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志(1986~2008)》是一部
社会主义新方志,为1990年出版的《齐河县志》的续志。该书的时间范围为1986年至2008年,部分章节内容适当上溯,以反映事物的全貌。前志未完整记述的“
三夏四清”、“农业学大寨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设专卷增补,列卷末前。
1990版
基本信息
《齐河县志》编委员会编
郝德禄 主编 邢兆忠 王庆美 刘浩 华立仁王长月 客廷山 李明洁 副主编
北京中华书局 1990年 4000册 1354千字 891页 彩图 3码 58.00元 ISBN7-101-00673-6
修志说明
已知历史上修过6部志书。第一部志书修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 。第二部志书修于清
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蓝奋兴监修,分8卷,计3万字,今存。第三部志书修于
乾隆二年(1737) ,知县事
上官姓有仪监修,8万字,今存。第四部志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修成,知县
万绵前、范丽光先后监修,共10册40卷,今存。第五部志书修于
同治五年(1866) ,仅于第四部志书卷首补刊一序,知县事李均纂,今存。第六部志书1933年修成,县长杨豫修监修,16册34卷50万字,今存。
新编《齐河县志》 始修于1981年4月,搜集资料2254万字,1990年出版。本志上限1840年,有的溯至史事发端,下限至1985年,个别内容略作下延。全志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记、文献、著述、
齐河县沿革考、驻齐单位简介、修志史略、编后记外,由专志及人物两大部分组成。专志依次为:建置、人口、自然地理、农业、林业、水利、
黄河咽喉、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能源利用、商业、经济管理、财税·金融、城乡建设、党派·团体、民主革命斗争纪略、政权·政协、司法·公安、民政、劳动·人事、军事、卫生·体育、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方言·俗语、风俗、人民生活、宗教、人物30卷。
齐河位于鲁西北平原,黄河下游左岸,与
山东省省会
济南市隔黄河相望。隶属山东省
德州市,县政府所在地
晏城街道。据出土文物考证,约在四五千年前,
齐河县境内就有氏族聚居,金天会八年(1130) ,始置齐河县。至1985年,县域面积1554.49平方千米。地势平坦,西南高而东北低。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638.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17天,有春旱、夏涝、晚秋又旱之气候特点。人口601305人,其中99.4%是
汉族,有
回族、
朝鲜族、
满族、
藏族、
苗族、
蒙古族等10个少数民族。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好,地下水净储量25.1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主要是煤,储量4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3.25亿吨。
齐河县于1978年以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0721万元,比1980年增加1.5倍,比1949年增长6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但由于受“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曾几次出现“马鞍形”波动。 1978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到1985年农业总产值7年翻了一番多,平均每年递增13.2%,成为
山东省的粮棉集中产区,被国家列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和优质棉出口基地县。
1985年,绿化总面积2.4 3万公顷,林木覆盖率15.6%,林业总产值2311万元,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畜牧业以饲养牛、驴、骡、马等耕畜和猪、羊、鸡、兔等家畜家禽为主,先后被列为省和地区黄牛改良重点县之一、地区
绵羊改良县、地区
肉牛生产基地县。以开发利用
黄河水面和低洼地为主要特点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1985年,开发利用坑塘水面2453公顷,总产值1121.98万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的30余种水产品中,肉质优美的黄河鲤鱼闻名全国,黄河
鲚鱼为
家鱼中之珍品。黄河
喜米、花生、
红麻、
大枣等农副土特产品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有的出口国外。齐河工业是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1978年以后得以迅速发展壮大。1985年,全县有县属国营企业13家,集体企业37家,职工19291人,工业总产值19971万元,在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3%提高到39.4%。主要行业有机械、电子、轻工、化工、棉花加工、纺织、建材、食品等。著名工业产品有陨石牌矿渣水泥、板式组合家具、等级面粉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85年,全民所有制和县属集体企业职工的年人均收入为901元,比1978年增加357元,是1949年的7.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47元,比1978年增加7.8倍,城乡人均储蓄131元。
齐河县位于交通要冲。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投资兴建济(南)邯(郸)、济德、垦(利)禹(城)、齐(河)德(州)、齐南共5条主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建设也有较大发展,各乡镇都通了柏油路,1985年底县境公路总长295.7千米。新编《齐河县志》 注意突出地方特点。齐河临黄堤78.87千米,河段弯急滩浅,险工毗连,遥相对峙,两岸堤距最窄处仅465米,有“
黄河咽喉”之称。故特设“黄河咽喉”专章,集中展示齐河人民在“根治黄河水害,综合利用黄河水资源”的方针指导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为记载英雄的
齐河县人民的光荣革命历史,设民主革命斗争纪略专章,以时为序,充分反映了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齐河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实。
新编《齐河县志》1994年获
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2010版
基本信息
《齐河县志》 齐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郝德禄 主编
北京 中华书局 2010年12月 3060千字 1745页 698元
ISBN 978-7-101-07653-0
主要内容
《齐河县志(1986~2008)》为第一部
社会主义新方志《齐河县志》(1990年出版)的续志。上限1986年,下限2008年。部分章节内容适当上溯,以求反映事物的全貌。前志未完整记述的“
三夏四清”、“农业学大寨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设专卷增补,列卷末前。
一
约在四五千年前,
齐河县境内即有氏族居住。夏商为
兖州之域,
西周属
齐国之地。
春秋称祝阿,又名督扬。秦置祝柯县,后改祝阿县。唐天宝元年,废祝阿县,改隶禹城县。齐河旧城初名耿济,唐设镇,宋改济河镇。后因“齐故齐域也”,改济河镇为齐河镇。金天会八年,升镇为县,始有齐河县之称谓,延续至今。1974年,县城迁址
晏城街道。
齐河县地处鲁西北平原,位于省会
济南市市西,
黄河左岸,西、西南邻
高唐县、
茌平区、
东阿县,西北与禹城市接壤,北界
临邑县,东北与
济阳区毗连,东、东南与济南市区隔河相望。县境南北长73公里,东西宽22公里,西南东北向呈哑铃状。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39.43平方公里。
齐河县属黄河下游
冲积平原,地貌形态受黄河影响甚大。由于黄河的变迁,决口冲刷淤积的时间、地点、流速、流向不同,形成了地形起伏、岗洼相连、沙丘溜道并列的复杂现状。黄河沿岸为决口扇形地。临
黄河堤内、
徒骇河两侧与县西北边缘故河道为河滩高地,伴随河滩高地有浅平
洼地和槽状洼地,在决口扇形地和浅平洼地、槽状洼地之间有缓形坡地。
齐河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冷热季和干湿季明显。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耕地宽阔平坦,宜于机械化、种植区域化,而微地貌复杂,有利于发展林牧
渔业生产。丰富的光热资源为农业高产稳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境内河流较多,坑塘遍布,宜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全县地下水蕴藏量丰沛,多数乡镇为宜井区。地下矿藏有煤、石油、铅、铁、
石英等,其中煤炭储量62亿吨。地热面积1100平方公里。
齐河县有丰富的古文化资源,境内迄今发现
古遗址36处。
晏城街道毛官屯村有晏婴衣冠冢,焦庙镇冯李村有冯李汉墓,晏城镇刘安村有刘安遗址。
齐河县位于
黄河岸边,临机场、近港口、靠省城、居要冲,是
鲁西北交通运输的枢纽,
德州市的南大门,被誉为
济南市的“西花园”、“卫星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齐河交通集公路、铁路、水路、管道运输体系于一体。京福、济聊、
青岛—银川高速公路交汇于此;高速公路、国道、
省道、县道构成“五横四纵”的交通网络。道路运输的运能和运量持续高速增长,运输工具数量大幅增加。过境输油、输气管道9条。2008年公路通车里程2712.68公里,是1985年的10.3倍。便利的交通,缩短了与外界的距离,乘车半小时上天(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4小时进京、4小时到(青岛)海,已成为现实。
二
改革开放给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齐河县始终把改革开放放在首位,各行各业以改革为先行,展开了体制、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改革开放的认识迟缓,全县改革开放的步伐较缓慢。90年代后,改革遍地开花,步伐明显加快,并向纵深发展,全县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为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经济的骨干,全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31.38亿元,比1985年增长128.33亿元,增长42.07倍,年均增长1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267元,比1985年增长20693元,增长36.05倍,年均增长17%;地方财政总收入12.57亿元,比1985年增长12.46亿元,增长113.3倍,年均增长23%;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85年的69.83︰15.55︰14.62调整为13.2︰53.8︰33;进出口总额16.34亿元,比1985年增长16.13亿元,增长76.8倍,年均增长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85年的0.84亿元增加到78.58亿元,增长92.55倍,年均增长2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1000元增长为11060元,增长10.06倍,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85年的443元增长为5774元,增长12.03倍,年均增长11.8%。
招商引资成果累累。1988年5月9日,县召开第一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拉开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序幕。县委、县政府不断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工作渐入佳境,硕果颇丰。当年,就引进了第一家到
齐河县投资办厂的
山东省—卡吉尔有限公司。至2008年底,已有61家外资企业落户齐河,涉及钢铁、化工、机电、食品、医疗器械等10多个行业。仅2008年引进和技改项目就达350个,引进到位资金30亿元人民币。引进资金和项目,连续8年保持全市第一位。
园区建设亮点纷呈。园区既是招商引资的载体和平台,也是企业家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又是企业的孵化器。园区规模逐年扩大。1996年,县设立投资保护区,规划面积仅1平方公里;1998年,更名为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扩展为6.5平方公里;2001年4月,更名为德州晏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扩展为18平方公里;2002年3月,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更名为
山东省齐河经济开发区,总面积56.5平方公里。项目越引越大,并逐渐向节能、低碳、环保发展。至2008年底,园区内项目总量397个,总投资350亿元。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7个,其中过10亿元的6个。北京国科集团国际高尔夫娱乐广场项目投资60亿元,山东齐齐发大市场项目投资15亿美元,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总投资33.7亿元。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按照“重工、强农、活商、兴城”的指导思想,
齐河县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工业生产尤其是民营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20世纪90年代,县内工业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厂长负责制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生产和经营管理,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资产经营、租赁经营和股份制经营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增强了
企业活力,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1996年,由于长期经营不善陷入困境的齐河板纸厂整体租赁给寿光
晨鸣纸业集团,成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典范,也成为
齐河县工业发展的里程碑,自此工业经济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9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9.6亿元,比1995年增长近3倍。进入21世纪,“工业立县”和企业发展实行“方阵带动”战略的相继实施,进一步增强全县工业实力。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352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22家,过10亿元的3家。
莱钢股份永锋钢铁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4.6亿元。上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9家,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金能煤气化有限公司、
晨鸣纸业集团齐河板纸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达到3.5亿元、1.62亿元和0.96亿元。
齐河县工业发展已形成浆纸、钢铁、医药、食品、化工、机电、煤炭、建材为主体的八大主导产业。200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99.85亿元,比1985年增加297.38亿元,增长120.5倍,年均增长23.2%,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5%,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以家庭为主体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调动了集体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结构以种植粮棉为主开始向多种经营发展。农业投入逐年增加,农业产出效益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合作等生产
经营活动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1998年,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加大土地使用权流转力度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大大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进程。1985~2008年,农业总产值由3.07亿元增长为48.13亿元,增长了14.7倍,年均增长12.7%;农、林、牧、渔产值比由88.95︰2.25︰8.45︰0.35转变为农、林、牧、渔、农业服务产值比54.93︰4.33︰35.42︰3.04︰2.28;粮食总产由27.65万吨增长为 93.85万吨,增长2.4倍,年均增长5.5%,2004、2008年两次获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棉花生产,1986年被农牧
渔业部定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1987年被商业部定为“优质商品棉出口基地县”,1989年被授予“棉花生产交售先进县”称号,1990年被列为“全国十大产棉县”之一;蔬菜总产量由0.71万吨增长为60.55万吨;林木总面积和覆盖率分别由24259.2万平方米、15.6%,增长为46175.6万平方米、32.73%,1986年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2006年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肉、蛋、奶产量分别由0.59万吨、0.1万吨、0.01万吨增长为10.56万吨、2.06万吨、1.76万吨;
渔业总产量由0.04万吨增长为9.98万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至2008年,全县农村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446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8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60%。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1985~2008年,有效灌溉面积由56422.8万平方米增长为60003万平方米;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198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19.45万千瓦,动力机械配套比为1︰1.14,每千瓦负担耕地面积18200.9平方米。2008年全县农机总动力205.39万千瓦,动力机械配套比为1︰2.17。每千瓦负担耕地373.4平方米。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79.4%。
服务业兴盛繁荣。20世纪80年代中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疏通商品流通渠道、调整商业结构、对国营商业体制进行改革,使城乡市场繁荣活跃。20世纪90年代,全县商贸发展速度加快,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个体私营贸易蓬勃发展,非公有经济成分成为主力军。进入21世纪,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巨大变革。仓储物流、
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和超级市场、便民店、专卖店等多种零售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04年
齐河县被列为“全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县”,2005年被确定为“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促进了城乡市场的进一步繁荣。1985年有集市49个,2008年发展到95个,并有10处专业市场,有528个大中型批发零售商业网点,各类便民店等小型商业网点遍布城乡。200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亿元,比1985年增长39.67亿元,增长26.6倍,年均增长15.5%;全县个体工商业户和注册资金8995户、2.1亿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038户、2亿元。全县各项贷款余额45.39亿元,比1985年增加41.82亿元,增长12.72倍,年均增长11.29%;存款余额59.93亿元,比1985年增长58.63亿元,增长45.1倍,年均增长18.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3.34亿元,比1985年增长42.59亿元,增长56.8倍,年均增长19.3%。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建设成绩斐然。1974年,从“一条马路半盏灯,一只喇叭全城听”的旧
齐河县县城迁至
晏城街道。1995年后,县城经过两次改貌,从高墙深院、路窄楼少,变为高楼错落有致、街道碧绿遮日、环境优美最适宜人居的
济南市“西花园”;县城面积从不足3平方公里,扩展到27平方公里;1999年后,陆续建广场、公园3处,已成为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小城镇建设成绩显著。1995年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乡镇驻地建起2~3层楼房,道路实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2005年,
潘店镇被评为全县第一个“省级文明村镇”。至2008年,有4个镇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村庄发生了巨变。多数农民住房已由30年前的土墙草檐房,经过3次翻建,已成为宽敞明亮、内外装饰讲究的砖瓦房;屋内也由一桌两椅一炕一被一柜,变为沙发、
席梦思床、家电齐全的现代化居室。2006年,开展“三清、四改、五化、六通”工程建设,农村面貌大为改观。至2008年底,全县村村通油路,街道硬化率80%,供电普及率100%,电话普及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61%,64%的村庄用上自来水。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003年,县委曾提出“三年跨入百强县”的奋斗目标。据《第九届(2008年度)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载,
齐河县排名268位。虽是
德州市排名最靠前的县,但要进入百强县需要跨过168个县,且水涨船高,齐河县要进入百强县仍需不懈努力。
三
各项社会事业
和谐发展。文化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文学创作空前活跃。广播、电视覆盖全县;文化市场规范经营,日趋繁荣,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各乡镇均建有乡镇文化站,75%的村建有文化大院。2002年建成的县文化中心,在德州首屈一指。以文化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乡村文化大院、文化大户为基础的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社会自发组建文艺社团,成为活跃城镇文化生活的有效补充。
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教师职业素质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气象。1994年,为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学校减少至623所;幼儿园呈现办园主体多元化的格局。1996年,全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齐河县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实施‘两基’工作先进县”、“素质教育先进县”、“学前教育先进县”。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加大,2008年投入22865.6万元,是1985年的48.8倍。教师素质明显提高,至2008年底评为高级职称的1049人,是1986年的26.9倍。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国家输送大批人才,仅2008年考取本科1252人、专科2145人。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职业中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
中等职业学校”。初中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稳居全市前茅。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突破。全县各级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科技专业队伍迅速壮大。1998年,建立两处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9处县级高科技农业示范园。2008年,全县
科技人员14664人;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5.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8%。23年间,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计划、星火计划112项。全县有827项科技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其中有2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80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全县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达到31%。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机构布局合理,医护人员技能提高。2008年,县乡有医疗机构21处,专业技术人员1757人,床位1140张。全县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人,千人拥有病床1.9张,传染病发病率降至1.15‰,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降至1.08‰,有47.8万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4%。人们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人均期望寿命71岁,比1985年提高1岁。百岁在世老人,1990年为5人,2008年有11人。
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体育设施日臻完善,专业体育成绩显著,群众体育活动日益活跃。至2008年,全县有各类体育场馆1746个。有10%的村建成了篮球场及其他活动场地,60%的企事业单位建起乒乓球、棋类活动室等。23年间,县籍运动员参加市以上体育重大比赛获得
金牌500枚、银牌417枚、铜牌300枚。到2008年,全县累计向国家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9人、省级运动队26人、市级运动队529人。
齐河县人杰地灵,英模辈出。古有
元朝镇国
上将军刘复亨;近有抗倭名将
左宝贵;今有全国闻名的劳动模范
时传祥,世界著名学者王浩,获中央军委“舍己救人模范军官”称号、“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
孟祥斌,有正在军队服役的5位将军,有北京老舍茶馆的创始人
尹盛喜,有全国著名艺术家
黄宏、著名歌唱家
郑绪岚,有获国际比赛
金牌的运动员黄光泉、张小平,等等。他们都为祖国的解放或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许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
齐河县增光添彩,是齐河的骄傲和光荣。
23年间,齐河,光环簇簇,桂冠累累。16次获全国荣誉称号,51次获全省荣誉称号。英雄的齐河人民,正为早日把齐河打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区、率先发展的先导区、
和谐发展的模范区而奋发努力。齐河,这颗镶嵌在
黄河岸边的璀璨明珠,明天会更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