“四灵派”诗人。面对鼎革之际,山河破碎、民生艰危的局面,他并没有啸傲山林、寄情田园,而是时刻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在民族斗争剧烈、阶级矛盾深化、人民灾难重重的宋朝末年,林景熙作为一个深感亡国之痛的爱国志士和文学家,其作品凄怆幽恻,充满故国情思,表现出深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在诗中热情歌颂文天祥陆秀夫家铉翁谢枋得大义凛然的民族气概。如《杂咏十首酬汪镇卿》之九,写文天祥临刑不屈;《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表彰家翁出使不辱;《杂咏十首》之十,赞叹谢枋得被拘北行至燕绝食而死。另一方面,对那些在民族危难关头卖国求荣、投敌变节的民族败类进行无情鞭挞,投以辛辣的讽刺。如《孙供奉》《秦吉了》,指斥他们禽兽不如,笔端饱含义愤,见出爱憎分明的态度。
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处处充满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深深眷恋,对民族兴衰存亡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林景熙诗文风格幽婉,沉郁悲凉。他的诗歌大多以自然达意的联想,托物安东·比兴的手法,精粹简练的语言,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来揭示自己心灵深处亡国隐痛的情思和起到了对侵略者狰狞面目进行淋漓尽致的暴露,对在抗击外来侵略势力、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而捐躯的死难者表达无限敬仰的效果。如他的五言律诗《枯树》用托物比兴的手法,精粹简练的语言,意深笔婉地揭露了在元朝统治阶级的屠刀与铁蹄之下,故国山河处处一片焦土,人民流离颠沛、无家可归、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聊生的悲惨局面。又如七言绝句《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触景生情,借景写怀,沉郁苍凉,其哀国怀旧之情,感人至深。
同时林景熙在作品中还流露了强烈的复国愿望。《枯树》中,“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暗示为复国而努力的志士尚在,只是力量还不足;“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巧妙地将“树心”比“人心”,只要人心不变,到适当的时候一定会达到复国目的。这是一首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等待时机,赶走侵略者,实现复国目的、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歌。
林景熙最为擅长并且最能体现其诗歌艺术风格的是七言律诗。《霁山集》现存313首诗,其中七律85首,数量最多。他的七律完全是宋派宋调。他远绍杜甫,近俪陆游,又效法黄庭坚、陈师道奇警遒劲的格律,豪健跌宕,郁勃沉挚,表现出了清而腴、婉而壮,又蕴藉、又酣畅的特点,在宋季戛戛独造,凌驾诸家之上。他在《重游曲镜次韵》诗中说自己是“独提诗律继黄陈”,表明了艺术上的追崇;但他却没有沾染江西诗派后期作家枯涩生僻的弊病,说明他善能推陈出新。
虽然如此,林景熙作诗并没有像某些诗人一样专事一体,而是不拘一格,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白石樵唱》中各体均有佳作问世。体裁的多样化,不仅显示了他开阔的创作视阈,而且有利于他在广袤的文学天地里成就新的建树。
传道
林景熙于德祐二年(1276)辞官引归,后“往来吴、越间,二十余年”,并以“湖海客”自称。他放弃仕途的林景熙踯躅于故国山水之间,朝夕与猿鹤为伍(《寄四明陈阳》:不如息我躯,猿鹤与朝夕),与鸥鹭为伴(《题水云深处》:所以盟白鸥,万荷最深处),像已所仰慕的谢灵运那样,过起了“坐啸山水城”(《登谢客岩》)、“乃乐烟水宽”(《简卫山斋》)的生活。
林景熙在宋亡之后,虽然不曾剃度为僧或者乘鹤仙游,但是却积极地与僧侣、道士为友,展开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并经常形诸吟咏,与当地的其他遗民诗人组成了一个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遗民群体,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体活动。林景熙成了联系平阳、会稽两个遗民集团的枢纽人物,正是他的穿针引线,使得两个遗民集团之间互通声气、互相感召、互相激发,在思想上沟通联合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反元阵营,他们进行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交往活动,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交感。
最能体现林景熙爱国精神的事件是“冬青之役”。该事件发生于孛儿只斤·忽必烈二十二年(1285年),总统江南释教杨琏真迦率众挖掘会稽宋故六陵,将骸骨抛弃于草莽之中。林景熙闻讯义愤填,约唐珏、郑朴翁等冒死潜入皇陵,用装入竹篓中的枯骨换出六帝后之骸骨,装成六函,裹以黄绫,托言佛教经典,葬于兰亭附近。又去临安故宫常朝殿前挖掘冬青树六株,分植六帝墓前以作标识,并作《冬青花》和《梦中作》四首,暗以记其事。这次奋身义举,历史上称为“冬青之役”。
个人作品
林景熙著作有《霁山集》,包括诗集《白石樵唱》,文集《白石稿》。始为元代章祖程编刻成集,明吕洪再度刻辑。后流传散失,简断编残,坊本罕见,经收集尚存六卷,编入《四库全书》,诗文共五百余篇。其故乡林泗源尚保存有《霁山集》二本六集,为永嘉诗人祠堂辑本,线装木刻版。1960年中华书局曾出版过《霁山集》。
诗歌
散文
家族成员
父母
林景熙父母史籍没有明确记载。而福鼎市和浙南部分家谱将林景熙接做林千之之子,恐有误。据《霁山集》中有《寄林编修》一诗,林景熙称林千之为林编修,以及林千之的《送马静山寄林晓山兄弟》一诗,林千之称林景熙的哥哥林景怡为兄弟,可以推断林千之应该不是林景熙的父亲,而是朋友和族亲。按民国县志,林千之,字能一,号云根,右赐第,改文科,开庆己未(1259)进士,《东瓯诗集》称凤林乡盖竹人。此外,林千之见于宋濂的《平阳林氏祠学记》,被盖竹林氏祠堂供奉,故林千之应为平阳盖竹一派人物,非林坳支派。故林千之与林景熙的父子关系证据不足。
兄弟
林景熙兄弟三人(一说四人),景熙居第二。长兄林景怡,字德和,号晓山,从事教育工作,为当地乡校主持人,人品高洁,有诗作传世。幼弟字德渊,亡其名。另有林景英,字德芳,号隐山,平阳白石人,一说系其三弟。
陵寝墓地
林景熙墓位于 林景熙故乡平阳县带溪乡林泗源村庄后面的青芝寺(俗名卧牛山)朝南山坡上。墓为砖室结构。清乾隆十二年(1747),平阳县令徐恕率林泗源裔孙重修两周王陵,并亲题墓碑曰:南宋忠义林霁山先生之墓。1983年,霁山先生墓被平阳县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7年由政府和当地群众筹集资金在墓前修筑“仰霁亭”。
人物评价
古代
宋·方逢辰:宛然六义之遗音,非湖海啸吟风月而已,于诗家门户,当放一头。
元·章祖程:陶渊明义熙为心,杜甫以天宝兴感为得诗人忠爱遗意,霁山先生之诗,盖祖陶(渊明)而宗杜(甫)者也,熟味之可见矣!
明·胡应麟:林德暘七言劲逸雄迈,《读文山集》可谓元初绝唱。……其恋恋宗国之意,盖未尝顷刻舍也。(《诗薮》)
清·贺裳:尝叹诗法坏而宋衰,宋垂亡诗道反振,真咄咄怪事!读林景熙诗,真令人心眼一开。(《载酒园诗话》)
清·爱新觉罗·弘历御批:霁山先生采药拾骸,风高千古,堪称温州市第一人,而其诗文风骨清秀,实乃宋末之稀也。(《四库全书》)
现代
马积高中国古代文学史》:浩然正气不减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文山。
陈增杰:林景熙的诗歌在宋季戛戛独造,凌架诸家之上。
后世纪念
霁山碑林
霁山碑林位于平阳县腾蛟镇卧牛山南麓林景熙墓前,是为纪念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而建的,占地面积1735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仰霁亭、碑廊等。其中仰霁亭建于1987年,碑廊建于1991年,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又修缮了仰霁亭、西侧碑廊,新建了入口牌坊、东侧碑廊、道路、照明、植物景观等。仰霁亭8桩3间,仿宋亭阁式石木建筑。亭匾“仰霁亭”三字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所题。亭中诗碑正面刻有林景熙代表作《冬青花》,张鹏翼书;背面刻有《仰霁亭碑记》,书画家苏渊雷撰书;石柱上刻有名家书写的楹联多副。刘海粟沙孟海方去疾陆俨少等一大批书画大家也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墨宝。2000年4月被命名为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牌坊碑额
朱翊钧万历十五年(1587),平阳县县令万民华在平阳县城中街为林景熙建造牌坊,颜曰“南渡孤忠”;清代平阳知县何子祥又在平阳县城南门吊桥头建造牌坊,颜曰“文谢齐芳”“程朱绍美” 。
参考资料
平阳县林景熙墓及霁山碑林.温州宣传网.2018-06-14
林景熙墓.平阳新闻网.2018-07-0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入仕
弃官归里
爱国义举
教授生徒
饮恨辞世
主要成就
文学
传道
个人作品
诗歌
散文
家族成员
父母
兄弟
陵寝墓地
人物评价
古代
现代
后世纪念
霁山碑林
牌坊碑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