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
日本的天皇及皇族的统称
日本皇室(日语:皇室/こうしつ )又称菊花皇朝,包括日本天皇及皇族。由于皇室成员是传说中神的一族,所以没有人间的姓氏,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日本的户籍法律管理,而由专门制定的《皇室典范》来规范他们的日常生活,截止到2024年,日本皇室内廷宫家共16人,其中男性5人。
皇室称号由来
在古代日本,把国家的君主称作“天皇”,读音:SumeraMikoto(すめらみこと),大约来源于7世纪天武天皇时期,为了让这个称谓通用于当时以汉语为核心的东亚世界,便发展出“天皇”这个意译,但幕府时期“天皇”一词很少使用。而这之前的“天皇”被称作“王”或“大王”。
日本的君主译作“天皇”,通说是受到唐朝传来的佛教思想影响,将佛教中最高地位的“天王”加以应用,配合日本既有的“大王”的观念,再改为“天皇”。我国学者宋成有先生认为,“天皇是‘天’与‘王’的结合,神权与政权拟人化的体现者。天皇的家人也就称为日本皇室。
历史沿革
神话传说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宗明义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而把天照大神作为“万世一系”追溯的源头、历代天皇作为其子孙受命治国的思想,在7世纪的奈良时代已经确立。成书于8世纪初的日本史书《日本书纪》和《古事记》记载:日本天皇系万世一系,都来自一个家族,也就没有朝代的更迭。史书为天皇权威提供了正统性依据,也作为时人了解天皇开创和统治日本的根本资料。
据“纪记”载:第1代开国天皇是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第5代孙,据说在公元前660年即位,被视为日本后代天皇的祖先。神话中的历代天皇是否真实存在有待进一步考证,因第21代雄略天皇因有其古坟遗迹作考证,目前日本主流的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将其作为日本第一位真实存在的天皇。
但神话都是大和政权统治者编撰出来的。3世纪后期,大和政权逐渐发展为统一的日本政权,为使统治合法化和稳定,就把自己崇敬的天照大神原神名“太阳神”),编造为皇祖神,然后又编造了天照大神派遣天孙下凡,直到神武天皇东征与建国的神话。对于天皇名称由来,最早的文字记载是673—688年前后天武天皇制定的《飞鸟净御原令》。一说来自中华道教中的天皇大帝,即神化了的北极五星(天皇太一)。另历史记载,公元一至三世纪,日本群雄割据诸侯林立,各地诸侯各自称“王”或“君”,到公元四、五世纪各诸侯国形成联盟,首府设在大和地方,联盟的首领改称为“大王”或“大君”,甚至称“治天下大王”。约七世纪圣德太子时代,公布十七条宪法,受当时中国儒家的影响,把“大王”改为“天皇”。中国在清末的同治时期,开始称日本元首为天皇。
皇室雏形
公元7世纪之前的日本,没有天皇这种说法,在律令制改革后,人们用“大王”来称呼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天皇氏”一词起初是一种宗教术语,是道教宇宙的统领者的尊称。在中世纪到近代这漫长的岁月里,“天皇”也绝非对最高统治者们唯一的称呼,帝、院、朝廷、天子、主上都曾是统治者们惯用的称呼。继体时期日本还非常野蛮落后,中国已经到了隋唐时期,日本还是部落等地方政权割据,部落的首领叫做大王。后来才演化为天皇,“继体”这一称谓就是表明了当时的日本体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而且是非常大的变化,是日本最早天皇和所谓皇室的雏形出现的时期。
号称“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实际上亲政的历史并不长。从公元7世纪起,日本在以倭王为中心、由诸豪族组成的大和王权基础上,学习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随后的奈良时代,天皇制进入鼎盛时期。然而,从平安时代开始,天皇的地位随着中央集权制的衰落渐趋下降。在武家秉政的幕府时代,更是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以至于“天下之人心只知有武人而不知有王室,只知有关东而不知有京师”。
继承无序
由于皇室在历史上的弱势,加上受到不同时期政治势力的干预,日本皇室的继承也长期处于无序状态,主要表现为:第一,“父死”未必“子继”。日本古代早期,由于母系制残余的影响,在王位继承方面长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大王(天皇)不同后妃所生子之间围绕王位往往拼死争夺,阴谋弑杀屡屡发生。7世纪中期以后,受古代中国影响,直系的父子继承开始增多,并实行立太子制。被立为皇太子的人,可能是皇子、皇孙,也可能是皇兄弟,甚至还有皇叔、皇女。这种乱象一直持续到江户时代,在15代天皇中,属于父子继承的有8例,其中长子继承的更少。第二,出现多位女帝。6世纪末到8世纪的日本,有八代、六位女性(其中二人重)继承皇位,故这段历史有“女帝的世纪”之称。她们多是在没有合适的男性皇位继承人的情况下,以皇后或准皇后身份继承皇位,为年幼的继承人成年后继承皇位作铺垫,因此女帝也被称作“中天皇”。江户时代也有两位女性天皇,但实际权力与奈良时代的女天皇已无法相比。第三,发生皇位继承的原因未必是“父死”。在日本皇室史上,天皇生前退位是常态,因天皇去世发生皇位继承的反倒是少数。从645年皇极女帝让位于轻皇子(孝德天皇)首开让位之始,到明治天皇为止的88代天皇(北朝天皇除外)中,有57代天皇属于受禅继位,退位的天皇被称为“太上天皇”(简称“上皇”)。从平安时代中期开始,贵族藤原氏把持朝政,不满于此的天皇先把皇位让给年幼的继承人,再在自己居住的宫殿内建立院厅,通过“院政”继续操纵朝廷事务,以此与藤原氏抗衡。进入幕府时代,皇室颓势难改,退位逐渐失去实际意义。1817年,光格天皇退位,是历史上最后一位退位的天皇。如此混乱的皇位继承,使本已衰落的皇室更加权威扫地。
《皇室典范》制定
在幕末维新过程中,长期受到武家压制、远离民众视线的天皇被倒幕派重新推向历史的舞台。进入明治时代,出于树立天皇绝对权威的需要,尤其是面对日益高涨的自由民权运动,制定以保全皇位为中心的皇室法典提上明治政府的日程。1881年,明治天皇发布“开设国会之敕谕”,承诺将在1890年开设国会。这就使明治政权领导人越发感到在开设国会之前必须建立基础牢固的皇室制度,于是在伊藤博文等人的领导下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皇室法规。经过多年的起草与反复修改,《皇室典范》最终于1889年2月11日与《大日本帝国宪法》同日公布。 
明治《皇室典范》由12章62条组成,涉及皇室事务的方方面面,它沿袭了许多“皇祖”的惯例,并参考了欧洲国家的皇室制度。《皇室典范》开宗明义指出:“我日本帝国之宝祚,万世一系历代继承,以致朕躬。惟祖宗肇国之初制定大宪昭如日星。当今之时,宜明征遗训,制立皇家之成典,以使丕基永远巩固”。这是与《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相呼应的,体现了明治政府建立天皇专制主义政权的意图。《皇室典范》的核心是维护以天皇为核心的皇位。第一章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国皇位以祖宗皇统之男系男子继承之”。有关皇位继承,明确了以下原则:一是规定了继承顺序,即“皇位传于皇长子”“皇长子不在则传于皇长孙,皇长子及其子孙皆不在则传于皇次子及其子孙”“皇子孙继承皇位以嫡出为先”,这样的规定使皇位继承有了明确的制度依据,可以避免不确定因素的介入紊乱皇位继承;二是规定“天皇驾崩之时皇嗣立即践祚”,即发生皇位继承的原因仅限于天皇去世,从而否定了长期以来的天皇生前退位传统;三是男系男子继承制的确立,意味着关闭了女性继承皇位的大门。这些原则的制定使日本皇室摆脱了皇位继承方面的随意状态,从此实现了皇位有序过渡,保证了作为所谓“大日本帝国”最高核心的稳定。值得注意的是,明治《皇室典范》虽然号称是“皇室之家法”,实际上是与《大日本帝国宪法》同级的国家基本法。不过,如若修改《皇室典范》无须经过国会讨论,即所谓“皇室自律主义”,由此确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天皇制保留。1946年11月3日公布的新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从此天皇由《大日本帝国宪法》下的“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变为在象征天皇制下只履行若干礼仪性的国事职责,不能过问国政。与此同时,战前的“皇室自律主义”也被废除,新宪法规定《皇室典范》要由国会决定。1947年1月16日,以“昭和22年法律第3号”公布了新《皇室典范》,结束了《皇室典范》与宪法同级的历史,只作为宪法约束下的法律而存在。在皇位继承制度方面,美国主导下的占领当局并未多加干涉,故仍然沿袭了明治《皇室典范》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战后改革不彻底的表现之一。  
成员组成
除了皇太子之外,其他皇子在成年或成婚后,会经宫内厅批准建立一个宫家,如秋筱宫文仁亲王的宫号是“礼宫”,成年后建秋筱宫。而女性子孙出嫁后即脱离皇籍,随夫家称号或随夫姓。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皇室有五个宫家,分别为:伏见宫、桂宫、有栖川宫闲院宫、山阶宫。到了明治天皇时期又新设了十个宫家:久迩宫、贺阳宫、朝香宫、东久迩宫、小松宫、北白川宫、竹田宫、华顶宫、东伏见宫、梨本宫。以上宫家成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新的《皇室典范》均脱离皇籍。目前日本的五大宫家均为大正天皇的后代所设,分别是:秋筱宫文仁亲王常陆宫三笠宫崇仁亲王、桂宫和高圆宫宪仁亲王
脱离皇籍的宫家将被授予亲王爵位。亲王是天皇的直系子孙称号,直系三代以内皇子、皇孙称亲王,公主称内亲王;直系三代之外皇孙称王,皇孙女称女王。
由于日本是个典型的男性主义社会,皇族中的女性在产子之后就几乎退下台面颐养天年,直到下一任天皇登基。因此,日本皇太后形同虚设不为世人所知。
截止到2024年,日本皇室内廷宫家共16人,其中男性5人。
参考资料
皇室称号
姓氏
日本皇室包括天皇及皇族,日本皇室成员并无姓氏,也无选举权,不受日本的户籍法律管理,但有专门的《皇室典范》规定。皇族在在脱离皇籍之后,可根据《皇室典范》规定以宫家名为姓氏。
明治维新之前,一般的日本人都没有姓,只有贵族统治者才以被封赐的家号、官位、爵位等为姓;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实施户籍制度,平民开始有了姓。但是天皇一直是被日本国人当作“神”,因此,皇室成员至今无姓。
名字
日本皇室成员的名字非常有特点。从第122代明治天皇开始,日本《皇子女降诞诸式》就明文规定,皇子的名字均带“仁”字,如明治天皇睦仁,大正天皇嘉仁,昭和天皇裕仁,平成天皇明仁,当今德仁;而皇女的名字都带“子”字,如当今皇太子的妹妹叫清子,皇太子的女儿叫爱子。
宫号
天皇的直系子孙诞生后,在正式命名之前先有宫号。如皇太子德仁可爱的小公主叫做敬宫爱子内亲王。天皇的男性子孙成年或者成婚后,除被立为皇太子者外,其他人均被封赐为宫家(和幼时获得的宫号不是一回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皇族有15个宫家。二战结束后,根据《皇室典范》,这15个宫家都被废除,降为平民。
日本皇室地位
明治《皇室典范》由12章62条组成,涉及皇室事务的方方面面,它沿袭了许多“皇祖”的惯例,并参考了欧洲国家的皇室制度。《皇室典范》开宗明义指出:“我日本帝国之宝祚,万世一系历代继承,以致朕躬。惟祖宗肇国之初制定大宪昭如日星。当今之时,宜明征遗训,制立皇家之成典,以使丕基永远巩固”。这是与《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相呼应的,体现了明治政府建立天皇专制主义政权的意图。《皇室典范》的核心是维护以天皇为核心的皇位。第一章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国皇位以祖宗皇统之男系男子继承之”。有关皇位继承,明确了以下原则:一是规定了继承顺序,即“皇位传于皇长子”“皇长子不在则传于皇长孙,皇长子及其子孙皆不在则传于皇次子及其子孙”“皇子孙继承皇位以嫡出为先”,这样的规定使皇位继承有了明确的制度依据,可以避免不确定因素的介入紊乱皇位继承;二是规定“天皇驾崩之时皇嗣立即践祚”,即发生皇位继承的原因仅限于天皇去世,从而否定了长期以来的天皇生前退位传统;三是男系男子继承制的确立,意味着关闭了女性继承皇位的大门。这些原则的制定使日本皇室摆脱了皇位继承方面的随意状态,从此实现了皇位有序过渡,保证了作为所谓“大日本帝国”最高核心的稳定。值得注意的是,明治《皇室典范》虽然号称是“皇室之家法”,实际上是与《大日本帝国宪法》同级的国家基本法。不过,如若修改《皇室典范》无须经过国会讨论,即所谓“皇室自律主义”,由此确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1946年11月3日公布的新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从此天皇由《大日本帝国宪法》下的“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变为在象征天皇制下只履行若干礼仪性的国事职责,不能过问国政。与此同时,战前的“皇室自律主义”也被废除,新宪法规定《皇室典范》要由国会决定。1947年1月16日,以“昭和22年法律第3号”公布了新《皇室典范》,结束了《皇室典范》与宪法同级的历史,只作为宪法约束下的法律而存在。在皇位继承制度方面,美国主导下的占领当局并未多加干涉,故仍然沿袭了明治《皇室典范》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战后改革不彻底的表现之一。  
日本皇室职责
国事行为
根据现行《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氏主要职责为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出席礼仪性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仪典等。
祭祀活动
上千年历史里,天皇很少亲自处理国家政事,而是委任权臣代为执政。天皇的主要政事活动是忙于祭祀,和一些重要的非祭祀“行事”。比如元旦朝贺,春节进行贺茂祭、秋季进行神尝祭与七夕会,冬季进行新尝祭、大尝祭。另外还主持一些国家级的祭祀和仪式。
日本皇室生活
消费
皇室成员的身份特殊,消费自然也不同一般。首先,他们的住所和各地的御用别墅属于国有财产,不需要支付房租。他们的生活费直接从国库划拨,当然享受免税待遇。天皇氏、皇后及皇太子夫妇等人的生活费被称为“内廷费”,总金额通常根据当时的物价指数进行调整。近些年,日本皇室每年的内廷费约为3亿日元(超过2000万人民币)。其他皇室成员的生活费被称作“皇族费”,每名单独立户的男性成员每年拥有的皇族费为2700万日元。目前,天皇一家资产的运作方式之一是充分利用拥有的资金进行股票交易。天皇家拥有的股票数量和品种对外保密,但据说被称作皇家经济主管的金融专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起居 
日本著名记者森畅平2003年曾经写了一本书,名叫《天皇家的钱包》,透露了他所了解到的皇家奢华的生活。他在书中写道,皇室服务人员阵容庞大。仅天皇一人就有4名24小时待命的医生,5名专门负责侍奉他更衣的服务员,11名专门帮他准备日本国教神道教典礼的工作人员。而侍候整个皇室家族的工作人员总数超过1000人,其中包括一个24人乐团、30名园丁、25名厨师、78名水暖工、电工和工人等。由于皇室生活多繁文节,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居住的皇宫里配备了160名佣人,用一句话描述就是:“负责擦桌子的女仆绝不能兼做擦地板的活儿”。此外,皇宫里还修建了造价高达22万美元的酒窖,里面储存了4500多瓶名酒。天皇一家还拥有一片约为252公顷的大农场,可以为皇室提供新鲜的牛奶、肉类和蔬菜。而维护这个农场,每年就需要近500万美元。
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天皇继承人在专门设置的“御用学问所”学习,由著名学者一对一地传授知识。二战结束后,日本开始实行民主政治,皇室的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皇室孩子无一例外都去学习院大学接受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直到大学。何谓学习院?它成立于1847年,曾经是专门为高官贵族子弟开办的学校,由专门负责教育皇室成员和贵族子弟的宫内省(宫内厅的前身)管理。二战结束后,学习院变成了私立学校,也从社会上招生。  和学习院的其他同学相比,皇室成员不搞特殊化,同样需要参加考试和运动会等各项活动。不同的是,由于皇室成员身份特殊,保镖不离左右,所以他们缺少私人空间,因此无法像其他同学那样和异性交往。  大多数男性皇室成员大学毕业后都要去国外“镀金”。日本天皇与英国皇室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所以皇室成员多会选择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去深造,德仁就曾在牛津大学留学两年。 
婚姻 
日本皇室传统而保守,皇室成员的婚姻因此有诸多限制,很难像社会上的年轻人一样自由恋爱而结婚。婚姻对他们来说,不是私事,而是“公事”。大多数情况是:工作人员挑选几名符合条件的人选,然后给他们创造见面机会,双方同意并经过皇室会议批准后才能结婚。当然,要与皇室通婚,候选人必须符合下面几个基本条件,即:“本人是纯粹的日本人”、“具有一定水平以上的才智和素养”、“亲属中没有人犯过罪”等。  由于皇室成员的婚事成为“公事”,因此处理起来颇费时间,往往要花上几年。如果对方不愿意,花费的周折就更多。当年德仁对太子妃雅子一见钟情,可是当时从事外交工作的雅子对嫁入皇室充满了顾虑。事实上,雅子嫁入皇室10多年的经历也表明,在日本做太子妃实在太压抑、太辛苦了。她所承受的最大压力就是没能为皇室生下男性继承人。  日本《皇室典范》规定,皇位继承者只限于“男系男性”。但是,自1965年现任天皇的次子秋筱宫文仁亲王出生之后,皇室再也没有男性成员诞生。德仁皇太子生了一个女儿,秋筱宫家有两个女儿。而两位皇妃年龄越来越大,因此,日本社会开始担忧皇位继承问题。该国媒体日前报道说,日本政府正考虑从二战后失去皇室头衔的皇室前成员中过继一名男丁,继承皇位。不过,日本社会逐渐走向开明,多数国人不忍太子妃再受煎熬。最新一份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日本人赞成日本出现女天皇。  1月2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私人咨询机构“皇室典范有识者会议”召开首次会议,从“保持皇位继承稳定性”的立场出发,进一步探讨“女性天皇”的可行性。会议决定在今年秋天就这一新制度提交一份议案,交由政府修改。然后政府明年向国会提交一份《皇室典范》的修正案,如果获得通过,日本很可能将出现女天皇。
皇室继承
日本宪法规定,日本皇位的继承是世袭制,即由血统而定。宪法只规定了这种基本原则,细节则依照皇室典范,根据皇室典范,确立了继承皇位制度以及皇族、摄政、皇室会议等各种制度。继承皇位的资格限定于皇族血统的男系男子,皇族女子没有皇位继承权。继承皇位的顺序规定为长子及直系优先。
现行的皇室典范中,采用皇族子孙皆皇族的“永世皇族制”。皇族男性的婚姻,要求经过由皇族成员及三权之长——众参两院议长、内阁总理大臣、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等人构成的皇室会议的审议,其配偶也将成为皇族。与此相对,皇族女子的婚姻则无需皇室会议审议。因此,现行法律下,无法制止适婚年龄的皇族女性因婚姻而脱离皇籍。
2019年,日本安倍内阁决议通过仅适用于明仁天皇的退位特别法案《关于天皇退位等皇室典范特例法》并经国会审议,解决了与现行《皇室典范》冲突的生前退位问题。
现今,德仁女儿皇位继承权问题又凸显出来,是否修改《皇室典范》允许女性天皇让全世界拭目以待。
管理部门
宫内厅不仅为日本皇室打点日常事务,还充当了皇室与传媒之间的桥梁。它负责所有的新闻发布,比如为传媒提供皇室的照片、录像等。在皇室招待会举行之前,宫内厅也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既要事先审查记者的提问,又要替皇室成员准备好如何回答。与此同时,宫内厅还对皇室成员的言行进行控制,对媒体则采取缄默不语的态度,认为这样可以维护皇室的尊严。目前,宫内厅的工作人员有1000多名,其中不少高级长官出身于贵族,有的甚至是德川幕府的后代。
相关战争
侵华战争
据《日本侵华大写真》记载,日本皇族有10人参加了进攻南京与大屠杀的犯罪活动。
朝香宫鸠彦王于1937年12月7日赶到南京前线,接替松井石根出任日本攻占南京的临时总指挥官。史料中说:“朝香宫殿下于(12月)11日上午10点对前线阵地进行了视察。朝香宫殿下在小山丘上观看了对南京城进行总攻的猛烈炮火,犒劳了将士。朝香宫在听取攻城部队汇报后,不日即签署了一道“机密,阅后销毁”的密令:“杀掉全部俘虏!”此后,朝香宫鸠彦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杀人命令,其中最简单而直接的只有4个字:“全部杀掉!”这一命令在南京城破后迅即得到贯彻,并使大屠杀越演越烈。
随后,朝香宫鸠彦王又指使负责日军在南京地区的宿营安排的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武藤章以“城外的宿营地不足”和“由于缺水而不敷使用”为由,修改了日军官兵在南京城外宿营的原命令,宣布城外的日军部队可随意在南京城内选择宿营地。这一命令犹如打开了野兽的牢笼,日军像一群饥肠辘辘的恶狼,在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横冲直撞,至此大屠杀及各种暴行进一步扩大。
东久迩稔彦,他是久迩宫朝彦亲王第九子,昭和天皇叔父七七事变时,曾指挥航空队飞机对上海市、南京等人口密集城市无差别轰炸,是罪恶累累的空中屠杀者。
秩父宫雍仁亲王,他是日本大正天皇之次子,昭和天皇之弟。1937年12月在日军进攻南京时在雨花台指挥,并指挥参与了对战俘与平民的屠杀。1938年以陆军少将任“华南派遣军”参谋,参加侵华战争。
闲院宫载仁亲王明治天皇之父孝明天皇的养子。1937年11月,闲院宫载仁亲王参加指挥日军进攻淞沪会战,将731部队和516部队调往上海,投入作战并使用化学武器,而后调动部队进攻南京。
此外还有高松宫宣仁亲王、贺阳宫恒宪王、梨本宫守正王竹田宫恒德王、伏见若宫、闲院若宫等,或亲自到前线指挥日军进攻南京,或对此进行宣传报道。
参考资料
皇室.kunaicho.go.jp.2023-12-03
koseizu.kunaicho.go.jp.2023-12-09
日本皇室不为人知的秘密.环球国际.2023-12-02
新编日本近代史.hbdlib.cn.2023-12-04
..2023-12-07
日本皇室不为人知的秘密.环球国际.2023-12-08
日本国憲法(昭和二十一年憲法).e-Gov 法令検索.2023-07-02
日本皇室的现状与课题.nippon.com.2023-12-04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0-10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中时电子报.2023-12-03
日本皇族与南京大屠杀.人民网.2023-12-09
目录
概述
皇室称号由来
历史沿革
神话传说
皇室雏形
继承无序
《皇室典范》制定
成员组成
皇室称号
姓氏
名字
宫号
日本皇室地位
日本皇室职责
国事行为
祭祀活动
日本皇室生活
消费
起居 
教育
婚姻 
皇室继承
管理部门
相关战争
侵华战争
参考资料