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包括以
梁士诒为首的"旧交通系"和以
曹汝霖为首的"新交通系"等的总称,既是一个金融财团,又是一个政治派系。
介绍
1905年,梁士诒被任为京汉、
沪宁铁路总文案。后又担任
邮传部京汉、沪宁、正太、汴洛、道清五路提调及交通银行帮理,因他到处安插党羽,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形成了交通系,并在扩建铁路事业的过程中迅速壮大起来。其重要人物有
周自齐、
叶恭绰、
汪有龄、
朱启钤等。交通系在国内以
袁世凯的政治势力为
庇护,在国外以英、日
帝国主义为后援,掌握铁路、
轮船航运、电话电报、邮政等事业的领导权,同时还控制着交通银行、
金城银行、中华汇业银行、
盐业银行、正丰煤矿、中兴煤矿、北票煤矿、六河沟煤矿、
龙烟铁矿公司、戊通航业公司等大银行、大企业。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显赫一时。
梁士诒既被称为“五路财神",又担任着袁世凯总统府的秘书长,被称为"二总统"。交通系与
北洋军文武合璧,成为北洋军阀统治的两大支柱。1916年
袁世凯死后,梁遭通缉外逃。“旧交通系“也随之失势。
逐渐敛迹
1916年秋
段祺瑞执政时,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等也结成了“新交通系”。曹汝霖不仅担任交通银行总理,而且在段
内阁中兼任财政总长和外交总长,协助段祺瑞经理借款,包办国债,进行卖国活动。
五四运动给以曹汝霖为首的“新交通系”势力以重大打击,从此走向衰落。至1927年以后,新旧交通系便逐渐敛迹。
野史传闻
在1915年的帝制运动中,正当筹安会的同党们敲响了第一声
锣鼓并摇旗呐喊,闹腾得正欢的时候,另一彪人马突然异军突起,霎时间便将“筹安会”的风头抢去,这又是何人呢?
此人却并非他人,正是上文所提到的梁士诒。梁士诒在那次经济特科的考试中遭人暗算,正当他沮丧之时,正好
袁世凯在直隶推行新政,延请人才,于是他便在当时袁世凯跟前的红人及老乡
唐绍仪的推荐下,出任北洋书局总办。由此,梁士诒也就跟随唐绍仪的门下,成为一个
北洋政府系下唐记小集团的成员。
1906年,唐绍仪接替
盛宣怀督办
国铁集团,
梁士诒也就协助唐绍仪主持路政,由此发挥专长,一发而不可收。等到唐绍仪出任
沈阳市巡抚后,梁士诒也已经立稳脚跟,成为五路铁路提调(总经理了),
邮传部成立
后梁顺势当上铁路局局长,后来又奏办交通银行,由此发展出一大势力---交通系,人送绰号“梁大财神”。
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梁士诒出任
南京总统府秘书长,并先后兼任过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等职。袁记约法颁布后,由于责任内阁制被总统制代替,袁总统在总统府下设立了政事堂取代之前的国务院,
徐世昌充当国务卿,
杨士琦、
钱能训分别为左、右丞,结果
梁士诒一时失势,无处安身,最后只捞得税务督办一职,令梁大财神好生懊恼。祸不单行的是,
肃政厅(袁记约法下的产物,相当于
清朝的御史台,专门弹劾各级官员)此时又提出了“三次长参案”和“五路大参案”,搞得交通系上上下下,人人自危。
所谓“三次长参案”,指的是对陆军次长俆树铮、交通次长
叶恭绰和财政次长
张弧的弹劾,而叶恭绰和张弧都是交通系的人马;“五路大参案”则指津浦、京汉、京绥、沪宁、正太五大铁路局的营私舞弊案,更是矛头直指交通系。在这种情况下,交通系的大佬、当时还兼任交通银行总理的
梁士诒当然脱不了干系(叶恭绰是副总理)。
在这种情况下,梁士诒只好去找“太子”袁克定帮忙。在“太子爷”的一番指点后,梁随后便召集交通系的
干将开会。会上,梁士诒提出:“目前交通系之窘境,唯有支持帝制,方可取消参案;要是不赞成帝制,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诸干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梁士诒在旁边听得不耐烦了,他干脆了当的点破道:“赞成帝制不要脸,不赞成就不要头。要头还是要脸,你们自己看着办。“会上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致同意:“要头不要脸!”
财神出马,一个顶十。数日后,参政院门口突然涌来了大批的请愿团,各行业、各阶层,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他们手里拿着请愿书,口里还呼着口号:“变更国体,唯我民意!”“君主立宪,造福万民!”
这势头,与甲午战败后的“
公车上书”有几分相似,又与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雷同,但这骨子里终究透出点“
丁春秋派”的味道。
自从清末实行预备立宪后,民意渐开,请愿本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当年为请求清廷“速开国会”,各省立宪团体就曾进行过全国总动员,这次貌似依葫芦画瓢,但总觉得有点不对劲。问题还出在这个“民意”上。按理说,这次来请愿的诸多人等穿着打扮远不如清末的那些立宪派士绅,应当更代表民意,但这些人的脸上又看不出发自内心的热忱,反倒像是未经排练的啦啦队,和之前选举大总统时的公民团倒有几分神似。
“要头不要脸”
原来,
梁士诒等人在决定“要头不要脸”后,随后便发起了一个公民请愿团的组织,成员除了交通系人马外,又有
张镇芳、
那彦图、
梁鸿志、
阮忠枢、
夏寿田一干政界名流,并公推了沈云为会长,预备发起请愿。
这时,署理湖北军务的彰武
上将军段芝贵从
武昌区回来,他原本是
袁世凯的干儿子,这次回京不为他事,只因筹安会给地方遍发电报、寻求支持,已具声势,他不能让这六君子抢了“拥帝”的头功,这才急匆匆回京,要大展拳脚的。
段芝贵回京后便去拜访了老友阮忠枢,在阮忠枢的牵针引线下,段芝贵与公民请愿团一拍即合,决定由段芝贵出面邀请
朱启钤、
雷震春、
江朝宗、
周自齐、
袁乃宽、朱家宝、
张作霖、
陆建章、
顾鳌等实权人物,共同组成全国请愿联合会。由此,请愿会的帝制派一时间声势大振,会中骨干则人送绰号“十三太保”。
在
梁士诒、
段芝贵等人的秘密操作下,各地官吏也应邀派出“公民”前来代表“民意”(费用当然是由交通系全包);随后,这些人有买通一些报纸,每日以民意的幌子鼓吹帝制,弄得跟真的一样……只要有真银子,就不怕什么假民意嘛!
全国请愿联合会
全国请愿联合会有权有钱有势,当然不是那耍耍笔杆子的“六君子”所能匹敌,而在参政院门口递请愿书的表演,其实就是“十三太保”策划的杰作。这次来请愿的分为商界请愿会、学界请愿会、各省请愿会、妇女请愿会等等,凡是来参加请愿的,都发参政费,人人有份,按照身份地位名气分别给予不同的价码。交通系遍地撒钱,这声
势能小嘛!
后来居上
杨度见
梁士诒等人后来居上,将自己的风头抢去,忍不住悲愤的说:“梁财神啊梁财神,你可真行啊,你财大气粗,人多势众,我搞不过你,但你也别猖狂,我们走着瞧!”
但秀才们囊中羞涩,区区二十万元终究是做不成什么大事,最后也只是组织些财神看不上眼的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聊壮声色。在请愿会的压迫下,筹安会很快就变成了明日黄花,最后落得门可罗雀、无人过问的境地。杨度在恼羞之下,只得灰溜溜将“筹安会”的招牌摘掉,又换了个“宪政协进会”的牌子挂出来,但终究是老酒新瓶,搞不出什么新花样。
无可奈何花落去,辛苦一场为他人做嫁衣裳。由此,六君子也就让出舞台,请愿改制的大任改由
梁士诒那个经费充足、人才鼎盛的全国请愿联合会一肩单挑了。
排班劝进
在全国请愿联合会的大肆造势下,中央大员除了
黎元洪、
段祺瑞数人不予理会外,其他人几乎是争先恐后的排班劝进,而各地劝行帝制的电报也如雪花般飘进参政院(都是民意哪)。帝制先锋、御干儿
段芝贵更是联合
龙济光、
张作霖、
赵倜、
倪嗣冲、
陈宧、
汤芗铭、
阎锡山、
张怀芝等等,发出所谓的“十九将军联名劝进”通电,更是把这场帝制运动推向了高潮。(选自《北洋野史》)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