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南海行政调整之前,有
南海区沙头镇;南海区行政调整之后,
九江镇镇并入九江镇为其片区成为沙头城区。
面积18.86平方公里的佛山市南海区沙头镇地处珠三角腹地,是典型的水乡小镇,地理环境优越,这里有
北江支流流过,紧邻国家5A级风景区
西樵山、国艺影视城等景点,镇内北江段拥有货运码头,邻近
龙江镇、禅城南庄等多个客运、货运出口码头,
佛开高速公路从镇内通过并设有出入口。
历史沿革
佛山行政调整后的发展
2005年沙头镇并入九江镇。沙头镇位于
南海区西南部,下设万安社区居委会,全镇辖7个村:西桥村、石江村、水南村、南金村、北村村、
朗星村、英明村。九江与
九江镇的第一同是都在
佛山市“2+5”为主体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规划中一同列入南部的重点组团。今后发展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是古代
兵家谋求的最理想的用兵境界。在现代
工业社会中,“天时、地利、人和”一样是商家、政治家在谋求商业、社会发展格局的最理想的布局境界。在
南海的这一轮镇级行政规划调整中,九江携手沙头前行,记者认为这是因为此两地有“三同”,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整合使新九江能更好用足天时地利,谋求物流商都发展大计。
第二同是两地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九江有着其他镇无法比拟的水道、陆路优势。有“两广
主动脉”之称的
西江黄金水道流经九江南部,九江建有7座比较重要的码头,公路方面有
广州—南宁公路、
佛开高速公路连接南北,龙高公路、珠二环横贯东西。沙头不仅有高速公路、325国道经过,更拥有
北江两个货运码头,水陆交通便利。
第三同是两地都致力于物流业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正是成为发展物流的引擎。
资源整合,强强联手是发展的需要。整合后的新九江镇若能把握机遇,用足天时地利,定能实现打造物流商都的构想。
地理环境
沙头镇是
南海区九江镇内片区,是著名的“
广东四小虎”之一南海的辖区。
沙头起源于宋代,
清代前期属鼎安都,后属九江厅沙头堡,民国后称沙头乡。1961年为
柴桑区沙头小公社,1961年并入九江公社。1980年8月再从九江公社分置。1983年撤社改区,1987年撤区建镇。全镇面积21.5平方公里(山根村原属沙头镇90年代起归
西樵镇管理),辖一个城区和七个村委会。常住人口27800多人,外来人口21800多人。
沙头是
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一方热土,多年来,该镇奉行“工业立镇”的方针,采取“政府出力,商家出资,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发展策略,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使原该镇民营企业数量达500多家,形成了板材、服装、印刷包装、五金器皿、床上用品等五大支柱行业。在此基础上,孕育了
佛山市阿里顺林家具有限公司(
林氏木业)、必得福无纺布、南海NO.1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佳科风机有限公司、迪奥比家具等大批民营骨干企业。原该镇民营企业年产值已达37亿元。面积10500亩的沙头工业园也落成,分A区与B区。该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建成一个功能布局合理,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服务区于一体的功能既齐全,环境又舒适的新型工业区。
经济
工业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沙头已从一个纯农业镇转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物流城镇。全镇工业企业有10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金属制品、服装家纺、装饰板材、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特种作业车生产、等为主的行业发展格局,其中,又以金属制品、服装家纺、家具三大行业为镇的主导行业。三大主导行业企业共有500多家,占全镇工企业的70%,2010年产值达100亿元,占全镇工业
总产值的68%。家纺制造业业方面,作为沙头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10多年来,随着
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产品种类的不断多样化,家纺
制造企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涌现出以NO.1、帝豪、
梦莎、富仕、稳德福等一大批家纺企业。
家具业同样是沙头一个发展较为快速稳健的行业。以
林氏木业的成功为例子。
2007年开始,随着
电子商务的发展,沙头人利用毗邻“龙江-乐从”家具产业链,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横穿等地理优势,家具电子商务迅速崛起,让诸多传统行家们大跌眼镜。他们中间,有人资源底子够雄厚,眼光够毒辣,借势而起自然无可厚非,而真正凭借“草鞋布衣”之身,逐渐走上神坛的,一般分为两种,要么有超人的营销法子,要么有非一般的技术手段。
通过数据上的分析和挖掘,5年时间,林氏销售额从500万到3.2亿元,2013年双11促销日,
林氏木业网上的
旗舰店创下了一天卖出一亿多元的惊人业绩。从淘宝数据监测工具数据魔方获得的资料显示,2013年11月11日林氏木业销售额在住宅家具类排行第1,在
广东省排名第4。当天活动中林氏木业的销售业绩在佛山地区位居首位。
2016年,立足于沙头的林氏木业在
天猫双十一活动中,单日销售额突破6亿,让本地企业的目光都关注到林氏木业身上
随着林氏木业一系列
电子商务家具巨头的牵头,让沙头的电子商务产业及其配套的物流运输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地区的商业和家具附属产业的发展。
农业
沙头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
北江之下,镇内鱼塘密布,是传统
家鱼养殖基地,镇内鱼塘面积14000多亩。
过去沙头镇以放养
草鱼、鱼、鲢鱼、鲮鱼等四大家鱼为主。大力改造养殖环境,推动规范化无公害养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桂花鱼、加洲鲈鱼、生鱼、
鳗鲡目、
西江钳等高值品种成为替代传统品种的主产品。
从古至今,沙头镇都是著名的鱼苗养殖地。众多鱼苗养殖基地在沙头镇遍地开花。育种优良,省内外养鱼人多数在沙头镇购买鱼苗。
花鳗鲡等新品种开始试养推广,向优质高值方向发展。2014年,水产养殖收入达到5-8亿元。
第三产业
沙头商风浓厚,史上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聚合
万商云集(成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风之盛孕育出沙头人善商、精商的思维特质。2005年区划调整后,新一届党委政府积极推行“商贸旺镇”策略,以调整全镇商业发展布局、规划发展和培育镇内商贸中心和集贸点为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等措施。2011年起引入了沙龙明轩、保捷广场、铂思广场、骊骏华轩等一系列大型商住一体综合性广场项目,镇内商贸、集贸点逐渐形成,商贸发展形势喜人。
文化
五一龙舟赛
沙头划龙舟并不是在
端午节,而是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在沙头,
清代已经很盛行在端午划龙舟了。民国时期,划龙舟活动改在秋凉初届、农事稍歇的八九月间举行。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定位10月10日划龙舟;
新中国成立后,则在10月10日进行,后因
南海区行政规划调整并入
九江镇后沙头龙舟赛更改为五一劳动节,(九江的龙舟赛在十一国庆节),每逢沙头举办龙舟赛便会人山人海,一批游客与其他爱好者便会慕名前来观看,举镇欢腾,热闹无比。
崔氏大宗祠
该祠又名五凤楼、山南祠。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清光绪年间重修,1985年
南海县政府拨款维修。现仅存前进、牌坊及厢房。前殿为牌楼式,抬梁木构架,莲花托斗拱建筑,每层檐脊有灰塑彩凤,梁架上下雕花鸟和故事人物的立体图案,生动精巧;石牌坊为四柱三间楼式建筑,正面刻“山南世家”,前面刻“服扬休”,顶饰莲花托灰塑,
抱鼓石是
西樵山粗面岩石制作,雕花鸟、竹木图案。
山南祠“古颜”再现
崔氏大宗祠又称山南祠、崔氏始祖祠,位于
南海区沙头镇城区内。宗祠坐北向南,面阔五间、纵深五进,有108个门口,现存有牌楼式的头进、牌坊及厢房。
崔氏宗祠前后经过了多次维修。1985年的维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按“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破坏了原建筑的形制与原貌。为恢复“山南祠”以前的原貌,南海区政府特拨款30万元再次全面维修,完全按照文物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保留瓦面和瓦脊,头进后座的混凝土梁架、
水泥柱则更换成木梁架、石柱,后加的4条混凝土柱予以拆除,梁架和
额枋按原貌直接支撑在砖墙上,剔除地面覆盖红色
水磨石米,以恢复其历史原貌和形制。日前,
崔氏大宗祠修缮工作已经完毕,将于2004年底与曹氏大宗祠一起验收。
崔氏乃本镇第一大姓。
社会
教育
南海中学分校是南海中学于2001年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创办的全寄宿普通高级中学,是南海
中学唯一直属分校
分校概况
由
上海市普陀区南海中学全面管理,行政领导和教师与南海中学轮岗互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共用。
南海中学与分校实际上是一个学校、两个校区。
学校位于
南海区沙头镇城区民康路(华光公园对面),紧靠325国道和
佛开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学校三面环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教学设施一流,拥有完善的校园网,标准的语音室、电脑室、图书馆、音乐美术专用室、电教平台、塑胶田径场、篮球场和足球场,还有宽敞明亮、热水、空调、电话齐备的学生公寓。现有35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分校依托南海中学先进管理、优秀师资,胸怀满腔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秉承敢为天下先的信念,迈着稳健踏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该校教师与南海中学本部轮岗互动,现有100位专任教师,全部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16位具有硕士学历,25位高级教师,中级以上教师占70%,6位
佛山市、
南海区骨干教师。
他们不但专业知识渊博,业务水平高超,备考经验丰富,而且具有极强的责任心,能关爱学生
,融洽同事,团结协作,有极强的战斗力。
在教育管理上,两校区的教育理念相同,方向一致,措施相仿;在教研教学上,两校区全方位融为一体:教学
课件、资料使用、教研活动等基本统一,就连平时的测试,两校区也同时、同题、同改,学生成绩也一起排名。
佛山市南海区华光中学地处南海区
九江镇沙龙路南面,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出资近四千万元建成的一所公办
初中,于一九九八年秋建成并投入使用。
华光中学占地面积100多亩,校园
建筑面积为30000多平方米。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做得好。
学校有教职工14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在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03人,占90.3%;中级以上职称的有105人,占92.1%。学校有初中30个教学班,学生1800多人。
学校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配备了相关的场室及教学仪器设备(包括电脑、理化生、史地、音乐、美术、体育、劳技、语音等),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图书馆藏书六万五千多册,采用电脑化管理,有阅览室座位240个,并拥有56座的电子阅览室一个。
学校建成了千兆校园网,拥有信息点300多个。每个教室(含各学科的专用室)都配备了教学平台,每个教师都配备了手提电脑,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现代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十年来,华光人在育人为根本、德育为灵魂、教学为中心、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仅用了5年的时间,于2003年底就从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发展成为
广东省一级学校,办学层次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扎实的开展,学生在学校创设的各种德育活动中主动体验、
内化,逐步养成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自我图强、自主参与、自能发展”的德育教育中不断地成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学生后进生转化率逐年提高,未出现违法犯罪的现象。另外,学校加强了家庭、社会、学校“
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建设,使学校的德育工作逐步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开展,并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2003年,学校的家长学校还被
南海区妇联、南海区教育局评为南海区首批示范性家长学校。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兴校“的工作,教学合一的“自主学习方案”改革,使“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学能效的提升,中考成绩连续十年创出新高,始终高居南海区同类学校的的前列。师生参加各类的竞赛,获奖人数多、层次高。获全国级奖300多人(次),其中获全国
一等奖近100人(次);体育、艺术教育不断取得突破,在2008、2009年参加全国大众空手道锦标赛中,学校空手道队分别夺得了5金5银2铜及2金1银1铜的傲人成绩,并获得全国大众空手道锦标赛的“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2010年7月学校醒狮团队
广东省传统
龙狮篮球俱乐部、
麒麟锦标赛中,女子组获凳青第一名、男子组获凳青金奖;参加国家级美术竞赛获奖80多人(次),音乐、舞蹈的比赛在区里也是小有名气。
华光中学先后被评为“
南海示范性家长学校”、“
南海区课改先进学校”、“
佛山市安全文明校园”、“佛山市心理健康达标学校”、“佛山市园林式单位”、“广东省一级学校”、“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等。
未来发展
面对九江、
九江镇进一步被南海、佛山边缘化严重,为了弥补边缘化的不足,九江镇提出了西联
西樵镇,组团脱离南海区,独立成为樵江区,共同组团构建新市区,区级领导不重视九江片区意味着要出路得自己找,然而找到的出路牵涉到很多不关事的南海区他镇人民的所谓利益:南海区一定要完整,即使九江和沙头穷,也不允许九江和沙头独立出
南海区发展,生要做南海区的人,死要做南海区的鬼,为此,已有沙头镇民通过
佛山市市长信箱向市领导提出九江沙头西樵抱团地理发展的计划。九江、沙头能否遏制住边缘化的局面,唯有靠能否设区一搏,引导人才、劳动力来九江、沙头发展。
近年来,有赖区镇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沙头已然形成家具、五金金属制品、服装家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牵头,家具电子商务与物流等衍生产业紧跟其后的多维度全面发展。如今,沙头凭借稳重的传统工业基础,蓬勃发展的
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崛起为不容忽视的新兴城镇。
代表人物
冯夏威
冯夏威(1881-1905.6.14),
南海区(今佛山市南海区)沙头镇北村人。旅美爱国华侨。1895年随父到
美国当铁路苦工,深受美帝国主义对旅美
华工的种种迫害。6月14日再组织华侨到上海美总领馆请愿,美领事更加气焰嚣张,肆加侮辱。激于义愤,决心以死拒约,在上海美总领事馆门前服毒自杀,时年24岁。并立下遗书,以勉励国人,遗书上写:“未死者应持以坚忍,无贻外人讥也”。
冯夏威的殉国,进一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美爱国义愤,反美拒约运动遍及全国城乡。1905年9月,上海
广东省同乡会把
冯夏威灵柩运抵
广州市,广东各界发起追悼拒约英烈。17日在广州城西华林寺开
追悼会,第一天达1万人,最后一天增至3万人。18日灵柩经
佛山市运返沙头,沿途群众组织演说,宣传反美拒约,并在沙头公祭烈士,四方来会者1万余人,港澳均派有代表参加,后葬于西樵山白云洞口,墓碑刻:“伟人
冯夏威墓”,拒约同仁立。1986年因扩建
西樵山旅游区道路,后迁墓于西樵山蟠龙洞内。1994年
南海市政府将冯夏威墓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弘扬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1998年
南海区博物馆在沙头古建筑五凤楼筹办爱国华侨冯夏威纪念馆。供广大人民群众瞻仰,对青少年一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卢龙云
卢龙云,字少从,沙头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
进士。历任
马肃知县、
邯郸市、
长乐区知县、南京大理寺副、
户部员外郎、
贵州省参议。居官能裁剪浮冗
农业税,获免2000余石。长乐任内,岁值洪潦,龙云首开陈唐港通海水沟3000余丈,疏导滨湖岩湖等72洋总流。任贵州参议时,苗众攻城杀官,龙云往来溪峒间,恩威并施,终使苗众慑服,辛劳有功,受到白金文绮赏赐。尽成疾,终至不起。龙云赋性沉实,虽遇挫折,不怒形于色。好学不倦,著有《四留堂稿》30卷、《尚论全编》100余卷、《
易经补义》和《读诗类要》等。
崔楷权
崔楷权,(1922-1949)又名文光、子祥,南海沙头人。1937年在中山大学附中读书时参加抗日先锋队,积极投身
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广州战役前夕,崔楷权被派往
西江地区,组成战时工作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后到澳门加入中共领导的进步团体“起来剧社”,随澳门“四界”救灾会服务团回内地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此后又加入
广州市抗日游击第二支队。1941年,他接受党组织指示,在广州以学生身份,隐蔽开展城市工作。他先后两次从家里筹来资金,以开设红棉甜品店和广安柴店作掩护,建立秘密联络点。通过与临近群众建立熟悉关系,先后当上伪“甲长”和“联防保长”,获取众多敌伪情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崔楷权被派到广州一家报社工作,曾在
教育路铭贤坊开办一家“学习知识社”,出版《学习知识》,向青年灌输进步思想,后到香港学习了一段时间。1947年派赴东江游击队,转战于
增城区、
博罗县、
龙门县一带,先后任中共江北工委宣教科科长、平原工作副特派员。1949年初,随着
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
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崔楷权任东江第三支队第二团副政委;4月任东江第三支队直属先遣总队政委,在增城、
从化区一带开展活动。先后组织
地方武装六百多人,拥有枪械三百多支,并争取原
中国国民党营长关汉道携械几十支投诚入伍。7月在
番禺区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