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怡原名舒大祯,湖南
麻阳苗族自治县人,1900年出生在一个开小作坊的工商业者家庭。1921年前,在家庭
私塾、县城小学和
长沙市、
芷江侗族自治县等地中学读书。高中毕业后,当过半年的小学教师。1922年,考入
北京大学,兼管学校《
向导周报》报的发行工作。他是我国电影刚进入有声时期就在影坛崭露头角的著名编导,他是早期参加
左派文艺运动的老一辈电影戏剧艺术家。
1930年4月,苏怡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沈西苓等人的鼓励下,首次以“苏怡”这个笔名,写了电影剧本《最后之爱》
1932年,苏怡同
粤剧艺人
马师曾、
谭兰卿等合作,将粤剧《
野花香》、《二世祖》、《龙城飞将》、《
妇人心》等改编为时装戏搬上银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当时色情、神怪影片充斥影院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苏怡编导的这些影片,常使观众的耳目为之一新。
1934年赴港,先后入全球、丽影、南洋等影片公司,编导《
新青年》、《
海底针》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编导抗战题材影片《
最后关头》、《大义灭亲》。并于1940年赴
重庆市,入
中国电影制片厂,执导影片《
青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苏怡再次返回香港,编导影片《断肠花》,并与
蔡楚生等共同发起
粤语电影清洁运。
1938年上海沦陷后,
夏衍、蔡楚生、
司徒慧敏、
沈西苓、谭友六等大批进步电影工作者相继南下,为促进
香港特别行政区电影界艺术创作状况的积极变化增添了强大的有生力量。苏怡在这一时期里,编导了《大义灭亲》、《
傀儡美人》和由
马师曾主演的《摩登女招夫》,导演了由夏衍编剧的《
大地之花》,直接地表现了人民要求奋起抗日的时代精神,讽刺了卖国投降势力的丑恶行径,在当时港澳电影界广大观众中都有很大影响。
1940年,苏怡加入设在
重庆市的
中国电影制片厂。次年导演了《
青年中国》(由
阳翰笙编剧,
陶金、
白杨等主演)。在重庆期间,苏怡还拍摄过一些新闻纪录片,导演了《
日出》、《黄金万两》等
话剧。
1946年4月7日,邓颖超、廖承志同志特邀苏怡和
司徒慧敏到重庆的中共代表团住所吃饭,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同年12月,苏怡返
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从事电影艺术创作活动,曾与
谭兰卿合作,把
粤剧舞台戏《荡妇贞魂》改编成电影并编导了《同是天涯沦落人》。后者由于揭示了贫苦市民的苦难,申斥了当时社会的虐政,遭到香港当局两次不准发行的决定。经作者多次修改,被迫将地点改为
上海市,并将片名改为《断肠花》(上、下集),直到1949年方获批准发行。
全国解放前夕,苏怡作为香港电影界的特邀代表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
文代会,并当选为全国影协常务理事。
1952年1月,苏怡返回到
广州市,历任《
周末报》副社长兼总经理,
广东省文化局副局长和顾问等职,并多次当选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
1932年,他作为
左派文艺工作者刚进入
天一影片公司,就以极大的政治热情,一面学习、一面工作,连续编写了四个电影剧本,其中包括通过妇女不幸的婚姻揭露封建制度的《
芸兰姑娘》、《
兰谷萍踪》和以“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和“一·二八”沪战爆发为历史背景表现广大人民奋起抗日的《东北二女子》。此外,还有与
柯灵合作,将
莫泊桑著名小说《
项链》改编成电影的《一夜豪华》等。这些电影的问世,不仅使天一影片公司的面目一新,同时也成为
左翼电影运动开创初期的第一批影片,对促进当时电影界从落后到进步的转变、探索与我国民族民主运动相联系的
现实主义道路都有深刻的影响。
苏怡在一个大家庭中长大,一家十几口,很多哥哥姐姐分布世界各地,自己排行最末,所以苏怡甚得父母及哥哥姊姊痛锡,经常四处旅游探望家人。苏怡一次往
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被朋友所托,顺道带着一名小孩回香港与其母亲相见。但当抵达香港时,未能顺利找到小孩的母亲,小孩在港无亲无故,顿成了「人球」,最后幸得到在机场内工作的嘉露帮忙,终于解决了「人球事件」,因为这次的经历,苏怡决定留下来工作。
一年后,苏怡已当上了嘉露的手下,二人有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因为苏怡的性格开朗活泼,在机场内甚得男孩子们的欢心,追求者不计其数,一次机会之下,苏怡遇上亦琛,苏怡被亦琛深深吸引着,但亦琛却对自己无意,只当自己为知己而已。而为此,亦风也替苏怡不值,甚至为苏怡而与亦琛有摩擦。但在苏怡方面,对一切皆仍抱着乐观的态度,深信总有一天能令亦琛接受自己。
苏怡和亦琛在年龄上有很大差距,备受各方的压力,但苏怡敢爱敢恨,几经波折,终于可以和亦琛走在一起,期间,二人经历了许多,慢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好景不常,当亦琛全心全意地照顾失落的以珊,令苏怡倍受冷落。苏怡发觉没法在亦琛心中取得位置,乐观的她也不得不有心灰意冷的一天,决定抽身而退,到底爱情会否眷顾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