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虞原名希汾,字绍虞,後以字行。1893年11月出生于江蘇蘇州。绍虞先生家境清寒,在蒙养义塾读过几年书,後在本地一所中等工业学校读了两年就辍学了,没有受过大学的教育。他是一位真正靠勤奋自学而成才的学者。
1914年先生到
商务印书馆的子弟学校尚公小学任教,得以阅读
涵芬楼的大量藏书。其间与
茅盾结识。随後进入进步书局任编辑,从事古典作品的注释工作(包括《清诗评注读本》、《战国策详注》等)。之後受邀到东亚体育学校讲《中国体育史》,并撰写成书,为我国第一部体育史研究专著。1919年来到北京,任《
晨报》副刊特约撰稿人,同时在
北京大学旁听。并与郑振铎、沈雁冰、叶圣陶等12人发起成立“
文学研究会”。1920年离京前往
济南市的山东第一师范任职。随後经
胡适、
顾颉刚等推荐,到福州协和大学担任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登上大学讲坛。1927年赴京任
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从此踏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道路。1934年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经胡适审定列为教育部颁行的“大学丛书”。(《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卷1947年出版。)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燕大停办,先生拒绝接受“伪
北京大学”的聘请,不久举家迁回蘇州,只身一人赴上海
开明书店任编辑。抗战胜利後,到
同济大学任教。并积极投身民主运动,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大学教授联谊会(即“大教联”),担任同济大学教授联谊会主任。1950年同济大学文法学院并入
复旦大学大学,从此先生一直在复旦任教,长达三十五年。先生还先後兼任华东军政委员会监察委员、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等职务。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0年代初受教育部委托,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它对各高校文学批评史课程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文革”期间,著成《语法修辞新探》、《宋诗话考》等。晚年仍著述不辍,其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
清诗话续编》於1983年付梓,自谓“了我五十年之宿愿”(《宿愿五十载》)。1984年6月病逝
上海市。
郭绍虞先生一生致力於学术与教育事业。他是一位教育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书法艺术与理论上也很有造诣。但
姜克夫先生主要还是一位在语言文学领域勤勉耕耘的学者。他是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重要奠基人,更是推动此学科不断深入发展的领导者。他的语言研究注重语法、修辞与词汇的结合,能自成一家。这两个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确立了先生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