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桑楚
中国电影事业家
徐桑楚(1916年-2011年),曾用名徐诚炜,出生于浙江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中国电影事业家。
高中毕业后当店员。1937年去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加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武汉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抗敌演剧宣传队九队任队长。1949年起从影,历任长江电影制片厂厂长,海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等职。在负责各制片厂领导工作期间,任制片人的影片有《林则徐》、《老兵新传》、《城南旧事》、《高山下的花环》等200多部。
2011年8月23日,徐桑楚先生去世,享年95周岁。
人物概述
徐桑楚,1916年出生,浙江鄞县人。中国电影事业家。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曾担任过长江电影制片厂厂长、海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等领导职务,组织拍摄了等200多部影片,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可谓是“中国电影亿元票房之父”。
人物经历
徐桑楚,1916年出生,浙江鄞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赴陕北公学学习。1949年起从事电影事业,历任长江电影制片厂厂长、海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等职。新中国成立之后,徐桑楚开始从事电影行政领导工作,曾担任过长江电影制片厂厂长、海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等领导职务,组织拍摄了《城南旧事》、《芙蓉镇》、《金银滩》、《斩断魔爪》、《鸡毛信》、《妇女代表》、《梁山伯与祝英台》、《老兵新传》、《林则徐》、《望江亭》、《51号兵站》、《枯木逢春》、《李双双》、《红楼梦》、《北国江南》、《阿诗玛》等一大批优秀影片。
1978年,上海市委任命徐桑楚担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
徐桑楚自有一套领导思路。上影厂的优势就是名导演多,拍摄班子过硬,曾拍摄过许多有影响的好作品。但历经十年“文革”磨难,上影厂也发生了“剧本荒”。无米下锅,再好的媳妇也做不出美餐来。于是,徐桑楚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剧本创作和影片产量上,使影片生产的数量迅速上升,1977年至1979年,平均年产都在10部左右,到了1980年年产达到了19部之多,1981年、1982年年产21部,达到了高峰。此后,大体保持在年产20部左右。《子夜》、《阿Q正传》、《雷雨》、《日出》、《城南旧事》等影片,是这一时期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经典作品。
人物评价
上海电影总裁任仲伦表示,徐桑楚先生在中影股份界德高望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他的培育和扶持下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中国电影事业,中国电影史将铭记这位老人。
因病去世
2011年8月23日下午两点零五分,徐桑楚因呼吸衰竭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95岁。
徐桑楚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后,上影集团很快便通过新浪微博发布了这一消息。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过的江平说,他和崔永元、《泉水叮咚》导演石晓华还去医院看望过徐厂长,“当时他神志清楚,还拍着我的肩膀打招呼”。江平说,在上海电影人心目当中,徐厂长是在工作上严厉,但在生活中很慈祥的人,“只要他在审片室,其他工作人员大气不敢出。但生活中又像个慈祥的父亲。改革开放后,一线电影制片厂中,长影厂的苏云北京电影制片厂汪洋、八一厂的陈播和徐厂长被称为‘四大帅’,他是最后一位离开我们的”。
江平介绍,中影股份票房过亿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平均电影票价仅为2毛5分钱的年代,共有五部影片票房过亿,除了《少林寺》,其他的《喜盈门》《庐山恋》《天云山传奇》《405谋杀案》均是由徐桑楚担任制片人,他可谓是“中国电影亿元票房之父”。
上海电影总裁任仲伦说:“徐桑楚老厂长是电影界德高望重的领导者,为中国电影建立了不朽功勋,改革开放后带领上影创造了新的历史高峰,无数优秀作品与优秀人才托举起他在影业的辉煌,历史会铭记,电影人会铭记。”
参考资料
徐桑楚 (豆瓣).豆瓣网.2020-08-26
目录
概述
人物概述
人物经历
人物评价
因病去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