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帖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作品
《丧乱帖》是书法家王羲之晋朝永和年间创作的书法作品,因首行有“丧乱”二字得名。现存此帖为唐摹本,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共八行,62字,与《二谢帖》《得示帖》合裱为《丧乱三帖》,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晚年之作。
王羲之得知祖坟遭兵火破坏后,无奈悲愤之下写给友人的书信底稿,即《丧乱帖》。此帖通篇笔气墨韵一贯,韵致深厚,老练畅达。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笔势迅疾,虽断还连。擒纵有度,张弛有节,雄强风骨在其点画间反映出来。《丧乱帖》完全摆脱了隶书章草的束缚,形成了一种新的行草融合体,是王羲之欹侧之风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新体势的典型作品,充分展现了王羲之书法由行入草的全过程,是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资料。
《丧乱帖》唐朝时期传入日本,后出现在日本圣武天皇驾崩时的祭祀目录中,保管于日本皇室正仓院,日本弘仁年间(公元810-824)流失到民间,后水尾天皇时期(1611-1680在位),由外部进献王羲之的书卷,水尾天皇把此书卷中的《丧乱帖》赠给了第八皇子后西院。后西院驾崩后,为尧恕亲王所购得,明治天皇十三年(1880年),由妙法院奉献给皇室,并一直被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收藏。
2006年1月11日至1月29日,《丧乱帖》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书法至宝——日本中原地区”展览中展出。同年3月12日至4月24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展览中展出。2018年2月10日到4月8日,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市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场名为“王羲之与日本书法”的盛大展览,展出《丧乱帖》。2022年6月15日,“海豹数藏”发布《丧乱帖》数字藏品。
创作背景
王羲之所处的魏晋,在政治上是比较混乱的时期,战乱频发,百姓深受折磨。但在思想和精神上,却是比较自由和解放的时期。儒、释、道并行,玄学清谈之风渐盛,文人、士大夫开始关注个性、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文学艺术进入表现自我性情的自觉阶段,书法艺术亦不例外,书法发展到晋朝,搜集、珍藏法书蔚然成风。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产生出杰出的书法艺术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个时代背景中得以发展,并达到极高的境界。
两晋南北朝时期,“八王之乱”,北方士族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王羲之祖籍山东琅琊(今临沂市),战乱之时跟随家人南迁。一日王羲之接到友人书信,惊闻山东省的祖坟被毁,内心悲愤交加,苦闷难言,提笔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丧乱帖》,现存的《丧乱帖》为唐摹王羲之尺牍,以双钩线描写成。
作品内容
释文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装裱
《丧乱帖》全贴共8行,62字,与《二谢帖》《得示帖》合裱为《丧乱三帖》,纵26.2厘米、横58.9厘米。右端钤有“延历敕定”朱文方印3方,印文中之“延历”,为桓武天皇朝年号之“延”(自782年8月19日至806年5月18日使用)。
《丧乱帖》原为手卷,现改为轴装。共17行,起首8行成一通尺牍(即“丧乱帖”),第9行至第13行每一行为一断简(即“二谢帖”),第14行至最后一行另成一通尺牍(即“得示帖”)。初行“之极”二字右方,可见梁徐僧权之“僧权”左半押署;第9行“良不”二字左方,可见梁姚怀珍之“珍”字押署。徐僧权姚怀珍皆为应萧衍之诏,鉴定内府书迹之人物,可知本帖原本曾在内府被鉴定为真迹。帖中第1通尺牍首尾完整。据“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虽即修复,未获奔地”等内容,可以认为书于修复先祖之墓之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之时,时桓温被夺回洛阳市荀羡被派遣,此地重归平稳。
修复
2001年至2002年,三之丸尚藏馆对《丧乱帖》进行修复,2004年,太田彩氏在《三之丸尚藏馆年报纪要》第9号发表了修理报告。在技术方面,就双钩填墨之字面,即先钩出轮廓,然后填上墨色,实际仔细观察实物,并非如此简单,所谓填墨,是由许多细微如发丝般之线条重合而成,技术精湛。此次修理,明白了一些以前无法证实的疑问。
纸质
日本高知县纸产技术中心分析了画心的纸质,判断《丧乱贴》用纸为“雁皮”55%、“楮”45%的混合纸,含有黄蜀葵淀粉粒子,黄蜀葵根部所含水溶性高分子溶于水即成为胶质体溶液,因为将纸之原料纤维一根根包在里面,纤维互不缠绕而分散于水中,同时水里会产生适当的粘性,故纤维会长时间浮于水。 最早文献记载并不明确,只是在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中有提到,黄蜀葵根自古用作粘剂,会将 原料纤维一根根均匀分散于水中。纸张厚度最大至0.078毫米,最小为0.051 毫米,平均达0.064毫米,用透光照片能看清楚,《丧乱帖》画心因重新装裱而剥落变薄之状态。
折痕
《丧乱帖》在修复时,从正反面多次观察揭离后的画心,确认《丧乱帖》纸张所见纵向纹理,是从画心反面用竹片状物用力押出的。从纸张反面用竹片状物按押而出现于《丧乱帖》的折痕,于纸张表面呈凸状,因多次打开,折痕受到摩擦,或被污秽。其状如制纸时之“漉纹”,这种折痕是后来因某种原因而加上的。
作品鉴赏
笔法造诣
整体而言,《丧乱帖》糅合了魏晋笔法线条中的“扭转”“裹绞”和“提按”“顿挫”位置不固定的特征,无法从笔画中看到每个字的起笔,仿佛处处起笔,意断神连。在一组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之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笔画美感。其中有方笔,如首列字的横画起笔,显得斩截、劲利;有圆笔,如第五列“复”字的右半边的起止笔,显得温润、含蓄;有粗笔,如第一列的每个字和第七列的“临”字左边一笔,显得厚重;有细笔,如第三列的字和第七列尾二字及第八列首二字,显得轻灵、秀气。
另外,笔画有直有曲,直笔劲健直挺,如第二行的“再”字和“荼”字;弯曲笔画成弧线,柔和、优美,如第三列“绝”字的末笔,第六列“哀”字朱笔。而且这幅作品中没有一个字是单独的直或单独的曲,都是直与曲的结合。其中“惟酷”“痛贯”“当”“获”“哀”“临”等字最为精彩,细看任何一笔,均妥帖得宜,无论运笔如何多变,无一败笔,如第四列的“当”字就多有转折,笔法不乱。这些笔画也是交叠使用的,有时同一个字里就有多种笔法同时存在。相比较而言,《丧乱帖》的笔法与《兰亭序》有所不同:《兰亭序》的笔法更精巧、纤细,仍有有意作书的意味;《丧乱帖》的笔法更加率意、天然,这是由书信的文体特点所决定的。
结体方面
《丧乱帖》体势正的字,端正、肃穆;体势斜的字,活泼富于动感。正,像一个直立的人,端坐的人;欹,像一个运动的人,舞蹈的人。该作品的字基本上是在欹中求正的,而且大多采用往左倾侧之势,比《兰亭序》字的倾侧感更强。横画右端上提,竖画下端往右偏移;字的右上角往上突,左下角往下坠。“势如斜而反正”,看似不稳,其实很稳,显得生动活泼而不呆板。第六列“奔驰”两字动感很强,若有奔驰之状。第三列“摧”字结体奇特,而别有情趣。
另外,很好地处理了笔画之间的疏密关系。疏与密其效果也就是虚与实。疏者虚,密者实。此作中第一列“羲”字左密右疏,第七列“感”字左疏右密;“虽”“离”两字后四横,几乎连成一堆,其左边又留下一小空地;“修”“复”“奔”“毒”“感”“哽”等字,密处只保留下一芝麻亮点,其疏处又宽可跑马令人愉悦。如此疏密变化,也许是无意中的创造,但宛如精心设计、安排的。疏与密的巧妙运用产生了点、线、面丰富的效果,增加了艺术的表现力。
章法方面
一方面,《丧乱帖》通过用墨的饱与枯、字的厚重与轻盈的变化,从外形与内在都显示出分明的层次性和节奏感。作品一开头即第一列,作者把强烈的情感倾注于浓墨之中,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随后渐行渐枯,墨淡笔细,把观赏者引向“不知何言”的无声胜有声的沉思之中。由于墨的饱与枯之差异,也自然带来了字的重与轻的变化。作品中“离”“肝”“毒”“盖”“临”等字最重,“顿首”“丧乱”“极”“痛当”“即修复”“奔”“感哽”等字较重,其它字则较轻。轻与重的巧妙处理,整幅作品显得有过度、 有层次、有节奏。这些轻重搭配的字“散落”在整幅作品里,仿佛天上的星辰,或明或暗,或大或小,调节着作品的平衡与节奏。
另一方面,作品的开头与结尾,既从内容上考虑到了首尾的呼应、反复,造成强调的情感效果,又从用笔的表现形式上,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字形的大小之别、字体的工整与潦草的差异,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末尾两个潦草的“顿首”中,把作者此时痛彻心扉的情感升华到无法穷尽的程度。
总之,整个作品在章法上,是由静向动、由徐趋疾、由整变“乱”的。书写速度,前后变化较明显,首列似是缓慢的,写得稍规矩。从第三列开始加快速度,到第七、八列便运笔如飞,最后的两个“顿首”均合为一字,已是匆匆不暇的了,表现出“不知何言”的激动与感慨。章法上的种种变化,也明显反映出写此帖的心情是“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表现出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这一艺术法则。
价值及评价
已故上海博物馆馆长汪庆正评价:“世间如果真要有王羲之真迹的话,《丧乱帖》就应该是唯一的墨宝了。《丧乱帖》也是存世王氏书迹中最为精良、地位至高的一幅。
韩玉涛《王羲之〈丧乱帖〉考评》一文,说此帖不可及处有四:第一,这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杂文;第二,此帖字势雄强,是右军真面目,是真正的右军风骨;第三,《丧乱帖》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第四,此帖表现了由行入草的完整的过程。因此,《丧乱帖》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远胜《神龙兰亭》。
作品流转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自东晋末,经南朝至隋朝,历经战乱,遗失、毁灭者甚多。家藏部分书法珍品被他的后世子孙所收藏,到了李世民时期,由于太宗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向天下购求王羲之笔迹,藏于内宫。继唐太宗之后,天武后朝万岁通天二年(679),王家子孙王方庆将其家藏的王氏历代真迹进上给朝廷。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父二十八人书迹十卷编为《万岁通天帖》,尽数呈交给了朝廷,而《丧乱帖》可能就在其中。
随着遣唐使频繁往来,唐朝的文物制度也被积极地引入到日本。唐天宝元年(742年)冬十月,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到大明寺拜谒鉴真大师,礼请大和尚东渡日本,向日本国传法。经过先后五次失败,终于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4年),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66岁高龄的鉴真和尚终于到达日本,带去了中国先进的文化技术,其中就包括在当时备受推崇的王氏书帖。圣德天皇对鉴真东渡传法的行为十分赞赏,亲自授予鉴真“传灯大法师”的最高荣誉僧位,以表彰他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圣武天皇驾崩后,在他的祭祀目录——《国家献物账》中记载了当时的敬献物品,其中就有王羲之的书法《丧乱帖》。
此后,《丧乱帖》保管于日本皇室正仓院,它在平城京时期是圣武天皇生前的喜爱之物,到了宏仁年间(公元810-824)流失到民间,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丧乱帖》杳无音讯。江户时代初期,后水尾天皇时期(1611-1680在位),史料记载当时有王羲之书一卷从外部进献,水尾天皇把此书卷分割成三部分,将其中二幅收藏在自己的文库,另一幅赠给了第八皇子后西院。后来原存官库及置于身边的两幅失火,唯赠与后西院的一幅传世,即如今传世的《丧乱帖》。后西院驾崩后,为尧恕亲王所购得,他本来是妙法院的教皇,于是经该院保存至今。明治十三年(1880年),由妙法院奉献给皇室,并一直被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收藏。
自从《丧乱帖》流至大日本帝国之后,千余年来中国书法家对此三帖一无所知,因为从来没有任何著录和法帖汇编记载有王羲之的此帖真迹流传于世。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任驻日钦差大臣随员的杨守敬搜集散出的书籍字画,并将《丧乱帖》重新描摹勾勒,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编入《邻苏园帖》一书,中国学界才大开眼界, 没想到世上还有勾摹如此精良的王氏墨迹。一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丧乱帖》墨迹印刷品才传入内地。1936年,《丧乱帖》被容庚的《二王墨影》载录。
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从1984年到2003年间共到日本十次, 都没能一睹《丧乱帖》原貌,在萌生借展念头时,还觉得是“不大可能实现的梦想”。
2002年,东京国立博物馆副馆长西冈康宏到上海市参加“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的学术研讨会时,上海博物馆提出了借展 《丧乱帖》等重要书法作品的建议,此后长达几年的时间里,西冈康宏多次劝说宫内厅将《丧乱帖》拿出展览, 因为《丧乱帖》在日本是重要的瑰宝,几乎没有展出过,最开始是很担心的,西冈康宏认为,日本文化和生活从中原地区学到很多东西,举办这样的一个展览是对中国文化的回报。终于在2006年初春,促成了 《丧乱帖》到上海博物馆展出,时隔1300年后首次回国“省亲”。
重要展览
2006年1月12日至1月29日,《丧乱帖》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书法至宝——日本与中国”展览中展出。同年3月12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展览,其中,由日本宫内厅皇室收藏的王羲之《丧乱帖》在日本也只公开展出过两次,这是《丧乱帖》时隔1300年后首次回国“省亲”。
2018年2月10日到4月8日,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市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场名为“王羲之与日本书法”的盛大展览,把日本历代流传下来的王羲之书法作品和日本早期书法家的代表性作品作了一次系统展示,《丧乱帖》就在其中。
2022年6月15日,“海豹数藏”发布以王羲之传世墨宝《平安三帖》《丧乱三帖》为题材制作的数字藏品,这是以王羲之作品为题材的数字藏品首发亮相国内数藏平台。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临沂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铄(铄)为师,草书张芝楷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世唐朝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作品内容
释文
装裱
修复
纸质
折痕
作品鉴赏
笔法造诣
结体方面
章法方面
价值及评价
作品流转
重要展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